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玉米大斑病及防治方法玉米大斑病又称条斑病、煤纹病、枯叶病、叶斑病等,在我国分布很广,但主要以东北、华北北部和西北等温度较低地区以及南方山区发病较重。一、病症玉米整个生长期都可以感染大斑病,但在自然条件下,苗期很少发病。到玉米生长中后期,特别是抽穗以后,病情逐渐加重,此病主要危害叶片,也能危害叶鞘和苞叶。受害叶片初呈水渍状青灰色小斑点,然后沿叶脉向两端扩展成中央为黄褐色或青灰色,边缘为暗褐色的棱形斑。抗病品种只发生淡黄色小点或黄白色病斑,感病品种后期病斑常纵裂,严重时病斑融合连片,导致叶片桔黄坏死。潮湿时病斑上还可产生大量的黑色霉层,严重时在叶鞘、苞叶、雌花柱头和雄花颖苞上也能产生黑色霉层。该病
2、一般是下部叶片先发病,再由下向上开展,干旱年份也有中上部叶片先发病的。在气候湿润和田间密度较大的情况下,病害开展较快,一个月左右即可使整株叶片枯死。二、病原玉米大斑病病原菌是一种蠕泡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丛梗孢目,暗色孢科。玉米大斑病菌的分生孢子梗自气孔伸出,青褐色,单生或26根束生,褐色不分枝,直立或膝状弯曲,基细胞较大,顶端色淡,28个隔膜。分生孢子呈校形或长梭形,顶端细胞椭圆形,基细胞尖锥形,脐明显,突出于基细胞外部,有27个隔膜。分生孢子尺度,形状常因环境条件、营养条件或危害部位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此病在自然条件下一般不产生有性世代,但在培养基上可产生子囊壳。成熟的子囊壳为果黑色,呈椭圆形
3、或圆形,外层由黑褐色拟薄壁组织组成。子囊圆柱形或棍棒形,有短柄。子囊孢子无色透明,成熟呈褐色,近校形,直或略弯曲,多为3个隔膜,隔膜处缢缩。玉米大斑病菌存在生理专化现象,具有不同的生理小种,目前据美国报道已有4个,即1号、2号、3号和4号小种。1号小种主要侵害水平抗性的多基因型玉米品种,产生萎蔫斑,在Ht1单基因抗性品种上那么只产生退绿斑;2号小种在这些品种上均产生萎蔫斑。我国现已发现1号、2号和3号小种。三、传播途径和发病规律病原菌主要以休眠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玉米病残组织上越冬,成为翌年发病的初侵染源,种子也可带菌。当玉米植株受到侵染后,经10多天就可在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通过气流和叶片相互
4、摩擦接触传播进展再侵染。玉米大斑病的流行主要取决于玉米感病品种的感病程度,但与环境条件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发病的最适温度为2025度,相对湿度为90以上。在气温高于25度或低于15度,相对湿度小于60时,那么病害的开展受到抑制。一般情况下,平川水地较山旱地发病重,连作较倒茬发病重,多雨年份较干旱年份发病重,种植密度大的比密度小的发病重,土地瘠薄者较土地肥沃者发病重。四、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目前我国生产上使用的普通玉米品种大多为高抗类型,但特用玉米品种间抗性差异较大,因此选用品种必须经过严格的抗病鉴定方可大面积使用。2、消灭初侵染源。玉米收获后要及时翻耕,将遗留田间的病株残体翻入土中,以加速
5、腐烂分解。并将秸秆集中经高温发酵,使其充分腐熟后,再用作肥料。未作处理的秸秆在第二年玉米播种前应烧毁或是封存。3、改良栽培技术。实行轮作、间作,增施肥料,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掌握适宜的灌水量及次数等。保持玉米田间通风透光好,干、湿度适宜的良好生态环境。4、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可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5苯菌灵乳油800倍液,40克瘟散乳油8001000倍液,每隔710天喷洒1次,连续防治23次即可收到良好效果。玉米小斑病的防治 一、玉米小斑病的发生
6、60; 1、玉米整个生育期间都可发生,但以雄穗抽出后发病最重。小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偶尔也危害叶鞘。病斑一开场是水浸状小斑点,以后逐渐形成边缘红褐色,中央黄褐色的椭圆形病斑。病斑大小、形状因受叶脉限制而有差异,但病斑最长在2厘米左右小于大斑病。病斑表现常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椭圆形病斑,一种是长条形病斑;此外,在抗病品种上有的仅表现为圆形坏死小斑点。病斑连片后常造成叶片提早枯槁死亡。在病斑反面或枯死叶片反面产生稀薄的黑色霉层。 2、
7、玉米连茬地及离村庄近的地块,由于越冬菌源量多,初侵染发生的早而多,再侵染频繁,易造成流行。 3、气候条件也是病害发生轻重的重要因素,气温2025度,相对湿度90以上,对孢子形成、萌发、侵染有利,所以中温、高湿的气候条件利于小斑病流行。在北方玉米产区,67月降雨量均超过80毫米,雨日较多,加之8月份雨量适中,病情开展严重。 4、传播方式:气流、雨水传播。
8、 二、防治方法:选用抗耐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重施药保护等综合措施。 1、选用抗耐病品种兼抗大小斑病的玉米杂交种。 2、实行轮作,倒茬制度。防止玉米连作,秋季深翻土壤,深翻病残株,消灭菌源;作燃料用的玉米秸秆,开春后及早处理完,并可兼治玉米螟;病残
9、体作堆肥要充分腐熟,秸杆肥最好不要在玉米地施用。 3、改善栽培技术,增强玉米抗病性。适时早播,可与小麦、花、生甘薯套种,宽窄行种植;合理灌溉,洼地注意田间排水。 4、喷药防治。在玉米抽雄前后,田间病株率达70以上,病叶率20时,开场喷药。防效好的药剂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90代森锰锌,均加水500倍,或40克瘟散乳油800倍喷雾。每亩用药液5075公斤,隔710天喷药一次,共防治23次。 5、摘除病叶。两种叶斑病一般都是先下部叶片后上部叶片逐渐发病,当下部两叶片发病率在20%左右时,应立即去除病叶,隔710天再去除35片叶,对控制病害扩展有明显效果。但必须大面积进展,而且在短期内完成效果明显。摘除病叶后立即施肥浇水,促进生长,增强抗病力。 内容总结1玉米大斑病及防治方法玉米大斑病又称条斑病、煤纹病、枯叶病、叶斑病等,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河北东方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汇编
- 2025年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参考答案
- 2025年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一套
- 2025年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新版
- 2025年广东省汕头市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参考答案
- 电子商务法规与政策的现状及影响
- 2025年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1套
- 主护基复习测试题
- 游戏产品在线销售平台的运营分析
- 2025年贵州工程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带答案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
- 《环境影响评价》全套教学课件
- XX小学法治副校长(派出所民警)法制教育课讲稿
- (2024年)肺栓塞的护理课件
-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课件)
- D502-15D502等电位联结安装图集
- 养老保险及职业年金相关解释PPT课件
- word花纹背景模板
- 自动控制理论52频域:伯德图
- 东南亚油气资源分析
- 初中说明文阅读题十五篇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