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人卫第六版(李立明)复习重点1_第1页
流行病学人卫第六版(李立明)复习重点1_第2页
流行病学人卫第六版(李立明)复习重点1_第3页
流行病学人卫第六版(李立明)复习重点1_第4页
流行病学人卫第六版(李立明)复习重点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流行病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 绪 论一、定义1流行病学:是商量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商量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2流行病学定义的诠释:商量内容的三个层次(疾病、损害和健康),任务的三个阶段和三个范畴(揭示现象-描述性,找出缘由-分析性,供应措施-实验性),商量的三种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数理法),三大要素(原理、方法和应用)。二、流行病学的原理和应用1基本原理 疾病与健康在人群中分布的原理;疾病的发病过程;人与环境的关系(疾病的生态学);病因论;病因推断的原则;疾病防制的原则和策略;疾病进展的数学模型。2实际应用 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疾病的监测;疾病病因和危险

2、因素的商量;疾病的自然史;疾病预防的效果评价。三、流行病学商量方法1流行病学观察 是流行病学商量的基本方法,包括描述性商量和分析性商量。其特点是在观察时不施加任何人为因素,也不转变体内外环境的任何条件。2流行病学实验 又称现场流行病学实验,主要是在人群中进行。可分为人群现场实验、临床实验和社区实验三种。其特征是需要人为地掌握某些处理因素,故又称为干预性商量。3理论流行病学商量 又称数学流行病学。理论流行病学商量即用流行病学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建立数学模型或公式,显示疾病流行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进行流行病学理论商量。四、流行病学的特征1群体特征 2对比的特征 3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

3、征 4社会医学特征5预防为主的特征 6进展的特征其次章 疾病的分布疾病分布的概念:流行病学商量可通过观察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进展和消退,描述疾病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中的频率与分布的现象,这就是疾病的分布。 商量疾病分布的意义:为阐明病因以及疾病在人群中发生、进展机理供应线索;为制定疾病预防掌握策略和措施供应科学依据;为合理的卫生资源配置和疾病临床诊断供应依据。一、疾病频率测量指标(一)发病指标1发病率 在肯定期间内,肯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消失的频率。(反映疾病对人群健康的影响)2罹患率 疾病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也是人群新发病例数的指标。3患病率 在某一特定时间内肯定人

4、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4续发率 在该传染病最短埋伏期到最长埋伏期之间,易感接触者中因受其感染而发病的续发病例占全部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率。5感染率 在某个时间内能检查的整个人群样本中,某病现有感染者人数所占的比例。6病残率 某一人群中,在肯定期间内每百(或千、万、十万)人中实际存在的病残人数。(二)死亡指标1死亡率 在肯定期间内,肯定人群中,死于某病(或死于全部缘由)的频率。2病死率 在肯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所占的比例。3生存率 指接受某种治疗的病人或某病患者中,经若干年随访(通常为1,3,5年)后,尚存活的病人数所占的比例。二、疾病流行强度1散发 发病率呈历年的一般

5、水平,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散在发生。2暴发 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消失。3流行 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发病率水平。4大流行 发病率水平超过该地肯定历史条件下的流行的水平。三、疾病分布的形式(一)人群分布特征1年龄 一般可分为儿童多发、青壮年多发、老年人多发以及各年龄组无明显差别四种情况。年龄分布一般与下列因素有关:宿主免疫力;感染机会;疾病埋伏期;预防措施。2性别 一般分为男性多见、女性多见、二者无明显差别三种。与其分布有关的因素主要为男女性本身遗传和生理因素,以及接触病因的机会。3职业 主要与接触致病因子的机会多少有关,反映了劳动条

6、件、劳动者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和卫生文化水平,以及劳动强度和精神紧张程度。4民族 反映了不同民族、种族的遗传因素、社会经济状况、风俗习惯、地理环境、医疗卫生质量和水平。(二)时间分布特征1短期波动 含义与爆发相像,区分在于爆发常用于少量人群,而短期波动常用于较大数量的人群。短期波动多是由于人群中大多数人在短时间内接触或暴露于同全都病因素所致。2季节性 疾病每年在肯定季节内呈现发病率上升的现象。可分为三种情况:严格季节性、明显季节性、无明显季节性。导致季节性上升的缘由可从几个方面商量:病原体情况、野生动物生活习性、人类易感性、劳动、生活情况,接触病缘由子的机会。3周期性 疾病发生频率经过一个相当规

7、律的时间间隔,呈现规律性变动的状况。常见缘由:存在传染源和足够数量的易感人群的大中城市;传播机制容易实现;病后可形成稳固的病后免疫;易感者积累的速度;病原体变异的速度。4长期趋势(长期变异、长期变动)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可为几年或几十年),观察探讨疾病的临床表现、发病率、死亡率的变化或它们同时发生的变化情况。长期变异的缘由主要有:病因发生变化;抗原变异;诊治条件和能力的转变;人口资料的变化;登记报告制度转变。(三)地区分布特征 1疾病在国家间分布 只发生于世界某些地区,或全世界均可发生,但在不同地区的分布不一,各有特点。2国家内不同地区的分布 疾病在国内的分布也有差别,主要与各地区不同的气

8、候、地理特征,以及生活、饮食习惯有关。3疾病的城乡分布 城市多见:呼吸道疾病和某些传染病;农村多见:肠道传染病、地方病、虫媒传染病及自然疫源性疾病。4地方性疾病 局限于某些特定地区内相对稳定并常常发生的疾病。 推断地方性疾病的依据:该地区的各类居民、任何民族的发病率均高;在其他地区居住的相像的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均低,甚至不发病;迁入该地区的人经一段时间后,其发病率和当地居民全都;人群迁出该地区后,发病率下降或患者症状减轻或自愈;除人之外,当地的易感动物也可发生同样的疾病。  第三章 描述性商量描述性商量包括历史常规资料的分析、现况商量、生态学商量和随访商量。其中现况商量是最常用的方法

9、。一、现况商量的概念和目的1概念 它是依据事先设计的要求对肯定人群或人群样本在某一短时间内的患病或健康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所进行的调查2目的:掌握目标群体中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供应疾病病因商量的线索,确定高危人群,评价疾病监测、预防接种等防治措施的效果。3类型普查:即全面调查,是指在特定时点或时期、特定范围内的全部人群(总体)均为商量对象的调查。抽样调查: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特定时点、特定范围内人群的一个代表性样本进行调查,以样本的统计量来估量总体参数所在范围,即通过对样本中的商量对象的调查商量,来推论其所在总体的情况。二、设计与实施1. 明确调查目的与类型。2. 确定商量对象3. 确定样本量

10、和抽样方法4. 资料的收集5资料的整理与分析三、抽样方法1. 单纯随机抽样:总体中每个对象被抽到的概率相等(均为n/N)。2. 系统抽样(机械抽样):是依据肯定挨次,机械地每隔若干单位抽取一个单位的抽样方法。3. 分层抽样:是指先将总体按某种特征分为若干次级总体(层),然后再从每一层内进行单纯随机抽样,组成一个样本。4. 整群抽样:是将总体分成若干群组,抽取其中部分群组作为观察单位组成样本。5多阶段抽样:是指将抽样过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使用的抽样方法往往不同,即将以上抽样方法结合使用。第四章 队列商量一、队列商量:将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及其暴露程度分为不同的亚组,追踪其各自的结局,比较

11、不同亚组之间结局频率的差异,从而判定暴露因子与结局之间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大小的一种观察性商量方法。二、类型前瞻性队列商量:前瞻性收集资料历史性队列商量:回顾性收集已有的历史资料双向性队列商量:连续前瞻性收集资料三常用术语 结局:商量者预期的结果大事,包括发病、死亡和各种化验指标。观察终点:观察对象消失了预期的结果。观察终止时间:整个商量工作可以得出结论的时间。四、设计与实施1确定商量因素2确定商量结局3确定商量现场与商量人群 基本原则:暴露组有较高的暴露率;具有可比性;商量人群稳定,能够满足需要。暴露人群的选择:职业人群;特别暴露人群;一般人群;有组织的人群团体。对比人群的选择:内对比;外对比

12、;总人口对比;多重对比。4确定样本量 (1)考虑问题:抽样方法;暴露组与对比组的比例;失访率。(2)影响样本量的因素:一般人群中所商量疾病的发病率;暴露组与对比组人群发病率之差;要求的显著性水平;效力。5.资料的收集与随访6.质量掌握五、优点和局限性优点:资料牢靠,一般不存在回忆偏倚;可以直接获得暴露组和对比组人群的发病或死亡率;检验病因假说的能力较强,一般可证实病因联系;可分析一因与多种疾病的关系。局限性:不适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的病因商量;由于随访时间较长,对象不易保持依从性,容易产生失访偏倚;商量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较多,其组织与后勤工作亦相当困难。第五章 病例对比商量一基本原理

13、以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比,调查他们对某个(些)因素的暴露情况,以商量该疾病与某个(些)因素的关系。这是一种回顾性从果查因的商量方法。二类型病例与对比不匹配病例与对比匹配三常用术语暴露:指商量对象曾经接触过某些因素,或具备某些特征,或处于某种状态。比值:某事物发生的可能性与不行能性之比。OR:比值比,是病例组的暴露比值与对比组的暴露比值之比。四设计与实施1.商量对象的选择与来源基本原则:有代表性;有可比性。基原来源:医院的现患病人;医院、门诊的病案,及出院记录(医院为基础的);社区、社区的监测资料或普查、抽查的人群资料(社区为基础的)。病例的选

14、择要求:诊断牢靠;有暴露于调查因素的可能性;尽量选择新确诊的病例。对比的选择要求:能代表产生病例的人群;不患有与所商量的疾病有共同已知病因的疾病。2.样本含量 影响样本大小的因素包括:商量因素在对比组中的暴露率;估量该因素引起的相对危险度RR或暴露的比值比OR;盼望达到的检验显著性水平();盼望达到的检验把握度(1)。3.调查表的设计 一般可分为一般情况、临床资料、流行病学调查三部分;注意调查的项目要全而精,每个项目都有明确的含义,注意调查时的艺术。五、数据的分析1.描述性统计:均衡性检验;描述商量对象的一般特征。2.统计性推断:计算 2值、OR、OR的可信区间、病因分值。六偏倚及其掌握1.常

15、见偏倚 选择偏倚:入院率偏倚、现患病例-新发病例偏倚、检出症候偏倚、时间效应偏倚等。信息偏倚:回忆偏倚、调查偏倚。混杂偏倚:混杂所带来的偏倚。2.偏倚掌握 依据随机、多中心、新等原则选择病例;诊断方法统一、标准;收集病例时间可适当延长。注意指标选择,提高调查员技能,接受盲法调查。限制、配比、分层、多因素分析。七、优点和局限性1.优点:特别适用于罕见病的商量;相对更省力、省钱、省时间,易于组织实施;样本较小;一次调查可同时商量某病与多个因素的关系。2.局限性:暴露与疾病的时间先后常难以推断;容易消失选择偏倚、信息偏倚和混杂偏倚。第六章 实验流行病学一、概念 以人为商量对象,将商量对象随机分为实验

16、组和对比组,实验组人为地给予或掌握某种商量因素,对比组不施加任何干预措施,随访观察一段时间后,分析比较两组人群的结果,推断实验效应。二、基本特点1属于前瞻性商量2随机分组3具有均衡可比的对比组4有干预措施三、主要类型1临床试验 以病人为商量对象的实验商量。2现场试验 在实地环境下进行、以自然人群作为商量对象。3社区试验 以社区人群整体作为干预单位的实验商量。四、设计与实施1基本原则 随机、对比、盲法、重复。2商量对象 依据商量目的按下列原则选择:对干预措施有效;发病率较高;依从性好;能将实验坚持到底;干预对其无害。3数据的分析 均衡性检验;率的计算;显著性检验;偏倚的估量与分析。五、注意问题1

17、医德问题 实验前必须先做毒性试验、三致实验和人体平安试验。2可行性 先做预实验,评价与论证该商量的可行性。3掌握偏倚 整个实验过程都必须实行措施掌握各种偏倚的发生。六、优点与局限性1优点 与队列商量比较论证强度大。2局限性 应用范围受限制;较难实施;有时涉及医德问题。第七章 筛检(一)筛检:运用快速、简便的试验、检查或其他方法,将健康人群中那些可能有病或缺陷、但表面健康的个体,同那些可能无病者鉴别开来。(二)筛检试验评价基本方法诊断试验的评价是把待评价的诊断试验与金标准诊断相比较,然后评价试验的敏感性、特异性、牢靠性。(三)评价指标敏感性、特异性、假阳性率、假阴性率、约登指数、似然比、阳性预报

18、值、阴性预报值。(三)提高诊断效能的方法平行试验、系列试验第九章 偏倚及其掌握1商量结果的变异性:商量结果包括描述性和分析性数据(指标)的变动或波动2商量的真实性:指商量收集的数据、分析结果和所得结论与客观实际的符合程度。内部真实性:指商量结果与实际商量对象真实情况的符合程度外部真实性:指商量结果与推论对象真实情况的符合程度3偏倚:商量误差中的系统误差部分选择偏倚:在商量对象的选取过程中,由于选取方式不当,导致入选对象与未入选对象之间存在系统差异。信息偏倚(测量偏倚或观察偏倚),是来自于测量或资料收集方法的问题,使得猎取的资料存在系统误差。混杂偏倚:指暴露因素与疾病发生的相关(关联)程度受到其

19、他因素的歪曲或干扰。第十章 病因与因果推断1病因的概念:病因的定义、病因模型、充分病因和必要病因2因果推断的规律方法:Mill准则:求同法、求异法、同异并用法、共变法和剩余法的推理形式;因果性实验中的对比法则 3统计关联到因果关联:统计关联;虚假关联、因果关联;整个因果关联的推断进程;关联的分类4因果关联的推断标准:常用的因果推断标准第十一章 疾病预防策略与措施一、预防掌握的策略和措施(一)制定策略的依据1基线商量2应对分析(二)全球卫生策略1目标 人人享有卫生保健。2初级卫生保健:健康训练和健康促进、疾病预防和保健服务、基本治疗、社区康复。二、措施(一)三级预防1一级预防 又称病因预防,是在

20、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致病因素实行措施,也是预防疾病和消灭疾病的根本措施。包括健康促进和健康保护两个方面。2二级预防 又称“三早”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是防止或减缓疾病的进展而实行的措施。3三级预防 又称临床预防,是在疾病的临床期(又称发病期)为了削减疾病的危害而实行的措施。包括对症治疗和康复治疗。(二)针对传染病流行三个环节的措施1管理传染源 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对接触者进行检疫。2切断传播途径 消毒、杀虫、灭鼠3保护易感人群 预防接种,药物预防三、疾病监测:指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疾病及其影响因素的资料,经过分析将信息上报和反馈,传达给全部应当知道的人,以便准时实

21、行干预措施并评价其效果。传染病监测: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国际监测疾病:流感、脊髓灰质炎、疟疾、流行性斑疹伤寒、回归热;我国规定国际监测疾病:上述5种,加登革热;国内法定报告传染病:分甲、乙、丙三类共37种。非传染病监测症状监测(4)大事监测第十二章 传染病流行过程一、传染病的流行过程:是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集中的过程。即病原体从感染者排出,经过肯定传播途径,侵入易感者机体形成新的感染,并不断发生、进展的过程。(一)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1传染源:体内有病原体生存、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动物。<病原携带者: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带菌者、带毒

22、者和带虫者统称为病原携带者> ?埋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及其应用:1)依据埋伏期的长短推断患者受感染的时间。以进一步追查传染源并确定传播途径。 2)依据埋伏期的长短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期限。一般以平均埋伏期增加1-2天。危害严峻的传染病可按最长埋伏期予以留验或检疫。 3)依据埋伏期的长短可确定免疫接种时间。 4)依据埋伏期可评价预防措施的效果。一项预防措施实施后经过一个埋伏期,如果发病数下降则认为该预防措施可能有效。 5)埋伏期的长短可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一般埋伏期较短的传染病流行常呈暴发型,如流行性感冒;而埋伏期长的传染病的流行时间较长2传播途径:是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宿

23、主之前,在外环境中停留和转移所经历的全过程。(1)类型:经空气传播(经飞沫、飞沫核、尘埃传播)、经水传播(饮用水和接触疫水)、经食物传播、经接触传播(直接和间接接触)、经节肢动物传播(机械携带和生物性传播)、经土壤传播、医源性传播、垂直传播(经胎盘、上行性、分娩时传播)。(2)各传播途径的流行病学特征3人群易感性: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的易感程度。影响人群易感性的因素<上升:新生儿增加易感人口迁入免疫人口免疫力的自然消退免疫人口死亡><降低:计划免疫传染病流行>(二)疫源地: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周围播散所能波及的地区。范围较小的疫源地或单个疫源地称为疫点;较大范围

24、的疫源地或若干疫源地连成片称为疫区。1形成疫源地的条件: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的存在。2消灭疫源地的必备条件:传染源被移走或不再排出病原体;通过各种措施消灭了传染源排到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全部的易感者经过了该病最长埋伏期未消失新病例或被证明未受感染。(三)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1自然因素 气候和地理因素。 2社会因素 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全部条件。二、传染病预防和掌握(一)策略 1预防为主 2加强传染病的监测 3.传染病的全球化掌握(二)措施一传染病报告 1、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

25、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2疫情报告的原则3网络直报:责任报告单位对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的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城镇应于2小时内、农村应于6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对其它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

26、病人和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乙型肝炎、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城镇应于6小时内、农村应于1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对丙类传染病和其它传染病,应当在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二针对传染源的措施 对病人的措施:“五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对病原携带者的措施:对病原携带者应做好登记、管理和随访至病原体检测23次阴性后。对接触者的措施:凡与传染源有过接触并有受感染可能者都应接受检疫。(4)对动物传染源的措施 视感染动物对人类的危害程度实行不同的处理措施,对危害大且经济价值不大的动物传染源应予彻底消灭;对危害大的病畜和野生动物予以捕杀

27、、焚烧或深埋;对危害不大且有经济价值的病畜可予以隔离治疗。三针对传播途径的措施 1. 消毒: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等方法消除或杀灭外界环境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包括预防性消毒和疫源地消毒两大类:2杀虫三、计划免疫及其评价年(月)龄接种疫苗(针次)诞生24小时内卡介苗、乙型肝炎疫苗(1)1月龄乙型肝炎疫苗(2)2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1)3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2)、百白破(1)4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3)、百白破(2)5月龄百白破(3)6月龄乙型肝炎疫苗(3)8月龄麻疹疫苗1.5-2岁百白破(加强)4岁脊髓灰质炎疫苗(复服)7岁卡介苗(复种),麻疹疫苗、乙型肝炎疫苗、白破二联(加强) 1疫苗:是病原微生物

28、或其代谢产物经理化因素处理后,使其失去毒性但保留抗原性所制备的生物制品。(1) 减毒活疫苗:是用减毒或无毒力的活病原微生物制成的疫苗。如麻疹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等。(2) 灭活疫苗:是选用免疫原性强的病原微生物,经人工大量培育后,用理化方法灭活后所制成的疫苗,如霍乱、百日咳、伤寒等疫苗。(3) 类毒素:是细菌的外毒素经0.3%0.4%的甲醛处理后,使其失去毒性保留抗原性制成的疫苗。如破伤风类毒、白喉类毒素等。2计划免疫(四苗防六病”,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混合疫苗和麻疹疫苗,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和麻疹的免疫。(乙肝疫苗,乙型肝炎)3冷链:就是指疫苗从生产单位

29、发出,经冷藏保存并逐级冷藏运输到基层卫生气构,直到进行接种,全程都按疫苗保存要求妥善冷藏,以保持疫苗的效价不受损害。第十三章 损害流行病学 损害:由于运动、热量、化学、电或放射线的能量交换,在机体组织无法耐受的水平上,所造成的组织损伤或由于窒息而引起的缺氧。 损害的测量指标:损害发生率、损害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等 损害发生的缘由:致病因子、宿主、环境 损害预防的四项干预措施(四项“E”干预):工程干预、经济干预、强制干预和训练干预第十四章 突发公共卫生大事流行病学突发公共卫生大事: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峻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不明缘由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峻影

30、响公众健康的大事。 1特征:突发性、时间分布各异、地点分布各异、群体性、社会危害严峻、应急处理的综合性2. 分期:间期、前期、打击期、处理期、恢复期第十九章 恶性肿瘤一、危险因素1.环境理化因素:物理因素:以电离辐射(X线、射线)最为主要 化学因素:吸烟、膳食、药物因素、被污染的饮用水和含酒精饮料、空气污染物、职业因素。2.生物学危险因素:病毒、霉菌、寄生虫3.社会心理因素4.遗传易感性因素二、预防措施:一级预防(针对危险因素),二级预防(着重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三级预防(主要是改善肿瘤病人的生民质量和预后等)其次十章 心血管疾病一、高血压危险因素:超重和肥胖、饮酒、膳

31、食高盐和低钾、遗传因素二、冠心病危险因素:疾病因素(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肥胖症);不良的生活方式(吸烟、缺乏运动、高脂和高胆固醇饮食、过量饮酒);社会心理因素(抑郁、焦虑和人格类型);遗传因素。其次十二章 流行性感冒一、病原学特点抗原漂移:指流感病毒亚型内部常常发生的小幅度的变异。抗原转变:指流感病毒抗原变异幅度大,形成的新亚型即新毒株的HA和/或NA与前次流行株不同,是抗原的质变。二、流行环节:传染源为病人、隐性感染者和动物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经空气飞沫和间接接触传播。婴幼儿和老年人易感性较高。三、分布特点:呈世界性分布、具有季节性、周期性,易发生爆发、流行和大流行。四、影响流行过

32、程的因素1自然因素(温度和湿度、自然灾害) 2社会因素(人口密度、居住环境)五、预防措施1疫情监测 包括疫情监测和病原学监测两部分。2预防接种 常用疫苗有灭活疫苗、活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流感病毒变异快,疫苗一般只能降低发病率,而不能掌握流行。3药物预防 常用金刚烷胺,200mg/天,对甲型流行有效,对乙型无效。4疫情掌握 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对接触者进行检疫,加强消毒措施,防止传染源的输入。其次十三章 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一、病原学:分为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等二、流行环节:甲型和戊型肝炎传染源为急性病人、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传染源为急性病人、慢性病人和病原携带者。甲型和戊型肝炎传播途

33、径为粪-口传播,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主要肠道外(血液、体液、母婴)等途径传播。人群普遍易感。三、分布特点:呈世界性分布,但不同型别的肝炎有明显的地区分布差别。甲型和戊型肝炎有明显的季节性。四、预防措施:1接种疫苗:乙型肝炎疫苗对预防乙型肝炎和丁型肝炎有明确的预防效果,甲型肝炎疫苗对预防甲型肝炎也有肯定的效果。2切断传播途径 3管理传染源比较项目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病原学病毒核酸单股正链RNA双股环状DNA单股正链RNA单股负链RNA,为缺陷病毒单股正链RNA反抗力较一般肠道病毒强强较强弱弱流行过程传染源急性期病人和亚临床感染者病人和病毒携带者病人和病毒携带者病人和病毒携带者急性期病人和亚临床感

34、染者主要传播途径粪-口途径经血传播、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等经血传播、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等经血传播,与乙肝同粪-口途径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免疫力持久普遍易感,部分人群免疫力持久普遍易感,无免疫力普遍易感,无免疫力普遍易感,免疫力持续时间短 我国流行特征地区性高流行区高流行区高流行区低流行区高流行区 城乡差异农村明显高于城市农村高于城市无差别城市高于农村农村高于城市季节性明显无无无有高发年龄以婴幼儿为多,514岁发病率高 青少年和3040岁的成人>15岁人群,青壮年高发无差异1535岁人群,孕产妇性别无显著差异男高于女女略高于男无显著差异无显著差异家庭聚集性存在明显存在无存在预防策略与措施

35、原则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措施免疫预防为主、防治兼顾的综合措施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措施通过防制乙肝实现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措施主动免疫甲肝疫苗乙肝疫苗无乙肝疫苗无被动免疫人血免疫球蛋白HBIG无无无其次十五章 感染性腹泻一、概念:是由病原生物(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引起的一组肠道传染病,其主要临床特征是腹泻。二、流行环节: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动物是本病的传染源。主要方式是粪-口-粪,主要传播途径为经水、经食物、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传播。三、分布特点:为世界性分布,以卫生状况差的地区高发。有发病的季节高峰。婴幼儿和青壮年发病率较高。四、防制措施1切断传播途径:“三管一灭”(管理水源、粪便、

36、饮食,消灭苍蝇),注意个人卫生,改善饮食。2对传染源的措施:建立防治门诊;开展疫情监测;建立健全疾病监测和报告制度“五早一就”(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就地卫生处理)。3保护易感人群:疫苗预防和药物预防。其次十六章 性传播疾病性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是主要传染源,性接触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其他传播途径如母婴、日常生活接触也较常见。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为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呈世界性分布,但有明显地区差异。发病以中青年为主。发病人数逐年上升。流行因素主要与社会因素、行为因素、生物因素有关。预防措施强调社会、医疗单位和个人的综合作用。健康训练是重要预防措施。 其次十七章

37、 结核病一、肺结核病的诊断:主要依据痰涂片镜检和/或胸部X线摄片显示肺结核征象。1. 涂阳肺结核病人(凡符合以下三项之一者):(1) 初诊肺结核病人,直接痰涂片镜检2次痰菌阳性;(2) 1次涂片阳性加1次培育阳性;(3) 虽一次涂片阳性,但经病案商量会或主管专业医师确认,胸片显示有活动性肺结核病变阴影。2. 涂阴肺结核病人(1) 初诊肺结核病人,直接痰涂片镜检3次痰菌阴性;(2) X线胸片显示与活动性肺结核病相符的病变;(3) 具有咳嗽、咳痰、血痰或咯血、胸痛、胸闷气短、低烧等症状;(4) 5个单位结核菌素(PPD)试验阳性;(5) 肺部病理标本(手术、纤维支气管镜检、肺穿刺等)经病理诊断为肺

38、结核性病变。诊断涂阴肺结核病以(1)(2)为主要指征,(3)(5)为参考指征。二、结核病化疗原则: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用药。三、导致全球结核病疫情严峻恶化的缘由:(1)HIV和AIDS的集中和流行;(2)进展中国家人口的迅速增长和加速流淌;(3)耐多药结核病的产生;(4)掌握结核病在全球公共卫生政策中被忽视。其次十八章 地方病1地方病的推断依据(1) 该地区的各类居民,任何民族其发病率均高。(2) 在其他地区居住的相像的人群中,该病的发病频率均低,甚至不发病。(3) 迁入该地区的人经一段时间后,其发病率和当地居民全都。(4) 人群迁出该地区后,发病率下降或患病症状减轻或自愈。(5) 除

39、人之外,当地的易感动物也可发生同样的疾病。2我国纳入重点防治的地方病包括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克山病、大骨节病、鼠疫、布鲁氏杆菌病和血吸虫病等8种。流行病学名词解释1 流行病学:商量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商量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2 观察性商量:是一种非试验性商量,检查结局与危险性之间的联系,包括描述性商量,描述疾病的频率和模式,以及分析性商量,商量疾病的决定因素和危险性,它是流行病学商量的基本方法.3 生态学商量:又叫相关性商量,是描述性商量的一种类型,它是在群体的水平上商量某种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以群体为观察和分析的单位,通过描述不同人

40、群中某因素的暴露状况与疾病的频率,分析该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该商量在收集疾病和健康状态以及某因素的资料时,不是以个体为观察、分析的单位而是以群体为单位的(如国家、城市、学校等),这是其最基本特征。4 实验性商量:又称干预商量,商量者在肯定程度上掌握着实验的条件,主动给与商量对象某种干预措施.5 理论流行病学:也叫数学流行病学,是利用流行病学调查所得到的数据建立有关的数学模型,活用电子计算机仿真进行理论商量.6 描述性商量:依据疾病和健康状况在不同的人群,不同地点和不同时间的分布情况商量疾病和健康状况的规律,从而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依据.11 疾病的分布:是指通过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进展

41、和消退的表现,描述疾病在什么时间发病多、发病少,在什么地区发病多、发病少及在哪些人群中发病多或发病少的现象,即疾病的人群现象。12 发病率: 表示在肯定期间内,肯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消失的频率。发病率=肯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同时期暴露人口数 (K,(K= 100%, 1000/千,或 10000/万)。观察时间多以年表示。13 患病率:也称现患率。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比例。可按观察时间的不同分为期间患病率=某观察期间肯定人群中现患某病的新旧病例数/同期的平均人口数14 死亡率:表示在肯定期间内,在肯定人群中,死于某病(或死于全部缘由)的频率。15 散发:发病率呈历年的

42、一般水平,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散在发生。16 爆发:是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消失。这些人多有相同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17 流行: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发病率水平如310倍时,称流行。18 地方性:由于自然因素或社会因素的影响,某种疾病常常存在于某一地区,或只在某一地区的人群中发生,不需要由外地输出19 短期波动:是以日、周、月计数的短期观察数据的汇总,含义与爆发相近,区分在于爆发常用于少量人群,而短期波动常用于较大数量的人群。20 季节性:疾病每年在肯定季节内呈现发病率上升的现象称季节性22 横断面分析:描述某年或若干年不同组的某病

43、发病率或死亡率,特别适用于分析埋伏期短和病程短的急性病或传染病的年龄分析.24 现况调查:只在某一任群众应用普查或抽样调查等方法手机特定是安内有关变量疾病或健康状况的资料,以描述目前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及某因素与疾病的关联.25 普查:指在特定时点或时期、特定范围内的全部人群(总体)均为商量对象的调查。这个特定时点应该较短。特定范围指某个地区或某种特征的人群。普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疾病的早期发现和诊断,和寻找某病的全部病例26 抽样调查:指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特定时点、特定范围内人群的一个代表性样本的调查,以样本的统计量来估量总体参数所在范围,即通过对样本中的商量对象的调查商量,来推论其所在总

44、体的情况。27 队列商量:是选定过去或目前暴露及未暴露于某因素的不同组别人群,随访其各自的发病或死亡结局,比较其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异,从而判定暴露因素与发病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大小的一种观察性商量方法。31 病例对比商量:是通过对一组患有某种疾病人群(病例组)和一组或几组未患该病的对比人群(对比组)既往暴露于某个或某些可能危险因素(或保护因素)频率的比较,来考察这些因素是否与该病存在联系及联系的程度。是一种常用于探究病因的分析性流行病学商量方法。32 优势比(or):又称比值比交叉乘积比,指病例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反映暴露者患某种疾病的危险性较非暴露着高的程度33 混杂偏倚:当商量某个

45、因素与某种疾病的关联时,由于某个既与疾病有制约关系,又与所商量的暴露因素有联系的外来因素的影响,掩盖或夸大了所商量的暴露因素与疾病的联系。34 传染病流行病学:商量人群中传染病的发生、进展和传播规律,探究传染病的临床识别标志,评价影响传染病流行的因素,提出预防和掌握传染病流行的措施和策略,有效地掌握和消灭传染病的科学。35传染过程:是指病原体进入机体后,病原体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亦即传染发生、进展、直至结束的整个过程。36 传染病流行过程:即病原体从已受感染者排出,经过肯定的传播途径,侵入易感者机体而形成新的感染,并不断发生、进展的过程。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即流行过程.三环节为: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37 埋伏期:自病原体侵入机体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