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传说分析_第1页
重阳节的传说分析_第2页
重阳节的传说分析_第3页
重阳节的传说分析_第4页
重阳节的传说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9 重阳节的传说教材分析:重阳节的传说这篇课文是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向人们介绍了重阳节的由来;古时候在汝河边的一个村庄里出现了瘟魔,村庄里流行起了瘟疫,一个叫桓景的小伙子,历经千辛万苦上山拜师学艺,在练就了一身武艺后,让家乡的人们登上高处,带上茱萸,喝了菊花酒避瘟魔,并将瘟魔杀死了。以后大家就把这一天叫做“重阳节”。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了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由来,反映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赞扬了桓景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 教学目标:1. 熟读课文,认识“睦、拜、鹤、掷”,理解“和和睦睦、天有不测风云、降妖除魔”等词语意思,指导书写“妻、拜、勤、瓶、侵、袭”。2.

2、利用关键词句复述课文,初步学会概括课文3. 默读课文,说说桓景是怎样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4. 展开想象,通过对比朗读体会并读出桓景拜师学艺的不易,用“终于”造句5. 关联词“先然后”、“因为所以”造句6. 理解桓景的勤奋、勇敢、智慧、立志除掉妖魔的决心、联系其他传说故事明白一部分传说故事源于古代人民内心想改变环境的美好愿望。收集家乡是怎么过重阳节的,收集家乡的传说,引起学生热爱祖国、关注传统文化的兴趣。第二课时:课前问好,放一些重阳节各地风俗的视频,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重阳节的诗句互动1、 导入1. 刚刚我们看到的都和什么有关?重阳节。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二十九课:重阳节的传说2、 初读感

3、知,学习检测1. 读题2. 课文有很多有意思的词语,请你们自由读读课文,把词语读准确,想想它们的意思。和你的同桌试着说说这个故事,精彩的地方要说清楚。3. 老师来考考你们,谁来读一读这些词语?4. 出示词语:汝河 桓景 和和睦睦 天有不测风云 瘟魔 拜师学艺 为民除害 降妖宝剑 勤学苦练 茱萸叶 菊花酒 登高避灾 仙鹤趾高气扬 四处张望 头晕眼花 见势不妙 从此 瘟疫 侵袭 纪念开火车来试试吧!5. 你们真会学习!现在考验升级,谁能像咱们课前的微课视频那样,利用关键词复述课文?6. 了不起!词语让我们可以更清晰的复述课文,用上关联词说起话来更有条理。7. 关键词的妙处很多,咱们不仅可以用它复述

4、课文,概括课文,还能品读课文呢!三、感悟品读(一)上节课我们把课文分成了三个部分:拜师学艺 斩妖除魔 重阳活动,先来看看拜师学艺的部分。自学提示:1.默读课文的一到四自然段,主人公桓景是怎样拜师学艺的?2.勾画出你觉得桓景不容易的词语,谈谈你的体会。1.出示:他一路走,一路打听,翻过了一座又一座山,蹚过了一条又一条河,磨破了一双又一双鞋,终于见到了费长房。2.你找了哪些词语?翻 又 蹚 磨 终于 从这些词里你体会到了什么?(不畏艰苦 除掉瘟魔的决心 艰辛 诚心)3.能具体说说在翻山时他会遇见什么困难吗?在蹚水时又会遇见什么困难?(翻山遇到野兽,没有住宿的地方,水流湍急、冰冷刺骨)带着你的感受读

5、一读。4.比较:翻过一座座山,蹚过一条条河,磨破一双双鞋。这样写意思不是一样吗?重重艰险无止境,一个“又”字把困难的程度再次加深了。带着我们不同的体会一起读一读。5. 万千艰辛寻到良师,桓景终于找到费长房这位神仙。谁能用“终于“说一句话?第四段还出现了一次“终于”,你找了吗?6. 出示:桓景每天勤学苦练,终于练成了一身好武艺。从这个“终于”里你读到了?7. 指导书写“勤”,左右均匀,左边下面的横要匀称,紧密一点,最后是一提,右边“力”要瘦长,注意避让。重点笔画在哪里?看横中线。7. 练习说话:早上天还没亮,桓景已经起床练习武艺,汗水 晚上淡淡月光下, 冬天,寒风凛冽 8. 我们想得到,作者怎么

6、想不到这么写呢?不是说些事情要写具体吗?这就是我们说的详略要得当,已经具体写了一件事,那另一件事情就要稍微的简略一点。9. 是什么想法支持着桓景如此刻苦拜师学艺?找一找书上有一句现成的。10. 桓景病好后,一心想除掉瘟魔,让乡亲们不再受害。从”一心“中你感受到什么?(2) 小组讨论:桓景是怎样斩妖除魔,为民除害的呢?先自己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1. 小组汇报:桓景先( ),然后( ),接着瘟魔来了,他( ),桓景( ),最后( )。2. 精彩片段讲得很有条理,这个都是关联词的作用,我们平常也要注意在说话、写作时按一定顺序表达清楚。3. 这是一只怎么样的瘟魔?谁来演一演瘟魔?老师来读,你做出动作。

7、4. 演得太好了!未来的小明星!你们发现没,他很聪明,特别会听这里的动词,你能找出来吗?动词能让一个人物变得生动,下次写作时可以试着用用。5. 看这幅图,我请一位同学读一读图中描写的句子。(读出了动作,很有力度!读出了声效,读出了桓景嫉恶如仇的感情)6. 你喜欢他吗?用“因为所以”说一说。四、总结升华1.瘟魔消灭了,百姓安全了,这就是重阳节的由来。上节课我请同学们以小组形式汇报各地重阳节的风俗,哪一组愿意展示展示?2.同学们桓景的成功仅仅是因为他得拜良师,手持宝剑吗?3.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宝剑也是外物,真正使桓景成功的是他立志除掉瘟魔、保护乡亲们的的决心,他的勤奋努力,信念才是最最有力的武器。(板书)5.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文化渊源流长,产生了许多传说。这源于当时的老百姓生活条件差,自然环境恶劣,病痛无法救治,他们把改变环境的决心和方法藏在故事里,让故事中的主人公替他们实现。这些隐藏的信息经过一代代传承,一代代实践,切切实实地让我们生活变得更好,而我们还将继续传承这种决心。6.布置作业:1.回家把重阳节的传说将给爸爸妈妈听。 2.搜集我国古代传说,搜集身边的美丽传说。各地不同的人文风景、气候特点产生了独特的故事,而这些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