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教学设计之我见本节课是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教学内容的延伸,教材中没有具体谈及此项内容,但是根据中考的要求以及当下学生的实际学情,我认为有必要设计此课题。首先,我先对教材以及本节课做出以下分析:1、地位和作用第二单元作为教材的一个初步认识化学的篇章,是学生具体地从化学的角度出发去学习和研究有关物质(包括组成、性质、用途、制法等)的开始。本课题安排在“氧气性质”之后,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提供了相关的知识。同时本课题也是初中阶段学生制备常见化学物质的开始,是学生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综合应用,能为今后“物质的制备”奠定基础。这节课是典型的气体制取探究课,是在上节课学
2、习课题3制取氧气(第一课时)的基础上,通过复习用高钮酸钾制取氧气,从而设计出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并对其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使学生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它能为以后系统的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同时,它也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2、教学目标:针对教学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存在的一些实际困难,我设置了以下目标:认识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操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会解释用过氧化氢和用高钮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不同的原因,并会从优比较并改进实验装置;认识“万能装置”及其作用;初步学会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操作
3、。同时通过实验探究,丰富学生们的科学体验,激发探究的兴趣,另外通过思考和讨论,增进他们的合作交流意识与语言表达能力。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知道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步骤以及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教学难点是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以及实验装置的比较和改进。其次,来谈谈学生们的情况。氧气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物质,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观察实验和进行简单实验操作的技能。在课题3制取氧气(第一课时)中,初步了解了实验室用高钮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因此学生可以在此基础上,对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步骤及方法进行拓展归纳,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
4、极性。本课题要求学生更深入地学习氧气制取的相关知识,并且要进行一些综合的实验操作。因此,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的亲身体验相结合,将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自己的具体实验相结合,能正确、安全地进行实验操作,并得出正确的相关结论。所以,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引导法”来指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用“演示法”来提醒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用“实验仪器”作教具,充分发挥它们在化学课中的独特作用。而学生主要是以四人为一小组的形式进行分组讨论、实验探究、总结归纳,最后通过发言提问的方式得出相关的结论。当然,课前还必须要做一些准备工作。所需的仪器用品有:大试管、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夹)、导气管、
5、带导管的橡皮塞(单孔、双孔)、锥形瓶、集气瓶、水槽、棉花、玻璃片、药匙、长颈漏斗、分液漏斗、注射器、止水夹、火柴等。药品有高钮酸钾、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钮。此外还需要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挂图那么,对于具体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安排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知识在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在实验室如何制取氧气。那么当时我们用什么药品制取了氧气?制气装置是怎样的?收集装置呢?(展示实验挂图和整套实验的实物装置)(回忆)用高镒酸钾作药品课题引入3.3.学习活动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学完上节课后,教材中并没有详细介绍如何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那么上述实验的发生装置是否也同样适合于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呢?那么应该对上
6、述装置做如何的改动呢?针对其中某一组同学的回答做出评价,并要求学生解释改动的原因。2H2O2MnO22H2O+02T全体学生分为每四人一个小组,讨论。(发现不适合)每个小组的成员都要提出自己的改动观点,并经过讨论确定下来。其他同学也可补充。既复习了上一节课的内容,也为下面的新知识打下埋伏。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题。希望同学们能比较出用高镒酸钾和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实验装置的不同之处,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并为下面的实验结论提供依据。 这样也可以更好地发挥各种层次的学生的团队精神。学习活动根据刚才的问题,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应考虑那些因素?每个小组的成员都要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讨论。希望
7、同学们能够得出“应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的结论。对于发生装置中的反应器,除了试管,还可用什么仪器?全体学生在头脑中进行回忆和筛选。希望同学们从所需气体量多的角度想到集气瓶和锥形瓶等。希望同学们想到将单孔塞换成双孔塞,并使用长颈漏斗,将其插入一孔中。 并注意实验时应将长颈漏斗下端伸入液面以下(液封作用),否则产生的氧气会有两个出口不利于收集, 气体会从漏斗口逸出。 同时考察学生们的组装仪器的能力。希望同学回答出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的现象。因为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二氧化镒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量氧气,使容器内气压增大,将气球若用这套装置制取氧气时,若还未收集满,药品已用完,此时还需拔掉胶塞,再
8、加液体,很麻烦。有没有可随时方便添加液体药品的方法呢?还应注意什么问题?每个小组的成员都要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讨论。用上述发生装置制氧气,气流会不够平稳, 那么怎样改动可以控制氧气产生的快慢呢? (学生讨论后老师分别展示下列装置)每个小组的成员都要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讨论。希望同学们将长颈漏斗换成分液漏斗,考虑到它有活塞,可控制液体的滴速。 也可用生活的注射器, 考察了学生是否观察生活。每个小组的成员都要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讨论。希望同学们比较后得出:用试管装置简单, 但产生气体的量少;改用长颈漏斗后添加液体方便但产生氧气流不平稳;换用分液漏斗或注射器后可避免长颈漏斗的缺点。问:当打开活
9、塞后,下面的实验中会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全体同学认真思考,小组讨论后同学代表回那么在实验室氧气的收集装置该怎样确定呢?希望同学们记住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制取氧气的方法。 并注意能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的气体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溶于水且能与水发生反应的气体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并得出“气体收集装置的选择取决于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的结论。给出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仪器和药品,让学生分组完成制取氧气的实验。(教师巡视)答。学习活动红红n n墨墨水水充充气气气气球球氧的氧的双氧双氧水水二二化化同学可补充回答。压小,并把红墨水沿导管向左压出,通过练习也巩固了氧气的发生装置。(提示回忆上节课内容) 从下图中选
10、择:每个小组的成员回忆、 讨论4 4探究活动此时教师要特别注意学生可能出现的步骤错误和产生的疑问,并且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适当给予指导。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并得出“查、装、塞、力口、收”几个步骤。分组回答, 并进行必要的补充。让学生们领会每个字表示的含义在高镒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基础上, 小组同学合作探究完成有关探究活动, 能提高同学们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让学生与高镒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做比较。提出问题I I对于有双孔塞的装置该如何检查其气密性呢?教师先鼓励同学们所选方法的长处,然后再逐一否定。由教师讲解下列两种方法。(1 1)先用止水夹夹住橡皮管,每个小
11、组的成员都要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踊跃回答。同学甲说“先用棉花堵住长颈漏斗上端,再用一般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同学乙说“ 直 接 向 长 颈 漏 斗 中 倒水”鼓励同学们积极思考问题, 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让同学们体会到不同的实验装置,气密性的检获 得结论后往长颈漏斗中加水,观察漏斗中颈部是否形成高于锥形瓶液面的稳定水柱?(2 2)在导管的出口处连接一注射器,并缓慢往外拉注射器活塞,看漏斗下端是台产生气泡?(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实验)查方法会有所/、同。n n 教师讲解“装”的含义:只向锥形瓶中加入二氧化镒固体个别同学想到为什么/、同时倒入过氧化氢溶液?希望同学们再次体会用长颈漏斗的
12、好处。出教师要补充说明:在“塞”好带有长颈漏斗和导管的双孔塞后再“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若为分液漏斗,则打开塞子,缓慢滴入溶液(根据反应速度确定滴加过氧化氢溶液的速度)。】回忆固、液试剂加入的先后顺序。让学生们想到先“固”后“液”的顺序。IVIV 待气泡均匀且较快放出时, 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若为分液漏斗,关闭分液漏斗活塞,从水槽中取出导管。】V V 清理实验台。学生体会制取到氧气时的快乐体验分液漏斗与长颈漏斗在制取气体过程中的/、同之处。同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5 5知 识补 充和教师拿出卜夕观察其特点。U装L置L引导学生全体同学认真观察教师讲到其收集作用时同学们把它与普通的希望同学们
13、注意到该装置也用到广口瓶、双孔塞,且插入的导气管长度/、同使同学们知道该装置有储气、洗气、收集等多种用途,并重点了解用排水法和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氧气的进气口应在“万能装置”的哪一端?拓展由教师逐一解释该装置的用途,并向同学们介绍此“万能装置”。收集装置进行比较6 6小 结评价能 力拓展在这一节课题中,我们主要学习了在实验室如何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方法,不管从安全、环保还是节能、简便的角度来说,它都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在课后,有兴趣的同学们也可以思考一下拓展作业(附于后面),通过这些问题的练习能提高你们的学习能力。学生完成课本有关练习。要求在课后完成有关的作业。巩固本课题的知识要点,并
14、让学生知道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优点。目的是引导学生运用本节课题的知识,去解答一些问题,拓展学生的能力。拓展作业:(老师可以提前印发给学生)1 1.实验室制取氧气:药品:或。反应原理:,2 2、下列气体中,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是()物质A.A.氧气B.B.氢气C.C.二氧化碳D.D.甲烷标准状况卜密度/g/g L L11.4291.4290.08990.08991.9781.9780.7140.714在水中的溶解性不易溶难溶能溶难溶3 3、要收集到较为纯净的氧气,最好用到的收集方法是()A.A.排水法 B.B.向上排空气法4 4、已知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镒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
15、够迅速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可以通过调节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请根据图示装置,回答下列有关制取氧气的问题。C.C.向下排空气法D.D.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分液漏斗中应盛放的物质是,锥形瓶中应盛放的物质为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字母表达式为收集氧气应选择装置若实验时用此法代替加热高镒酸钾制取氧气,其优点是:5 5、根据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实验室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可选用装置(用编号回答)。实验室用 KMnOKMnO 制氧气的反应方程式为。用 KMnOKMnO 制氧气的实验中,如果发现试管破裂,原因可能是(填操作失误方面的原因)。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固体碱石灰加热制取甲烷气体。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不溶于水。制取甲烷的发生、收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七月跨境医疗设备认证顾问合同知识产权条款
- 初中生四史教育
- 非高危行业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复训)考试题(附答案)
- 《GBT 40347-2021植物保护机械 往复式容积泵和离心泵 试验方法》全新解读
- 2025届山西省太原市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 乡村卫生室年终总结
- 2025合同审核反馈表
- 企业货物买卖合同范本
- 无偿赠与农村土地合同
- 公对私借款合同范本
- 襄阳四中五中自主招生考试物理试题
- 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
- 防护服穿脱流程培训课件
-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9课 纸塑丨浙美版
- DB11_T1832.3-2021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第3部分:混凝土结构工程
- 国家开放大学《社会心理适应》形考任务1-7参考答案
- 2022年系统架构设计师(高级)软件水平考试题库
- 《淹溺急救》PPT课件(2022版)
- 第二节模糊综合评价法
- 《雷锋叔叔_你在哪里》说课稿55481
- 战略预算管理基本原理培训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