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实施细则_第1页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实施细则_第2页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实施细则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实施细则一、编制依据本细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 (GB/T50344-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2:2005 )和山东省地方标准超声 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DBJ14-027-2004 )编制。二、编制目的为正确使用非金属超声议和混凝土回弹仪检测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保证检测精度,制定本细则。三、适用范围1、本细则适用于采用非金属超声仪和中型回弹仪检测和推定山东地区范围内建筑工程结构或构件中的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2、新建混凝土结构和一般建(构)筑物,其混

2、凝土抗压强度的检测和评定,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中的有关规定执行。当遇下列情 况之一时,可按本细则进行检测:(1) 混凝土试块缺乏代表性或试件数量不足;(2) 对混凝土试块的试验结果有怀疑或争议,或混凝土试块的试验结果不 能满足设计要求;(3) 对施工质量有怀疑或争议,需要通过检测进一步分析结构的可靠性;(4) 发生工程事故,需要通过检测分析事故的原因及对结构可靠性的影响。3、既有混凝土结构工程,在进行下列可靠性鉴定时,可按本细则检测和推定混凝土抗压强度:(1) 静力安全鉴定及危房鉴定;(2)

3、 抗震鉴定;(3 )大修前的可靠性鉴定;(4) 房屋改变用途、改建、加层或扩建前的专门鉴定。4、本细则适合下列条件的混凝土强度的检测:(1 )符合普通混凝土用材料、拌和用水的质量标准且粗骨料为碎石;(2) 不掺引气型外加剂;(3) 采用普通成型工艺;(4 )采用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4)规定的钢模、木模及其他材料制作的模板;(5) 自然养护或蒸汽养护出池后经自然养护 7d以上,且混凝土表层为干燥 状态;(6) 龄期为141100天;(7) 抗压强度为1060MPa。5、当混凝土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不能按本细则进行混凝土强度的检测:(1 )测试部位表

4、层与内部的质量有明显差异或内部存在缺陷;(2) 检测表面温度低于-4 C或高于60 C;(3 )遭受冻害、化学侵蚀、火灾、高温损伤。6、当混凝土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不得按本细则中的公式计算测区混凝土强 度,但可通过试验进行修正:(1) 粗集料最大粒径大于 40mm ;(2 )特种成型工艺制作的混凝土;(3)检测部位曲率半径小于 250mm ;(4)长期处于高温、潮湿或浸水环境的混凝土。7、用非金属超声仪和回弹仪检测混凝土强度时,除应遵守本细则外,尚应 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四、操作人员1、凡使用超声仪和回弹仪进行工程检测的人员,均应经专门培训方可进行 测试。五、回弹仪1、仪器要求1.1测定

5、回弹值的仪器,采用示值系统为指针式的中型混凝土回弹仪。1.2回弹仪技术性能应符合下列标准状态的要求:(1)回弹仪水平弹击时的冲击能量应为2.207 0.100J ;(2 )刻度尺上“100 ”刻线,应与机壳刻度槽“ 100 ”刻线重合;(3)指针长度应为20.0 0.2mm ;(4)指针摩擦力应为0.65 0.15N ;(5)弹击杆端部球面半径应为 25.0 1.0mm ;(6)弹击拉簧刚度应为785.0 40.0N/m ;(7)弹击拉簧工作长度应为 61.5 0.3mm ;(8)弹击锤冲击长度应为 75.0 0.3mm ;(9 )弹击锤起跳位置应在刻度尺“ 0 ”处;(10)在洛氏硬度为HR

6、C60 2的钢砧上,回弹仪的率定值应为 80 21.2回弹仪使用时的环境温度应为一4 C+ 40 C。2、仪器检验2.1回弹仪应每半年或累计弹击次数超过 6000次送校准机构校准一次,2.2在工程检测前后和检测过程中对回弹值有怀疑时,均应对回弹仪在钢砧上做率定试验。率定试验数据应记录在砼回弹仪出入库登记台帐(LYCX01-B03 )或回弹记录上。2.3回弹仪的率定试验,宜在室温为20 5 C的条件下进行,率定时钢砧应 稳固地平放在刚度大的混凝土实体上。回弹仪向下弹击,弹击杆应旋转四次,每次旋转90。左右,弹击35次,取连续3次稳定回弹值的平均值为率定值。 弹击杆每旋转一次的率定平均值均应在 8

7、0 2范围内。六、超声仪1、超声仪技术要求1.1超声仪在明显的位置上应有下列标志:名称、型号、制造厂名(或商标)、 出厂编号、出厂日期和计量器具许可证及CMC标志等。1.2仪器的声时范围应为0.59999s,测读精度为0.1 Js。1.3仪器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声时显示调节在2030 Js范围内时,两小 时内声时显示的漂移不得大于土 0.2七。1.4仪器的放大器频率的响应宜分为 10200kHz ,200500kHz两频段。1.5仪器宜具有示波显示及手动游标测读功能,显示应清晰稳定。若采用整 形自动测读,混凝土超声测距不得超过 1m。1.6仪器应能适用于温度为-10 C+40 C、相对湿度不大

8、于80%、电源电压波动为220 22V的环境中,且能连续四个小时正常工作1.7仪器具有测读精度为0.5db的衰减器。2、换能器技术要求2.1换能器应采用厚度振动形式压电材料。2.2换能器的频率应在50100kHz范围内。2.3换能器实测频率与标称频率相差不大于土10% 3、超声仪校准和检验3.1超声仪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送校准单位校准:(1) 新超声仪启用前;(2) 超过校准有效期(有效期为1年);(3) 仪器修理或更换零件后;(4) 仪器遭受严重撞击或其它损害;(5) 测试过程中对声时值有怀疑时。3.2超声仪检验时应满足下列要求:(1) 缓慢调节延时旋钮,数字显示满足十进位递变的要求;(2)

9、调节聚焦、辉度和扫描延时旋钮,扫描基线清晰稳定;(3) 换能器与标准棒耦合良好,衰减器及发射电压正常;(4) 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计算声速与实测声速值相比,相差不大于0.5%。七、检测技术1、必备资料和检测方式 1.1检测前宜具有下列资料:(1)工程名称及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名称;(2 )混凝土结构或构件名称、外形尺寸、数量及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3 )水泥品种、用量、厂名、出厂日期及强度、安定型检验报告,砂石品 种、粒径,外加剂或掺合料品种、掺量以及混凝土配合比情况等;(4)等;(5)施工时材料计量情况、模板类型、混凝土浇注和养护情况及成型日期 必要的设计图纸和施工记录

10、;检测原因或结构或构件存在的质量问题。1.2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结构或构件抗压强度可采用两种方式:(1) 单个构件检测:适用于单个柱、梁、墙、基础等的混凝土强度进行 检测,其检测结论不得扩大到未检测的构件或范围。(2) 按批抽样检测:适用于同一检测批构件的检测。同一检测批构件总 数不应少于9个,否则,应按单个构件检测。(3) 大型结构按施工顺序可划分为若干个检测区域,每个检测区域作为一个独立构件,根据检测区域数量,可选择按单个构件检测,也可选择按批抽样 检测。1.3按批进行检测,应采取随机抽样,且抽测构件最小数量应符合表 A规定:表A随机抽测构件最小数量同一检测批构件总数91516 252

11、6 5051 9091 150抽测构件最小数量58132032同一检测批构件总数151 28028150050012001201 32003201 10000抽测构件最小数量50801252003152、测区和测点2.1测区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单个构件检测时,每一结构或构件测区总数不应少于 10个;对某 一方向尺寸小于4.5m且另一方向尺寸小于0.3m的构件,其测区数量可适当减 少,但不应少于5个;(2)按批抽样检测时,应根据混凝土结构或构件类型和受力特征布置测 区,每一结构或构件测区测区数量不得少于 3个;(3)相邻两测区的间距应控制在2m以内,测区离构件端部或施工缝边缘 的距离不

12、宜大于0.5m,且不宜小于0.1m ;(4)测区宜优先选取在使回弹仪处于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注侧面。当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时,方可选取在使回弹仪处于非水平方向, 检测混凝土浇注侧 面及浇注顶面或底面;(5 )测区宜选在混凝土构件的两个对称可测面上,且应均匀分布。在构件 的受力部位及薄弱部位必须布置测区,并应避开预埋件。(6)测区面积宜控制在0.04m 2。(7)检测面应为原状混凝土面,应避开蜂窝、麻面;并应清洁、平整,不 应有装饰层、疏松层、浮浆、油垢,否则要将装饰层、疏松层和杂物清除,并将 残留的粉末和碎屑清理干净;2.2对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进行检测时,检测批、测区及测点的布置可由有 关方协商

13、确定。2.3结构或构件的每一测区,宜先进行回弹检测,再进行超声检测,最后测 碳化深度。3、试验步骤3.1在混凝土结构或构件上用蜡笔或粉笔标明测区并明确标明测区编号,必要时在记录上描述测区布置示意图并填写构件外观质量情况。3.2测区布置再混凝土浇注方向的两相对侧面时,在构件上每一测区的两个相对检测面各测8个回弹值;测区布置在混凝土浇注方向的顶面及底面时,可 仅在每一测区的顶面及底面上测16个回弹值;相邻两测点的净距不宜小于20mm,测点距构件边缘或外露钢筋、预埋件的距离不宜小于30mm。测点不应布置在气孔或外露石子上。3.3在每一测点上,缓慢施压,快速复位,读数精确至 1。测试过程中,回 弹仪应

14、始终处于水平状态,其轴线应垂直于受测混凝土表面, 且不得移位。同一 测点只允许弹击一次。3.4超声测点应布置在回弹检测的同一测区内,且应避开钢筋。在每个测区 内的相对检测面上,应各布置 5个测点,且发射和接收换能器的轴线应在垂直 于检测面的同一直线位置上。3.5测量超声声速时,应采用凡士林以保证换能器与混凝土耦合良好。检测 的声时值应精确至0.1 g,声速值精确至0.01km/s 。超声测距的测量误差应不 大于土 1%。3.6选择不少于30 %测区数在有代表性的位置上测量碳化深度值。测量时用锤、钻在回弹测点表明凿成深度大约 10 mm的孔洞,然后用洗耳球除净孔洞中的粉末和碎屑,立即用浓度为1

15、%的酚酞酒精溶液滴在孔洞内壁的边缘处, 当 已碳化与未碳化界线清除时,再用碳化深度测量尺测量已碳化与未碳化混凝土交 界面到混凝土表面的垂直距离多次,取其平均值,每次读数精确至0.5mm。若同一混凝土构件碳化深度值极差大于 2mm,应对每一测区的碳化深度值分别测 量。八、数据分析1、从每个测区的16个回弹值中,分别剔除3个最大值和3个最小值,将 余下的10个回弹值计算算术平均值,以Rm表示。10 RRm二亠10式中:Rm 测区平均回弹值,精确至 0.1 ;Ri第i个测点的回弹值,精确至1。2、回弹仪非水平状态检测混凝土浇注侧面时,应按下列公式修正:R : =Rm+Ra. X式中:R -非水平方向

16、检测角度修正后的测区平均回弹值,精确至0.1 ;Ra :-非水平方向检测时回弹值的修正值。3、回弹仪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顶面或底面时,应按下列公式修正:Rn =Rm+RatRn =Rm+Rab式中:Rn 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顶面或底面时,修正后的测区平均回弹Rat 混凝土浇注顶面回弹值的修正值;Rab 混凝土浇注底面回弹值的修正值。如检测时仪器非水平方向且测试面非浇注侧面, 则应先对回弹值进行角度修 正,然后再对修正后的值进行浇注面修正。4、每个测区的平均碳化深度,应取该测区各次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以d表示,精确至0.5mm。平均碳化深度如小于或等于 0.4mm,则按0mm 处理, 如等于或大于6

17、mm,则平均碳化深度值按6mm计算。各测区的平均碳化深度值按下式计算:di式中:dm测区的平均碳化深度值,精确至0.5mm ;d mi Tndi第i次测量的碳化深度值,精 确至0.5mm ; n测区的碳化深度测量次数。5、测区声速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v=l/ttm=( ti+t 2 +t3+t 4+t 5)/ 5式中:v 测区声速值,精确至 0.01km/s;l超声测距,应用专门的量测工具量测,精确至1mm ;tm测区平均声时值,精确至 0.1心;6、当在混凝土浇注的顶面与底面检测时,测区声速值应按下式修正:式中:vn 修正后的测区声速值,精确至 0.01km/s1 超声检测面修正系数。在混凝

18、土浇注顶面及底面检测时,1=1.034 o7、第i个测区的混凝土强度换算值,应根据该测区的平均回弹值和平均碳 化深度值,按下列公式计算:fi = 0.0072 R1258v 2.632 1 0 J).0154dfi 第i个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精确至 0.1MPa ;d 第i个测区的平均碳化深度(mm ),精确至0.5mm ;v 第i个测区的声速值(km/s),精确至0.01km/s ;R 第i个测区的平均回弹值,精确至 0.1MPa o8、由各测区的混凝土强度换算值计算混凝土结构或构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 平均值。当测区数不少于10个时,还应计算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平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分别按下

19、列公式计算:n工fcicu,ii Tmfcf cunn瓦(fcU,i)2 -n(mfC )2cui dn T去sfCUo =mfcfcu单个构件检测,取被测单个构件的测区数;按批抽样检测的构件,取被抽取构件测区数之和;Sfcu 被检测混凝土结构或构件强度的标准差,精确至 O.IMPa ; :被检测混凝土结构或构件强度的变异系数,精确至0.01 o9、当按单个结构或构件检测时,以各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的最小值作为 结构或构件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10、同一检测批中异常数据的检出和剔除,采用正态样本异常值的判断 和处理(GB4883 85)中规定的格拉布斯检验法。将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按从小到大顺序

20、排列fCu,l、fCu,2、fcu,n,计算格拉布斯检验统计量:Gn = ( fcu,n - mfcu), SfcuGn = (mfcu - fcu,1)/ %u取检出水平:为5 %,剔除水平:*为1 %,按双侧情形检验,从表 B中查 得检出水平:对应格拉布斯检验临界值Go.975,剔除水平*对应格拉布斯检验临 界值 G o.995 o表B格拉布斯检验临界值表测区数量Go .975G0.995测区数量G0.975G0.995测区数量G0.975G0.99551.7151.764373.0033.343693.2523.61761.8871.973383.0143.356703.2573.622

21、72.0202.139393.0253.369713.2623.62782.1262.274403.0363.381723.2673.63392.2152.387413.0463.393733.2723.638102.2902.482423.0573.404743.2783.643112.3552.564433.0673.415753.2823.648122.4122.636443.0753.425763.2873.654132.4622.699453.0853.435773.2913.658142.5072.755463.0943.445783.2973.663152.5492.806473

22、.1033.455793.3013.669162.5852.852483.1113.464803.3053.673172.6202.894493.1203.474813.3093.677182.6512.932503.1283.483823.3153.682192.6812.968513.1363.491833.3193.687202.7093.001523.1433.500843.3233.691212.7333.031533.1513.507853.3273.695222.7583.060543.1583.516863.3313.699232.7813.087553.1663.524873

23、.3353.704242.8023.112563.1723.531883.3393.708252.8223.135573.1803.539893.3433.712262.8413.157583.1863.546903.3473.716272.8593.178593.1933.553913.3503.720282.8763.199603.1993.560923.3553.725292.8933.218613.2053.566933.3583.728302.9083.236623.2123.573943.3623.732312.9243.253633.2183.579953.3653.736322.9383.270643.2243.586963.3693.739332.9523.286653.2303.592973.3723.744342.9653.301663.2353.598983.3773.747352.9793.316673.2413.605993.3803.750362.9913.330683.2463.6101003.3833.754注:当测区数量大于100时,可按测区数量为100取值。若Gn Gn,且Gn G0.975 ,则判断仁为异常值,否则,判断没有异常值。若 Gn Gn ,且 G n G0.995, 则判断fcu,n为高度异常值,可考虑剔除。若Gn Gn,且G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