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有效提高跳绳速度的方法一分钟跳绳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小学各年级必测的体育项目之一,其器械简单,场地要求不高,一根绳子、一小块平整场地就可以了。近年来花样跳绳风行,速度跳绳又是练好花样跳绳的基础,如何有效提高跳绳速度是笔者一直思考和探索的问题,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阐述之,与大家共享。一、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跳绳在选择跳绳时,主要是看绳子的重量和材料。常见的绳子有PVC跳绳、钢丝绳、牛筋绳、竹节绳、棉绳、尼龙绳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跳绳项目均为一分钟跳绳,最理想的跳绳是PVC跳绳,它村质轻巧,空气阻力小,耐磨不易断裂,一分钟内可以达到180-300次,且经济实惠;钢丝绳
2、也能达到这个速度,但容易打伤跳绳者及其周围的人;牛筋绳价格贵,竹节绳、棉绳、尼龙绳达不到理想的速度。二、适时改变绳子的长度初学者,单脚踩中间,双手拉绳至腋下,这样绳子在最高点距离头顶大约30厘米,绳子开度也较大,不容易出错。因为绳子长,转动半径较大,摇跳的速度稍慢。当练习者基本掌握跳绳技术,连续跳绳不容易出错时,单脚踩中间,双手拉绳至胸前。绳子最高点距离头顶约18厘米,绳子打地时间变短,摇转速度变快。当练习者熟练掌握跳绳技术,连续跳绳不出错,且有一定速度时,单脚踩绳中间,双手拉绳至腰间或更低,最后缩短至摇动时只要能够过脚和头就可以了。绳子的运动周长越小,对提高跳绳的速度越有利。摇绳时要两臂下垂
3、,贴近身体,手腕用力,不能以肩关节或肘关节为轴心摇绳,要保持绳子旋转的稳定性。三、改并脚基本跳为双脚轮换跳并脚基本跳对于初学者建立良好的绳感非常有效,当摇跳的节奏一致且熟练并有一速度时,可改并脚基本跳为双脚轮换跳。首先让学生练习单脚跳绳,先右脚,再左脚(或者先左后右),右脚跳跃过绳,左腿向前提膝,提膝要向前不要向后勾脚,避免绊到绳子,数次之后交换;熟练后接着让学生练习拳手跳(一只脚先跳2个,之后再换另外一只脚跳2个),换脚时跳跃过绳脚向上提膝,提膝脚向下踩踏;最后过度到双脚轮换跳,一脚跳跃过绳,一脚向前提膝,如同高抬腿跑,速度要求更高时,提膝幅度会变小,近似半高抬腿跑。四、速度练习方法当双脚轮换跳动作协调自然,就可以开始定时、定量、定时定量、定量计时的速度练习。5秒、10秒、20秒短时间定时连续快速跳绳训练。不要让学生因为稳定而不敢加速,尽可能用最快的速度去跳。30次、50次定量连续快速跳训练。 10秒25次、20秒45次定时定量快速训练。(根据学生水平来定)30次12秒、50次23秒、80次35秒定量计时训练,即30次要在12秒内完成。最后有了快速的稳定性后,让学生进行体能练习,1分10秒跳、1分20秒跳、1分30秒跳等。五、节拍器的妙用节拍器是一种可以设定每分钟发出有规律的特定节拍的机械,它可以规范练习者的速度,增加动作的稳定性。开始练习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护理八年工作总结
- 儿童安全教育:疯跑打闹的危害与防范
- 球类运动居家护理方案
- 后循环缺血护理
- 2025年诚信建设实施方案
- 2025年数学学科教学工作方案
- 出镜记者与主持人实务 课件 第七章 灾难事件现场报道
- 2025年幼儿园推广一般话工作方案
- 2025毕业答辩模板:学术之巅4
- 2025年公司举办员工庆祝活动策划方案演讲稿
- 手术室的器械护士
-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培训
- 《公路建设项目文件管理规程》
-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日常煤矿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 2024年山东省烟台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 日军宣传标语大全
- 2024年广东省中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 DB6103∕T 62-2024 宝鸡特色饮食制作规程 岐山臊子面
- 森林经理学 课程设计
- 西方文论概览(第二版)-第九章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