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学习《道德经》的德观(20220215164339)_第1页
第四讲学习《道德经》的德观(20220215164339)_第2页
第四讲学习《道德经》的德观(20220215164339)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讲学习?道德经?的德观一、德之境界?道德经?第八章写道:“上善假设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假设水老子认为,最高境界的善像水一样, 尽管有利于万事万物,却从不炫耀或邀功。它永远 从高处流下,形状随万物的形状而改变,可圆可方。正所谓“厚德以顺,水的德行几乎到达了“道的境界。善具有多种表现形式。r居善地所谓“居,是指人们居住、生活的环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此,人们一定要选择“善的居住环境。孟母三迁的故事便是典型:孟子小的时候,住在墓地旁边,他便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玩办丧事的游

2、戏。于是孟母把家搬到市集,靠近杀猪宰羊的地方。没想到, 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习商人做生意和屠夫宰羊。孟母再一次搬家。这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每月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之后都学习记住。从此,孟家定居在 该处。由此可见,和蔼良的人生活在一起,天长日久,自己也会变得善良起来。r心善渊在这里,“心指的是爱心、善良之心、道德之心、仁爱之心。简而言之,就是“爱C这种爱就像深渊一样,是没有尽头的。r与善仁每个人在参与社会活动的时候,都有各种各样的交往圈。 无论在哪个圈子里活动, 都要做到与人为善。【案例】第三种朋友有一家大型集团公司,其业绩在该行业连续十年都是第一名。这家公司的董事常年轻能

3、干,亲自领导公司从租赁起家,一直到开展为如今的规模。这位董事长把周围的朋友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周围的酒肉朋友, 他经常和这类朋 友在一起吃喝玩乐, 但永远不会和他们共事; 第二类是一起共事的朋友, 但从来不和 他们一起吃喝玩乐;第三类是从小到大,一直“不把他当人看的朋友。在他心目中,只有第三类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因为这些朋友无论在他穷困潦倒 还是身家亿万时,都对他一如既往地嬉笑怒骂。 在他看来,敢指着鼻子骂他才是鞭策, 才是真正的“与善仁。F言善信要想得到别人的帮助,无论何时都要讲诚信,没有信誉的人永远不可能走向成功。T政善治所谓政善治,就是要善于处理问题。【案例】高明的厨子夏桀是一个有名的

4、暴君, 商汤想推翻夏桀的统治, 但苦于势单力薄,连续多日茶 不思饭不想。他手下虽然有兵有将,却没有一个好的谋士。一天,他突然发现近日来 吃的饭菜与往常大不一样,不是太咸就是太淡,于是很生气地把厨子叫来,发现对方 是夫人陪嫁中的一个叫伊尹的奴隶。商汤质问道:“为什么你这几天做的菜咸淡不一,这么难吃!伊尹不慌不忙地答复道:“我当然知道饭不能太淡,也不能太咸,要五味调和, 吃起来才有味道。这几天我看到大王你唉声叹气,似有疑虑,一定有很多心事。我故 意把饭做得咸淡不一, 就是想告诉大王,吃饭和治国的道理是一样的:任何问题都不能操之过急,要恰到火候,方能如愿。商汤一听,心想:“这厨子怎么有这么高深的理论

5、!看来来历非凡。他进行了一番调查,发现伊尹曾做过申国公主的老师,后来才成为奴隶陪嫁过来。于是,商汤起 用伊尹为宰相,为其出谋划策,迅速扩大了自己的领地,最终打败了夏桀。r事善能在这里,“事指的是复杂的事情。“事善能即通过观察一个人处理复杂事情的方法和 过程,判断其能力的大小。善于处理复杂问题的人通常是真正有本领的人。F动善时简单来说,就是采取行动时要找准时间。【案例】楚庄王的良策春秋时期,楚庄王整日不是游猎,就是在宫中饮酒作乐,从来不理朝政。甚至曾 经下令:谁要是劝谏,就把谁杀掉。有一天,大夫伍举冒死参见。楚庄王问:“难道你不知道进谏要杀头的吗?伍举答道:“即使杀头我也要进谏。我给大王说个谜语

6、:有鸟止于阜,三年不飞不鸣,是何鸟?楚庄王答道:“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数月之后,楚庄王还是像原来一样不理朝政,又有一位叫苏从的大臣来劝谏。楚庄王心想:“敢于冒死劝谏的大臣才是真正能为朝廷着想的大臣。其实,楚庄王早想治国,只是在寻找时机分清大臣的忠奸。后来,楚庄王在苏从和伍举的帮助下,很快稳定了政局,使楚国称霸一时。这就是“动善时。二、德之修行?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写道:“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 之,而莫之应,那么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7、。夫 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 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老子认为,最高的德行不是为了得到什么。正如?大学?所言之“在明明德,所谓明德,就是最高的德行 无私之德。 这就要求人们要为社会、 为大家着想,而不要把自己放 入其中。相反,低层次的德行那么是为了不失去已经得到的东西,因而等同于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意思是说:品德真正高尚的人所做的一切行为都不是为了使自己获得什么东西,所以他做事不会有任何目的,不考虑得失,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下德无为,而有以为。意思是说,品德低下的人只有在见到利益时才会采取行动,从来不做对他没有利益的

8、事。“上任为之,而无以为。即最高尚的人在有需要的时候就去行动,从来不考虑自己是否能得到回报。“上义为之,而有以为。即最高的道义那么是有选择地采取行动,使行动符合 道义、法制和伦理。“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即最懂礼仪的人无论见到什么人,都会按照礼 节行事,而不会考虑对方是否会给予回应。即便对方不理会,不还礼,对他也不会造成影响。当社会上没有道的时候,应该用德去衡量一个人;由于德是无私的,很多人往往德行不 够,这时就应该用仁去衡量人, 看他是否有爱心;如果这个人并不是对每个人都有爱心,就 要去看他是否讲道义,是否会帮助不认识的人;如果他连道义都不讲,那就看他是否讲礼节。“夫礼者,忠信之薄。所谓“薄,

9、是指最低的层次。要点提示判定人的五个层次: 道; 德; 仁; 义; 礼。“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前识就是对事物提前预知,这是道的精华。然而,老 子认为这是“愚之始,其中暗藏着大智假设愚的道理。“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真正能做事的大丈夫要修行厚德, 而不能做处于最低层次的无礼之人。 要做一个踏实 的人,而不追求华美的外表。简而言之,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一个人要想成为上德之人,就要学会以心换心, 学会舍得。三、道尊德贵?道德经?第五一章写道:“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势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道之尊也,德之贵也,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10、也。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 亭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长而弗宰。是谓玄德。道生万物,而德育万物。事物都有自己的形状,并因势而成。道冲、负阴抱阳、和光、 同尘等都是因势而成的表达。因此,万事万物都遵循道,而把德当成衡量自身的最高标准, 把对其他事物的爱和付出作为最高的人生目的。道与德的尊贵,不是一种自然的命运, 而是一种自然的常态。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历的 阳光雨露、衣食住行,都是自然所赐予的,但它从来不要求回报。道生万物,德养万物,使 其稳定、成熟、结果,保护它们,收藏它们,因为这是道德的本性和自然现象。然而大道尽管生育了万物,却不占有它们;尽管有作为,却从不以此为自己的特

11、长,从不邀功;尽管让万物成长,却从不屠杀它们。这就是“玄德,即天下最高尚、最尊贵的德。由此看来,人无德不立,无德不行,无德不成。没有德的人在社会上是站不住脚的。四、圣人之德?道德经?第八一章写道:“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 博者不知。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 道,为而弗争。F信与美所谓“信言,是指那些对人们真正有利的语言。这样的语言一定不是华美的。古语有云:“知他者智,自知者明。但很多人往往喜欢听一些华美的语言,这些语言通常与现实情况不符,是虚假、不可信的。r辩与善真正的善者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从来不去争辩,因为“圣人不辩,他们不是用语言,而是用德行和品质去征服别人。善于争辩的人往往是内心不够真诚、坦率的人。r知与博“知就是“智,是指有智慧的人。他们掌握的知识往往并不广博,而是专而深。只 有对一件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