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版高考地理总复习图形突破12中国区域要素综合图的判读课件中图版_第1页
202X版高考地理总复习图形突破12中国区域要素综合图的判读课件中图版_第2页
202X版高考地理总复习图形突破12中国区域要素综合图的判读课件中图版_第3页
202X版高考地理总复习图形突破12中国区域要素综合图的判读课件中图版_第4页
202X版高考地理总复习图形突破12中国区域要素综合图的判读课件中图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图形突破12中国区域要素综合图的判读图形统计题源 2018江苏卷图说 陕西省1月和7月平均气温等值线分布及部分城市年均降水量图角度 考查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差异、气温及其影响因素、区域自然景观特征和农业发展方向题源 2018天津卷图说 京、津、冀在协同发展中的战略定位角度 考查京津冀协同发展及天津港的建设、河北省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题源 2018海南卷图说 我国部分区域图角度 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植树造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生态建设的启示例 2018江苏卷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图T12-1为陕西省1月和7月平均气温等值线分布及部分城市年均降水量图。 图T12-1典例呈现材料二陕西省可以划

2、分为陕南、关中和陕北三大地理单元。图T12-2为陕西省沿109E经线地形剖面示意图。 图T12-2材料三太白山是秦岭最高峰,海拔3767米,其南北坡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图T12-3为太白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逐月变化图。 图T12-3(1)比较冬、夏季太白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差异。(2)7月,在关中地区出现高温中心的主要原因是,24等温线沿晋陕边界向北凸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3)从地形、植被等方面分析陕西省三大地理单元的自然景观特征。(4)陕西省三大地理单元的农业发展方向分别是 。 答案 (1)夏季,北坡大于南坡;冬季,南坡大于北坡。(2)海拔较低;处于夏季风背风坡,有焚风效应地形(3)陕

3、南:以山地、谷地为主,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垂直分异)。关中:以平原(盆地)为主,温带落叶阔叶林。陕北:以黄土高原为主,温带草原(森林草原)。(4)陕南农林结合(水田农业和林业结合),关中以种植业为主(以旱作为主),陕北农林牧结合。解析 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地形对气温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夏季太白山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大于南坡,冬季太白山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大于北坡。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影响等温线分布的因素。夏季关中地区出现高温中心的原因主要从地形方面回答,此时晋陕边界24等温线向北凸出的原因也可以从地形方面思考。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区域自然景观差异。陕西省分为陕南、关中、陕北三大地理单

4、元,其自然景观各有不同。就地形方面来说,陕南以山地、谷地为主,关中以平原为主,陕北以黄土高原为主;就植被方面来说,陕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广布,关中温带落叶阔叶林广布,陕北则主要为温带草原、森林草原。第(4)题,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农业发展方向。陕西省陕南、关中、陕北三大地理单元各自的农业发展方向需要从自然环境入手,着重做到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1.从区域图提供的信息中提炼出构成该区域地理环境的自然地理要素(包括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自然资源等)和人文地理要素(包括农业、工业、交通、城市等)的特征。其方法一般为:(1)通过对图中等高线、河流流向、等温线分布的判读,了解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2)

5、通过气候分布规律,或对其气候资料进行分析,判断该区域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3)在了解该区域的地形和气候特征的基础上,了解该区域的水文、植被和土壤等特征。(4)通过对各自然地理要素特征的了解,进一步了解该区域的人文地理要素特征,如工农业生产特征、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征、交通特征等。判读技巧2.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区域主要地理特征的成因。由于组成某区域地理环境的各要素,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生物循环等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只要了解某一要素,就可以推知与其相联系的其他各个要素。3.结合环境特征,分析、评价人类活动的合理性。人类的主观要求必须与环

6、境发展的客观规律相适应,因时、因地制宜是人类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1)对农业生产而言不同的地形区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区不便于耕作,不易进行水土保持,适宜发展畜牧业或林果业。(2)对工业生产而言从环境角度考虑,不同工业的布局规律不同。如大气污染严重的工业,应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或与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水污染严重的工业,应布局在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的地区;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的工业,应远离居民区和农田。2018黑龙江哈六中阶段性考试 一个地方的降水量和它的蒸发力(假设水分供应不受限制时,某地可能达到的最大蒸发量)的差值,称为水分盈亏量。图T

7、12-4为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水分盈亏量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T12-5是图T12-4中的甲、乙、丙三地水分盈亏量的月份分配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应用提升图T12-4(1)图示地区水分盈亏量5月最低,78月最高,分析其原因。(2)判断68月甲、丙两地太阳辐射量的差异,并解释其原因。(3)图中乙地水稻单产比小麦高83.9%,净收益是小麦的10.5倍,用水量是小麦的3倍。有人建议该地应充分利用当地条件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图T12-5答案 (1)5月气温回升快,气温高,蒸发大;雨季未到,降水少,晴天多,蒸发大。78月正值当地雨季,降水多,降水量大于蒸发量。(2)甲地大于丙地

8、。68月甲地水分盈亏量小于0,说明降水少,晴天多;丙地水分盈亏量大于0,说明降水多,晴天少;甲地昼长大于丙地,日照时间长于丙地。(3)赞同。理由:该地自然条件较优越(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河流提供灌溉水源,土壤肥沃),社会经济条件较好;种植水稻产量高,经济效益好。或不赞同。理由:该地年降水量少,水分盈亏量低;种植水稻耗水量大,大力种植水稻会加剧该地用水紧张状况,影响生产、生活、生态等的协调发展。解析 第(1)题,据图可知,该地区为我国东北地区,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5月气温回升快,气温高,蒸发大,而雨季未到,降水少,所以水分亏损多。78月是雨季,降水多,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所以水分盈亏量最高。

9、第(2)题,根据图中折线分析可知,68月甲地水分盈亏量小于0,说明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丙地水分盈亏量大于0,说明降水多,晴天少,太阳辐射弱;该时段是夏季,甲地纬度高,昼长大于丙地,日照时间长于丙地,所以太阳辐射量甲地大于丙地。第(3)题,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若赞同,则分析该地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河流提供灌溉水源,土壤肥沃,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较优越,同时社会经济条件较好;当地种植水稻产量高,经济效益好。若不赞同,则分析该地年降水量少,水分盈亏量低;种植水稻耗水量大,大力种植水稻会加剧该地用水紧张状况,影响该地生产、生活、生态等的协调发展。2018江西新余第四中学7月段考

10、 图BT12-1为我国某区域河流流域图。读图,完成13题。 图BT12-1教师备用习题1.该区域()A.地势中间高,南北低B.冬季气温最低,春旱严重C.气候干旱,多内流河D.北部河流结冰期约半年教师备用习题答案 D解析 第1题,根据该区域河流的水系特征可知,河流多发源于北侧、西侧和东南侧,说明该区域北、西、东南侧高,中间低,A错误;根据图示经纬度判断,该区域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春季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不易产生春旱,B错误;该区域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多外流河,C错误;北部纬度较高,河流结冰期较长,D正确。2.下段河道结冰或冰凌积成的冰坝阻塞河道,使河道不畅而引起河水上涨的现象,称为凌汛现象。凌汛现象一般发生于冬季河水开始封冻和春季河水开始解冻时。图中易发生凌汛现象的河段是()A.甲 B.乙C.丙 D.丁教师备用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