最新青岛版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_第1页
最新青岛版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_第2页
最新青岛版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_第3页
最新青岛版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_第4页
最新青岛版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年级上学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一课我上三年级了一、教学内容:我上三年级了二、教学目标:教师:引导学生初步熟悉学习目标的意义和作用;指导学生学会合理的制订个人的学习目标,使它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了解制订目标的意义和作用,学会设计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目标,自觉地为实现目标而努力.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同学们,在新的学期,你们都有什么新的打算,在学习上有新的方案和目标吗?今天我们讲为什么要制订学习目标以及如何制订学习目标.二、讲授新课:1、教师讲我国著名乒乓球运发动王涛和体操运发动桑兰的故事.2、小结:从约翰、王涛和桑兰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目标在人的心中是多么重要,它能给人以动力,唤起人们的极

2、大热情,从而坚决不移地去获取成功.我们在学习上也要给自己订出恰当的目标,使自己的学习行动更加自觉、刻苦,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课堂活动三、1、 议一议:(1)、美国少年约翰给自己制订了怎样的目标,这对他的成长有什么作用?(2)、王涛和桑兰的目标是什么?(3)、你给自己制订新学期的学习目标了吗?2、 画一画:教师给每个学生发三张白纸.请学生给白纸编号,即白纸1号、白纸2号及白纸3号.教师请同学们在白纸1号上随便画什么都行.(一分钟后)请你在白纸2号上画一只小企鹅.(一分钟后)请你在白纸3号上画一只黄嘴巴、黑身子、白肚皮的小企鹅.目的是让学生懂得无目标、有目标及有明确目标进行学习,其学习结果大不一样.

3、3、 写一写:将自己制订的学习总目标及阶段目标写出来.为了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请写出你的具体做法.(四)、总结: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熟悉到学习目标对自己学习进步的重要作用,并学会了制订学习目标的操作方法.希望同学们在新学期一开始,就为自己订出一份学习目标,并征求老师和家长的意见,以便得到他们的帮助和监督,使自己顺利完成三年级的学习任务.第二课专心我能行教学内容:精品文档教学目标熟悉到注意是知识进入大脑的门户,只有“用心集中注意学,才能学到知识;通过用心学,感到学习的乐趣;培养集中注意上课的好习惯.教学过程一、引发动机3分钟1 .“小灵通出现,是希望小朋友能帮“他一个忙,由于“他不知道怎么上好课

4、板书:上好课2 .听“小灵通对小朋友说的话录音:上课时,我看见小朋友们的样子各有不同,有的趴在桌上;有的在说悄悄话;有的坐得很直,举着手;有的眼睛看着天花板;有的太多了.有谁能告诉我,应该学哪种小朋友,才能上好课呢?二、主要活动24分钟1、表演上课时的不同表现a表演上课认真的样子生边演,师边评价b表演上课不认真的样子c说说哪种表现最不好,为什么先四人小组讨论,再个别说2、游戏一心二用要求:每个小朋友一边画画,一边记两个号64819247,82674368,五分钟后检查,请两位小朋友把各自的画贴在黑板上,并写出两个号.评一评,总结:一心不能二用,要集中注意上好课.板书:集中注1、智力竞赛“切苹果

5、要求:用心想,可讨论请你把一个苹果切成8块,但只准切3刀,如何切2、小灵通的话录音看到这些,我知道上课应该集中注意,不开小差,不做小动作,谢谢小朋友们,可是我已经养成了一些坏毛病,该怎么治呢3 .师生共同讨论怎样才能克服上课分心的毛病,提出具体方法和举措.三、总结第三课倾听的快乐主题:辩认合格的倾听行为,学会倾听.活动目的:1、让学生了解,沟通首先从倾听开始.2、合格的倾听行为要求听众做到:诚心、专心、用心、耐心、应心反应.活动形式:小品表演,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倾听练习.重点难点:1、重点:作为一个合格的听众必须具备的要素.2、难点:倾听技巧的揣摸和练习.活动过程:课前、热身活动精品文档反向

6、动作:大西瓜小西瓜老师说大西瓜时学生用双手作小西瓜状,老师说小西瓜时学生用双手作大西瓜状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的耳朵都可以听到很多声音,飞机飞过的声音、下雨的声音、人们说话的声音,就像现在,同学们可以听到老师说话.那么老师想请问同学们,这样的听是倾听吗?提问学生,总结学生答案师:倾听就是认真地听,仔细地听.但它还有什么更重要更深的含义吗?今天我们这节课的学习,让我们更深入地去了解倾听的内涵,看看倾听对我们有什么好处.二、故事导入?小金人的故事?曾经有个小国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金壁辉煌,把皇帝快乐坏了.可是这小国不厚道,同时出一道题目: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皇帝想了许多的

7、方法,请来珠宝匠检查,称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样的.怎么办?使者还等着回去汇报呢.泱泱大国,不会连这个小事都不懂吧?最后,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说他有方法.皇帝将使者请到大殿,老臣胸有成竹地拿着三根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这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嘴巴里直接掉出来,而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者默默无语,答案正三、小组讨论让学生四人一组讨论,为什么第三个小金人最有价值?教师总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最有价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说的人.第一个小金人,聆听别人的教诲,从一个耳朵进,从另一个耳朵出,形容听完就忘的人,或者根本就没有

8、认真听别人讲话;第二个小金人从一个耳朵进,从嘴里出来,这种人爱讲话,乱讲话,没有经过大脑思考.第三个人从耳朵听进去,然后默默记在心里.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最有价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说的人,但一定是一个善于倾听的人,一个把听到的东西记在心里的人.四、谁听我说说.案列小明在开学后的第一次数学测试中考砸了,被父母训斥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小明在郁闷中度过了上午的四节课.午饭后,回到教室,看到了他的好朋友丁丁,小明就对他说自己昨天在家受到父母的责骂后感到郁闷的事,想让好朋友抚慰一下自己.而丁丁却显得心不在焉,不时地转笔、抖脚、看书、与别的同学打招呼.小明对丁丁的这种态度很失望,心里更郁闷了,马上转头走了.

9、1、小明为什么转头就走2、学生讨论3、老师小结五、请欣赏心理小短剧.在教师指导下表演小品.小品一:教师请一名同学讲一件自己开心的事.学生在讲话时,同学B东张西望,似乎在寻找某物品,或打断对方谈话,学生讲完了,b追着问:“你刚刚讲什么?再说一遍.小品二:师生分别表演讲话者和倾听者,学生讲述自己有什么爱好,老师认真的听,并作回应.请同学们谈谈假设你是其中的说话者或者倾听者,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教师小结:当人们认真倾听我们说话时,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份特殊的礼物,做个积极的倾听者,你就会有更多的朋友.六、教师讲解根底知识记得以前曾经听过一个小故事:“一个小孙子问爷爷:为什么人有两只眼睛、两个耳朵,两只手

10、,却只有一张嘴巴呢?你知道爷爷是怎么答复的吗?爷爷告诉小孙子:这是让人要多看,多听,多做,少说话呀.那么,合格的倾听行为应该是怎样的呢?下面介绍几个要点:A、注意眼睛注视说话的人,将注意力始终集中在别人谈话的内容上.不要打断对方,在对方未提问时,不要随便发表自己的看法.B、接受用点头、微笑表示你理解对方的想法.如不一定赞同对方的观点,仍要保持尊重的态度,可以适时参加一些表示听清楚的短语,如“是吗、“我明白了、“原来这样等等.第四课火眼金睛活动目标:1、熟悉到观察的重要性.2、学会观察、掌握观察的方法.3、培养观察的兴趣,形成善于观察的意识.活动重、难点:学会观察,掌握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的兴趣

11、,形成善于观察的意识.活动过程:一、演示实验,激发观察的兴趣1、今天,贺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种新研制的饮料,邀请看得最认真,眼睛最亮的同学用老师的方法来尝老师演示真甜.请学生模仿老师的样子来尝一尝.教师再演示,再请同学们品尝.2、老师放慢速度,请小朋友认真地看,问:你发现了什么?原来这杯饮料是醋啊.那刚刚小朋友没发现老师奥秘的原因是什么呢?3、师小结:是啊,只能仔细观察,才能发现生活的奥秘,会学习的孩子一定是会观察的孩子.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会观察.二、活动练习:掌握观察的方法1、图片一:首先,请小朋友们看大屏幕,你能说一说,图片上的事物,都缺少什么吗?刚刚这几位小朋友是怎么做到的?老师小结:是啊,

12、要学会观察,就要做到认真地去看.2、图片二:小朋友的眼睛可真是雪亮,接下来,我们来增加一点难度,老师这里有三组数字,请小朋友瞪大你的眼睛,比拟一下,每组数字,有没有不同的地方,如果有不同,请你指出不同的地方是哪里.(1) 862741896351862741806351(2) 87564534709857432875645377098574322(3) 23556545535758563822355654553565856382能说说你刚刚是怎么找到这个不同的?师:小朋友们看,只要我们能够细致全面地进行观察,再怎么难的问题也难不倒大家,真了不起.3、图片三:我们再来增加一下难度,请同学们看一幅

13、神秘的图画,在这幅图画上,你仔细观察一下,你能找到几个人?(出示图片,让学生进行观察)老师小结:看来,观察也是有窍门的,要有一定的顺序.刚刚我们通过三个小活动,知道了要想学会观察,就要做到认真仔细,细致全面,还要有顺序.小朋友这些方法都撑握了吗?下面老师想考考大家的观察力,敢接受挑战吗?三、稳固练习,强化练习效果.1、图一: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在一分钟之内,找出右图中与左边一块完全一样的图形.听明白吗?好,计时开始.提问:你找得又快又准确,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做到的吗?让我们继续来挑战.2、图二: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幅图片一分钟,说出这两幅图片的不同之处,看谁说得多.老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已经

14、学会了观察.学会了观察,会让我们变得更聪明,下面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想听吗?四、交流分享,陶冶观察情操.1、老师讲故事:宋代有一位大画家,叫米芾.有一天,一位卖画人拿了一幅?牧牛图?沿街叫卖,米芾看了,爱不释手,对卖画人说:“你的画先放到我这里几天,我来研究一下买不买.卖画人一走,米芾就临摹了一幅,临摹的技术很高超,几乎到达了以假乱真的程度.两天后,卖画人来了.米芾拿出自己临摹的假画给卖画人,可是他一看就知道画是假的.原来真画的眼睛里,有牧童的影子.2、提问:(1)卖画人怎么知道米芾把画掉包了?卖画人没上当受骗的原因是什么?(2)从故事中,你得到的启发是什么?3、小结:是啊,生活中,处处离

15、不开观察,观察也会让我们变得更聪明,下面,请同学们生活中,你观察到哪些有趣的事?在小组里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观察就是这样简单而有趣,学会了观察,我们的生活就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了.五、行为实践,课外泛化延伸课后,请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来栽种一盆花,定期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并记录观察结果,写成观察日记.第五课交到知心好朋友【活动目标】1、根底目标:通过活动使学生充分熟悉到沟通的重要性,初步学会沟通的技巧.2、开展目标:(1)调动学生多感官活动,高频率运作,全方位参与,使他们的倾听、表达与应对水平得到提升.(2)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养成乐于沟通和敢于敞开心扉与人沟通的习惯.(3)重视培养学生口语交际

16、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活动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初步学会沟通的技巧,体验与人沟通的乐趣.难点:引导学生敞开心扉与人沟通,乐于分享.【活动方式】讲授、游戏活动、测试、行为练习、讨论交流【课前准备】1、课件制作;2、印发小测试;3、准备撕纸游戏的纸张,每人2张.【活动设计】活动过程活动意图*课前交流,营造轻松气氛.一、故事激趣,导入主题:1、小故事:误会了五十年一对老夫妻,在她们结婚五十年后,准备举行金婚纪念.就在这天吃早饭的时候,老太太想:“五十年来,每天我都为丈夫着想,早餐吃面包圈时,我都把最好吃的面包圈的头让给他吃.今天,我该自己好好享受这个美味了.于是,她切下了带奶油的面包圈的头给自己,

17、把剩下的给丈夫.不料,她丈夫很快乐,吻了吻她的手,说:“亲爱的,你今天给了我最大的享受.五十年来,我从没有吃过面包圈的底部,那是我最爱吃的,我一直想你也一定喜欢吃那个.想想: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误会呢?2、师点拨:没有人天生就是沟通大师,人际沟通是需要学习的.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沟通的技巧.板书课题学会与人沟通课件插入轻松的背景音乐,营造愉悦的气氛,以故事形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思考,产生思维的碰撞.二、游戏体验一一撕纸1、同学之间无任何商量、沟通,各自根据老师指令撕纸.发出单项指令:一闭上眼睛,全过程不许问问题一把纸对折一再对折一把右上角撕下来,把左上角也撕下来2、四人小组一边沟通一边撕纸

18、,看哪个小组能撕出一模一样的图形?想想:为什么第一次撕出来的纸五花八门?第二次却大体一样?3、师小结:有了良好的沟通,能达成共识,促进人际交往.就像我们撕纸一样,有了沟通,可以撕成一样的图形.世界著名成功学大师、心理学家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15%靠专业知识,85%靠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让学生在游戏中直观体验缺乏沟通和有效沟通的区别.说明良好沟通的重要性.第六课我和“我们活动形式:游戏、讨论.活动准备:师:课件、一次性筷子、报纸、桌子、小卡片.生:一次性筷子.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开场:教师:上课之前,先请大家做一个小游戏,我们大家比比看谁能最先完成.教师课件出示游戏:看谁能完成所有同学起立同时伸出自己的左手右手统一放到背后,然后各自用自己的左手做拍手鼓掌动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