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大学认同调查的思想与实验(一)——以四川大学2009年本科毕业生为例_第1页
当代中国大学认同调查的思想与实验(一)——以四川大学2009年本科毕业生为例_第2页
当代中国大学认同调查的思想与实验(一)——以四川大学2009年本科毕业生为例_第3页
当代中国大学认同调查的思想与实验(一)——以四川大学2009年本科毕业生为例_第4页
当代中国大学认同调查的思想与实验(一)——以四川大学2009年本科毕业生为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当代中国大学认同调查的思想与实验(一)以四川大学2009年本科毕业生为例2011年3月第28卷第1期高等教育发展研究ResearchinHigherEducationDevelopmentMar.201I当代中国大学认同调查的思想与实验(一)以四川大学2009年本科毕业生为例刘莘,王光华等一(1.四川大学发展研究中心;2.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摘要:这份文本是个案研究与普遍叙述相结合的一次尝试.调查数据取自被调查大学这个个案,但结合着前实证经验的大学思想却欲以通过特殊性透视普遍性.不是欲以特殊性证明普遍性,而是欲以诉求当代中国大学结构的普遍性去解释特殊性并通过这种解释反观更广阔的社会语境的普遍

2、性.文本目的决定了要选择哪些数据进行重点解读,以及这种解读需要涉及哪些无法由调查数据予以证实的大学思想和前实证经验.文本中的一些叙述看起来只具有针对调查数据的特殊意义,另一些叙述看起来只具有与调查数据没有关系的普遍意义.但把文本的叙述作为一个整体,则可以清晰地看到贯穿于其中的从特殊到普遍的叙述脉络.关键词:当代中国大学生;思想;认同调查;自由;真理;关爱中图分类号:G642.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024(201101-0006231.导言1.1这份文本是经验研究与非经验研究相结合的一次尝试.大学思想,前实证经验和调查数据构成了这份文本的三个方面的输入内容.架构文本的大学思想已经在问

3、卷设计中予以了反映并将随整个文本逐步展开.大学思想隶属于由笔者予以支持和阐释的更广阔的政治与社会哲学.按照这种哲学,文本创作者的前实证经验之所以有资格成为文本的输入内容,是因为前实证经验作为存在经验已然承载了使之这样可能而非那样可能的大学共在结构和呈现这种共在结构的大学思想.按照这种哲学,调查数据是这份文本的关键构成,但却不能封闭欲以通过前实证经验和调查数据来呈现自身的大学思想.倘若没有使之有效生成的思想对之进行阐释,调查数据顶?此次谓查历时近三个月(始于2009年4月上旬终于7月初),包括如下阶段:问卷设计(初始设计,测试,反馈和修订).调研实旌(组织团队,确立抽样方案,发放和回收问卷),数

4、据处理(确立数据分析思路,数据录入,数据计算)和报告撰写(报告内容主要是交叉分析和事实描述,与本文不同.本文撰写时间和地点请参见注54).此次调查的实施在该届本科毕业生离校之前完成.抽样框按照2009年四川大学本科毕业生居住宿舍的分布情况而构造.调研组成员遵守社会调查的相关规范要求,按照调研组确立的样本有效标准获得样本699份.有效回收的样本特征与四川大学2009年毕业生的实际情况基本吻合,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参见本文第2部分基础数据中的填表人的基本信息).-?刘莘为本文撰写者和该次调研的总负责人,在调研过程中负责问卷设计,团队组织,流程管理和数据分析思路.王光华在调研过程中同的角度对文本提出了

5、修改建议.调研组成员全部名单如下(按拼音顺序排列)t陈林,陈学仕,陈雅文,耿若冰,何力,康茜,蓝丽,李辰,李洪利,李毅(河南),李毅(陕西),刘莘,李知倚,廖安德,时弱,田昭,王江涛,王光华,王雨平,王贞贞,杨涛,张丽娅,赵珂,曾志.除了参与问卷发放和回收,很多成员还在问卷设计,抽样方案,数据录入,数据分析思路,最初报告的排版等方面做出了相应的贡献,限于篇幅?0推动此次调查的哲学思想体现在我的理解社会的几条进路演讲与对话一文中.这篇文章载于立场(余虹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2006年).6当代中国大学认同调查的思想与实验(一)多只是没有生气的材料.不得不在前实证经验中进行这种阐释的大学思想

6、势必透过这个个案的调查数据思考使之可能的更大的社会语境.当然,这种思考作为政治与社会哲学的一部分必须被约束在文本主题的范围之内,约束在不与调查数据相冲突的前提下.从这个角度看,这份文本既是大学思想,前实证经验和调查数据相互激发的结果,也是这三者在相互激发中相互约束的结果.不同于对于调查数据的信度要求,文本的信度在于大学思想,前实证经验和调查数据三者之间的融贯性,在于内含于这种融贯性中的有效性.当然,读者是否认为这份文本的叙述可信或有效,则取决于读者的判断以及判断行为对这份文本的渗透程度.1.2这份文本是个案研究与普遍叙述相结合的一次尝试.调查数据取自被调查大学这个个案,但结合着前实证经验的大学

7、思想却欲以通过特殊性透视普遍性.不是欲以特殊性证明普遍性,而是欲以诉求当代中国大学结构的普遍性去解释特殊性并通过这种解释反观更广阔的社会语境的普遍性.文本目的决定了要选择哪些数据进行重点解读,以及这种解读需要涉及哪些无法由调查数据予以证实的大学思想和前实证经验.文本中的一些叙述看起来只具有针对调查数据的特殊意义,另一些叙述看起来只具有与调查数据没有关系的普遍意义.但把文本的叙述作为一个整体,则可以清晰地看到贯穿于其中的从特殊到普遍的叙述脉络.这种叙述未就内含于大学思想的任何普遍概念予以封闭的定义,以至于一个概念的思想内涵及与其它概念的思想关系往往要在只具有特殊意义的数据分析中随着文本的推进而展

8、开.这种叙述并不是要抹杀调查数据的特殊意义,相反,这种叙述正是要通过对普遍性的追问进而逼显这些调查数据对于被调查大学的真实的特殊意义.毕竟,没有外于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没有外于特殊性的普遍性.当然,这种叙述不可能凭借有限的特殊调查数据延伸至无限的普遍性.如何控制叙述节奏并把握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合理张力为整个文本提出了挑战.1.3为了应对这个挑战,文本分成了1O个的思路和基本结构.第2部分为"基础数据"(2.12.10),公布了问卷信息和采集到的数据的汇总情况.第3部分为"思想基础"(3.13.3),初步给出了将在文本中不断展开的大学思想,并讨论了基于这个思想的

9、问卷设计思路和调查目标.第4部分为"一致性"(4.14.4),基于数据分析探讨了问卷设计捕捉到的一个特殊的不一致性现象及蕴含于其中的丰富内容.第5部分为"公民意识"(5.1-5.5),分析了被调查大学对于公民意识的扶持情况并在分析过程中探讨了公民意识和求真意识等社会意识对于大学精神的意义.第6部分为"求真意识"(6.1-6.6),描述了被调查大学的求真意识状况并结合当代中国大学结构的普遍的外部复杂性解释了何以如此,探讨了真理发现和知识增长与传播作为大学的本质目的如何构成了大学的普遍的内部复杂性.第7部分为"交流行为"

10、;(7.1-7.3),分析了被调查大学的交流状况并阐述了自由平等的交流结构对于真理发现和知识增长与传播的意义.第8部分为"专业认同"(8.18.5),结合被调查者的专业认同情况阐述了大学的社会分化职能并从中引申出对当代中国高等教育问题与基础教育问题的关系的相关论述.第9部分为"大学认同"(9.1-9.5),基于数据分析澄清了何谓被调查者对于就读大学的认同,说明了"判断力命题"的意义及在本次调查的数据结构中的证实过程,阐述了判断力命题自身蕴涵的失效要求以及这种要求的社会意义.第3部分至第9部分是文本的核心内容,每个部分都试图将特殊性与普

11、遍性的叙述张力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核心内容的每一个方面在作为整体的文本中都有程度不等的相互关联,正是这种关联协调着文本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叙述张力并支撑着文本的融贯性和有效性.第1O部分为"结语"(10.110.4),简要描述了此次调查及数据采集的局限并对理想条件下的当代中国大学认同调查及其意义作了概述与调查的八位同学的发自内心的感言.这些感言没有统一的格式和内容,它们从不同的视角生动再现了这份文本的个体生命的语境.这些带有体温和脉动的感言作为珍贵的田野资料成为了这份文本的有机构成,为以逻辑严整为规范要求的数据分析和理论叙述增添了感情和色彩.将调研感言包含进来的这份文本虽有

12、七万余字的篇幅,却7当代中国大学认同调查的思想与实验(一)不可能充分展现和论证在文本中起架构作用的隶属于政治与社会哲学的大学思想,更不可能描述这种思想的历史渊源和演变.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份文本希望达成的融贯性并非向内封闭的终点而是向外探索的起点.2.基础数据2.1关于大学的理想与现实1.你认为大学最不应该依据什么而运转?(1)自身利益3O.3;(2)市场需求1O.8;(3)行政指令41.2;(4)社会舆论17.7.2.对比上题中你的选项,你认为我校的实际运转是否以之为标准?(1)很大程度上9.O;(2)相当程度上47.5;(3)很小程度上40.4%;(4)完全不以之为标准3.2.3.你认为大学

13、最应该依据什么价值而运转?(1)关爱17.4%/I;(2)正义7.2;(3)真理5O.8oA;(4)自由24.7.4.对比上题中你的选项,你认为我校的实际运转与之:(1)吻合1.4%;(2)基本吻合50.4;(3)相距甚远43.5;(4)严重背离4.8.2.2关于我校的教育环境,你认为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2.3关于学生的综合发展,你认为我校在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2.4关于课程设置:13.你认为有浪费本科生时间的校级平台课吗?(1)没有;39.5(2)有6O.5多选:口大学英语13.3;口思想道德修养37.4;口计算机基础15.5%;口体育5.O;口军事理论48.1;口形势与政策44.5;口法律

14、基础9.8;口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33.3;口中华文化15.2;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32.9;口毛泽东思想概论41.2%;口邓小平理论概论37.9;口(文科)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9.3.14.如果上一题答"有",你认为下述哪些说法能够成立?因为这些课程:(多选)口挤占了专业学习的时间31.oH;口知识,学术或思想含量太低70.9;口制约了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21.9;口制约了学生的创新精神29.1;口滋长了虚假的学风55.1.15.你认为自己所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能否反映该学科领域的全貌和最新发展?(1)能够5.2;(2)基本能够53.3;(3)不能38.5;(4)无法判断3.

15、O.16.你认为自己所在专业有几门课的课程内容已经陈旧或过时?(1)没有18.O;(2)1-3门49.3;(3)46f-j25.7;(4)710门4.9;(5)10门以上2.2.17.你认为自己所在专业有几门课的课程内容缺乏足够的知识,技术或思想含量?(1)没有13.1;(2)13门53.2;(3)46门26.0;(4)7一lO门5.2;(5)1o门以上2.6'/t.18.我校的文化素质选修课的丰富程度和水平是否吻合我校作为重点综合大学的地位?(1)十分吻合7.3;(2)较为吻合51.3;(3)有一定差距32.2;(4)差距很大5.6;(5)无法判8"基础数据"保持

16、了原始问卷的结构.只是取消了问卷说明并增添了各节标题的番号.当代中国大学认同调查的思想与实验(一)断3.6.19.我校作为重点综合大学对你的人文底蕴的提升所起的作用是:(1)很大8.5;(2)较大51.8;(3)不大36.3;(4)没有作用3.4.2.5关于教师与教学:2O.你认为优秀大学教师的最重要的特点是:(1)有人格魅力或感召力35.9;(2)能够启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43.7;(3)能够帮助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的良好结合12.1;(4)能够向学生呈现本学科的前沿进展或国际视野8.3.21.在本科阶段的学习中,有多少位教师能达到你心目中的优秀教师的标准?(1)没有4.6;(2)13位

17、52.9%;(3)46位32.3;(4)710位7.5;(5)10位以上2.7.22.在校级平台课的范围内,有没有让你感到沉闷乏味的教学?(1)没有17.2;(2)有82.8多选:口大学英语19.3;口思想道德修养40.3;口计算机基础25.2;口体育3.5;口军事理论39.9;口形势与政策39.9;口法律基础18.9;口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45.3;口中华文化14.9;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43.1;口毛泽东思想概论52.8;口邓小平理论概论49.5;口(文科)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9.4.23.对于大多数校级平台课的教师,你准备用下述哪个词来描述他们?(1)"优秀"2.9

18、;(2)"良好"54.4;(3)"平庸"39.8;(4)"糟糕"2.9.24.在你的专业课程(包括类级平台课)的学习中,有没有让你感到沉闷乏味的教学?(1)没有19.7;(2)有80.3请选择(口13门60.8;口46f-j31.3;口71Of-j5.8;口1O门以上2.3).25.对于大多数专业教师,你准备用下述哪个词来描述他们?(1)"优秀"10.8;(2)"良好"64.7;(3)"平庸"22.8;(4)"糟糕"1.6.26.给你上过课的专业教师中,你

19、认为有多少教师是在认真地追求学问,思想或真理?(1)几乎没有3.9;(2)少部分41.4%;(3)一半左右24.3%;(4)大部分22.7;(5)绝大部分7.6%.27.你系统性地旁听或选修过几门由学校开出的文化素质选修课?(1)没有7.6;(2)1-4门58.9;(3)5-8门24.1;(4)8f-j以上9.3.28.对于你听过课的大多数文化素质选修课的教师,你准备用下述哪个词来描述他们?(1)"优秀"7.6;(2)"良好"72.0;(3)"平庸"18.9;(4)"糟糕"1.4.29.你系统性地旁听或选修过几f-

20、J#t专业的专业课?(1)没有30.6;(2)1-4f-j55.2;(3)5-8门10.O;(4)8门以上4.1.30.对于你听过课的大多数外专业的专业课教师,你准备用下述哪个词来描述他们?(1)"优秀"7.3%;(2)"良好"71.6;(3)"平庸"19.3;(4)"糟糕"1.8.2.6关于学生的学习和学术活动:31.在课堂之外,你通过电邮, ,面谈等方式与大概多少位任课教师有过学术交流?(1)没有22.2%;(2)1-3位57.9%;(3)46位16.5;(4)710位3.O;(5)10位以上0.4.32.总地

21、来讲,你与任课教师在课外的学术交流频率是:(1)经常3.9;(2)有时27.5;(3)很少56.1;(4)从不12.5.33.在课堂之外,你就本专业的学习或学术问题与本专业的同学探讨的频率是:(1)经常13.1;(2)有时53.4;(3)很少31.9;(4)从不1.7.34.就你感兴趣但不属于本专业领域的问题,你与相关外专业的同学的交流频率是:9当代中国大学认同调查的思想与实验(一)(1)经常10.3;(2)有时44.6;(3)很少39.2%;(4)从不5.9%.35.你认为我校学生的课外学术活动是:(1)很丰富4.O;(2)较丰富49.7;(3)不丰富37.1;(4)贫乏9.2.36.你认为

22、我校学生的课外学术活动的状况与我校作为重点综合大学的地位:(1)十分吻合3.O;(2)较为吻合37.3%;(3)有一定差距;47.3;(4)差距很大1O.8;(5)无法判断1.6.37.你认为各级学生会对我校本科生的课外学术活动:(1)有很大贡献2.7;(2)有较大贡献33.2;(3)贡献不大50.9;(4)没有贡献13.2.38.你参加过由我校学生自发组织的跨学科学术团队或兴趣小组吗?(1)经常1.6;(2)有时15.8;(3)偶尔33.8;(4)没有48.9oA.39.在你认识的同学中,你认为有多少同学是在认真地追求学问,思想或真理?(1)几乎没有8.7;(2)少部分59.1%;(3)一半

23、左右23.6%;(4)大部分7.9;(5)绝大部分0.7.4O.总地来讲,你认为我校学生的学习氛围:(1)很好3.9;(2)较好37.O;(3)一般47.9;(4)较差9.9;(5)很差1.3.2.7关于所学的专业:41.你认为学校和院系的藏书和数据库能够满足你的专业学习的需要吗?(1)完全能够16.O;(2)基本能够7O.8%;(3)基本不能11.9;(4)完全不能1.3%.42.你认为自己所在专业的实验室或实践课的设备能够满足你的专业学习的需要吗?(1)完全能够8.9;(2)基本能够59.1%;(3)基本不能18.0;(4)完全不能2.9;(5)我所在的专业不需要实验室和实践设备11.2.

24、43.你认为自己所在专业对专业基础的培养是否扎实?(1)非常扎实3.7;(2)较为扎实55.2%;(3)不太扎实38.O;(4)很不扎实3.2oA.44.你认为自己所在专业能否培养开阔的国际视野?(1)能够5.3%;(2)基本能够42.9;(3)不能够49.9;(4)我所在的专业无需开阔的国际视野1.9.45.你认为自己所在专业对于创新精神的培养做得如何?(1)很好2.9;(2)较好19.2%;(3)一般53.6;(4)较差20.0;(5)很差4.3.46.与你刚入校时对从本专业收获知识,技术或思想的预期相比,你目前的感受是:(1)收获远大于预期3.2;(2)收获大于预期12.3;(3)收获吻

25、合预期21.5;(4)收获小于预期49.1;(5)收获远小于预期13.9.47.你目前的判断是,本专业的堂焦实际上理解:填志愿或刚入校时对它的(1)远大于4.5%;(2)大于19.7;(3)吻合25.6;(4)小于38.3;(5)远小于11.8.48.通过四年的专业学习,你对我校的本专业的学术水平的综合评估是;(1)很高3.2%;(2)较高31.1;(3)一般53.8%;(4)较差9.2(5)很差2.7.49.你是否认为本专业的学习让自己的未来人生充满希望?(1)不是44.7,因为本专业没有让我获得(多选)口谋生技能52.3%,口创业本领53.6%,口对学科的兴趣42.5,口本学科的研究能力4

26、1.2,口广博的知识38.9,口深刻的思想36.6,口做人做事的道理29.4.(2)是的55.3%0,因为本专业让我获得了(多选)口谋生技能62.1,口创业本领19.1,口对学科的兴趣43.8,口本学科的研究能力48.3,口广博的知识32.9%,口深刻的思想30.0,口做人做事1f)当代中国大学认同调查的思想与实验(一)的道理49.3.5O.假如让你重新在我校选择专业,你还愿意选择本专业吗?(1)愿意48.50/;(2)不愿意51.5,因为本专业(多选)(口不适合我的智力或性格特点28.5,口与我的志趣不相吻合61.O;口领域狭窄24.8%,口学术含量低20.9,口就业前景不好39.5).2.

27、8关于我校的总体评价:51.如果你给自己心中的理想大学打100分,你给我校的打分是:2;(6)50分以下1.2.52.假设再给你一次选择机会并且你高考的分数不变,你还会选择我校吗?(1)肯定会10.4;(2)很可能会45.5;(3)很可能不会33.5;(4)肯定不会10.5%.2.9于填表人的基础信息:53.你所在的学院是数据略(请填写)可让调研员代填.54.你所在的专业是数据略(请填写)可让调研员代填.55.你的性别是:口女性37.8,口男性62.2.56.你的家庭背景是:口农村49.3,口城填50.7.57.你是共产党员吗?口是38.2,口不是61.8.58.四川大学是你填报的第一志愿吗?

28、口是86.3,口不是13.7.59.你目前就读的专业是你填报的第一志愿吗?口是53.O,口不是47.O.2.1O关于本次调查:6O.你认为本次调查对于深入了解我校的实际情况:(1)很有价值17.3;(2)较有价值6O.3%;(3)价值不大19.8%;(4)没有价值2.6.3.思想基础然是作为整体的社会结构的一个子结构,也是最可能培育针对社会结构进行反思的社会场所.这种反思内含于使大学得以可能和必要的自由精神.在大学结构中生长和发展的大学精神理应成为自由精神的高级,丰富和优雅的表达.就此而论,大学精神既"大"于大学结构也"大"于作为整体的社会结构这是大学之

29、谓"大"的精神实质.大学精神的兴盛或沦丧以相反的方式印证大学的外部复杂性:大学精神兴盛之时,大学将自身实现为社会和人类发展的积极原因,大学精神沦丧之时,大学默认甚至迎合被社会现实肢解的消极结果.无外于外部复杂性的大学结构产生着大学的内部复杂性:大学结构中各种角色所具有的大学认同的形式,内容和程度既是大学这个复合社会事实的结果也是使这个事实得以可能的原因从而也是这个事实的一部分.大学的外部复杂性与内部复杂性在作为整体的社会结构中相互渗透和交叉重叠,理解大学这个特殊的社会事实特别有助于理解塑造特殊社会事实的社会结构的普遍事实.认同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现象.一个人认同或不认同什么,一

30、个人能否以及如何理解自己的认同或不认同,一个人能否以及如何理解自己的认同或不认同的对象,内在地构成了自己的同一性.理想情况下,个体的同一性向内实现为自我认同的特殊性向外实现为社会认同的普遍性,也就是说,社会认同的普遍性能够通过自我认同的特殊性而返回自身.在这种理想情况下,每一个特殊的"我"都通过认同支撑既内含差异性又具有普遍样本按被调查大学的全部31个学院分布将样本信息汇总成文科,理科,工科和医科后的比例分别分:26.1%,13.1%,463%,14.6%.11当代qJ国大学认同调查的思想与实验(一)性的"我们"而使之诞生.对于大学这种特殊的社会结构而言

31、,能否成为基于认同的"我们"至关重要,因为能否生长出这个意义上的"我们"正是鉴别大学精神之有无的根本标志.毫无疑问,现实总是对理想的偏离,正因为如此,合理的现实不过是在具有合理性的理想的架构下对理想的合理偏离.因此,要判断现实是否合理,就要判断使现实从中偏离出来的理想是否合理,或者,要判断已经丧失理想架构的现实怎么不合理.一所大学能否或在多大程度上通过对其成员的塑造形成对于自己的认同,将成为判断这所大学作为一个复合的社会事实本身是否具有合理性或在多大程度上偏离合理性的参考标准.这个标准与大学排名没有必然的关联,因为前者欲以判断的是大学精神能否向自身返回的

32、内在品质,而后者着重对比的是大学的资源能力.能够将内在品质与资源能力结合起来并且两者相得益彰同时抵达极致的大学堪称伟大.资源能力不足而内在品质上佳的大学不失高贵,大学精神涵养其中以尽天职.内在品质不足而只知资源扩张的大学落于下乘,大学精神必然异化自身媚俗权势.假如后一类大学仍然塑造出对于自身的认同,这种认同不过是虚假意识的特殊表现.尽管认同共识不必然成为判断被认同对象的品质的充分依据,但程度显着的认同分歧却足以指向被认同对象的内在问题.3.2在设计一份大学认同调查的问卷时必须有若干考虑.设计者首先要能够进入被调查者的视野并从中出发来理解一所大学对于后者会以哪些维度呈现自身.作为复杂的社会结构,

33、同一所大学必然以不尽相同的维度及其组合向同是大学主体的学生和教师呈现自身.这就要求针对学生的认同调查要有不同于针对教师的认同调查的特殊性,反之亦然.致力于站在学生主体的视野守护和呈现这种特殊性的大学认同调查毋宁说正是要从这种特殊性中透视普遍性.这意味着,如果某个特殊维度固然对被调查者具有普遍的重要性,但如果该特殊维度不足以具有反映大学精神及其外化制度的独特性,就没有理由将其设计于大学认同调查的问卷之中.譬如,在大学这个相对自由的社会结构中,情爱必然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群体的极为凸显的大学生活维度.但由于大学生活的这个特别重要的维度无论包含着怎样的丰富内容,都不足以成为透视大学普遍本质的特殊维度,

34、就不能将对大学情爱氛围的认同调查置于更有普遍针对性的大学认同调查之中.持守在现代性条件下将不外于真理发现和知识增长与传播的自由精神作为大学的普遍本质的理解,正是此次大学认同调查的思想奠基.这种思想与关于大学的外部复杂性由之产生的作为整体的社会结构的思想一脉相承.奠基这份大学认同调查问卷的思想坚决支持社会调查和数据处理的价值中立方法,但却坚决反对将此种方法非法扩展成价值中立的社会研究预设.换言之,这种思想认为价值中立的研究方法至少对于足够深刻的社会问题和人之存在问题是不充分的甚至是不可能的研究.这就意味着,架构问卷设计的除了前述的维度标准还有使各种维度按照大学普遍本质而具体展开的规范要求.以问卷

35、中的"学生的学习和学术活动"为例(2.6).其中的几乎每个问题都要求被调查者予以直接的描述判断而非价值或规范判断,但每个问题的背后都有在先的规范预设.譬如,第31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的是事实问题,即要求被调查者回答与多少位教师有过课外交流.但位于该问题背后的规范前提却是:第一,师生交流应该保持一定的频度,第二,这种"应该"唯有在很好表达自由精神的大学精神外化而成的大学结构才有可能,而这个表达式中的"很好"和"自由精神"都有丰富的规范内容.再譬如,第39题要求被调查者就认真追求学问,思想或真理的同学数量作一个合适的事实

36、判断.而位于该问题背后的规范前提却是:第一,这种追求是大学生的应然之事或合理常态,第二,大学应该有较多而不是较少的学生沉浸于这种追求之中.理想情况下,向学生主体视野呈现的每一个调查维度都应该满足完全性和不可替代性两个条件前者是指所问的问题联为一个整体能够成为透视对后一种思想的讨论请参见我的"现代性政治哲学的问题意识与中国语境",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第3期.对此的详细阐述,参见推动该次调研的"理解社会的几条进路演讲与对话"一文(注I).事实上,该次调研活动肇始于笔者使用该文向研究生拓展讲解罗尔斯的正义论的过程中(2oo9年春季学期)12当代中国大学

37、认同调查的思想与实验(一)大学普遍本质的一个特殊的自足维度,后者是指在这个自足维度中不存在可以彼此化约的重复问于合理的现实总是对理想的合理偏离(3.1),这份调查问卷在多大程度上偏离了这个理想以及这种偏离是否保留在合理性的范围内则要在这里交给读者去判断.从学生主体的视野出发,这份调查问卷的核心内容按照大学的本质呈现维度分为七个部分.第一个部分由放在问卷最前面的"大学的理想与现实"(2.1)和放在问卷实质调查内容最后面的"对学校的总体评价"(2.8)两个子部分构成.这个部分的数据既能反映被调查者对所在大学的一般认同情况,又能通过对这些数据的一致性分析及其他

38、相关分析来对被调查者的判断力做出判断从而引向更深的思考.第二个部分旨在了解被调查者对所在大学的一般教育环境和大学各方面构成人员的认同情况以及对于不同构成人员的认同比较(2.2).第三个部分命名为"学生的综合发展"(2.3),旨在了解被调查者对就读大学在学生发展方面所起的支撑作用的评价.由于学生发展同时受益于或受制于大学层面和专业层面,与学生发展相关的某些问题就被置于问卷的其他标题下(譬如,19,43,44,45题).第四个部分是"课程设置"(2.4),旨在了解被调查者对大学的专业课程和非专业课程的内在品质的判断.第五部分是"教师与教学"

39、;(2.5),旨在了解被调查者对教师群体的教学水准和治学精神的评价.第六部分是"学生的学习和学术活动"(2.6),旨在了解与大学本质特征相关的学生活动和学习氛围情况.第七部分是"所学专业"(2.7),旨在了解被调查者对所学专业的主观评价和主观接受.理想情况下,整份问卷也应该满足完全性条件而它的各个部分也应该满足不可替代性条件前者指问卷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要能够向被调查者还原大学以其本质向他们的大学生活呈现的各个维度,后者指表象各个维度的问卷各个部分不能相互化约.这份问卷的七个核心部分在多大程度上实现着这个理想以及这个理想本身是否合理也要在这里交由读者去判断

40、.3.3问卷设计的诸多考虑无外于这样一个在先的问题:通过实施这项调查意在有效地通达怎样的社会事实?首先,这项认同调查欲以通达的不是作为结构性事实的整个大学,而是内于这个结构性事实而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予以反映的环节这个环节本身也是一个结构性事实.这个环节有其历时性视域:被调查者是就读大学的2009年的应届毕业生,他们自2005年秋季学期以来在这所大学学习和生活了4年,他们以一去不返的青春岁月和不可再生的受教育机会见证了这所大学在这四年中的运行,他们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和对人类知识或思想的其他方面的了解,他们对大学,社会和人生的理解,他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及他们在毕业之际对于就读大学的认同或不认同,

41、在不同程度上都是该所大学在这期间运行的结果,而他们在这四年中通过与作为塑造者的大学的互动又使他们成为了这所大学或其结构之被改变或被维系的原因.这个环节有其共时性视域:大学依其固有结构和存在样态从不同维度以塑造这个群体的方式向其显现问卷设计试图将这些维度收摄其中(3.2).由于某人是否或如何认同某对象是一个主观事实,此项调查欲以通达的就不是外于心灵的客观事实,而只是不外于心灵的主观事实的客观分布.因此,这项调查的有效性或效度不取决于被调查者的答案分布是否吻合或能否把握独立于调查的实情,而仅指调查的实施及其结果是否具有秉承价值中立的操作程序的有效性.譬如,第51题有3.4的被调查者按照心中的大学理

42、想给就读大学的打分在6O分以下,但同时又有5.8的被调查者按照心中的大学理想给就读大学的打分在9O分以上(2.8).虽然"心中的大学理想"对于不同的被调查者有不同的内涵从而表现为一种主观的尺度,但如果能够证明某一种"心中的大学理想"比其他的"心中的大学理想"具有不外予心灵的客观合理性,按照这种大学理想的合理性及其内容对被调查大学的评价就只少数医科毕业生足五年制,也许还有少数被调查者属于复读或延迟毕业范畴,这些情况没有分别对待i于这个群体通过校风对低年级学生的持续影响和与大学结构中各种角色的互动的持续后果.即使不考虑他们未来在整体上与大

43、学的火系,该群体也并不因为离校这个事实就彻底从大学结构【11"抹去".13当代中国大学认同调查的思想与实验(一)能有一种实情.如果是这样,该题的各个选项中就只有一个选项与实情相吻合.然而,该题之所问及其数据分布的有效性则不因为实情与哪一种选项相吻合而有任何增减,因为认同调查想要获得的正是在给定的背景条件下由其本身激发和架构出来的事实.或许,数据集中分布的某个选项恰好偏离了那种实情,但这最多意味着需要对此偏离做出解释,而不意味着这个偏离本身不是主观事实的客观分布.由此观之,认同调查非常不同于在民主政治中就选举结果进行预测的民意调查,因为后者的成败取决于调查是否把握住了调查之外

44、的事实,而前者的有效性取决于内于自身的意图,规划和实施.认同调查也不同于就股市走势进行的预期调查,因为预期调查的结果及其传播将在复杂的市场和政策环境中以难以预料的方式自反性地影响股市走势,进一步的预期以及已被调查获取的预期分布的外部有效性,而某一次认同调查的结果及其传播虽可能对随后进行的认同调查产生影响,但却既不至于影响自身的有效性也不至于改变后者的有效性要取决于自身的意图,规划和实施的内在属性.4.一致性4.1主观事实的客观分布本身就是社会事实,而基础数据就是要呈现被此项认同调查激发和架构的这个意义上的社会事实.基础数据本身不能为被其表达的社会事实提供说明或解释,更不能透视使之如此可能的复杂

45、成因.但通过揭示蕴涵于基础数据中的进一步的信息,却有助于理解主观事实的客观分布的更深含义.与这一节的主题相关的问题是:如何解读从有效发放和回收的问卷中采集的数据分布之间的不一致性?某些样本在某个问题的答案与另一个问题的答案之间存在着不一致,是否意味着这些样本的信度不高从而整个调查的信度应该受到怀疑?或者,被发现的不一致性恰好是问卷设计能够容纳的主观事实的客观分布,从而正需要诉求奠基和推动此次调查的大学思想对之做出解释?将第2题(2.1)的选项"(1)"和"(2)"赋值为"消极",选项"(3)"和"(4)&

46、quot;赋值为"积极",将第4题(2.1)的选项"(1)"和"(2)"赋值为"积极",选项"(3)"和"(4)"赋值为"消极",只要某样本第2题14的选项的值("积极"或"消极")与第4题的选项的值("积极"或"消极")不相同,则该样本在第2题与第4题上不具有一致性,反之,则具有一致性.计算表明,有41的样本在第2题与第4题的选择上不具有一致性.按照上述定义,一致性是弱的内涵式界定.弱界定是指,求取一致性的"积极"和"消极"赋值在第2和第4题上是对称的且都分别容纳着程度不等的两个选项,内涵式界定是指这样求取到的具有不一致性的样本所代表的判断组合是不合理的.当然,内涵式界定的合理性的依据正是奠基问卷的思想和问卷本身的设计.这里的问卷设计思路是:如果被调查者认为就读的大学是在(相当程度上)按照最不应该的东西而运行,就不能同时说就读的大学(基本)吻合最应该依据的运行标准,反过来,如果认为就读的大学在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