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题及答案_第1页
新课标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题及答案_第2页
新课标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题及答案_第3页
新课标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题及答案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为了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 基础性 ) 和发展性,新的数学课程首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 ( 态度 ) 、 ( 价值观 ) 和一般能力的发展。3、内容标准是数学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4、内容标准应指关于(内容学习)的指标5、与现行教材中主要采取的“(定义)定理(例题)习题”的形式不同,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6、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记忆)、模仿和(训练)转变为(自主探索)流)与实践创新;、(合作交7、改变课程内容难、 (窄)、(旧

2、)的现状,建设浅、 (宽)、(新)的内容体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8、从“标准”的角度分析内容标准,可发现以下特点:(基础性)(层次性)(发展性)(开放性)。9、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10、在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部分,学生将认识简单的(几何体)和(平面图形) ,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 ,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11、课程标准中增加的内容主要包括: (统计与概率)的有关知识, (空间与图形)的有关内容(如位置与变换) ,(负数),(计算器)的初步应用等。12、数学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

3、和合作者。13、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 (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14、数学学习评价应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15、“数与代数”的内容主要包括:数与式、 (方程与不等式) 、(函数),它们都是研究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16、课程标准抛弃了将数学学习内容分为 “(数与计算) 、(量与计量)、(几何初步知识) 、(应用题)、(代数初步知识) 、(统计初步

4、知识) ”六个方面的传统做法,将传统的数学学习内容充实、调整、更新、重组以后,构建了“ (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 、(实践与综合应用) ”四个学习领域。17、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实现人人学( 有价值 ) 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 良好 ) 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18、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 认知发展水平 ) 和已有的 ( 知识经验 ) 基础之上。19、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20、“空间与图形” 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 几何体和平面图

5、形的 (形状)(大小) ( 位置关系 ) 及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21、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领域(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和劳动与技术教育。22、“实践与综合应用”在第一学段以(实践活动)为主题,在第二学段以(综合运用)为主题。23、与大纲所规定的内容相比,课程标准在内容的知识体系方面有(有增有减) ,在内容的学习要求方面有 (有升有降) ,在内容的结构组合方面有(有分有合) ,在内容的表现形式方面有(有隐有显) 。24、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25、“数据统

6、计活动初步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26、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27、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28、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29、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 全面 )( 持续 )( 和谐 ) 地发展。1、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 和 (空间形式) 的科学。2、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 ( 基础性) 、( 普及性) 和( 发展性 ) 。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 全面 ) 、 ( 持续 ) 、 ( 和谐

7、发展 ) 。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 (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 (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4、学生是数学学习的( 主体 )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 、(引导者 ) 与 ( 合作者 ) 。5、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修改稿 ) 将数学教学内容分为( 数与代数) 、 ( 图形与几何 ) 、( 统计与概率 ) 、( 综合与实践 ) 四大领域;将数学教学目标分为 ( 知识与技能 ) 、( 数学与思考 ) 、 ( 解决问题 ) 、( 情感与态度 ) 四大方面。6、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 ( 生动活泼的 ) 、主动的和 ( 富有个

8、性 ) 的过程。除 ( 接受学习 )外,( 动手实践 ) 、( 自主探索 ) 与 ( 合作交流 ) 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 ( 计算 ) 、推理、 ( 验证 ) 等活动过程。7、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四基” 包括 ( 基础知识 ) 、( 基本技能 ) 、( 基本思想 ) 、( 基本活动经验 ) ;“两能”包括 ( 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 ) 、 (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8、教学中应当注意正确处理:预设与 ( 生成 ) 的关系、 面向全体学生与(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 的关系、

9、合情推理与 ( 演绎推理 ) 的关系、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 ( 教学手段多样化 ) 的关系。二、简答题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的总体目标是什么?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基本思想、 基本活动经验。(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 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好奇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课程标准对解决问题的要求规定为哪四

10、个方面?(1) 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2) 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 (3) 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4) 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3、“数感”主要表现在哪四个方面?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表示、数量大小比较、 数量和运算结果的估计、数量关系等方面的感悟。 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 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4、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有哪六个方面?(1) 数学教学活动要注重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2) 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11、(3) 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二、新课程判断题 。1. 新的小学数学课程中统计学习的重点是根据已知数据解决提出的问题。(× )2. “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所提供的材料,学生越是不熟悉,学生就越会感兴趣。(×)3组织学生进行统计活动时,要尽量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要让学生成为统计活动的真正主人。 ( )4. 为了体现统计与概率教学过程性的原则,在情境设上不一定要做到连贯。( × )5.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是要让学生多做题目。( × )6.“实践与综合应用” 学习领域的设置, 有利于学生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和应用价值。( )三、教材计算综

12、合题1、 2009 200.9 20.09 2.009 991 99.1 9.91 0.991 ( 3333 )。2、 2009× 2009× 2009× 2009× 2009×2009 × 2009× 2009 的积的个位数是(1 )。3、 99999×7 11111× 37( 1111100)。4、观察前三个算式,找出规律,在最后的式子中的括号内填入合适的数。123456789× 9 1111111101; 123456789× 18 2222222202;123456789

13、15; 273333333303; 123456789×( 72 ) 88888888081. 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 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 )与(合作交流 )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2 、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 数学思考)、( 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3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 引导)者和(合作)者。4 对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变化和发展 )。5、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实现人人学(有价值 )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

14、 )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6、小学数学在加强基础教学的同时,要把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 )贯穿在各年级教学的始终。7、随着现代计算工具的广泛使用,应该精简大数目的笔算和比较复杂的四则混合运算。笔算加减法以(三)位数的为主,一般不超过(四)位数。笔算乘法,一个乘数不超过两位数,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笔算除法,除数不超过(两)位数,四则混合运算以( 两)步的为主,一般不超过(三)步。8、应用题选材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呈现形式多样化,除文字叙述外,还可以用(表格)、( 图画)、(对话)等方式,适当安排一些有多余条件或开放性的问题。9、统计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

15、广泛地应用,要结合有关内容,使学生了解数据的(收集)、( 整理)、( 描述和分析)的过程,逐步看懂并会(解释)简单的统计图表,对于绘制统计图表的要求不宜过高。统计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要结合有关内容,使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统计思想和方法,逐步看懂简单的统计图表,对于绘制统计图表的要求不宜过高10、几何初步知识的内容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认识常见的简单的几何形体的特征,会计算他们的(周长)、( 面积)和(体积)。二、判断)1、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体现螺旋上升的原则。()2、在 0.3 和 0.4 之间有无数个两位小数。 ( × )3、量与计量,采用我国法定计

16、量单位。( × )4、一个体积 1 立方分米的木块,占地面积是1 平方分米。( × )5、在低年级教学基本口算的基础上,中高年级要适当加强口算训练。( × )6、九年义务教育的教学目的是什么?(8分)答:教学目的: ( 一 ) 使学生理解、掌握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的最基础的知识。( 二) 使学生具有进行整数、 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与概率”的教学设计,一定要注重内容的时代性,所选()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学生有能力感受的现实,不能离学生太远。【 C 】A. 方法 B.概

17、念 C.素材 D.原理2 在“统计与概率”教学设计实践活动时应该考虑学生的()和年龄特征,注意活动组织形式,使活动能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实践活动的作用。【 A 】A. 已有认知水平 B. 热情 C.兴趣 D. 干劲3 设计统计与概率的实践活动时应该考虑学生的(),注意活动的组织形式。【 C 】A. 品质 B. 意志C. 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D. 上进心4“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学习,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设计等学习活动,经历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 【A 】A. 解决问题 B. 修改问题 C.研究对策 D.征求方案5 实践与综合应用作为一种探索性的学习活动,

18、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主要通过为学生创设启发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来实现。 【 B 】A. 多做题目 B. 经历探索过程C. 科学研究 D. 勤于训练二、多项选择题1“统计与概率”与人们的()密切相关。【AB 】A. 日常工作 B. 社会生活 C.生活习惯 D.生活态度2 义务教育阶段应当使学生熟悉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思想方法,从而使他们逐步形成()。【BCD】A. 空间观念 B. 形成统计观念C. 尊重事实的态度 D. 用数据说话的态度3 常用的收集数据的方法包括()等。 【 ABC 】A. 计数 B. 测量 C. 实验 D. 计算4标准设置了“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一领域,把()等内容以交织、融合在

19、一起的形式呈现。 【 ABC 】A. 数与代数 B. 空间与图形 C.统计与概率 D.算术5( )将成为实践与综合应用的主要学习方式。【BCD】A. 模仿和记忆 B. 动手实践 C.自主探索 D. 合作交流三、判断题1.新的小学数学课程中统计学习的重点是根据已知数据解决提出的问题。( )2. “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所提供的材料,学生越是不熟悉,学生就越会感兴趣。( )3组织学生进行统计活动时,要尽量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要让学生成为统计活动的真正主人。()3.为了体现统计与概率教学过程性的原则,在情境设计上不一定要做到连贯。( )4.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是要让学生多做题目。( )5. “实践与

20、综合应用”学习领域的设置,有利于学生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和应用价值。( )四、填空题1“统计与概率”的教学设计,一定要注重内容的时代 性,所选素材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学生有能力感受的现实,不能离学生太远。2. 在“统计与概率”教学设计实践活动时应该考虑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注意活动的 组织形式,使活动能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实践活动的作用。3“实践与综合应用”的设置反映了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求,对于促进数学课程改革 和 数学课程内容 的改革有积极的意义,对于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有重要的作用,为学生提供了进行 实践性、探究性和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渠道。4实践与综合应用的一

21、个重要目标,是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树立正确的数学观。5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出发,从学生身边的现实背景中提炼,符合实践与综合应用的现实性特点。五、问答题1“统计与概率”教学实施中如何注意内容选择的现实性?(P104)答:“统计与概率”的教学设计, 一定要注重内容的时代性,所选素材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学生有能力感受的现实,不能离学生太远。2如何把握“统计与概率”教学中的“度”?(P114)答:教师在教学的时候, 应该仔细分析课程标准和教材,深入了解学生认知的现实状况,把握不同时期、 不同阶段对统计与概率教学的不同要求,不能过多地加深学习的难度,使学生产生厌恶感。

22、课堂上如果学生提出了超出目标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又是大部分孩子难以理解的,就应该鼓励学生把它放在“问题银行”里,在学习了更多的知识以后再来解决,而不能被学生的问题牵着走,影响了大多数孩子的学习。低年级学生开始学习“统计”既要让学生感觉要解决的问题是有挑战性的,还要让学生能利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眼前的问题,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 “实践与综合应用”综合性特点反映在什么地方?(P119)答:实践与综合应用作为一个学习领域,并不是在其他数学知识领域之外增加新的知识,而是强调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的整体性和综合性。首先,要促使学生通过这一领域的学习,加深对“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 、“统

23、计与概率”等其他数学知识领域的理解,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进而从整体上认识数学、体验数学、应用数学。其次,实践与综合应用中要解决的现实数学问题往往交织着多科学的知识与方法,因此,实践与综合应用的综合性还常常表现为多学科的综合。4. “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是为实现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服务,同时,根据这一领域的特点,其教学目标又在哪几个方面有所侧重?(P120)答:“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是为实现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服务,同时,根据这一领域的特点,其教学目标又在以下几方面有所侧重: 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强调对“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等知识领域的综合应

24、用和整体把握; 在数学思考方面,强调经历探索过程,发展思维能力; 在解决问题方面,强调经历提出、理解、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形成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发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情感与态度方面,强调体会数学与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普遍存在和广泛应用,树立正确的数学价值观。5“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中选取什么样的主题和素材有较强趣味性、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P125)答: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内容应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 选择有较强趣味性、 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题和素材。一般来说,贴近学生生活现实的题材能让学生感到熟悉和亲近,对完成任务比较有信心; 游戏性题材有较强的

25、愉悦功能, 对学生有比较大的吸引力; 设计和制作类的活动任务性比较突出, 能激发学生的挑战欲望。 这些内容都能比较有效地引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动机。但同时也应注意,要将学生兴趣引向更深层次的探索实践活动.七、教育理论知识。1、新课改九年义务教育数学的数学的教学总目标,包括哪四个方面在这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实现从过去的偏重知识技能的落实这单一的目标,转向体现" 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与态度" 四维合一的多元目标,使数学课堂教学不只是让学生获得必要的知识技能,还关注学生在数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2、画出了记忆曲线,让你写可

26、看出什么规律。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的数量越来越少,说明记忆力变得越来越模糊。一、填空题所谓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就是 在数学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依据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师的经验,基于对学生需求的理解、对课程性质的分析,而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活动等进行规划和安排的一种可操作的过程2、合作学习的实质是学生间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每个组员不仅要自己主动学习,还有责任帮助其他同学学习, 以全组每个同学都学好为目标, 教师根据小组的总体表现进行小组奖励。3、数学课程目标分为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四个维度。4、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活动具有导向、激励、评价的功能。5、数学课堂

27、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有席地式、双翼式:半圆式、秧田式、小组合作式等。6、教学案例的一般结构是主题与背景、案例背景、案例描述、案例反思。7、教学模式指的是 . 是广大教学工作者经过长期教学实践逐渐认识并总结出来的规范的实践方式 。8、“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的智力第二发展水平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潜在发展水平。9、情感与态度方面的目标涉及数学学习的好奇心、求知欲、自信心、自我负责精神、意志力、对数学的价值意识、实事求是的态度等诸多方面。10、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 “他主学习”。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的概念。它倡导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 的探索与创新精神 ,

28、引导学生 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进行自主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的发展。11、教学设计的书写格式有多种,概括起来分为文字式、表格式、程序式三大类。12、教学方法是指教学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的结合,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的总称。13、练习法是指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巩固知识和形成技能、技巧的一种教学方法。14、“以问题探究为特征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是指:不呈现学习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对一定材料的实验、尝试、推测、思考,去发现和探索某些事物间的关系、规律。15、学习者对从事特定的学科内容或任务的学习,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以及对有关学习的认识

29、水平、态度等,就称为起点行为或起点能力。16、“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的智力第二发展水平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潜在发展水平。17、教学模式指的. 是广大教学工作者经过长期教学实践逐渐认识并总结出来的规范的实践方式。18、谈话法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教材内容组织成若干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开展讨论、得出结论,从而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一种方法二、辨别题1、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 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和同伴探究、 交流、解决问题。( )2、教学案例不是教师的教案或教师个案,也不是课堂实录,是指包含有某些决策或疑难问题的教学情境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学情景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

30、达成等现象。()3 、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要求每个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同一个数学问题。(× )答:算法多样化是指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即对同一个计算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积极提倡算法的多样化,十分有利于学生的发展。算法多样化不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能用几种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数学问题。而是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有多种策略的过程。4、标准把数学课程目标分为四个维度:知识与技能、 数学思考、 解决问题、 情感与态度。这四个方面的目标是彼此独立的。(× )这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他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 情感与态度

31、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5、掌握、了解、理解是过程性目标的行为动词。(×)答:经历、体验、探索是过程性目标的行为动词。6、“情感与态度目标”是可以预设的。(×)情感与态度目标分为预设性目标和非预设性目标,有些是可以预设的,有些是不能预设的。7、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是彼此独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常常呈交叉关系, 有些是重点而不是难点, 有些是难点不是重点, 有些则是重点又是难点。8、只要把学习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学习,就是以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自主学习和自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32、 上面提到的是自学, 开展自主学习, 教师不仅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更需要的是自主学习的空间。9、秧田式最大的优点是,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最大优点是,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室空间,缺点是, 容易形成以教师为中心, 不利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10、案例主题一般以本课教学内容加上教学案例几个字来体现。(× )案例主题一般是从案例的中心思想中提炼出来的关键词语,是案例的主题。 另外,再用本课教学内容加上教学案例几个字样作为副标题。11、数学课程标准四个目标之间的区别,我们以长方形和三角形的学习为例加以说明。如果他能够根据两者的属性辨别图形、画出图形,则说明他已经习得

33、其知识。P2(×)如果他能够根据两者的属性辨别图形、画出图形,则说明他已经习得其技能。12、分析教材首先要研究课标,对全套教材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分析某一课时教材时,要对这一课时教材作全面分析。 如本课时在本单元的地位,是新授课还是巩固拓展课、是综合课还是复习课、 是以探究为主的课还是以传授为主的课、本课时的重点难点、 如何处理教学内容等等。( )三、简答题1、 1、教师应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合作学习的技能?学会勇于参与、与人为善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收集资料学会组织学会反思2、教学案例应该具备哪些特征?(1) 案例讲述的应该是一个故事,叙述的是一个事例;(2) 案例的叙述要有一个从开始

34、到结束的完整情节,并包括一些戏剧性的冲突。(3) 案例的叙述要具体、特殊,例如,反映某教师与某学生围绕特定的教学目标和特定的教学内容展开的双边活动, 不应是对活动大体如何的笼统描述, 也不应是对活动的总体特征所作的抽象化的、概括化的说明。(4) 案例的叙述要把事件置于一个时空框架之中,也就是要说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5) 案例对行动等的陈述,要能反映教师工作的复杂性,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态度、动机、需要等。3、举例说明预设性情感与态度目标和非预设性情感与态度目标。答:预设性情感与态度目标是指教学设计时预先列出的情感与态度目标,如:讲授圆周率时介绍中国古代数学文明,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35、;非预设性情感与态度目标是指在教学准备阶段不能确切设定的,但在教学过程中只要出现时机就应该加以落实的目标,如:学生出色回答问题,老师及时矛以鼓励,培养学生学习自信心。4、如何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一是课前自问自答;二是课前了解;三是导入环节直接了解;5、编制课时目标时一般要做到哪几点?( 1)内容全面;( 2)层次分明;( 3)要求适度;( 4)具体可测;( 5)因材而设。6、讲授法教学应该注意什么?讲授的内容要具有思想性、科学性;讲授要有系统性、条理性,层次清楚,重点突出;讲授的语言要简洁、准确、生动、形象,符合学生理解能力和接受水平;讲授中要运用启发式等手段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思维活动

36、;讲授的时间不宜过长,更不宜运用“满堂灌”式的讲授法。7、练习设计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练习要有目的性,要围绕教学重难点设计练习,要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展开练习。 练习要有层次性,练习的设计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 由单一到综合, 要有一定的坡度。多层训练有利于暴露差异,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练习要多样性,练习的形式多样,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思维的发展,培养灵活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要有反馈调节性,及时反馈了解学生练习的情况,适当调整练习。 练习要面向全体学生, 无论做什么练习都要面向全体学生, 让全体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都能得到提高。 练习的份量要适中,做到质与量的兼顾。 练习设

37、计要有弹性,能促进各个层次的学生的发展,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的收获。四、论述题1、教师应如何看待教材?答:教材是课程实施的一种文本性资源,是师生对话的“话题”,是一个引子,或者是一个案例,而不是课程的全部。可见,教材是可以超越、可以选择、可以变更的。教师的任务是用教材教学生, 而不是教学生学教材。 在对教材的处理方法上,教师要善于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特别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习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修正开发和创造。但是, 这绝不意味着教师可以随心所欲地对待教材。应当看到, 教材凝结了众多编者对教育的认识、对数学的理解, 它是根据课程标准写的,体现了基本的教学要求,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主要依据

38、,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因此,开发课程资源绝不能忽视教材,而深入地钻研教材、 理解和尊重教材的编写意图是使用好教材的前提。只有在真正弄懂弄通教材的编写意图,对教学目标把握非常明确的基础上,才谈得上“创造性”地处理与整合教材。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的教学经验也是课程资源,学生间的学习差异、 师生间的交流启发, 学生在课堂出现的错误也都是有效的课程资源。教师要善于利用并开发各种教材之外的文本性课程资源与非文本性课程资源,为课程价值的实现和学习中的生成提供良好的平台。2、新课改要不要教学模式?为什么?从本质上来讲, 教学模式应看做是实施教学的一整套方法论体系。而作为一整套

39、“方法论体系”,在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中,就应当包含着理念基础、教学目标和原则、教学程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技能、 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等若干内容。这些要素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从而才构成为一定的教学模式。 它既是相对稳定的, 但同时又呈现着动态开放的特征。与新课程的要求相适应的数学教学模式,需要体现以下几个基本特征:一是学习主体的主动参与和有效互动。二是学习主体的情感体验与活动构建。三是学习主体的合作探究与个性发展。 四是加强学习者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和激励他们大胆创新。变革中的几种新的教学模式(一)以自主活动为特征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二)以问题探究为基本特征的教学模式3、新课程为什么要提倡合作学

40、习?1、有利于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3、有利于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4、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评价意识5、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4、什么样的“问题”才是好问题?答: ( 1)应当是明确、具体和可感。学生可以不必为琢磨问题的内涵而费尽周折,可以直接关注问题所导向的学习领域或学习空间。只有这样的问题,才有利于学生思维的直接切入。(2)应当具有思考价值,即问题要有一定的思维深度和广度,需要学生历经真实的思考,运用多种思维方式的组合进行苦苦思索、 探究后, 才能寻求到问题的结果; 要适合学生的思维水平, 应当让绝大多数同学经过思考后都能解决问题, 并且让那些学习基础和能力暂时较差的

41、学生在教师的引导或同学的帮助下也能够不同层次地解决问题。 ( 3)要关注“三维”目标的全面达成。 ( 4)问题要具有情境功能,等等。5、你认为写教学反思时可从哪几个方面入手?答:我认为写教学反思时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教学定位问题。教学定位是否恰当,包括教学起点是否把握准,目标定位是正确、恰当,教材合理的设计意图是否得以体现; ( 2)动态生成问题。 新课程把教学看作是师生积极互动的过程,教学中师生之间、 生生之间交往多了,对话也就多了,一系列教师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自然也多了。 面对这些生成的资源, 教师需要从教学要求出发加以把握和利用, 从而改变教学的预期行为, 重新建构教学过程;

42、(3)教学设计问题。 教学设计是否科学, 包括:教学意图是否体现。 实际教学过程和效果有时与教学设计的意图相一致,但难免产生两者不相统一的情况, 教学反思中捕捉这类事件, 无疑有助于完善日后的教学, 积累教师自己的教学智慧。教学资源是否还需优化。即有没有更理想的教学资源代替设计中的教学资源。教学的方式、 方法是否还需优化;( 4)教学效果是否良好。 教学总是有一定的目标指向的,总是要达到一定的知识、 情感等方面的要求的。 那么,教学是不是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的行为是不是产生了预期的变化?等等,这些都是教师在反思时需着重考虑的问题。另外,要写好一份教学反思,还需注意:把新课程理念作为反思的

43、着眼点;把相关经验和理论作为反思的重要参照。6、你认为问题设计要注意哪些问题?答:( 1)要为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的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第一,要创设一种宽松、愉悦的民主学习空间。只有在这样的学习空间中,学生的心态才能得以放松,思维才能得以自由的施展,个性化的观点才有了生长的基础,问题的产生才有可能。第二,要致力于挑战性、竞争性学习环境的营造,让学生产生思维的碰撞,从而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第三,要设置一定思维障碍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促使学生产生问题和提出问题。第四,要营造一种对话、交流、质疑的课堂环境,让学生的对话、研讨成为可能。第五,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对学生提问技巧的培养。( 2)向学生提供

44、成功体验,正确对待学生的每一个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在横向比较中的确有好坏优劣之分, 然而对于学生自身来说, 每一个问题都不得是其思考的结果,都不得是他对自身的一种超越。 学生的问题要么是他们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 要么是他们孜孜以求后的收获, 要么是他们灵光闪现的惊喜发现。 教师必须能够透视这些问题, 才能真正发现学生提出这些问题的过程, 才能理解这些问题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 因此必须善待学生的每一次提问,正确分析学生的每一个问题。五、案例分析。1、 案例描述 带分数乘法教学片断:学生根据应用题“草坪长 5 米,宽 2 米,求草坪的面积。 ”列出算式: 5× 2 算式一出现,教师就立

45、即组织四人小组交流算法。其中一个组, 在小组交流时, 由于三位同学还没有想出方法,整个合作过程只好由一位同学讲了三种方法:(5+)×( 2+) 5.8 × 2.5×,其他同学拍手叫好而告终。请你根据上述教学片断进行反思(主要从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的层面分析)。答:以上现象是教师在使用小组合作时经常出现的一种问题。就是没有处理好小组合作和独立思考的关系。教师要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强调合作学习不是不要独立思考。独立思考应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基础,合作学习应是独立思考的补充和发挥。多数学习能通过独立思考解决的问题, 就没必要组织合作学习。 而合作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应远

46、远超过独立学习的结果。当然,宜独宜合,应和教学情景、学生实际结合,择善而用,才能日臻完美。我们在设计学生合作学习时, 能否认真的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学生在合作交流前, 你让学生经历过独立思考吗?学生在合作交流时, 他们有充分的时空吗?学生在合作交流时, 有否进行明确的角色分工呢?2、 案例描述 记得那是一节顺利而精彩的课,上课内容是“分数的意义”。在课的结尾,教者没有安排学生围绕知识点去小结,而是让学生在小组内、班里用分数表述一下自己这节课的学习情绪。令人难忘的是有一位学生在小组里的表述:“我把整节课的学习情绪看成单位1,高兴的占了3 份,即 3/4 高兴,遗憾的占了一份,即1/4 遗憾。因为

47、面对这么多的老师听课, 我们班的同学一个个都正确地回答了老师的提问,展示了我们班的风采,为班级争了光,我为我们班而自豪,感到十分高兴。我之所以遗憾,是因为整堂课我一直认真思考,积极举手,许多问题又不难,但老师没有给我一次机会,我感到很遗憾, ”下课后我找到这位同学了解情况:问:小朋友,你知道老师为什么没让你发言吗?答:老师有可能没有看到我举手,也有可能怕我回答不准确吧,因为数学这门课我学得不太好。问:平时课堂上,老师都叫哪些同学发言呢?答:差不多都是成绩较好的同学。 案例反思 (可以从面向全体的角度分析):答:这是我们数学课堂中存在的普遍想象,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来面向全体学生呢?只有最大限

48、度地尊重个体,才有可能真正面向全体,这样的道理已经很难在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下得以落实。 我们想, 我们可以采用开展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的个人想法在小组内得到展示,在小组内得到表现。,3、案例描述师: 今天,在学习小数的加减法之前,请你们独立解决一个问题: 笑笑在书店买一套中国儿童百科全书花了148 元,还剩下53 元,笑笑带了多少钱?师: 淘气跟笑笑一起到书店买书,也有一个问题,看谁有办法帮他解决?淘气在书店买一本童话故事,花了 3. 2 元,他又买了一本数学世界,花了11. 5 元。淘气一共花了多少元?( 鼓励学生迎接挑战,认真审题,先列出算式,教师巡堂, 再到黑板前列出算式: . . ?)

49、师:(指着算式)这是我看到的一些同学所列的算式,有没有列式和这个不同的?(学生还可能列出 . . ?教师也把它写到黑板上,给予肯定)师:为了帮淘气解决付钱的问题, 大家都列出了正确的算式。 可我们都没有尝试过两个小数怎么相加。现在就来试一试看谁能独立发现小数加法的算法。()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交流。() 看一看教材中三位小朋友是怎么计算的。其中哪种算法和你的一样,哪种你没想到?你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小组讨论: 教材中的三种算法各有什么特点和相同之处?小数相加时,为什么智慧老人特别强调“小数点一定要对齐?”()全班围绕“为什么小数点一定要对齐”交流,教师归纳小结,明晰小数加法的算理。师:多位数相加时,个位数字一定要对齐。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相同数位(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个位对齐了,所有的数位也都对齐了。小数相加时,小数点一定要对齐也是这个道理。只要小数点对齐了,所有的数位也都对齐了。教材中前两种算法的共同特点是化去小数点,把小数相加变成整数相加,但“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的算理没有变。所以,只要小数点对齐了,小数加法的计算与多位数加法的计算就没有什么不同了。问题讨论( 1) . “小数加法”这一课,教材是让学生直接进行尝试的,本案例中教师引入时先安排了整数加法的内容,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直接安排学生尝试,对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