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埋气产量计算_第1页
填埋气产量计算_第2页
填埋气产量计算_第3页
填埋气产量计算_第4页
填埋气产量计算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填埋场情况简述某垃圾填埋场占地316.34亩,分为一号、二号两个填埋区。一号填埋区始于1991年,收集城市生活垃圾的覆盖人口为150万,该区占地10×104m2,呈山谷形状,底部面积为6×104m2。填埋区内日平均堆填垃圾500t,已倾倒的垃圾总量为165×106m3,垃圾密度为0.80.9t/m3,垃圾总重量为1.32×106t。该区已于2003年底封场,同时启用毗邻的二号填埋区。对于已封场的一号填埋区,准备开展填埋气发电利用工作。在工程设计的前期,需要对填埋气的产气能力进行评估,以确定发电机组容量、利用方式和使用年限等关键

2、数据,为此我们首先进行了产气量的理论计算,并在现场打井进行了长期的产气能力测试。2填埋气产气量的理论估算由于填埋气中的可利用成分是甲烷,所以在对填埋气产气量的理论估算方面,主要是计算填埋气中甲烷的产量(包括总产量和年产量)。 21填埋气中甲烷总产量的计算采用国际上通用的IPCC模型计算填埋气中甲烷的总产量,该模型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ECH4垃圾填埋场的甲烷总排放量, t; MSW城市垃圾量,t; 城市垃圾填埋率,%; DOC垃圾中可降解有机碳的含量(IPCC推荐发展中国家为15%); R垃圾中可降解有机碳的分解百分率(IPCC推荐为77%)。 根据以上公式计算出1t填埋垃圾可产甲

3、烷量为0.077t,转化成标准体积量为1t填埋垃圾可产107.8Nm3的纯甲烷。根据垃圾总填埋量,可得以下甲烷总产量的计算结果。 表1甲烷总产量预测结果 为了检验以上计算的正确性,我们还采用化学平衡法进行了核算,其计算公式如下:式中,ECH41kg垃圾量转化成甲烷气体的体积,m3; RCH4CH4的浓度含量,%; W含水率,%; P垃圾中的有机物含量,%; C有机物中的有机碳含量,%; 转化率,%。 根据实测的RCH4、W、P、C结果,取为0.8,由此得出垃圾的CH4产量为103.7m3/t,结果与IPCC模型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 22甲烷气年产量计算 为了计算填埋场在不同年份里的甲烷产量,我

4、们选用理论动力学模型(Gardner-Probert模型)进行了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P单位重量垃圾时间t内的甲烷排放量; t填埋时间,a; GM垃圾理论最大产气量取107.8,m3/t; Fi各降解组分占有机碳的含量; Ki降解组分的降解系数,a-1。 参考有关经验公式,确定产气规律如下: 利用上式对一号填埋区的产气规律进行了计算,结果分别见图1和图2。图2甲烷的年产气量 23计算结果分析由以上两图可知,垃圾在初始填埋1a后才有可观的产气量,产气速率大大加快,在初始填埋10a后,产气速率达到最大107m3/a,之后产气速率快速下降,30a后产气量已经很小了。填埋场的甲烷总产量可达1.4&#

5、215;108m3,在封场以后的10a内能够以600m3/h的抽气量进行连续利用,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价值。3填埋气产生量测试填埋场内垃圾的成分、堆填状态等情况是比较复杂的,其降解过程也难以用理论模型准确描述,因此理论计算往往只能提供参考依据,填埋场的真实产气能力还需要进行实际勘测,为此我们开发了填埋气测试装置,并在现场进行了长期测试。31填埋气测试装置填埋气测试装置的工作流程见图3。为了便于在现场进行测试,整个装置做成可移动形式,装置内的电气和仪表部件采用了安保措施,以满足长期在野外进行连续工作的要求。32抽气试验在抽气试验中,采用“step by step”的实验方式,即将抽气流量由小到大,

6、寻找井的产气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进行单井的产气能力测试,还要进行井间相互作用的实验(这部分测试结果将另文交流),为最终确定抽气井的布置提供依据。我们对该井进行了长达半年的连续抽气试验,试验中每天对抽气流量、填埋气成分进行检测,由于数据量较多,现将有代表性的测试结果分别列于图4图7中。抽气试验的前期以30m3/h流量进行抽气,待甲烷含量稳定后,将抽气流量提高至40m3/h,也获得了稳定的实验结果,达到了工程设计中对单井产气能力的要求。 图3填埋气测试装置工作流程图图4试验中的抽气流量情况图5填埋气中的甲烷含量图6填埋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图7填埋气中的氧气含量3.3结果分析以上各图知,填埋气中的甲烷含量能稳定在50%以上,二氧化碳含量约40%,表明该井所产气体有典型填埋气的组成特征,且氧气含量很低,说明空气泄漏进填埋场内部的量很少,无危险隐患。证实该垃圾填埋场内的填埋气有很高的利用价值。4结论 1)分别采用IPCC模型和Gardner-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