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检测的场现状及需求分析_第1页
基因检测的场现状及需求分析_第2页
基因检测的场现状及需求分析_第3页
基因检测的场现状及需求分析_第4页
基因检测的场现状及需求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因检测的市场现状及需求分析目录.基因检测市场现状4市场空间很大4市场价格显混乱4基因检测政府政策5基因检测与国外的差距6基因测序的时间周期和用户体验之间存在很大差距6.基因检测产品市场需求分析8.基因检测的上下游产业需求分析11基因检测仪与耗材试剂11临床诊断行业12药物研发行业12健康预防行业12.建议13探索新模式13政策指引基因检测规范发展13.结语14基因检测的市场现状及需求分析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基因检测技术转化的历史,1994年率先在美国医疗机构中开展肠癌基因筛检,一年以后英国也开始了全面的基因筛检制度。2002年,欧盟超过70万人进行了基因检测,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推出基因检测的

2、国际标准,同年美国已经有500多万人次接受了基因检测。基因检测成为医疗机构的标准化临床检测。2006年,互联网巨头将基因检测带入老百姓生活,Google投资的23andMe成立,2007年基因检测公司在世界各国开始落地生根,国内开始出现“联合基因”等基因检测公司,至U2008年,时代周刊将个人基因检测服务评为该年度最佳发明。从传统的基因检测技术转化来看,常规的模式是进行临床疾病基因检测。基因检测应用在医疗领域的时候,针对的对象虽然是患病消费者,但是真正需要采购基因检测的还是医生,这里是“羊毛出在狗身上”的模式。这个市场包括单基因病检测、肿瘤个性化治疗检测、遗传性肿瘤预测检测、肿瘤早期筛查等。从

3、基因检测的刚需来看,辅助生殖和孕妇产前基因检测都是市场需求很旺盛的产品,也是各大医疗机构争夺的“蛋糕”,这部分产品必定是国家政策规范的重点,模式也基本上是“羊毛出在羊身上”。除此以外,介于以上两种模式的中间,还有一些非刚需的基因检测产品,如新生儿基因检测、成人基因检测、老年人基因检测等,正在逐渐的被互联网模式推向市场。卫计委和发改委对于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基因检测产品,仅仅在一些刚需的检测项目上做了资质的限制,在市场定价、审批项目标准等方面都没有更进一步的举动。市面上的基因检测产品定价从数千元到万元级别参差不齐。定价的混乱和缺乏合理的解读信息,是基因检测的模式无法突破的硬伤。.基因检测市场现状市场

4、空间很大安吉丽娜朱莉通过基因检测,发现自己携带易感乳腺瘤基因,而提前进行了预防性治疗。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患癌时,也曾接受过全基因测序。近年来,人们对基因检测越来越不陌生。在我国,更因为无创产前筛查高通量测序这一项目让基因检测也被人们广为熟知。数据显示,近三年来我国共有20万孕妇接受产前基因检测,市场规模约为10亿元。业内人士预计,如果无创产检针对30岁以上孕妇实现100隧透,将为该行业带来76亿元市场容量;若针对全部孕妇实现50嗾透率,那么将带来140亿元市场容量。有人粗略估计,基因检测的中国市场规模未来将超过千亿元。市场价格显混乱基因检测要想真正走进消费市场有三大亟需解决的问题,首先

5、是价格不透明问题。就在国外基因检测价格已经形成规范时,国内的基因检测市场却出现了乱象。在百度搜索,能看到一大堆基因检测公司,拿起电话一问,定价从几十万到几百不等。国内的基因检测市场,一直以来都处于灰色销售地带。一方面是因为相关部门管制政策的不明朗,哪家都不愿意成为出头鸟被盯上;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基因公司对于基因检测产品的定价不透明。在消费者眼里,基因检测的定价是不透明的,同时因为消费者对于基因缺乏基本知识,所以在选购的过程中,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劣势。在医院只能被动接受医生的推荐价格,在体检中心也是半信半疑,更不用提货比三家的可能了。定价是一道过不去的槛。一边抓着服务提供商的腿,一边揪着消费者的心。技术提供商不透明的定价让服务提供商不得不把价格抬得极高;信息不对称和科学普及度低让消费者甚至把基因检测和星座算命联想到一起。基因检测政府政策出于谨慎考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与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2014年2月9日就曾一度叫停基因检测的临床应用,并明确表示,“在相关的准入标准、管理规范出台以前,任何医疗机构不得开展基因测序临床应用”。叫停波及所有基因检测产品,但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由于一代基因测序水平较为成熟,所以主要针对的是二代基因测序平台,理由是基因检测产品并未通过药监局医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