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5年中考化学试题溶液的形成分类汇编解析2015年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溶液的形成一.选择题1.(2015?南昌)下列与水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B.自然界中的水都是纯净物C.水资源丰富不用节约用水D.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考点:常见的溶剂;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进行分析判断.B、自然界中的水可能含有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等,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水资源状况进行分析判断.D、过滤可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故选项说法正
2、确.B、自然界中的水可能含有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等,如河水属于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C、地球上的水总储备虽然很大,但大部分是海水,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且分布不均,要节约用水,故选项说法错误.D、过滤可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常见的溶剂、水资源状况、过滤的原理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2015?泉州)下列有关水的认识错误的是()A.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B.自然界中的水过滤后变成纯水C.水的蒸储是物理变化D.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鉴别考点:常见的溶剂;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硬水与软水;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3、.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水能溶解许多种物质分析;B、根据自然界的水的净化过程,得到的水的组成、特点进行分析;C、根据水的蒸储没有新物质生成解答;D、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能与肥皂水混合产生大量的浮渣.解答:解:A、水能溶解许多种物质,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故说法正确;B、自然界的水经过沉淀、吸附、过滤、净化处理后,得到的水,还含有可溶性的杂质,属于混合物不是纯净的水.故错误;C水的蒸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说法正确;D、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能与肥皂水混合产生大量的浮渣,软水中不含或含有少量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与肥皂水混合产生泡沫,故可以使用肥皂水鉴别硬
4、水和软水.故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与水相关的化学知识是化学考查热点之一,如水的组成及水电解实验、性质、用途、硬水和软水、节约水资源、水污染及防治等内容,在中考中出现机率很高.3.(2015?兰州)下列关于常见氧化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H2O是最常用的溶剂,能溶解所有的物质B.CO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C.固态CO2叫做“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D.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3O4有磁性,可用于炼铁考点:常见的溶剂;二氧化碳的用途;一氧化碳的毒性;金属元素的存在及常见的金属矿物.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金属与金属材
5、料.分析:A、根据水是常见的溶剂,但不能溶解所有的物质分析判断;B、根据一氧化碳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液失去运输氧的能力分析判断;C根据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易升华可用于人工降雨判断;D、根据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3O4有磁性,可用炼铁判断.解答:解:A、水是常见的溶剂,但不能溶解所有的物质,A说法不正确;B、一氧化碳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液失去运输氧的能力分析,B说法正确;C、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易升华可用于人工降雨,C说法正确;D、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3O4有磁性,可用炼铁,D说法正确;故答案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水、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性质和铁矿石的主要成分,
6、及他们的用途,综合性的考查,但难度不大.4.(2015?义乌市)在装有水的四个烧杯中,分别加入少量牛奶、食盐、菜油和面粉,充分搅拌后可形成溶液的是()A.牛奶B.食盐C.菜油D.面粉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水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解答:解:A、牛奶是不溶性的小液滴等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B、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正确.C、菜油不溶于水,
7、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D、面粉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各种物质的水溶性方面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5.(2015襟枝花)将少量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味精B.食盐C.白糖D.植物油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水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解答
8、:解:A、味精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B、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C、白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D、植物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各种物质的水溶性方面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6.(2015?上海)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A.草莓酱B.蒸储水C.蔗糖水D.玉米糊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
9、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据此结合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草莓酱不均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B、蒸储水是纯净物,不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C、蔗糖水是蔗糖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正确.D、玉米糊不均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熟悉常见物质的组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7.(2015?山西)下列物质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蔗糖B.植物油C.食盐D.食用纯碱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
10、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水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解答:解:A、蔗糖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B、植物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正确.C、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D、食用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各种物质的水溶性方面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8.(2015?怀化)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形成溶液的
11、溶质都是固态物质B.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大C.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D.所有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都要吸收热量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溶液的概念、特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及转化进行分析解答;溶液的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解答:解:A、形成溶液的溶质可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不都是固态物质,故错;B、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无法比较大小,只能说在一定温度下,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故错;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对;D、有些物质溶于水吸热,如硝酸镂,有些
12、物质溶于水放热,如氢氧化钠、氧化钙等,故错.答案:C点评:明确溶液的特点: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用改变温度进行转化时要看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情况而定.9.(2015?烟台)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纯净物B.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的浓度C.温度和溶剂的种类不会影响物质的溶解性D.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量取)、溶解等步骤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溶液属于混合物;R根据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的
13、条件考虑;C根据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考虑;D根据配制溶液的基本步骤考虑.解答:解:A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A错;B、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的条件:在同一温度同一溶质,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故B错;C、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温度、溶质的种类、溶剂的种类,故C错;D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量取)、溶解等步骤,故D正确.故选D.点评: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10.(2015?聊城)下列有关物质的归类错误的是()选项物质归类A白酒、糖水、食盐水常见溶液B蛋白质、油脂、维生素营养物质C风能
14、、氢能、太阳能清洁能源D生铁、玻璃、玻璃钢复合材料A.AB.BC.CD.D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复合材料、纳米材料;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B、根据人体内六大类营养物质考虑;C根据清洁能源不污染环境,属于可再生能源;D.根据材料的分类考虑.解答:解:A、白酒、糖水、食盐水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都属于溶液,故A归类正确;B、人体内六大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故B归类正确;C、清洁能源不污染环境,属于可再生能源,风能、氢能、太阳能都属于清洁能源,故C归类正确;D、生铁属于合金属于
15、金属材料,玻璃属于硅酸盐材料,玻璃钢属于复合材料,故D错.故选D.点评:材料分为: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11.(2015傣州)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B.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C.硝酸镂溶于水,使溶液的温度降低D.溶质都以分子形式溶解在溶剂里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溶液不一定无色;B、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G硝酸镂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D根据溶液中溶质的存在状态考虑.解答:解:A溶液不一定无色,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故A错;B、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
16、溶液,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混合物,例如蒸储水属于均一、稳定的液体,属于纯净物,不是溶液,故B错;C、硝酸镂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故C正确;D、溶液中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存在溶液中,故D错.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中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存在溶液中.12.(2015?邵阳)“恒大冰泉”是来自长白山的天然矿泉水,判断“恒大冰泉”属于溶液的依据是()无色混合物化合物均一性稳定性.A.B.C.D.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
17、答:解:“恒大冰泉”属于溶液的依据是“恒大冰泉”具有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无色不是判断是否属于溶液的依据,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有些溶液是带有颜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3.(2015汽昌)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A.食盐B.蔗糖C.酒精D.植物油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水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
18、.解答:解:A、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B、蔗糖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C、酒精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D、植物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各种物质的水溶性方面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4.(2015?咸宁)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水能溶解许多种物质,因此水是一种溶液B.物质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因此灭火也需要同时破坏这三个条件C.碱溶液的pH7,若测得某溶液的pH=
19、12因此该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D.NaOH溶液中OH?能与酸反应,因此KOH液中的OH?也能与酸反应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碱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分析:A、根据水能溶解许多种物质,因此水是一种溶剂解答;B、根据灭火的原理分析解答;C、根据有些盐的溶液呈碱性解答;D、根据碱的性质分析.解答:解:A、水能溶解许多种物质,因此水是一种溶剂,不是溶液,故错误;B、物质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因此灭火也需要同时破坏这三个条件中的一个就可以灭火,故错误;C、碱溶液的pH7,若测得某溶液的pH=1Z因
20、此该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如碳酸钠溶液也呈碱性,故错误;D、氢氧化钠、氢氧化钾都属于碱,碱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反应的实质就是氢氧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生成水,故正确;答案:D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溶液的特点,灭火的原理,碱的定义,盐的分类情况等,属于基础性的考查.15.(2015?玉林)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得到溶液的是()A.醋酸B.花生油C.蔗糖D.食盐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解答:解:A、醋酸能够溶于水,能够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A可以形成溶液;B、花
21、生油不能溶于水,形成的是乳浊液,故B不可以形成溶液;C、蔗糖易溶于水中,能够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C可以形成溶液;D、食盐可以与水互溶,能够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D能形成溶液.故选B点评:熟练掌握溶液的定义,知道溶液是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混合物,并能够物质的性质来判断物质能否溶于水.16.(2015?置阳)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B.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C.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固体物质的溶解度D.60c时硝酸钾白溶解度为110g,其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1:21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固体
22、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根据溶液的特点: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分析.B、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C、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加快溶解速度,但不能增大固体物质的溶解度;D、根据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计算.解答:解:A、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如硫酸铜溶液,错误;B、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故正确;C、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加快溶解速度,但不能增大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故错误;D、6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其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1:10,错误;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熟悉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知道饱和溶液的定义,物质溶于水
23、的过程.17.(2015?|匕京)下列饮品属于溶液的是()A.蔗糖水B,牛奶C.果粒橙D.豆浆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据此结合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蔗糖水是蔗糖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B、牛奶中一些不溶性的小液滴等分散到液体中,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C、果粒橙中有不溶的果肉成分,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D、豆浆不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
24、8.(2015冰州)下列物质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食盐B.硝酸钾C.蔗糖D.植物油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水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解答:解:A、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硝酸钾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植物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
25、.故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各种物质的水溶性方面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9.(2015?南宁)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A.蔗糖B.食盐C.酒精D.面粉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水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解答:解:A、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B、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C、酒精易溶于水,形
26、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D、面粉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各种物质的水溶性方面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0.(2015升堰)把少量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A.面粉B.冰C.植物油D.蔗糖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水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解答:解:A、面粉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
27、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B、冰是固态的水,与水混合得到的是纯净物,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C、植物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D、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各种物质的水溶性方面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1.(2015?圭林)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碘粒,再加入适量的汽油,振荡,静置,观察到的现象为()A.B.C.D.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溶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解答:解:碘难溶于
28、水,但是可以溶于汽油形成均一、稳定的褐色溶液.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对物质在水中能否形成溶液做出正确的判断.22.(2015?重庆)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的特点来推理,蔗糖溶液应该是()A.无色透明B.上层溶液与下层溶液一样甜C.混合物D.水分、温度不变时,蔗糖和水不分离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进行分析.解答:解:A、无色透明是通过观察得到的,故A错误;B、溶液具有均一性,所以上层溶液与下层溶液一样甜,故B正确;C、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属于混合物,
29、故C错误;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水分、温度不变时,蔗糖和水不分离,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溶液的定义,难度不大,需要加强理解和记忆.23.(2015?莱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蔗糖溶解的过程就是在水分子作用下,蔗糖分子均匀分散到水分子中的过程B.搅拌和升温能加快溶解,是因为加快了分子的运动速率C.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D.室温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适量硝酸钾固体能形成硝酸钾饱和溶液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根据溶解的过程实际是
30、溶质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均匀的分散到溶剂中的过程进行分析;B、根据搅拌和升温能加快分子的运动速率进行分析;C、根据汽油是溶解油污进行分析;D、根据增加溶质,可以使接近饱和的溶液形成饱和溶液进行分析.解答:解:A、溶解的过程实际是溶质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均匀的分散到溶剂中的过程,故A正确;B、搅拌和升温能加快分子的运动速率,可以加速溶解,故B正确;C、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汽油能溶解油污,故C错误;D、增加溶质,可以使接近饱和的溶液形成饱和溶液,所以室温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适量硝酸钾固体能形成硝酸钾饱和溶液,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
31、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注意汽油可以溶解油污,洗洁精可以乳化油污.24.(2015出沙)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溶液中的溶剂只能是水B.固体NaOH于水时,溶液温度升高C.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考点:常见的溶剂;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根据汽油、酒精都可以做溶剂解答;B、根据物质溶解时伴随着放热、吸热现象进行分析解答;C、根据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解答;D、根据溶液的特征进行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32、解答:解:A、碘酒中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所以溶液中的溶剂不一定是水,故错误;B、物质溶解时伴随着放热、吸热现象,溶质在溶解过程中,有的放出热量(如NaOH浓H2SO4,有的吸收热量(如NH4NO3故正确;C、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故正确;D、由于溶液的特点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所以一种溶液中各部分组成相同.故正确;答案: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饱和溶液与溶液浓稀的关系、饱和溶液的特征、物质溶解时放热与吸热现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5.(2015?成都)通常状况下,下列溶液的溶质为液体的是()A.蔗糖溶液B.酒精溶液C.氯化钠溶液D.澄清石灰水考点:溶液、溶质和溶
33、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方法(即气体、固体溶于液体中,液体是溶剂,气体、固体为溶质;液体和液体相溶时,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有水时,不管量多量少,一般把水看作溶剂;没有指明溶剂时,常把水看作溶剂),逐一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蔗糖溶液是蔗糖的水溶液,蔗糖是溶质,水的溶剂,溶质为固体,故选项错误.B、酒精溶液是酒精的水溶液,酒精是溶质,水的溶剂,溶质为液体,故选项正确.C、氯化钠溶液是氯化钠的水溶液,氯化钠是溶质,水的溶剂,溶质为固体,故选项错误.D、澄清的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氢氧化钙是溶质,水的溶剂,溶质为固体,故选项错误.
34、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掌握常见溶液的组成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26.(2015?丽水)20c时,在两只各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30克氯化钠和蔗糖固体,搅拌使其充分溶解,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烧杯中的溶液质量相等B.20c时两者的溶解度相等C.氯化钠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D.蔗糖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考点: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饱和溶液的概念及习题中20c时,在两只各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30克氯化钠和蔗糖固体,结合图中所示来解答.解答:解:A、因相同温度
35、,相同的溶剂,氯化钠有剩余的溶质,而蔗糖没有剩余的溶质,两烧杯中的溶液质量不相等,故A错误;B、因相同温度,相同的溶剂,氯化钠有剩余的溶质,而蔗糖没有剩余的溶质,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不同,故B错误;C、由图可知,氯化钠溶液中有固体剩余,则20C时,在50g水中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溶质有剩余,则为饱和溶液,故C正确;D、因在20c时,在50g的水中蔗糖固体没有剩余,则可能是恰好达到溶解的最大极限,也可能是还能继续溶解溶质,则溶液可能为饱和溶液,也可能为不饱和溶液,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判断,应注意在一定条件下有固体不能继续溶解则为饱和溶液,若没有固体剩余时应考虑可能恰
36、好溶解达到饱和的情况.二.解答题1.(2015靖口)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1)水是常见的溶剂,将下列生活中的物质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蔗糖B.纯碱C.食盐D.花生油(2)“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请你写出一种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做法.(3)为了保护水质,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随意丢弃废旧电池B.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C.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化肥D.工业“三废”未经处理任意排放(4)通过电解水实验,可以知道水是由组成.(5)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常用方法是.(6)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有:消毒杀菌过滤蒸储活性炭吸附加明矶吸附沉降.天然水中往往含有许多杂质,要把天
37、然水净化成生活中的自来水,所选用的净化方法按净化过程排序是(填序号).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水的组成;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与净化方法;硬水与软水;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专题:空气与水.分析:(1)根据溶液的特征分析判断;(2)根据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进行解答;(3)根据保护水资源考虑;(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解答;(5)根据硬水软化法考虑;(6)根据净水的知识进行分析,除杂时可以采用先除去易除的杂质,再除去难除的杂质的顺序.水中含有的不溶性固体大颗粒杂质可以通过沉降除去,不溶性小颗粒固体杂质可以通过过滤除去,投药消毒可以除去细菌微生物.解答:解:(1)食盐、纯碱和
38、蔗糖都能溶于水,形成溶液,而植物油不能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故填:C;(2)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有:随手关闭水龙头、淘米水浇花等;(3)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化肥都可保护水质;(4)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5)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常用方法是煮沸;(6)加明矶吸附是把水中小颗粒泥尘聚集成大的,以利于沉降;不溶性小颗粒固体杂质可以通过过滤除去;投药消毒可以除去细菌微生物,故要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将所选用的方法按净化过程排序是:加明矶吸附沉降一过滤一活性炭层吸附一
39、消毒杀菌.故答案为:(1)D;(2)淘米水浇花;(3)BC(4)氢、氧元素;(5)煮沸;(6)点评:熟练掌握水的性质,熟知水的净化过程,溶液的特征,硬水和软水的区别、水的电解实验等,才能灵活分析解答.2.(2015?南充)“五一”、“十一”小长假外出旅游是许多人喜爱的一种休闲方式.(1)为防止旅途中皮肤意外擦伤后感染,常备碘酒.碘酒中的溶剂是(写物质名称).(2)有时遇到蚊虫叮咬,蚊虫会分泌一些酸性物质使皮肤奇痒难忍.你认为可选用下列来涂抹止痒.(填序号)A.食醋(含醋酸)B.氢氧化钠C.食盐水D.牙膏或肥皂水(3)户外取泉水,往往用干净的棉纱口罩罩住水杯口,再经过口罩将水倒入储水罐备用.这个
40、操作属于物质分离中的(填操作名称).(4)旅途中会产生一些生活垃圾,提倡分类处理.下列垃圾应放入金属类垃圾箱的是;应放入塑料类垃圾箱的是(填序号).A.矿泉水瓶B.铝制易拉罐C.瓜果皮D.纸质参观券(5)景区常见“珍珠粉”(主要成分是CaCO3作为名贵中药材和保健品出售.请写出它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考点: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金属的回收利用及其重要性;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1)根据碘酒中的溶剂是酒精,溶质是碘进行解答;(2)显酸性的物质能和显碱性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3)根据过
41、滤是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方法解答,(4)根据材料的分类来分析;(5)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必须熟悉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必须依据质量守恒定律的两个原则.解答:解:(1)碘酒中的溶剂是酒精,溶质是碘;故填:酒精;(2)用显碱性的物质进行中和,且不能对人体造成危害,食醋显酸性、氢氧化钠溶液虽然显碱性,但是腐蚀性太强、食盐水显中性,故填:D;(3)用干净的棉纱口罩罩住水杯口,在经过口罩将水倒入杯中,可以使不溶性固体和液体分离,这个操作属于物质分离中的过滤,故填:过滤;(4)矿泉水瓶子属于塑料制品,应放入塑料类垃圾箱,铝制易拉罐属于金属材料,应放入金属类垃圾箱;故填:B;A;(5)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GlTCaCl2+H2O+CO2.故填:CaCO3+2HGlTCaCl2+H2O+CO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物质的分类、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中和反应等方面的知识,解答时特别要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3.(2015?扬州)在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中处处离不开溶液和能源.(1)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填序号)a.泥土b.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法律机制完善研究
-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四足机器人动作模仿研究
- 课题申报书:新时代高质量高等学校体育健康促进评价的研究
- 课题申报书:新格局下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优化研究
- 课题申报书:协同提质背景下县域项目式(探究式、启发式、参与式)教学方式变革研究
- 计算机国际贸易代理服务企业ESG实践与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 复合长丝高速纺丝卷绕机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台钻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中小型型钢(外购再加工)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企业ESG实践与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 安东诺娃《走遍俄罗斯(1)》学习指南【词汇短语+语音语调+课文精解+单元语法+全文翻译+练习答案】
- 2023年浙江大学强基计划招生考试数学试题真题(含答案)
- 罗盘仪林地测量-罗盘仪认识与使用(森林调查技术)
- 安徽省克林泰迩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6万吨-年废旧轮胎资源化循环再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地下室长螺旋引孔施工方案完整
- GB/T 3505-2000产品几何技术规范表面结构轮廓法表面结构的术语、定义及参数
- 关于助航灯光回路绝缘下降原因分析
- 第二届华博士小学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试题及答案(五年级)
- 江水源热泵应用杭州奥体主体育场案例分析
- 天然气制氢装置拆迁施工安全技术方案
- 员工奖惩签认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