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扎根农村聚资金助农富裕奔小康_第1页
农村信用社:扎根农村聚资金助农富裕奔小康_第2页
农村信用社:扎根农村聚资金助农富裕奔小康_第3页
农村信用社:扎根农村聚资金助农富裕奔小康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范文最新推荐 -农村信用社:扎根农村聚资金助农富裕奔小康“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求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切实加强和改进农村信用社的信贷支农工作。2005 年, #市农村信用社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坚持服务“三农”的经营方向不动摇。一是树立“两个意识”,增强为农服务责任感和紧迫感。树立社会责任意识。 农村信用社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服务“三农”作用的发挥,直接关系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 关系到党和国家农村金融政策的贯彻落实。树立自我发展意识。 充分利用“三农”这一信贷载体,发挥农村信用社得天独厚的优势,切实做到“人往农村走,心往农村想,钱往农业投”,巩固和发

2、展农村信贷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提高自身经营效益,推动农村信用社稳定、健康、持续地发展。二是实施“三信工程”,加大小额信用贷款的投放力度。深入开展文明“信用镇”、 “信用村”和“信用户”的创建活动,对“信用镇、村”的农户在同等条件下,贷款优先、手续从简、额度放宽。对“信用户”贷款,按评定的信用等级和授信额度,持“两证一章”(贷款证、 * 及印章),随时到当地农村信用社办理贷款,在信用社和农民之间靠信用相互建起和谐的信贷关系。 力争到年末,全市“信用镇”占镇总数的 15%以上,“信用村”和“信用户”占行政村和农户总数的25%以上。三是创新贷款方式,切实解决农民贷1/15

3、款难的问题。对农户贷款,按照“一次核定,随用随贷,周转使用,余额控制”的办法,全面推广使用贷款证,实行贷款上柜台。农村信用社各营业网点均设立信贷专柜或兼柜,对核发了贷款证的农户, 持“两证一章”直接到专柜(兼柜)办理贷款手续,切实解决贷款管理和服务过程中手续繁琐和效率低下问题。在深入调查,尊重民意,自愿组合的基础上,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开展组建农户联保小组活动, 积极推行联户联保贷款方式,解决农户贷款担保难的问题。四是拓宽信贷支农领域, 积极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支持农业传统产业实现规模经营, 支持种养业大户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

4、,兼顾基地和农户,形成龙头带动基地,基地联结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支持特色产业和产品的基地建设,因地制宜,区别对待,主攻优质、高产、高效、绿色农业。支持兴建专业市场,增加对化肥、种子、农药和农机经营等服务体系的信贷支持,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连接起来。支持农民使用消费信贷,开拓农民购房、婚嫁、上学、购车等消费信贷市场。二 OO五年七月关于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情况的汇报关于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情况的汇报(20xx 年 8 月 10 日)市人民政府在秋季农业生产即将全面展开的关键时刻,省政府召开这次现场会-范文最新推荐 -议,专题研究粮食增产、农民增收问题,非常必要,十

5、分及时,必将对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发挥重要作用。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济宁市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情况汇报如下。济宁市现辖12 个县市区和济宁、曲阜2 个新区, 153 个乡镇(办),6513 个行政村(居),总面积 1.1 万平方公里,耕地 790 万亩,总人 799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570 万人。 20xx 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882.6 亿元,比上年增长 16.7, 其中,农业增加值 127.1 亿元,增长 5.6; 粮食、棉花、油料、瓜菜产量分别达到 323.6 万吨、 10.3 万吨、 26.2 万吨、 819.5 万吨,肉类、水产品、果品产量分别达到 67.7 万吨、19

6、.5 万吨和 18.6 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3178 元,增长 6.9 。一、基本情况近年来,全市各级党委、 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关于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指示精神,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目标,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深化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 加快推进农业市场化、 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特别是今年结合落实中央和省委两个 1 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大了政策扶持,强化了工作措施, 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宏观调控中得到加强,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上半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总产值 114.8 亿元,同比增长 11.2 ;农民人均现金收入

7、达到 1850 元,同比增加 317.6 元,增长 20.7 。(一)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多年来,始终把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确保群众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需求,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按照稳定面积、3/15主攻单产、提高总产的思路,采取多项有效措施,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一是加强基本农田的保护和管理。 把保护基本农田作为粮食生产的基本保障, 严格落实国务院“五个不准”的要求, 对全市基本农田进行了全面核查, 摸清了利用现状和质量水平, 设立了基本农田保护标志,建立健全了保护档案,强化了监管,加大了违法查处力度。目前,全市已确立了万亩的基本农田,保护率达到。二是实施大面积农业综合开

8、发。 实施沃土工程, 利用国家黄淮海农业综合开发和世行贷款项目, 以改善生产条件为主, 对全中低产田实施连续综合开发建设,加大土地开发治理,加快中低产田的改造,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提高单产。“九五”以来,全市投入各类开发资金亿元,投工万个,增产粮食亿公斤,实现经济效益亿元。三是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把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作为提高粮食生产的重要保障,充分利用劳动积累工作,实行资金、劳动力综合投入,持之以恒、长抓不懈。目前,全市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万亩,占农田面积的,高产稳产田达到万亩。 四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为不断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和单产水平,注重加强了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推

9、广应用,实施农业增产技术科技攻关。像良种良法、种子包衣、无土栽培、设施化栽培、平衡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一大批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近年来,全市先后引进开发和推广各类农作物新品种个,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以上。 粮食生产能力的稳定提高, 使我市的粮食生产水平从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先后跨上后跃上 200 万吨、-范文最新推荐 -300 万吨和 400 万吨三个台阶,粮食产出量、人均占有量和调出量连续多年保持全省第一。目前,全市粮、棉产量分别占到全省总产量的110,淡水产品产量占到全省总产量的14。今年全市夏粮收获面积 402.5 万亩,平均单产达到405 公斤,比上

10、年增加29 公斤;总产163 万吨,比上年增加0.2 万吨。(二)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在认真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从我市实际出发, 坚定不移地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千方百计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一是搞好区域布局结构的调整。按照自然资源、传统优势和市场需求,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优化配置资源,逐步形成农产品优势产区。全市初步形成了东部山区果、牧、油,中部平原粮、菜、牧,北西部平原粮、棉、林、牧和南部滨湖稻、菜、渔四个农业经济区域。按照区域布局,确立主导产业,依托龙头企业和专业市场,实行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二是搞好产业结构调整。选准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和主攻方向,

11、重点是延伸拉长畜禽、林果、瓜菜、优质专用粮棉油产业链,实行重点培育,通过市场引导和龙头带动,促进主导产业快速膨胀,逐步形成区域化农产品生产基地,带动农民增收。目前,全市在种植业形成了以金乡为中心的 90 万亩大蒜基地,以鱼台为中心的 20 万亩圆葱基地,以泗水为中心的 10 万亩优质西瓜基地,以任城为中心的 3 万亩甜叶菊基地, 以曲阜、泗水为中心的 6 万亩中药材和以微山、梁山为中心的 5 万亩芦笋特色种植基5/15地;在养殖业建成了1260 余处规模养殖小区,年出栏千头的肉牛基地 33 处、年出栏万只以上禽场 562 处,年出栏千头的养猪场 345 处,百亩以上的水产养殖基地 520 余处

12、;在林果业形成了 100 万亩的速生丰产林基地和 23 万亩的苗木花卉基地。三是搞好产品品种品质结构调整。把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优质专用和安全、生态农产品,作为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扶优汰劣,加快优质专用农产品的引进推广力度。全市小麦优质专用化程度达到 70,果品和水产品名特优品种比重分别占到和。 品种品质结构的优化, 有力促进了我市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力提升、农业效益的增加和农民收入的增长。 (三)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拉长农民增收链条。 把推进和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亮点和农民增收的增长点, 进一步加大扶持和推进力度。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为切实加强对农业产业化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指导

13、, 市委、市政府去年 8 月份成立了由市几大班子负责人任组长、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并抽调 15 人组成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二是加大政策扶持。为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快速发展、 提升我市农业产业化水平, 去年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意见, 确定市财政每年拿出 4000 万元,用于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的贷款贴息,今年根据实际运作情况, 又进一步调整扩大了扶持使用领域和范围。三是加强利益联接机制建设。 引导龙头企业与农产品生产基-范文最新推荐 -地和农户,通过股份合作制、签订合同订单、委托生产等多种形式,建立紧密型或半紧密型经济利益

14、共同体, 降低和有效规避农户市场经营风险。目前,全市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到2100 多家,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达到 797 家,其中规模以上龙头企业236 家,年销售收入 180 亿元;现有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30 家,其中省级 9 家,国家级 2 家;全市有 40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44的农户纳入产业化经营。农产品通过龙头企业或合作经济组织进入国内外市场,实现了增值增效。(四)加速农村劳动力输出转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按照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的思路, 采取多种途径, 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步伐。 一是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大力发展精耕细作和集约化经营,发展设施农业、苗木花卉、中药

15、材和畜禽养殖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消化一批;二是加快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和二三产业发展,吸纳一批; 三是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以中心镇为重点的农村小城镇建设,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集聚功能,安置一批;四是大力发展劳务输出,结合实施农村劳动力输出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大力开展定向和引导性培训;通过建立输出服务组织,强化服务,向外输出一批。今年上半年,全市在外务工人数达到 79.4 万人,新增劳务输出 18 万人,其中市外劳务输出 8.5 万人,新增劳务经济收入 4.25 亿元。目前,全市转移到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已达到 130 多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的 38.7 。农民工资性和劳务性收入已成为农民

16、新增收入的主要来源。 (五)认真落实农村基本政策,构筑农7/15民增收保障体系。 着眼构筑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和保障体系, 认真抓了中央和省、市促进粮食增产、 农民增收各项政策的落实和农村改革的深化。一是认真落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政策。 对全市农村土地承包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和督导检查, 对存在的承包手续不完善、超限额预留机动地、合同管理不规范等突出问题,进行了全面整改。从土地承包经营制度上保障农民的权益。 二是认真落实农村税费改革和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在严格执行农业税税率降低3 个百分点、全部取消农业特产税政策的同时, 严格执行灾情和社会减免政策、严格落实农民负担管理“四项制度”、 严格

17、控制“两工”使用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 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 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农村税费改革成果。三是认真落实粮食补贴政策。 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和补贴资金全部到农户手中。今年省政府核定我市小麦直补资金6312万元, 5 月下旬全部兑付到农户,补贴农户1492 万户。对农业部确定的兖州、汶上、梁山 65 万亩的优质专用小麦每亩10 元的良种补贴全部到农户。四是认真落实扶持政策,加大对“三农”的资金投入。按照统筹城乡发展、 公共财政重点向“三农”倾斜的要求,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确保支出明显增长。 市财政在每年安排农业产业化经营 4000 万元贷款贴息和 400 万元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专项扶持

18、资金的同时,确保每年新增的科研、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每年科技经费的 13 重点用于良种良畜引进繁育和种养技术推广,确保按规定足额安排农业综合开发、农民培训、社会保障体系、畜禽防疫体系建设等项目配套资金。 通过认真落实政策、-范文最新推荐 -不断强化扶持措施,逐步构筑农民增收的保障体系。二、主要问题当前,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宏观环境和条件总体较好, 但也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 一是个别地方对粮食安全与农业结构调整存有认识误区。偏面认为强调粮食生产安全就是回到过去单纯抓粮食生产的老路,把加强粮食生产与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对立起来, 没有准确理解和全面把握中央 1

19、号文件精神、抓粮食安全主要是稳定和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的精神实质,把思想真正统一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抓结构调整的决心有所动摇,工作有所放松,力度有所减弱。二是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政策性、 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形成。 城乡、工农“二元结构”的格局尚未完全打破,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的就业、保险、户籍制度尚未从根本上改变,经济结构不合理, 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特别是个体私有经济发展缓慢,已成为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障碍。三是农业结构层次偏低、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标准化水平不高、 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不完善和农产品市场开拓能力不强、 农民素质特别是就业适应能力弱等问题, 十分突出。四是农

20、资大幅涨价, 消弱了政策拉动农民增收的效果。 今年以来,市场物价水平全面回升, 特别是农产品价格上升, 有效拉动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但当前农产品价格正处于相对较高的区间, 继续增长的空间很小,由于农资涨价使农业生产成本大幅度增加, 大大抵减了农产品价格上升带来的利益和好处。 五是农民减负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矛盾突出。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推进和减负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大, 乡9/15村两级收入将受到很大影响。同时,农村道路建设、医疗卫生、文体等社会事业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如果配套措施跟不上,监管不力,极易造成农民负担反弹。 三、下步思路与打算按照这次会议的部署要求,认真借鉴学习兄弟市的好经验、 好做法,

21、努力做好下半年的工作。总体思路是: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两个1 号文件精神,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为指导,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紧紧围绕“粮食增产、 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目标,坚持稳定和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不动摇, 坚持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不动摇,坚持培育壮大畜禽、林果、 瓜菜、优质专用粮棉油和劳务经济五大产业体系不动摇,坚持强力推动、督导检查和考核奖惩不动摇, 进一步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加大力度,狠抓落实,确保全面完成各项任务目标。工作中,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切实加强夏秋作物生产和管理。秋季农业生产, 事关全年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大局。立足抗灾夺丰收,加强夏秋作物田

22、间管理,突出抓好病虫害防治和肥水管理,搞好技术指导和服务,提高科技管理水平,为秋季丰收打好基础。及早做好秋种准备工作。按照省的要求,围绕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以推进粮经“双扩双增”为目标, 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 提早制定秋种规划,落实秋冬农业结构调整计划,抓好良种调剂、技术培训和资金、物资等准备。(二)继续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坚持把推进结构调整贯穿于全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始终。 一是抓好秋冬农业结构调整规划方案的制定和落实。 着眼于建设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和专业区, 有机整合、集约利用各类农业资源,本着具体、实在、可行的原则,细-范文最新推荐 -化实化调整措施,把调整规划落实到地块,把主导产业落

23、实到品种,把调整面积落实到农户, 把调整任务落实到干部。 二是抓好品种品质结构调整。加强农业新品、名品、精品开发,加快名特优新品种的引进推广,加大农业标准化实施力度,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食品, 开发建设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档次和市场竞争力。三是加快发展畜牧水产业。发挥资源优势,抓住价格回升的良好机遇,突出抓好各类饲养小区、大中型养殖场建设,提高规模饲养水平。 进一步健全完善农业结构调整的推进机制。一是抓龙头带动调整,重点抓好 100 家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和产销合作组织建设,帮助其完善经营机制,搞好产加销对接,发展订单农业,延伸产业链条,带动农民增收。二是抓市场

24、牵动调整。围绕发展优势特色农业,抓好农村市场的规范改造和建设,抓好无公害农产品的专营专卖,抓好农产品保鲜、仓储、运销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以国内大中城市和国际市场为重点的销地市场开拓,改进农产品营销方式, 大力发展农产品产销直挂、配送销售、连锁经营、网上交易等现代营销方式,扩大我市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份额。三是抓服务驱动调整。以农业信息、科技推广和培训及市场营销服务为重点,切实帮助农民解决好一家一户办不好、办不了的事情。四是抓典型拉动调整。集中抓好 30 个农业特色强乡镇、 500 个带头村和一批带头户,总结经验,采取组织报告会、交流会、现场观摩等形式,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加快典型推广。五是抓督导检

25、查强力推动调整。 秋季农业结构调整的关11/15键时期,继续坚持向县市区派驻督导组制度。 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组成由市几大班子领导和市农业部门主要负责人带队的督导组, 到县市区进行督导检查,指导、协调帮助搞好秋季农业结构调整。 (三)抓紧抓好防汛抗旱工作。牢固树立抗大灾的思想,高度警惕,切实抓好防汛工作。进一步强化各级领导包工程安全责任制, 抓好各种防汛应急预案的落实、 防汛物资准备和抗洪抢险应急队伍建设, 加强重点工程、重点地段和水毁工程的修复和除险加固, 搞好河道疏浚和田间排水系统的疏通, 确保排水畅通,防止发生田间渍涝, 确保安全渡汛。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 在抓好各项防汛措施落实的同时

26、, 结合夏秋农业生产,努力增加投入,组织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因地制宜,积极争做一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扩大灌溉面积,提高抗旱能力。 (四)加快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把加快农村劳动力输出转移, 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突出重点。 结合“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 “农民绿色证书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输出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实施, 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科技培训, 特别是输出定向和引导性培训, 提高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和就业适应能力。强化农村劳动力输出管理和服务,加强劳务市场管理,促进农村劳动力快速、有序转移,确保实现“万人出境、 40 万人出省、 60 万人出市、 100 万人大转移”、实现劳务经济收入

27、45 亿元的目标。(五)不折不扣地落实农村政策法规。一是认真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政策。重点抓好土地承包期延长 30 年政策的扫尾完善工作, 凡是合同不完善、 “两证”发放不到户和留有尾巴的,在秋种前限期完成。同时,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好土地承包和-范文最新推荐 -经济开发中出现的侵害农民利益的问题;依法加强土地流转管理, 健全流转制度,规范流转行为,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力度。二是不折不扣地落实农村税改和农民减负政策。按照税改后的政策规定和标准,突出抓好涉农税收和收费制度的规范和“两工”与“一事一议”的管理,加大涉及农民负担的案件查处力度, 进一步完善农民负担监督检查、信访举报、 案件查处和“一票否决”等各项制度,逐步建立农民减负长效机制,坚决防止农民负担反弹。三是积极推进依法兴农、护农。进一步强化农业执法工作,健全执法体系,突出抓好农资市场监管,深入开展执法检查和打假护农活动,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四是认真落实促进农业发展的扶持政策。 重点是用足用好中央和省市出台的各项扶持政策,确保落实到位,不打折扣。同时,选好开发项目,制定配套措施,积极争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