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总复习(考点总结).docx_第1页
计算机网络总复习(考点总结).docx_第2页
计算机网络总复习(考点总结).docx_第3页
计算机网络总复习(考点总结).docx_第4页
计算机网络总复习(考点总结).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计算机网络课程?知识点一、名词解释K协议、协议数据单元(PDU)协议是不同结点的对等层Z间通信所共同遵守的规那么和约定.对等协议之间传输数据的基木单位是协议数据单元PDU(ProtocolDataUnit).2、实体、对等实体在网络中实体是一个抽彖的名词,它代表任何可以发送或者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对等实体是指位于两个结点上同一层的实体.3、信道容量是信道传输数据水平的极限,是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4、链路、数据链路链路是一条无源的点到点的物理线路段.数据链路指的是,数据通信时,除了一条物理线路外,还需要一些必要的规程来限制数据的传输,实现这些规程的硬件和软件加在链路上就构成了数据链路.

2、5、URL统一资源定位符.是对可以从互联网上得到的资源的位置和访问方法的一种简洁表示.6、效劳、效劳数据单元(SDU)效劳是一种功能,它表达在网络中底层向和邻上层提供的一组操作.它有层次概念.同一结点和邻层之间通信时交换数据的根本单位,称为效劳数据单元(SDU)7、套接字用来表示网络环境中特定计算机上的特定应用程序,它是一个网络地址,由1口地址和端口号组成.8、多路复用在数据通信中,传输媒体的带宽或容M往往超过传输单-一信号的需求,为了有效地利用通信线路,可以利用一条信道传输多路信号,这种方法称为信道的多路利用,简称多路复用.9、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与各层协议的集合10、CSMA/CD是

3、一种介质访问限制协议,被称为“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协议.主要应用于总线型拓扑结构的局域网中.1K数据交换技术数据交换技术是指通信子网对所传输的数据的处理方法.交换是指:根据需要和网络条件动态地安排两个通信结点的通信线路.这种操作称为交换.常见的数据交换方式有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报文分组交换三种方式.12、 数据编码技术数据编码技术指的是怎样用信号来表示数据.常用的数据编码方法有两种:模拟数据编码(振幅键控、移频键控和移相键控)和数字数据编码(归零码、非归零码、曼彻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13、 介质访问限制(MAC)技术介质访问限制技术主要是为了解决有序地使用共享介质的问题.这些技

4、术主要是应用在共享介质局域14、 信道复用技术?就是在一条物理线路上建立多条通信信道的技术.这是由于无论是广域网还是局域网都存在一个事实,就是传输介质的带宽大丁?传输单一信号所需的带宽.15、 频带传输利用模拟通信信道传输数字信号的方法.16、同一结点内相邻层之间交换数据信息的连接点.17、 全双工通信在一条通信线路上同是双向传输数字信号的方法.18、 帧、分组、报文帧:数据链路层Z间传输数据单元.分组:网络层Z间传输数据单元.报文:传输层Z间传输数据单元.19、 基带传输在数字通信信道上宜接传输基带信号的方法.20、 ARPANET对Internet的形成和开展起到奠基作用的计算机网络.第一

5、章绪论一、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功能与应用定义: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是自主计算机的互连集合.功能:1、资源与数据共享2、信息交换3、娱乐4、分布式计算二、网络开展的几个阶段1:20世纪60年代,第一个计算机网络ARPANET产生了,它是Internet的祖先.2:因特网开展的第二阶段NSENET国家科学基金网,它是一个三级计算机网络:主干网地区网校园网三、计算机网络的核心技术一分组交换原理在发送端,先把较长的报文划分成较短的、固定长度的数据段.每一个数据段前面添加上首部构成分组.分组交换网以“分组作为数据传输单元.依次把各分组发送到接收端.四、存储转发机制存储转发机制是指,

6、分组到达分组交换机后,分组交换机将从发送终端传送来的信息分组存入存储器中,再按分组头部的地址信息发往中间结点,各中间结点收到分组后存储在本地缓存器,直到将分组信息发送到接收端上,这种机制就是存储转发机制.第二章网络体系结构一、网络协议:指网络中双方为了实现有效的通信协议而商定的规那么.网络协议有语法、语义、时序组成.1. 语法:通信时双方交换数据和限制信息的格式,是对通信时采用的数据结构形式的一种规定.2. 语义:由通信过程的说明构成,它规定了需要发出何种限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应答3. 时序:通信如何发起,在收到一个数据后,下一步要做什么.协议分层1. 原因:利用协议分层,可以将复杂

7、的网络通信任务分解为假设干个比拟容易处理的子问题,降低了复杂度,易于实现和维护.2. 原理:不同主机上的同一个层次称为对等层每一层中实现功能的协议元素称为实体,实体既可以是软件,也可以是硬件.对等层内的实体称为对等实体.每一层都有特定的功能,使用下一层为它提供的效劳,同时也为自己的高层提供效劳,层与层Z间有接口来传递数据和限制信息.不确定,仅供参考三、数据在网络中的封装与传递过程?1. 数据从发送端的最高层开始,层层向下,层层封装,直到发送方的最底层,转换为电磁信号后经过物理链路到达接收端的最底层,再层层向上,层层解封装,最后到达接收方的最高层,整个通信过程是垂直的.2. 某一层添加的首部,在

8、到达对等层后,就会被剥掉,剩余的局部会继续向上传递,直至最高层.3. 高层使用了低层的效劳,低层向高层提供效劳,高层通过低层提供的效劳接口访问低层的效劳.发送端用户数据H|用户.数抠出二IH用E数据if-1n水平通信水平通信水平通信接收端AHIB9数据m-TI-4/垂巴通彳;-14|Iy!1h2H自«川U数据I£»H2HniHn用数据11101100011.OlllOlOlOllOlOlOOlOn01100011.0111010101101010010111nn物理链解四、常用的体系结构有哪些?0SI参考模型、TCP/IP协议模型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运愉层网络层敌据

9、迸路烷物理层应川层运输以互联网层网络接口层TCP/Ipm型五、OSI结构和TCP/IP结构的比拟1. 在结构上,0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都采用了分层结构,所不同的是,0SI参考模型分为7层,而TCP/IP参考模型分为4层.2. TCP/IP模型中没有表示层和会话层.TCP/IP模型的应用层相当于综合了OST模型中的应用层、表示层和会话层的功能.3. TCP/IP模型没有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网络接口层包含了这两层的功能.4. 0SI和TCP/IP模型都有传输层,TCP/IP模型的传输层有两个协议TCP和UDP,TCP提供面向连接的可靠的数据传输效劳,UDP提供无连接的不可靠的数据传输

10、效劳.5. OST模型中的网路层可以提供无连接和面向连接的两种效劳,而TCP/IP模型的网路互联层使用IP协议为传输层提供无连接的数据报效劳.6. 0S1模型由于体系复杂,设计先于实现,有许多设计过于理想,不太方便计算机软件实现,多用于理论研究和教学.7. 而TCP/IP模型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开展的,已经成为目前网际互联事实上的国际标准和工业标准.第三章应用层一、通信双方的端口号是怎样确定的?效劳器方使用熟知端口,客户端由操作系统随机分配>1024二、HTTP协议需要传输层TCP协议支持,HTTP协议是一个无状态的协议.三、应用层实体:实现并遵守特定网络协议的应用进程.四、TCP/IP应用

11、层根本工作模式:客户-效劳器模式.五、应用层中哪个协议使用播送报文?DHCP客户端为寻找DHCP效劳器播送DHCPDiscover报文;客户端从多个DIICP效劳器中选择一个DIICP效劳器时,会播送DHCPRequest报文.六、套接字:指IP地址,端口号>可以唯一确定一个应用进程的地址.七、Cookie原理:对于第一次访问网站的用户,效劳器在应答报文中添加Set-cookie首部行,分配cookield给用户,浏览器将用户cookield保存在磁盘中;下次访问时,浏览器的请求报文中包含Cookie字段,告诉效劳器用户的cookield,根据cookield,效劳器识别用户,记录用户的

12、行为.八、Web代理原理:在用户浏览器小设置代理效劳器,代理效劳器会在本地缓存它所访问过的网页.当用户访问internet时,浏览器会将请求发给代理效劳器,而不是发给目的效劳器.代理服务器首先查看请求的网页是否已经缓存在本地,如果有就直接发给用户,如果没有,代理效劳器就作为客户端,去访问目的效劳器,然后再将收到的网页转发给用户.第四章传输层一、传输层为应用层提供罐到端的数据通信二、TCP/IP体系的传输层要实现4个主要功能:应用程序寻址、流量限制、过失限制和拥塞限制.三、应用进程的寻址网络层提供的是主机层次上的寻址,它将数据从一台主机送到另一台主机.而运输层需要提址,保证数据交给正确的进程.四

13、、端口机制1. 概述:网络层提供的是主机层次上的寻址,它将数据从一台主机送到另一台主机.应用进程的寻址,保证数据交给正确的进程.2. 原理:当应用进程有数据需要传输层传递时,它将数据放入与该应用进程对应的端供给用进程的寻而运输层需要提供口中;传输层协议会将其取走,并在数据的前面添加传输层的首部.发送数据时,传输层首部中包含源端口号发送方进程端口号和目的端口号接收方进程端口号.当接收方的运输层协议收到报文时,根据目的端口号将数据交给正确的应用进程.3. 多个应用进程使用同一个传输层协议称为传输层的多路复用.在接收方,传输层把数据交给正确的应用进程称为传输层的多路分解.五、传输层协议UDP1. I

14、DP为应用层提供了无连接的数据传输效劳,利用端口机制为应用程序提供多路复用和多路分解,并支持简单的过失检测.UDP不能向应用层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也没有流量限制和拥塞限制的功能.2. 报文格式:UDP接收应用层的数据,加上UDP首部后封装成UDP数据报,UDP数据报是UDP协议的传输单元.UDP数据报再由下层的IP协议封装,传递到目的主机.IJM数摇?报UDPfi部应用层教据11P报文1P首邯UDPfi部1应用J,放据3.过失检测UDP协议首部中的狡验程字段是用来检测UDP数据报在传输过程中的错误.一旦检测出错误,UDP会丢弃出错的UDP数据报.UDP首部校验和的计算比拟特殊,在计算校验和之前

15、,要在UDP报文前面添加一个伪首部.在计算检验和时,临时把“伪首部和UDP用户数据报连接在一起.伪首部仅仅是为了计算检验和.六、既然网络层的IP协议能够将源主机发出的数据分组根据IP目的地址送交目的主机,为什么还需要再设置一个传输层?答:由于主机Z间的通信实际是主机Z间应用进程相互的通信,1P协议虽然能将数据分组送交目的主机,但无法确定将数据交给众多进程中哪一个具体进程,而传输层协议可以根据0的端口号将数据交给0的进程,设立传输层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网络环境中的主机间应用进程相互通信,所以传输层解决的是端到端的通信.传输层存在于通信子网以外的主机中.七、传输层协议TCP1. TCP为应用层提供面

16、向连接的、可靠的数据传递效劳.即发送方应用进程将数据交给TCP,TCP保证将数据有序地、无过失地、完整地送到目的应用程序.在提供数据可靠性的同口寸,TCP还为应用层提供了全双工的数据传输效劳.TCP还具有流量限制和拥塞限制的功能.2. 报文格式:TCP接收应用层的数据,添加TCP首部后形成TCP报文段.TCP报文段需要被下层的1P协议封装,发送到目的地.3. 报头各字段作用一源端口和目的端口字段各占2字节.分别对应发送数据的应用进程和接收数据的应用进程.TCP用这两个字段来实现多路复用和多路分解.二序号字段占4字节:TCP将所要传送的报文看成是字节组成的数据流,每一个字节对应于一个序号.序号字

17、段的值那么指的是本报文段所发送的数据的第一个字节的序号.起始序号是随机的,假设用x代替.三确认号字段4字节,是期望收到对方的下一个报文段数据的第一个字节的序号.假设上一个报文的序号是x,这里确认号就是x+1而不是x,意思是己经收到序号为x的报文,期待序号为x+1的报文.序号和确认号字段用来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四数据偏移字段的长度为4b%它指出TCP报文段中的数据局部距离TCP首部的起始位置有多少字节.数据局部前面是TCP首部,所以数据偏移实际上就是TCP首部的长度“数据偏移字段的长度以每4字节为一个单位.五保存字段一一占6b%保存为今后使用,但目前应置为Oo六六个比特的标志字段,每个比特都代表

18、特定的含义,当其值为1时称为置位.其中SYN,ACK,FIN,RST位在TCP建立、撤除连接时会用到.1紧急比特URG:当URG=1口寸,CRG位置位,表示TCP报文中有紧急数据,紧急数据的位置由后面的紧急指针字段给出相当于高优先级的数据02) 确认比特ACK只有当ACK=1时确认号字段才有效.当ACK=0时,确认号无效.3) 推送比特PSH:PSH如果置位,那么告诉接收方应该立即把数据上传应用层,而不再等到缓存都填满了后再向上交付.一般情况传输层会把收到的数据何时放入缓存,等缓存放满后再一起上传.4) 复位比特RSTReSeT当RST=1时,说明TCP连接中出现严重过失如由于主机崩溃或其他原

19、因,必须释放连接,然后再重新建立运输连接.5同步比特SYN同步比特SYN置为1,就表示这是一个连接请求或连接接受报文.七窗口字段占2字节,主要用于流量限制,用于告诉对方的TCP现在接收缓存的大小.窗口字段的值在传输过程中会随时变化.A检验和一一占2字节.检验和字段检验的范围包括首部和数据这两局部.在计算检验和时,要在TCP报文段的前面加上12字节的伪首部.九紧急指针字段一一占16bito紧急指针指出:在本报文段中紧急数据共有多少个字节紧急数据放在本报文段数据的最前面.八、TCP靠什么保证可靠传输:使用确认和重传机制来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用首部中的序号和确认号字段实现九、TCP利用什么方法进行流

20、量的限制:利用TCP首部中的窗口大小字段实现这个功能.十、什么是TCP的三次握手?答:“三次握手就是耍求进行连接建立的TCP双方通过交换3个报文来同步序列号的过程.建立连接的每一方都发送自己的初始序列号,并把收到的初始序列号+1作为确认序号向对方发送.十一、既然传输层已经有了TCP协议,为什么还要另外提供UDP效劳呢?答:由于TCP连接有三个阶段:三次握手、数据传输、释放连接.其中“三次握手和“释放连接过程就需要交换不少数据,如果其中的“数据传输阶段只传输几个字节的信息的话,造成的额外开销太大.比方在DNS查询时,中间只需要传输儿个字节的信息,此时“三次握手和“释放连接的开销在整个开销中就显得

21、非常大,这时无连接的UDP效劳反而比较适宜.所以,设计比拟简单的UDP协议的亘的是希望以最小的开销来到达网络环境中的进程通信目的.第五章网络层一、网络层的功能:为传输层效劳,跨越不同的网路将传输层数据送到目的地.二、IP地址的特征:1. 分类:根据网络号和主机号所占位数不同,1P地址可以分为A、B、C、D、E五大类.A、B、C类地址用来分配给主机和路由器?A类大型网络网络号占1字节,主机号占3字节,第1个比待固定是0,主机号是全0的IP地址保存,用来代表整个网络主机号是全1的地址也保存,代表网络中的所有主机,所以,每个A类网络中可分配的IP地址数是224-2最大网络数:126.?B类中型网络网

22、络号占2字节,主机号占2字节,前两个比特固定是10,每个B类网络中最多容纳(216-2)台主机,最大网络数:214o?C类小型网络网络号占3字节,主机号占1字节,前三个比特固定是110,每个C类网络中最多容纳254台主机,最大网络数:221?D类地址是组播地址.以22039之间的数字开头,是作为组播地址预留的.Internet中大多数数据传输是点对点的,而组播是一种一点对多点的传输方法,在Internet土的有特殊应用,如电话会议或视频会议.?E类地址保存.2. 组成:每个TP地址分为两局部:网络号和主机号.网络号用来说明结点所在的网络,主机号说明结点在网络里的编号.110网站号?-I-|ki

23、.J2A比特11JO11110滋讯以加使川0Y主机号10网略兮?4机廿?.1虽比怖皿比特3. 专用和私用IP地址有一类IP地址非常特殊,它不需要申请,直接就可以使用,这类IP称为专用地址(privateaddress)又称为私有IP地址专用地址的范围包括:1. )10.0.0,0552. )172.16.0.CT172.31,255.2553. )192.168.0.(T192.16&255.2554. NAT技术网络地址译(NetworkAddressTranslation,NAT)提供了一种利J用较少的IP地址满足多数主机上网的方法.要想访问因特网,就必须有

24、公用IP地址.但IP地址是稀缺资源,正变得越来越少.一个机构能够申请到的公用TP地址数目远远小于这个机构内部的主机数RoMT技术提供了一种能让少数IP地址满足多数主机访问互联网的需求.5. IP子网技术的原理:1P子网技术的根本思想是在1P地址足够分配的前提下,让多个物理网络共用一个IP网络号.这样即减少了地址浪费,同时还方便了治理.6. 子网划分的方法子网划分实际上是将原来屈于主机位的比特位“借过来作为子网号.借用多少位来划分子网?要看具体情况而定.借多了主机位会造成每个子网中能够容纳的主机数目减少.7. 子网掩码的作用:确定一个IP地址的网络局部(包括子网)和主机局部子网掩码是一个32位的

25、二进制数,用来指明TP地址的网络局部(包括子网)占多少位,主机局部占多少位.子网掩码确实定?IP地址中为网络的局部,在子网掩码中对应位数为E?IP地址中为主机的局部,在子网掩码中对应位数为0.&IP数据报3妣特二T版本igants思务判M总长度办议FLfd*和?20字I节由?hit.、税度可变f1) IP数据报格式(如上图)IP协议接收运输层的数据(UDP用户数据报或TCP报文段),在前面添加IP的首部,封装成IP数据报.2) IP数据报的转发过程一主机A要向主机B发送数据,主机A的网络层生成IP数据报.-从IP数据报首部中获取目的IP地址D(3) 用各直连网络的子网掩码和D逐比特相“

26、与,看结果是否和直连网络的网络号匹配,假设匹配,那么将TP数据报直接发送给D,否那么继续.(4) 查看路由表中是否有目的地是D的特定主机路由,假设有,转发IP数据报到下一站;假设没有,那么继续.(5) 对路由表中的其他表项,依次将每一行的子网掩码和D逐比特相"与,假设其结果与该行的目的网络号匹配,那么将TP数据报转发到对应的下一站;否那么继续.(6) 查看路由表中是否有默认路由,如果有,那么将IP数据报转发到默认路市;如果没有,报错.9.RIP协议1) 概述:RIP协议是基于距离矢量的路由选择协议.RIP协议中,如果路由器A和网络B直接相连,那么路由器A到网络B的距离就是1.如果从路

27、由器A出发,到达网络B中间需要经过N个路市器,那么路由器*到网络B的距离就是N+loRIP协议认为距离最小的路就是最好的路.2) 原理:一每个路由器每隔30s给自己的所有的邻居当两个路由器共享一条链路或在同一个物理网络中时,就称它们是邻居路由器播送RIP报文,报文的内容是这个路由器当前的路由表信息.二收到邻居路由器的路由表信息后,每个路市器都要更新自己的路由表,填加新的路由表项后更改旧的路由表项.这样下一次就可以将更新后的路由表告诉自己的邻居.三如果180s内没有收到某个路由器的路由表信息,就认为这个路由器出了故障,路由表中所有以这个路由器为下一站的表项中的距离修改为16,表示目的网络不可达.

28、四经过一段时间后,每个路由器都会知道到达每个网络的路由,构建出完整的路由表.10.路由表更新算法思想:假设路由器A收到路由器B的路由信息,那么路由器A会在以下情况修改自己的路由表1、B的路由表中有A不知道的网络表项,那么A增加该路由表项.2、A中包含到达某个网络的记录,B中也包含到达某个网络的记录,但B中到达该网络的路径比A到达该网络的路径短,那么A修改自己的路由表项.3、A中包含到达某个网络的路由记录,并且下一站为B,但B的路由表中到达该网络的距离发生了变化,那么八修改自己的路由表项.13. 网络层使用播送帧的协议有:1、ARP协议通过播送ARP请求获取目的主机的MAC地址2、RIP协议通过

29、播送RIP报文向所有邻居路由器播送自己当前路由表信息.第六章数据链路层1、透明:某一个实际存在的事物看起来却好似不存在一样2、数据链路层为:网络层效劳,在相邻结点间传递网络层分组.3、数据链路层要完成:1链路治理发送方和接收方通过对话建立,维护和终止数据传输的过程.2成帧把数据组成一定大小的数据块,数据前面添加首部,数据后面添加尾部,将数据封装起来,形成帧.帧的同步技术:接收方能从收到的0,1比特串中识别帧的开始和结束,区分出一个一个的帧.常用的帧同步的方法:161页字节技术法字符填充的首尾标记法比特填充的首尾标记法物理层编码违例法3) 过失限制首先要检测过失,再采U又补救举措.传输中可能出现

30、的错误有:帧损坏:收到的帧同发出的帧不一样.采用CRC冗余校验技术检错.帧丧失:每发一帧启动定时器,时间到没收到确认帧,认为帧丧失.对过失的处理:无论是帧损坏还是帧丧失,都采用超时重传,对重复帧也是超时重传.4) 流量限制:数据链路层对流量限制的方法有两种162页:?停止等待:发送窗口和接收窗口的大小都等于1时,就是停止等待.?滑动窗口:需要对帧编号4、数据链路层协议?异步协议:以字符为一个传输单位?同步协议:以一个数据块为一个传输单位,分成:面向字符的协议BSC和面向比特的协议HDLC5、面向比特的协议HDLC中三个根本概念:a) 站点的类型站点的类型是根据站点在通信中所承当的作用分为主站、

31、从站、复合站b) 链路结构平衡型:在平衡型的链路结构中,HDLC协议支持点到点的通信方式,通信双方都是复合站,链路可以由任何一方限制.非平衡型:一方为主站,其它站位从站.非平衡型中HDLC支持点到点和点到多点的配置.0通信模式正常响应模式:用于非平衡的结构中,主站负责对整个链路的限制,侮个从站必须得到主站的命令后才能进行传输.只有在主站向它进行轮询时,从站才可发送数据.该模式不存在信道争用的情况.异步响应模式:用于非平衡配置中,主站和从站可以随时相互传输数据,只要链路空闲,从站可以不需要等待主站发出探询就可以发送数据.异步平衡方式:用于在平衡的链路配置中通信双方都是复合站,可以平等发送数据,而

32、不需要得到对方的允许.第七章局域网1、很多人常把802.3网简称为“以太网?严格地说,“以太网应该是指符合DIXEthernetV2标准的局域网.两者非常相似,都使用CSMA/CD协议,数据率为10Mb/so在帧的结构上有差异,目前流行的是DIXv2版本.2、局域网的体系结构:局域网是一种通信网络,只涉及到0SI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不涉及高层的协议内容.3、CSMA/CD协议原理:一在发送数据前,结点需要先“听一下总线上是否有数据信号,这个过程称为载波侦听.二如果检测到有数据信号,结点便等待直到总线空闲.如果“听到总线没有数据信号,那么结点就将数据帧发送出去.三在发送数据帧的同口寸,还

33、需要继续监听总线,检测是否发生了冲突,称为冲突检测.四如果检测到了冲突,就马上停止数据发送.等待一个随机的时间后,再次重发.CSMA/CD协议可以简单总结为:先“听后“发,边“发边“听,冲突停止,稍后重发.4、争用期和最短帧长一、争用期:如果A和B分别位于总线的两端,当A发送数据,信号通过总线刚要到达B时,B发送数据了,这时B很快检测到冲突,而冲突信号到达A的时间是信号在总线上走一个来向的时间,这段时间称为争用期.在以太网中,争用期=2倍总线长度/信号的传播速度*.显然,总线越长,争用期就会越长,发生碰撞的可能性就会越大.二、最短帧长是根据“站点需要在争用期内始终在发送数据的要求计算出来的:1

34、0Mb/s*51.2us=512bit64字节.5、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一、首先定义一个参数k,表示冲突的次数.第一次冲突时,k的值为1.以后每冲突一次,k的值就加1.当冲突次数超过10次口寸,k的值始终为10,不再自增.即k=Min冲突次数,10.二、每次冲突后,从0,1,2,4?,2k-1中随机选择一个数字r,:r*2t就是需要等待的时间,其中2t是争用期.三、如果重传16次仍然冲突,就丢弃数据,向高层报告.6、播送域:指在局域网中,一个播送帧目的MAC地址是全1所能到达的范围.7、播送风暴:当网络长时间被大量的播送数据包所占用,使正常的点对点通信无法正常进行,其外在表现为网络速度奇慢无比,

35、称这种现彖为出现播送风暴每秒的播送帧数在1000以上.8、播送帧:目的地址为全1的数据帧.9、虚拟局域网是为了解决播送风暴问题和平安性提出的-种技术.它通过隔离播送域来降低播送风暴.第八章物理层1、数据通信的根底概念信息:是以语言、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方式所表示的实际内容.信息发送前要编码成数据,用数据来表示信息信号:数据在传输时的表现形式.信道:信号从一端道另一端所走的通道.2、数据表示数字信号表示数字数据3、信号转换数字信号转换调制成模拟信号的方法:幅移、频移、相移键控法220页将模拟信号转换解调成数字信号的方法.PCM脉冲编码调制技术4、什么是带宽?一个信号的带宽是指该信号所包含的各

36、种不同频率成分所占据的频率范围带宽的单位是赫(IIz),或千赫(Kz)、兆赫(Mz)o也根据信道的不同,对于带宽存在两种解释和定义:对于模拟信道,带宽是最高频率与最低频率Z差,既w=f2-flo对于数字信道,带宽是信道所能到达的最大传输速率,即信道的容量.单位是bit/s5、什么是数据编码技术?常用的数据编码方法可以分为哪两种类型?它们各有哪些主要的编码方法?答:数据编码技术指的是怎样用信号来表示数据.常用的数据编码方法有两种:模拟数据编码(振幅键控、移频键控和移相键控)和数字数据编码(归零码、非归零码、曼彻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6、复用技术频分复用:一条线路同时传输多路模拟信号时分复

37、用:一条线路分时传输多路数字信号7、频分多路复用和时分多路复用的原理是什么?答:频分多路复用是将多个频率不同的低频信号合成一个信号,通过一条物理信道同时发送出去,在接收端使用分频器别离成单独信号,频分多路复用是同一时间发出多路信号.而时分多路复用是多个信号分时轮流使用信道.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题号前的括号里(D)1、一台效劳器中可以向外界同时提供的效劳有oA.一种B.二种C.三种D.多种(C)2、在应用层协议中,即依赖TCP#议,又依赖UD曲议.AHTTPB、SNMPC、DNSD>FTP(C)3、这种数字数据编码方式属于自含时钟编码.A非归零码B、

38、脉冲编码C、曼彻斯特编码D>二进制编码(C)4、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传输的数据单位分别是oA.报文、帧、比特B.包、报文、比特C.分组、帧、比特D.数据块、分组、比特(B)5、网桥作为局域网上的互连设备,主要作用于o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高层(D)6、在这个完整名称(FQDWjl,是主机名.AB.tsinghuaCD.www(A)7、为什么路由器不能像网桥那样快地转发数据包oA.路由器运行在0SI模型的第三层,因而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解析逻辑地址B.路由器的数据缓存比网桥的少,因而在任何时候只能存储较少的数C.路由器在向目标设备发送数据前,要等

39、待这些设备的应答D.路由器运行在OSI模型的第四层,因而要侦听所有的数据传输,以致比运行在第三层的网桥慢(B)8、具有冲突检测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C技术,一般用于拓扑结构.A.网型网络C.环型网络(A)9、信号是传输过程中A.数据B.代码(A)10、三次握手方法用于A.传输层连接的建立C.传输层的重复检测总线型网络D.星型网络的表现形式.C.信息D.程序oB.数据链路层的流量限制D.传输层的流量限制(D)11、计算机网络之所以采用层次结构的主要原因是A.层次结构允许每一层只能同相邻的上下层次发生联系B.层次结构优于模块化结构C.使各层次的功能和对独立,使得各层次实现技术的进步不影响相次,

40、从而保持体系结构的稳定性.D.层次结构的方法可以简化计算机网络的实现(B)12、设计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口的是将一条原始的、有过失的物理线路邻层变为对网络层无过失的A.物理链路C.传输介质(C)13>Internet网络本质上属于B.数据链路D.端到端连接A.电路交换网络C.分组交换网络(A)14、信道容量是带宽与信噪比的函数,以下系?A.香农定理C.奈奎斯特准那么OB.报文交换网络D.虚电路网络术语描述这种关B.带宽D.傅里叶原理(C)15、交换式局域网增加带宽的方法是在交换机的多个端口之间建立(BA.数据连接C.并发连接)16、可靠的端-端的效劳应该是在A.网络层C.应用层B.物理连接D

41、.会话连接提供?(B)17、波特率指的是A.每秒传输的比特数C.每秒传输的周期数(B)18、静态路由是指A.网络处于静态时的路由C.静态路由是不允许修改的路由网络的互连设备中(C)19、在传输层D.数据链路层B.每秒钟信号变化的次数D.每秒传输的字节数B.到达某一网络的固定路由D.网络处于瘫痪时启用的路由只隔离冲突,但不隔离播送A.中继器B.路由器C.网桥D.网关(C)20、NAT(网络地址译)的作用是oA.保护内网的平安B.阻止攻击者进入内部C.利用私有地址以减少对公有地址的需求.D.将IP地址译成MACfe址二、判断题(在题号前的括号内作答,正确的打J错误的打X每题1分,共分?(X)1、I

42、P协议是一个无连接、可靠的数据报传输效劳的协议.(x)2、在共享介质的局域网中,无论采用什么样的介质访问限制方法,多结点“冲突的现象是不可防止.(X)3、HTT喝哪上用来创立超文本链接的根本语言.(")4、播送式网络中无需网络层(J)5、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系统的主要区别不是表现在物理结构上,而是表现在高层软件.(X)6、在脉冲编码调制方法中,第一步要做的是对模拟信号进行量化.(V)7、在数据传输中,过失主要是由通信过程中的噪声引起的.(")8、TCP/IP协议栈中ARP、IP、ICMP协议定义的是网络层协议.(X)9、Internet是将无数个微型机通过路由器互联的大型网络

43、.(X)10、当数据从主机A到主机B时,A中第三层所添加的首部被B中第四层读取.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分1、最早的计算机网络是_ARPANETO2、根据网络规模大小不同,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3、IP地址由网络地址利主机地址两局部组成.4、Webffl览器和Web效劳器交互时要遵循的协议是Ilttpo5、TCP/IP体系结构中,运输层的两个协议是TC可口UDP.6、分组由首部一和数据组成.、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多路复用:在数据通信中,传输媒体的带宽或容量往往超过传输单一信号的需求,为了有效地利用通信线路,可以利用一条信道传输多路信号,这种方法称为信道的多路利

44、用,简称多路复用.2、 URL:统一资源定位符.是对可以从互联网上得到的资源的位置和访问方法的一种简洁表示.3、 MTU4、移频键控法(FSK)5、套接字6、NAT阅卷人得分五、简做题每题5分,共15分?1、什么是封装?简述数据在网络中的传递的过程可用图表示答:在数据前面添加自己的首部,称为封装.当源结点的应用进程的数据传送到应用层时,应用层为数据加上木层限制报头后,组织成应用层的数据效劳单元,传输到传输层2分;传输层收到这个数据效劳单元后加上本层的限制报头后构成传输层数据效劳单报文,报文再传到网络层2分;网络层收到这个数据效劳单元后加上网络层的限制报头后构成网络层数据效劳元分组2分;分组被传

45、送到数据链路层,加上本层的限制信息:帧头和帧尾构成数据链路层数据效劳单元帧2分;帧被送到物理层后将以比特流的方式通过传输介质传输到目的结点的物理层并层上传,各层对各层的限制报头进行处理,最后将数据上交目的结点的应用进2分.2、请解释网络协议、接口和网络体系结构的概念答:协议是指为了进行网络数据交换而制定的规那么、约定与标准.构成协议的耍素是:语法、语义和时序.接口是同一接点中相邻层之间交换信息的连接点.层向高层通过接口提供效劳.网络体系结构是网络的层次结构和与各层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对计算机网络应实现的功能进行了精确的定义,而这些功能硬件与软件去完成视具体的实现问题.3、简述分组交换的原理答:当一台主机有消息要发送给另一台主机时,消息首先被分割成假设干个小块消息较小口寸,也可以不分割,每个数据块前面添加一些限制信息其中包括接收方的地址,这些信息组成首部.首部和数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