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诗歌鉴赏——山水田园诗_第1页
王维诗歌鉴赏——山水田园诗_第2页
王维诗歌鉴赏——山水田园诗_第3页
王维诗歌鉴赏——山水田园诗_第4页
王维诗歌鉴赏——山水田园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二(8)班唐诗鉴赏王维篇王维诗歌鉴赏山水田园诗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王维生平及诗风特点。 2、理解王维诗歌的思想感情。3、掌握王维诗歌中的艺术表现手法。(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能力,在高考中能科学解题。(三)情感目标 感悟王维诗歌中的闲情逸致,领略如画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精神。二、教学重点:从形象、语言、手法等多角度分析王维作品,掌握王维诗的主要特点。三、教学难点:王维诗歌的禅意理解。四、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法,先练后讲反思法教学过程:一、导语:二、王维生平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著名诗人,世称“王右丞”。原籍太原祁人。苏轼赞他“味摩诘之诗,诗

2、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居于蓝田辋川别墅,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他著有王右丞集,存诗400首。王维善画人物、丛竹、山水。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少年多才,开元九年(21岁)中状元后,即解褐为太乐丞,开始了仕宦生涯。34岁那年,赴洛阳,献诗中书令张九龄,次年他便拜右拾遗,到王维50岁时,离朝屏居辋川,上元元年(760年)夏,60岁的王维转尚书右丞,这是他一生所任官职中最高的官阶,也是最后所任之职,第二年七月便去世了。三、主体 (一)请看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

3、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1、内容感知:朗读、描述内容: 2、请你试着从绘画美的角度,感悟这首诗的诗情画意。 分析解题思路:要做这个题目,我们该从什么角度入手呢?牵涉到绘画美,那一定是关于画面,所以我们要确定作者写了什么(列举对象,重绘图景)?怎么写的(确定表现技巧)?写的怎么样(阐述表达效果)?为什么写(结合诗歌主旨)?(1)哪些诗句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绘画美)”的艺术特点? A首联写 B颔联写 (2)本诗表现了王维怎样的思想志趣?C颈联写 D尾联写 (3)归纳诗歌的艺术手法 (二)王维诗歌中的自然景象“诗中有画”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

4、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问题:作者在这首诗中描写了哪些自然景象?它们有什么特点?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解题思路:景境情) (三)王维诗歌中的人物形象1、诗人自己 田园乐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问题:请简析“山客”形象?(思路:结论分析意义) 2、诗中人物生活 新晴野望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问题:尾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思路:结论分析意义或效果) (四)王维诗歌语言 1、炼字: 过香积寺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5、。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问题:你认为第三联两句的诗眼分别是哪两个字,为什么?请简要赏析。(思路:找出解释意义或效果) 2、语言风格: 山中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问题:请简析本诗的语言特色。(思路:结论分析意义与效果) (五)王维诗歌中常用艺术手法:情景交融、以动衬静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思路:指出手法结合诗歌分析点明作用或表达效果) 四、小结:做歌鉴赏题一定要审好题目,题目问什么,有针对性的去解答。出题思路离不开诗歌形象、诗歌语言、诗歌表现手法。而写诗的目的又离不开诗人的表情达意,无论是形象,语言还是表现

6、手法都是为诗歌主旨服务的,这就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文以载道”思想。 王维诗歌鉴赏山水田园诗(教师版) 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王维生平及诗风特点2、理解王维诗歌的思想感情3、掌握王维诗歌中的艺术表现手法。(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能力,在高考中能科学解题。(三)、情感目标 感悟王维诗歌中的闲情逸致,领略如画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精神。二、教学重点:从形象、语言、手法等多角度分析王维作品,掌握王维诗作的主要特点。三、教学难点:王维使各种的禅意理解。四、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法,先练后讲反思法教学过程:一、导语:中国的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

7、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辽阔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悠闲生活的向往。早在诗经中就有描写山水田园的诗句,后来至陶渊明全力写田园诗,是田园诗的第一座丰碑,南朝的谢灵运、谢眺等诗人大量写山水诗。此后,山水田园便成了诗人们经常表现的题材。到了盛唐时代,山水田园诗进入了繁荣时期,出现了以写山水田园诗为主的诗人群,人们称之为“山水田园诗派”,主要代表是孟浩然和王维,此外还有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等人。今天,我们就来赏析王维的诗歌。二、王维生平王维(701761),字摩诘(ji),盛唐著名诗人,世称“王右丞”。原籍太原祁人。苏轼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8、;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他著有王右丞集,存诗400首。不仅如此,王维善画人物、丛竹、山水。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少年多才,开元九年(21岁)中状元后,即解褐为太乐丞,开始了仕宦生涯。34岁那年,赴洛阳,献诗中书令张九龄,次年他便拜右拾遗,到王维50岁时,离朝屏居辋川,上元元年(760年)夏,60岁的王维转尚书右丞,这是他一生所任官职中最高的官阶,也是最后所任之职,第二年七月便去世了。三、主体 (一)请看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9、。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1、内容感知:朗读、描述内容: 参考:(初夏时节,雨水绵绵,积久不停,静谧的山林潮湿阴暗,野村炊烟缓缓升腾;女人家烧藜菜煮黄黍,把这粗劣饭菜送给东面田头干活人。看吧,垅中水田薄雾蒙蒙,一行白鹭掠空而飞;听吧,幽静清凉的树林中传来黄鹂宛转动听的啼声。我独处空山之中,观赏朝槿晨开晚谢,参悟人生短暂;幽栖松林之下,采露葵品味清斋素食。我早已去尘心,绝俗念,随遇而安,于人无碍,与世无争,和村里的那些淳朴村民相处得亲近随和,还有谁会无端地猜忌我呢?)前四句写山村田园景色;后四句抒写幽居山林的生活乐趣。2、请你试着从绘画美的角度,感悟这首诗

10、的诗情画意。 分析解题思路:要做这个题目,我们该从什么角度入手呢?牵涉到绘画美,那一定是关于画面,所以我们要确定作者写了什么(列举对象,重绘图景)?怎么写的(确定表现技巧)?写的怎么样(阐述表达效果)?为什么写(结合诗歌主旨)?(1)哪些诗句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绘画美)”的艺术特点? A首联写田家生活。先写空林烟火,一个“迟”字,不仅把阴雨天的炊烟写得十分真切传神,而且透露了诗人闲散安逸的佛家心境;再写农家早炊、饷田以至田头野餐,展现一系列人物的活动画面,秩序井然而富有生活气息,农妇田夫那怡然自乐的心情跃然纸上。B颔联写自然景色。同样是诗人静观所得,诗人只选了形态和习性迥然不同的黄鹂、白鹭,

11、联系着它们各自的背景加以描绘,一则取动态,一则取声音;两种景象,动静结合,互相映衬,互相配合,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所谓“诗中有画”,这便是很好的例证。前四句写山村田园景色,准确把握物象的特征和基调。抓住物象的色彩,细腻传神,鲜明地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绘画美)”的艺术特点。(2)本诗表现了王维怎样的思想志趣?C颈联写闲适恬静的禅寂生活诗人独处空山之中,清斋素食。这情调,在世俗人看来,未免过分孤寂寡淡了,然而早已厌倦尘世喧嚣的诗人,却从中领略到极大的兴味,比起那纷纷扰扰、尔虞我诈的名利场,何啻天壤云泥之差别。充满了闲情逸致。D尾联写诗人淡泊名利的旷达心境。诗人自谓自己是野老,运用了

12、两个充满老庄色彩的典故,抒写自己澹泊自然的心境:一是庄子杂篇寓言的杨朱,前往老子处学道,路上旅舍主人欢迎他,客人都给他让座;学成归来,旅客们却不再让座,而与他“争席”,说明杨朱已得自然之道,与人们没有隔膜了。二是列子黄帝篇的典故:海上有人与鸥鸟相亲近,互不猜疑。一天,父亲要他把海鸥捉回家来,他又到海滨时,海鸥便飞得远远的,心术不正破坏了他和海鸥的亲密关系。这两个充满老庄色彩的典故,一正用,一反用,两相结合,抒写诗人淡泊名利的旷达心境。(3)归纳诗歌的艺术手法情景交融,动静结合寓禅理(脱离尘俗、幽居山林的闲情逸致)于写景叙事中用典明志。(二)王维诗歌中的自然景象“诗中有画”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

13、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问题:作者在这首诗中描写了哪些景象?它们有什么特点?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解题思路:景境情)明确:诗中写了空山、新雨、明月、青松、清泉等自然景物,以及浣女喧竹、渔舟穿莲的百姓生活;构成一幅清幽明净恬美的雨后傍晚秋景图;表现了作者对安闲淳朴生活的向往。(三)王维诗歌中的人物形象1、诗人自己田园乐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问题:请简析“山客”形象?(思路:结论分析意义)明确:本诗中的“山客”是一个享受闲散生活的形象。在桃红柳绿的明媚景色中,在花落莺啼的宁静环境中,“山客”睡得酣甜安稳,

14、于身外之境一无所知,一个热爱自然、淡泊名利、追求田园自由闲适生活的诗人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1、诗中人物生活新晴野望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问题:尾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思路:结论分析意义或效果)明确: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工作的景象。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从而给前面所给的静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幅画面活了起来。(四)王维诗歌语言 1、炼字:过香积寺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

15、,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问题:你认为第三联两句的诗眼分别是哪两个字,为什么?请简要赏析.(思路:找出解释意义或效果)明确:诗眼分别是“咽”和“冷”;山中的流泉因为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由于山木幽暗,似乎显得阴冷,连日色也被它映冷了。“咽”和“冷”二字一写听觉,一写触觉,精炼传神的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2、语言风格:山中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问题:请简析本诗的语言特色。(思路:结论分析意义与效果)明确:朴素自然本诗一、二句简要交代送别归家,三、四句写对朋友重逢的殷殷期待。语言不做任何雕琢,显得朴素自然、感情真挚。和诗歌情境相得益彰。(五)王维诗歌中常用艺术手法:情景交融、以动衬静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思路:指出手法结合诗歌分析点明作用或表达效果)明确情景交融、以动衬静诗中所写的是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又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