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之我见_第1页
中考历史复习之我见_第2页
中考历史复习之我见_第3页
中考历史复习之我见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考历史复习之我见王医红历史中考,是年年岁岁花相似且岁岁年年果不同的一次考试,,而作为 “收关”之作的中考历史复习,却令广大师生头痛不已:尽管好多老师拿出了复习历史的“杀手锏”把整个课堂交给学生背、背、背,加强记忆;而学生呢?面对纷繁复杂的知识点,老虎吃天无处下爪,有时背这儿,有时背那儿,没有系统性,复习效果不好,当然就影响中考的成绩了。那么,如何搞好中考历史的复习呢?笔者就多年教学经验总结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谈出来与各位同仁商榷。一、四两就能拨千斤。如何引导学生把浩如烟海的历史知识进行梳理,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这是中考历史复习的关键。为达到这个目的,我经常采用四轮复习法,效果还不错。第一

2、轮为“精耕细作法”。就是引导学生按课本复习,通过仔细的阅读教材,一方面唤起学生对以前所学知识点的记忆,另一方面以防在中考中出现过细过偏的题。这一轮复习一定要在“细”字上下功夫,看书时不遗漏任何死角,全面细致的复习所有章节,舍得花时间,一般要用总复习时间的三分之一。但复习不是上新课,不能只是对原有知识简单重复和机械整理,而是要在原有的基础上使之条理化,系统化,把分散的知识穿起来,形成知识脉络,从而在已知中发现未知进而达到新知。第二轮是 “借题发挥法”。这是四轮复习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按照一定的历史特征,找出具有共同性的历史知识要点、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重新构建知识体系,旨在提高学生归纳和提炼相关

3、联历史知识的能力。每年到复习阶段,我和同级的其他任课老师就研究近年来的中考试题和模拟试题,分析出题的动向,然后筛选课本,归纳出一个个复习专题,让学生在第一轮复习课本的基础上再按照专题进行复习。如以中考中常常出题的中国近代化探索专题为例:先引导学生搞清楚我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四次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再让他们理解洋务运动是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是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认识到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过程。经过这样一梳理,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知识网络:四次运动+学习内容+呈现的特征,这样的复习使记忆比较

4、牢固,不会产生混淆。再如:我分析出每年中考题中九年级知识所占比重较大,而九年级课本中四次资产阶级革命、三次科技革命、两次世界大战、世界的两次思想大解放运动等知识考得最多,所以就以专题的形式把这一块快知识放到一起,并辐射到中国历史上相关联的知识,让学生在比较中进行复习,形成一个个知识框架去把握领会。 第三轮复习为“巧炼成钢法”。主要以综合练习的方式进行查漏补缺和答题技巧的训练。我是以学校选定的中考指导的练习为主进行复习的,这本习题集编得好,抓住了初中三年所学六本书的重点,出题非常典型,难度又不是太大,所以在第三轮复习中紧扣中考指导,辅以模拟试题和近年来的中考试题,先让学生自己系统的做一次,检测自

5、己的复习情况,然后根据对历年中考试卷的研究,筛选题目,勾画重点,加强训练。在此基础上,从历年的中考卷和学校进行的五次模拟试卷中选择综合性强且考试可能性大的题进行答题技巧的训练,如针对马虎、片面、错题等方面展开一些专题训练很有必要。但特别注意的是,越接近中考,选题一定要精炼,而且训练难度一定不能太大,以免使学生心慌意乱、丧失信心,相反搞一些难度不大的训练,反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也能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提高综合题的解答能力。 第四轮复习是“促短补拙法”。这轮复习重点是针对班里的中下等同学而设计的。著名的“木桶原理“表明:一只木桶装水的多少,取决于组成这只木桶板块中最短的那块木板。因此,强化中

6、下等同学的复习,对提高整个中考历史成绩尤为重要。每当临近中考一两周的时间,我就针对每个班里的中下等同学,把中考指导的重点题目,五次模拟考试的卷子,再进行一次回顾,然后督促他们每两三个人组成互助组,互相当老师提问一些考试内容,完了再进行抽查,确保每个中下等学生对重点题目和模拟试卷的记忆准确深刻。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历史课在复习中面临诸多不利因素,比如课都排在下午,学生容易疲惫;学生认为这门课占分不多,在心理上有些歧视;反正不会拉学校合格率的后腿,学校也不重视等等,这些因素加重了老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难度。因此要完成四轮复习,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牢固的掌握

7、知识,唯一的出路就是想办法打造快乐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向40分钟要质量,最大限度提高复习效率。九年级学生看起来已长大,但毕竟是些大孩子,不喜欢枯燥乏味的课堂,我尝试过以下几种方法,效果还不错:(1)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复习。我的复习课堂不要求学生像上新课一样正襟危坐,因为这样容易瞌睡,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和尚念经似的念着念着就睡着了。在上课后,我先给他们布置任务,然后告诉他们可以以自己最舒服的姿势复习,于是有的同学在课桌底下复习,有的坐在过道里复习,还有感到瞌睡的同学跑到教室后面站着复习,有的组成互助组在一问一答。看起来课堂有些乱,但由于学生不感觉到乏味,复习效果较好。(2)小游戏进入课

8、堂。当遇到复习的内容特别重要,而课却排在下午二三节,学生已经打不起精神,这时候如果还像以前一样让学生背书显然是浪费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我就设计以小游戏的形式进行复习,刺激他们的神经,让他们精力集中。上课后,先向学生介绍游戏规则: 按照座位的排列顺序,将全班分为四组; 背诵25分钟后我在每组选人答题;如果我选的人答对了问题,给这个组加2分,如果答不出,由各组抢答,最先举手的人回答,假如最先举手的是本组的人,回答出来后不加分,如果是别组的,给这个组加2分;给每组的提问机会是平等的,最后算积分,得分最少的组表演节目,可以是个人代表集体出节目,也可以是集体节目,由各组小组长负责。这样一来,有的同学怕出

9、节目努力背诵,有的同学想展示自己抓紧记忆,同样是要求学生背诵,但由于调动了每个人的积极性,学生背得非常投入,往往一节课下来平时最差的同学也能记住七八成,平时不发言的人也抢着举手,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下课后好多同学感叹时间的短暂,效果自然不错(3)小小擂台争霸赛。看了教育频道的一站到底节目后对我触动较大,我就尝试着在课堂里用这种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在备课时把本节课复习的内容整理成问题形式,上课后先安排本节课复习的任务,让学生复习20分钟后参加竞赛,在各组中选出5个人(一般选中等以下的同学),让其中一个做擂主,让他在其他四个人中选择对手答题,选出对手后,我出题,他们二人一人一题的回答,直到把其中

10、一个PK下去。获胜的成为新的擂主,再在剩下的3个人中选人答题,争擂主,获胜的人继续当擂主,再从剩下的两人中选择对手答题,直到把对手选完为止,最后获胜的人成为本节课的擂主,发一个小小纪念品,全班同学也不闲着,就像在电视中别人答题时,我们也投入抢答一样,当我提出问题时,他们在心里也忙着抢答,不知道的人赶紧翻书。这种方法不仅调动了后进生的积极心,也调动了全班同学的积极性。总之,复习课要抓住初中学生的特点,尽量把课堂搞得生动有趣,让学生爱上复习课,这才有效果。三、门门有道,道道有门。“找到了窍门,路就会短”。历史复习中记忆的技巧也很重要。中学历史量大面广,大部分知识还得靠记忆,如果方法不对,事倍功半。

11、我在辅导的过程中发现好多同学记忆非常盲目,方法死板,比如,在记十月革命的意义时,有的同学还没进入正题, “十月革命的意义”这句话已经重复了四五次,白白浪费时间,因此,我上课时经常教给学生一些记忆的技巧。(1)规律记忆法: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如世界历史上的英法美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经过、性质、结果都有好多相似之处,如果按规律记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对比记忆法:如两次世界大战,三次科技革命,世界史的两次思想解放运动等内容,学生容易混淆,经常张冠李戴,如果比较记忆,就会记得比较清晰牢固。(3)归纳记忆: 可把不同时间的同类事件归纳。比如:我国科举制在不同朝代的发展演变,我国封建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等;也可以把同一时间的不同事件进行归纳。比如:1945年发生的重要事件有:苏、美、英雅尔塔会议、中国共产党"七大"召开、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联合国成立。(4)顺口溜记忆: 把一些历史事件编成顺口溜很容易记忆。比如:清朝皇帝的顺序:努皇顺(努尔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