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MW机组锅炉再热器检修规程_第1页
1000MW机组锅炉再热器检修规程_第2页
1000MW机组锅炉再热器检修规程_第3页
1000MW机组锅炉再热器检修规程_第4页
1000MW机组锅炉再热器检修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000MW机组锅炉再热器检修规程1. 设备概况及参数再热器受热面分为两级,即第一级再热器和第二级再热器。第二级再热器布置在二级过热器和三级过热器之间,一级再热器布置在省煤器和第二级过热器之间。二级再热器顺流布置,受热面特性表现为半辐射式;一级再热器逆流布置,受热面特性为纯对流。再热器的汽温调节主要靠摆动燃烧器,在一级再热器的入口管道上布置事故喷水减温器,两级再热器之间设置有一级微量喷水,内外侧管道采用交叉连接。再热器系统流程见图41。再热器温度主要是通过摆动燃烧器调节,同时在紧急情况下可以使用事故喷水减温器来控制。同时再热器出口装设了4个再热器安全阀来保护再热器不超压。 图4-1 再热器系统

2、流程图1.1 一级再热器从汽机高压缸排出的蒸汽经2根冷再管道引入一级再热器入口联箱,入口联箱布置在锅炉的后墙外侧,从入口联箱引出192个屏,每屏由8根管道组成,共1536根管道,受热面积32117m2,管屏沿炉膛左侧向右侧平行布置。一级再热器材料见下表。表4-1 一级再热器材料规格表序号名称数量规格材料1一级再热器进口集箱176212Cr1MoVG2一级再热器进口连接管153657.1515CrMoG3一级再热器153657.1515CrMoG,12Cr1MoVG,SA-213-T914一级再热器出口连接管153657.15SA-213-T915一级再热器出口集箱261038SA-335-P9

3、16一级再热器出口连接管道461026.97SA-335-P917再热器微量喷水减温器461026.97SA-335-P918一级(低温)再热器受热面积m2321179一级(低温)再热器片数片1921.2 二级再热器二级再热器布置在三级过热器之后,属半对流半辐射受热面,从一级再热器出来的蒸汽经交叉管道布置后进入二级再热器入口的两个联箱,两个联箱各引出24段管屏,每屏23根管组成了二级再热器受热面,二级再热器受热面面积8834m2。二级再热器材料见下表。表4-2 二级再热器材料规格表序号名称数量规格材料1二级再热器进口连接管道461026.97SA-335-P912二级再热器进口集箱261036

4、SA-335-P913二级再热器进口连接管110457.15SA-213-T91,SA-213-S304H4二级再热器110457.15SA-213-S304H(喷丸) HR3C5二级再热器出口连接管110457.15SA-213-TP310HCbN SA-213-T926二级再热器出口集箱266056SA-335-P927末级(高温)再热器受热面积m288348末级(高温)再热器片数片481.3再热器结构特点: 再热器联箱采用610mm大直径结构,这样有利于再热蒸汽的流量平衡,同时,再热蒸汽内的杂质不会进入到再热蒸汽管道内。再热蒸汽采用一次交叉布置方式,可以减低烟气偏差对再热蒸汽吸热的影响。

5、二级再热器高温区域采用高等级材料,可以减缓高再热蒸汽运行温度引起的氧化皮问题。 2、 检修类别及检修周期说明:检修类别为A、C级检修。检修周期为A、C级检修对应的检修周期。检修类别检修周期备注A级检修6年C级检修2年3、 检修项目3.1、A级检修标准项目 序号检 修 项 目1清扫管子外壁积灰2检查管子磨损、胀粗、弯曲、腐蚀、变形情况,测量壁厚及蠕胀3检查、修理管子支吊架、管卡、防磨装置等4检查、调整联箱支吊架5打开检查孔或割下封头,检查腐蚀,清理结垢6检查联箱管座焊口7割管取样8更换少量管子9校正管排10检查出口导汽管弯头、集汽联箱焊缝3.2、C级检修标准项目序号检 修 项 目1清扫管子外壁积

6、灰2检查管子外观情况3检查管子管卡是否脱落、防磨装置是否良好4校正管排4、 检修前试验项目及标准序号试验项目试验内容试验方法试验标准1235、 主要备品备件说明:主要备品备件、主要材料及专用工器具等。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材质1一级再热器管57.2X3.81米1012Cr1MoVG2一级再热器管57.2X3.81米1015CrMoG3一级再热器管57.2X3.81米10SA213-T914一级再热器管57.2X4.44米1012Cr1MoVG5一级再热器管57.2X4.44米1015CrMoG6二级再热器管子57.2X3.81米10SA213-T917二级再热器管子57.2X3.81米10S

7、A213-Super304H-SB8二级再热器管子57.15X3.81米10HR3C9二级再热器管子57.15X4.23米10HR3C10二级再热器管子57.15X4.23米10SA213-T9211二级再热器异种钢焊接头57.2X3.81/3.81米2SA213-Super304H-SB+ HR3C12二级再热器异种钢焊接头57.15X4.23/4.23米2SA213-T92+ HR3C13二级再热器异种钢焊接头57.2X3.81/3.81米2SA213-Super304H-SB+ SA213-T916、 检修工艺步骤及质量标准序号检修项目工艺方法质量标准1再热器清灰和检修准备(1)管子表面

8、和管排间的积灰用杂用空气清扫。(2)再热器悬吊管表面积灰用杂用空气清扫。(3)进入再热器检修现场的电源线应架空,电气设备使用前应检查绝缘和触电、漏电保护装置。(1)管子表面和管排间的烟气通道内无积灰、结渣和杂物。(2)再热器悬吊管表面无积灰。(3)电气设备绝缘良好,触电和漏电保护可靠。2管子外观检查(1)检查管子磨损a. 检查吹灰器吹扫区域内管子和测量壁厚。b. 检查再热器悬吊管和测量壁厚。c. 检查蛇形管弯头和测量壁厚。d. 检查管排外圈蛇形管向火侧和测量壁厚。e. 检查从管排或管屏出列的管子和测量壁厚。f. 检查穿墙管及密封。g. 检查水平布置的蛇形管管夹和悬 吊管附近的管子。(1)受热面

9、管子表面光洁,无异常或严重的磨损痕迹。(2)管子磨损后其减薄量小于管子壁厚的30%。(2)检查管子蠕胀和高温腐蚀a. 蠕胀检查应使用专用的各类管径胀粗极限卡规或游标卡尺。b. 检查一级再热器和二级再热器的迎风面管段的胀粗。c. 检查一级再热器和二级再热器的管子表面,特别是向火侧表面的高温腐蚀。(1)碳钢管子胀粗值应小于3.5%D,合金钢管子胀粗值应小于2.5%D。(2)管子外表无明显的颜色变化和鼓包。材质为合金钢管表面球化大于4级时,宜取样进行机械性能试验,并作出相应的措施。(3)管子外表的氧化皮厚度须小于0.6mm,氧化皮脱落后管子表面无裂纹。(4)管子表面腐蚀凹坑深度须小于管子壁厚的30%

10、。3管排外观检查(1)检查管排变形和整形a. 检查管排横向间距。消除横向间距偏差和变形的原因,并整形。b. 检查管排平整度,宜割除出列管段,消除变形点后再焊复。c. 检查管排的管夹和管排间的联接及磨损情况。d. 检查再热器管排与均流板、阻流板间的固定与磨损。e. 检查管排膨胀端与前墙水冷壁的距离和磨损情况。(1)管排排列整齐、平整,无出列管,管排横向间距一致,管排间无杂物。(2)管卡、均流板和防振隔板完好无损,无变形、无脱焊,与管排固定良好,并保证管子能自由膨胀。(3)再热器与悬吊管固定良好,管卡与管子焊缝无裂纹。(4)再热器管和悬吊管无变形。4割管检查(1)金属监视管段的位置应由金属监督部门

11、确定。(2)化学监督段的位置应由化学监督部门确定。(3)监视管割下以后应标明管子的材质、部位、向火侧面和蒸汽流向。(4)封堵管子割开后现场的管口。(5)管子切割后监视管应保持原样和完整。(6)严禁使用割炬切割监视管。(1)割管的切割点应符合DL612的规定和要求。(2)监视管内外壁无损伤。5管子焊缝检查(1)对联箱管座与管排对接焊缝去锈、去污、抽查。(2)全面检查运行10万小时后的高温再热器出口联箱管座与管排的对接焊缝,并由金属监督部门对焊缝进行探伤抽查。(3)全面检查运行10万小时后的异种钢焊缝,并由金属监督部门进行无损探伤抽查。(4)打磨管座焊缝裂纹,彻底消除后进行补焊。焊接时应采取必要的

12、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的措施。(1)焊缝及焊缝边缘母材上无裂纹。(2)补焊焊缝无超标缺陷。焊缝应符合DL438的要求。6防磨装置检查(1)检查防磨装置,防磨装置磨损和烧损变形严重时应予以更换。(2)检查防磨装置的固定位置。(1)防磨板和烟气导流板须完整,无变形、烧损、磨损和脱焊。(2)防磨罩与管子能自由膨胀。7管子更换(1)管子切割a. 参照水冷壁管的割管要求进行再热器管割管。b. 管子切割后现场管排开口处应即予以封堵。c. 割点附近和管夹应在切割前与管子或所在管排脱离。d. 管子切割时不应损伤相邻的管子。e. 管子切割应采用机械切割,对于特殊部位而需用割炬切割时,须消除切割部位的热影响区。(1

13、)切割点位置须符合DL6121996的5.29的要求。(2)切割点管子开口应与管子保持垂直,开口平整。(3)对于采用割炬切割的管子,在管子割开后应无熔渣掉进管内。(2)新管检查a. 新管外观检查。检查管子表面裂纹。检查管子表面压扁、凹坑、撞伤和分层。检查管子表面腐蚀。管子内外表缺陷的深度超过管子壁厚的10%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检查弯管表面拉伤和波浪度。检查管径及壁厚。b. 检查合金钢管硬度、合金元素检测和金相检查。c. 新管使用前宜进行化学清洗,弯管应进行通球试验,对口前用压缩空气进行吹扫。(1)管子外表无压扁、凹坑、撞伤、分层和裂纹。(2)管子表面无腐蚀。(3)弯管表面无拉伤,其波浪应符合

14、DL50311994的表4.2.6的要求。(4)弯管实测壁厚应大于直管理论计算壁厚。(5)弯管的不圆度应小于6%,通球试验合格。(6)管子管径与壁厚的正负公差应小于10%。(7)合金钢管子硬度无超标。合金成分正确。(8)新管子无铁锈等杂质。(3)新管焊接。a. 管子的焊接工艺应符合DL500792中5.0的要求。b. 新管施工焊口须100%探伤。c. T91、T92、SA-213-S304H、SA-213-TP310HCbN管子焊接,必须进行焊前充氩,焊后热处理。(1)管子焊接质量标准应符合DL500792。(2)管道对口和焊接应符合DL50311994中5.1和5.2的要求。(4)施工焊缝应

15、100%合格(5)T91、T92、SA-213-S304H、SA-213-TP310HCbN管子的热处理温度必须符合焊接工艺。8联箱检查(1)焊缝检查a. 联箱管座角焊缝去锈、去污检查。对运行10万小时以上的过热器和再热器出口联箱的管座角焊缝应进行全面普查或无损探伤。b. 对联箱封头焊缝去锈检查,必要时进行无损探伤检查。运行10万小时后应进行超声波探伤。c. 焊缝裂纹补焊前应对裂纹进行打磨,在确认无裂纹痕迹后方可进行焊接,并采取必要的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的措施。(1)焊缝表面及边缘无裂纹。(2)联箱封头焊缝无裂纹。(3)补焊焊缝超声波探伤检验合格。(2)外观检查a. 检查联箱外壁的腐蚀点,必要

16、时测量壁厚。b. 宏观检查低温再热器和高温再热器的出口联箱,运行10万小时后,首先应进行宏观检查,应特别注意检查联箱表面和管座孔周围的裂纹。然后,对联箱进行金相检查,对金相检查超标的联箱应进行寿命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c. 联箱检查孔去锈后,检查其焊缝部分,运行10万小时后应进行超声波探伤。(1)联箱腐蚀或磨损后的壁厚应大于设计允许壁厚。(2)联箱的表面、管座孔周围和联箱检查孔焊缝部分无表面裂纹。(3)联箱金相组织的球化应小于5级。(3)联箱内部检查和清理a. 检查和清理联箱内部积垢。b. 检查联箱内壁及管座处腐蚀和裂纹。c. 对于有内隔板的联箱,在运行10万小时后应用内窥镜对内隔板的位置及焊缝进行全面检查。(1)联箱内部无结垢。(2)联箱内壁无腐蚀和裂纹。(3)隔板固定良好,无倾斜和位移,焊缝无裂纹。(4)吊杆、吊耳及支座检查a. 检查吊杆的腐蚀和变形。b. 检查吊杆与吊耳联接的销轴变形。c. 对吊耳与联箱焊接的角焊缝去锈污后进行检查,或打磨后着色检查。d. 检查弹簧支吊架的弹簧弹力。e. 检查联箱支座膨胀间隙。(1)吊杆表面无腐蚀痕迹。(2)吊杆受力均匀。(3)销轴无变形。(4)吊耳与联箱的角焊缝无裂纹。(5)吊杆受力垫块无变形。(6)弹簧支吊架弹簧受力后位移正常。(7)联箱支座接触良好,膨胀不受阻。7、 检修后试验项目及标准序号试验项目试验内容试验方法试验标准1水压试验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