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DYX-AC悬挂器说明书_第1页
5[1].5DYX-AC悬挂器说明书_第2页
5[1].5DYX-AC悬挂器说明书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适用范围DYX-Ac型液压尾管悬挂器选用的材质为13Cr不锈钢,主要用于以下条件下的直 井、斜井尾管固井:1. Cq分压不大于3Mpa温度小于150C。2. Cq分压不大于O.IMpa,温度小于250C。3. I4S分压不大于70Kpa=二、结构组成DYX-Ac型244.5X139.7 95/8 X 5%尾管悬挂器为单液缸、单锥单排卡瓦、 液压坐挂式悬挂器。它主要由以下几局部组成:1. 悬挂器本体总成:由锥体、液缸、活塞、卡瓦、变径短接等件组成,见图1。载荷支撑套倒扣螺母中心管图3 送入工具下Ol |2. 送入工具总成:该工具可重复使用。由防砂罩、提升短节、倒扣总成及中心管 组成。见图2、

2、图3。提升短节防砂罩变丝接头图2 送入工具上3. 密封总成:由密封外壳和密封芯子组成。见图 44回接筒:见图5图6钻杆胶塞6、图 7:图7尾管胶塞图9铜球图5回接筒5.胶塞:包括钻杆胶塞和尾管胶塞。见下列图7.浮箍、浮鞋:两个独立部件,可选配。见图10、图11。J. 图10浮箍2宅图11浮鞋三、工作原理DYX-Ac型244.5 X139.7 (95/J X 51/ 2)尾管悬挂器为液压式,采用投球憋 压的方式实现坐挂。使用时配合专用的送入工具,将尾管悬挂器及尾管下入到井内设 计深度。投球,当球到达球座后憋压,压力通过悬挂器本体上的传压孔传到液缸内, 压力推动活塞上行,剪断液缸剪钉,再推动推杆支

3、撑套,并带动卡瓦上行,卡瓦沿锥 面涨开,楔入悬挂器锥体和上层套管之间的环状间隙里,当钻具下放时,尾管重量被 支撑在上层套管上。继续打压,憋通球座,建立正常循环。然后进行倒扣、注水泥、 替浆作业。最后将送入工具和密封芯子提离悬挂器并循环出多余水泥浆,起钻,候凝。四、性能特点1. 采用优质13Cr不锈钢,机械强度高,可有效防止 CO气体腐蚀。2. 液压控制实施坐挂,可用于各种井况。3. 胶塞、球座均设计有锁紧机构,且具有良好的可钻性。4密封芯子能随送入工具提出井口,节省了钻密封芯子时间。5密封总成采用“ W形多组密封件,具有双向密封功能,密封效果佳。6 悬挂器上下均配有扶正环,既可以保证悬挂器居中

4、,提高坐挂成功率,又可以 保护液缸、卡瓦不受损伤。7倒扣丢手无需找中和点,只需将送入钻具下压510t,正转,即可轻易倒开扣五、主要技术参数见表1。DYX-Ac型尾管悬挂器主要技术参数表1规格 244.5 X 139.7(95/ 8 X 51/ 2)额定负荷,t120悬挂器载荷支撑套承载能力,t16密封能力,Mpa25液缸剪钉剪断压力,Mpa78球座剪钉剪断压力,Mpa16 17尾管胶塞剪钉压力,Mpa12本体最大外径,mm215本体最小内径,mm155回接筒长度,mm1200回接筒外径,mm210回接筒内径,mm187钻杆胶塞总长,mm332尾管胶塞胶碗外径,mm130126适用尾管壁厚,mm

5、6.98 7.729.17 10.54适用尾管公称重量,kg/m23.06 25.3029.76 34.22铜球直径,mm42适用上层套管壁厚,mm10.03 11.0511.99适用上层套管公称重量,kg/m59.52 64.7369.94提升短节上接头扣型410 (NC50、套管壁厚,mm10.0311.0511.99过流面积坐挂刖/坐挂后,cm67/3660/3253/31注:1 悬挂器假设用于更厚或更薄一级的套管,用户应在订货时特别声明。2 密封能力、液缸剪钉及球座剪钉的剪切压力可根据用户要求调节。六、交付状态目前,悬挂器出厂以半整体组装式交付用户,即悬挂器本体和附件分两箱包装。 其中

6、,悬挂器本体在出厂前已经整体试压合格,用户不必再进行试压;附件箱包括提 升短接、回接筒、球座、铜球、大小胶塞、及选配的浮箍、浮鞋、通径规。注意:同一套悬挂器的包装箱“箱号是一致的,送往井场前一定要仔细核对, 否那么,将造成提升短接与送入工具上接头固定销钉孔对不正。七、仓储、运输与保养1. 产品存放时应置于平坦、枯燥仓库内,各部件应妥善保管,防止雨淋、日晒及 海水浸蚀。2 悬挂器在准备使用前尽量不要翻开包装箱,不要撕破塑料包装袋。3搬运时要小心轻放,严禁摔、撞,防止碰伤卡瓦、液缸和中心管。4 送入工具从井内提出后,应及时清洗干净。特别是倒扣螺母、止推轴承及密封 芯子应拆洗干净并涂黄油保养;中心管

7、、各丝扣也应清洗干净涂油保护。八、现场检查与组装一现场检查1 首先按照装箱单检查悬挂器及各附件是否齐全。应包含悬挂器本体、提升短接、 回接筒、球座、铜球139.7尾管铜球直径为42、大小胶塞、及选配的浮箍、浮 鞋、通径规等。2 按照现场检查表内容对各部件进行认真仔细的检查、测量与记录。主要检查内 容包括:各件外观是否正常,有无被摔碰,密封件是否完好;各件是否匹配,丝扣是 否完好;内部是否有杂物;浮箍、浮鞋密封情况;丝扣、胶塞尺寸是否与使用的套管 匹配;性能参数是否满足作业要求等。二现场组装1 将悬挂器本体置于平坦、干净地方,用垫木垫平严禁垫在液缸和卡瓦位置, 清洗干净倒扣总称上接头丝扣,并涂丝

8、扣油。2将回接筒置于悬挂器前面,有丝扣一端朝向悬挂器。3用内六方扳手卸松提升短接上防砂罩固定销钉,将提升短接穿过回接筒,即回 接筒套在提升短接上,回接筒喇叭口朝向防砂罩。4 卸掉提升短接护丝,检查密封圈,将提升短接与倒扣总称上接头连好,当两端 面接触时,销钉孔刚好对齐,用内六方扳手拧紧销钉。5进行倒扣检查,再用1000 N m的扭矩上紧。6 清洗干净密封总成外壳丝扣,并涂套管密封脂,将回接筒与之连好注意:绝对不能错扣,三人用48链钳上紧。7将防砂罩推到回接筒喇叭口内并用内六方拌手拧紧固定螺钉。 注意:1.整个组装过程中,严禁将赃物、砂子带进工具内。2. 卡瓦、液缸处严禁打钳。一套完整的包括送入

9、工具的液压尾管悬挂器总成见图12。图12 DYX-Ac型液压尾管悬挂器总成九、推荐的操作规程一准备工作1 下套管前彻底通好井,调整好泥浆性能,保证套管能顺利下到设计深度。2校核尾管长度,仔细计算钻杆回缩距,配好送入钻具。为方便配钻具和投球时 卸扣指无旋转水泥头,最好准备12根短钻杆,配好钻具后使短钻杆下接头在转 盘面附近。3 套管要仔细丈量、清洗丝扣,并使用符合标准的通径规通径;5钻杆通径规直径要求70mm以上,钻具接头、配合接头不许有直角台阶。4起钻时或通井期间,将钻具提至悬挂器坐挂位置后,称重并记录。5 校核坐挂位置,悬挂器卡瓦应避开上层套管接箍。6 校核指重表和泵压表,保证灵敏准确。二下

10、套管注意:严禁井内及套管内落物;操作要平稳,严禁猛提、猛刹和猛放。1 管串排列:球座位置应由所设计的水泥塞高度确定,推荐的管串排列为:浮鞋+套管+浮箍+套管+球座+套管组合+尾管悬挂器总成+送入钻具+旋转水泥头。2 按顺序下入套管及附件,按标准上够扭矩特别提醒注意:由于不锈钢产品易 粘扣,扣一旦上紧再卸开后公母扣均要损坏。因此,套管与附件及悬挂器联接时,必 须充分对好扣,先用链钳慢慢引入至少 5扣,然后才能使用套管钳紧扣。每下入20 根套管至少灌满泥浆一次。连接浮鞋、浮箍后,应接方钻杆开泵或通过其它方式检查 浮鞋、浮箍的畅通及防回压情况。3 悬挂器下面的两根套管连续加两个扶正器; 套管下完后先

11、灌满泥浆再接悬挂器。4接尾管悬挂器悬挂器吊上钻台时注意防止磕碰:提起整个悬挂器总成,先 卸掉中心管接箍,再卸掉悬挂器下端的护丝,然后再联接中心管接箍,并在中心管接 箍上接尾管胶塞,并用链钳或管钳上紧扣。注意倒扣局部有无转动。将尾管胶塞胶碗 上涂丝扣油,小心插入套管,然后连接悬挂器与套管,上扣扭矩见表2。悬挂器与套管连接紧扣扭矩表2套管规格244.5XO 139.7 (9% X 51/2)紧扣扭矩最正确值N.m40005200注意:严禁在卡瓦、液缸处打大钳。 在回接筒内注满钻杆丝扣油,然后上紧防砂罩固定螺钉。 尾管悬挂器入井过联顶节和封井器时要缓慢,注意保护好卡瓦及液缸5称重,并做好记录。锁死转

12、盘,以防止尾管转动。6下送入钻具。接送入钻杆时打好背钳,尾管坐挂前严禁下部钻具转动。送入 钻杆要边通径边下钻。最多每下 10立柱必须灌满一次泥浆,最好边下边灌。严格控 制下放速度推荐1.52.0分/立柱。中途遇阻循环时,开泵泵压不得超过 6.0MP&7将尾管下至预定深度,先灌满泥浆注意:注意活动钻具,防止粘卡,再接 方钻杆或顶驱。称重、测量摩阻,并记录。8 调整好钻方余。小排量开泵循环泥浆,尽量控制开泵压力不超过6Mpa待泥浆返出后可逐渐增加排量,但尽量使尾管内外流阻之和不超过 6.0Mpa,待循环压 力稳定时再以正常排量循环。三坐挂及倒扣1 先进行试坐挂操作。受井下条件的限制,有时循环压力过

13、高未投球就将液缸剪 钉剪断,在这种情况下,假设无旋转水泥头或水泥头上无投球孔时,可直接坐挂。2 如果没有坐挂,那么投球注意:尾管规格不同,所配铜球尺寸不一样。139.7 尾管的铜球直径为42,并以小排量泵送。密切注视泵压变化,当球到达球座后憋压1112Mpa稳压2min,慢慢下放钻具,当总悬重下降到等于送入钻具总重量 +游车重 量时此时送入钻具回缩距等于或接近计算值,即坐挂成功。3 继续下压1020t,检查坐挂可靠性。4 坐挂成功后,继续憋压18Mpa左右,憋通球座,建立正常循环。5 无异常时停泵,松开转盘,坐钻杆卡瓦,确保载荷支撑套承压510t,然后正转进行倒扣,累计有效倒扣不少于 20圈注

14、意:正常情况下,用转盘倒扣时,正转 数圈后放松转盘,转盘应几乎不回转。假设回转严重,可能是载荷支撑套未受压或受压太多,此时应予以调整。切记:必须先剪掉球座建立循环,才能倒扣。6将钻具缓慢提至中和点后再上提 1.51.8m,假设悬重一直等于上部钻具+游车 重量,说明扣已倒开。7倒扣成功后将钻具放回,使悬挂器下压510t,接入水泥头钻杆胶塞已事先装入,按固井要求循环后固井。四固井及拔中心管1 管线试压。2 常规方法注水泥。3 压钻杆胶塞。4 替泥浆,当钻杆胶塞到达尾管胶塞位置前1.5m3左右,降低排量,注意泵压表的变化。如果观察到了泵压明显上升后又回到正常值,说明胶塞已经复合,此时应校 核替浆计量

15、注意:大多数情况下,无法观察到此压力变化。5.当替浆量剩1.5m3左右时降低排量,碰压。6放回水,检查浮箍、浮鞋密封情况。卸管汇。7. 正转24圈,缓慢上提钻具56m 注意:注意悬重变化,当送入工具与悬 挂器脱开后上提13柱,然后再大排量循环一周以上,循环出多余的水泥浆。提示:如果要防止尾管悬挂器顶部有水泥塞,通常的做法是:碰压后放回水,将 压力降至0,再憋压57Mpa然后缓慢上提钻具,观察压力和悬重变化,当压力突然 下降时,说明密封芯子即脱离了密封短节,此时开泵循环,冲出多余水泥浆。重要提示:循环过程中要转动或上下活动钻具,保证循环干净 。8起钻,候凝(注意:不可将钻具留在井内候凝)。十、钻

16、附件内套的推荐方法钻杆胶塞、尾管胶塞及需要钻除的球座、浮箍、浮鞋附件内套都是由可钻性好的 材料组成,具有防转机构,以便于钻除。特别提示:球座、浮箍、浮鞋内套分别有两种材料可提供一一铸铁件和铝件。凡需钻除的,所提供的一般为铝件,用户订货一定 要予以确认。这里所指的内套材料均为铝件,即PDC可钻。钻附件内套时的考前须知及推荐的钻进参数如下:1 应选用适应钻硬地层的牙轮钻头或钻中一硬地层的 PDC钻头。2钻进中不要使用自动送钻装置。3可在钻具上配备扩眼器和稳定器。必要时也可装一个打捞篮。4. 推荐的钻进参数见表3。推荐的钻进参数表3钻头尺寸(mm)钻压(t)转速(rpm)水马力(hhp)泵排量,(m

17、3/mi n)1184640 6040 50大于0.8注:转速不能超过 100rpm5. 如使用井底动力钻具,钻压应不超过 2.0t。6. 不得将钻头压在附件上再启动转盘转动钻具。7. 每钻进5cm应上提活动一次,活动时不停泵,并保持钻具转动,以去除钻头周 围的橡胶/金属屑。8. 发现钻速降低时,应调整钻进参数;假设无效,那么应提钻检查钻头,查明原因。十一、尾管回接操作程序(一)下套管前准备1. 认真做好套管丈量、通径及清洗丝扣工作。2. 计算好套余(套管高出转盘面高度)。排好套管串。3. 准备长度差0.5m左右的数根短套管,便于现场调整(由于丈量误差和套管余 扣不确定,理论计算套余不可能与实

18、际完全吻合)。二磨铣回接筒1 连接大陆架公司生产的专用铣鞋,下钻,磨铣回接筒内外表,以使回接筒内无 毛刺和水泥块。2 当铣鞋接触密封外壳顶部时根据泵压和钻压变化判断,记录铣鞋深度,上提 钻具1m。3 .在4050rpm、正常钻进排量下缓慢下放钻具,磨铣回接筒内外表23次,每次34min。最后一次磨铣至扭矩突然增大时 即铣到密封外壳顶部时加压23t, 再磨铣5min,并记录此时的铣鞋深度。该深度可作为套管下深的重要依据。4. 大排量循环一周,将磨铣下的铁屑和水泥循环出井。5. 起钻,检查铣鞋的磨损情况,如果有一圈明显的磨痕,并且其直径等于悬挂器 密封外壳左旋梯形内螺纹直径,说明已磨铣到回接筒底部。三下回接套管、固井1. 下入回接套管串。排列顺序为:回接插头 +套管+节流浮箍+套管串。2. 适当控制下放速度,及时灌满泥浆。3. 当回接插头接近回接筒时,在10L/S排量下缓慢下放管串,注意泵压变化,当 泵压突然升高时,停泵,然后,继续缓慢下放直到悬重徒然下降,说明回接插头接箍 已接触到回接筒顶部。记录方余。4. 开泵憋压5.0Mpa,检查插头密封情况。泄压,上提套管 1m使插头循环孔位 于回接筒以上,而插头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