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皂基化妆品或护理品的配方解析_第1页
含皂基化妆品或护理品的配方解析_第2页
含皂基化妆品或护理品的配方解析_第3页
含皂基化妆品或护理品的配方解析_第4页
含皂基化妆品或护理品的配方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含皂基化妆品/护理品的配方解析所谓皂基即是将脂肪酸加热融化,加入强碱,通过皂化反应得到的产物。本文着重论述含皂基洁面膏及沐浴露。皂基产品在国内出现已经很多年了, 但是国内的化妆品企业对此类产品的研究仍不够深入,皂基产品做的比较好如六神及樱雪等沐浴露等。而皂基的洁面膏制造工艺复杂,尤其是冷却过程,需要专门的大型设备,小型工厂根本没有能力生产出柔滑细腻的皂基洁面乳。所以目前市面上出售的大都是欧莱雅之类的大公司产品,国内的化妆品企业对此类产品的研究似乎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根据目前在世面上能够见到的国内企业所生产的洁面膏产品的分析,大多数企业所生产的洁面膏产品都没有能够达到国外

2、同类产品的性能指标。脂肪酸的种类及其比例对皂基产品有着较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固定配方选用不同脂肪酸得到不同的产品,来比较了各个脂肪酸得到的产品的不同,以确定配方中的主体脂肪酸;再固定脂肪酸在配方中的含量,调整各种酸的比例以得到最佳配方。另外,本文对碱的选择也做了一系列的对比实验,从KOH、NaOH、三乙醇胺中选取适合体系的碱;工艺条件对产品也有很大的影响,通过不同的工艺条件得到的产品在其外观、稳定性等方面也有所改变。实验原理(一)、皂基洁面膏洁面膏的配方结构:洁面膏的配方体系从结构上区分,应包含以下五部分:1、脂肪酸+碱;2、多元醇; 3、乳化剂;4、表面活性剂;5、润肤剂及其他添加剂。 其中脂

3、肪酸+碱是构成洁面膏体系的骨架,产品的稳定性以及清洁能力、泡沫效果、珠光外观、刺激性等都取决于脂肪酸的选择和配比。常用的脂肪酸有十二酸、十四酸、十六酸、十八酸,根据各种酸的性质的以及对产品要求的不同,一般采用以一种酸为主体,其他酸为辅助的搭配比例。 脂肪酸所产生的泡沫随着分子量的增大而越来越细小,同时泡沫也越来越稳定,但是泡沫生成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其中十二酸生产的泡沫最大,也最易消失,十八酸生产的泡沫细小而持久。因此,在配方中各种酸通过不同的搭配方式可以给产品带来不同的泡沫性质和使用感受。 在这四种脂肪酸中,对最终产品的珠光效果影响最大的是十四酸和十八酸,十四酸产生的珠光性质是一种微透明的、类

4、似于陶瓷表面釉层的乳白色珠光,而十八酸产生的珠光是一种强烈的白色闪光状珠光。 因此,通过对各种脂肪酸的性质的分析,综合对产品的泡沫性质、珠光外观的要求,洁面膏配方中脂肪酸的搭配应该是以十四酸或十八酸为主体,其他酸为辅助的搭配方式。本文选取以十四酸为主体的搭配方式。 脂肪酸在配方体系中的用量一般在28%35%之间,这主要是由于生成脂肪酸皂的性质决定的,在脂肪酸和碱的中和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脂肪酸的用量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结膏稳定和硬度,脂肪酸的用量增加,产生的脂肪酸皂的量增大,产品的结膏温度也将随之提高,同时产品的硬度也增大。 如果配方体系中脂肪酸的用量太大,产品的结膏温度过高,可能会导致产品还

5、没有完全皂化的情况下体系就已经结膏了,同时也会影响到产品下一步生产工艺的顺利进行。 可用于和脂肪酸中和皂化的碱有氢氧化钾、氢氧化钠、三乙醇胺等,但由于氢氧化钠生成的皂太硬,不适合用于化妆品中,而三乙醇胺的生成皂易变色,且当体系中皂的量很大时生产又不易控制,因此可用于洁面膏中的碱基本上只有氢氧化钾一种。 氢氧化钾的用量取决于配方体系中对脂肪酸和氢氧化钾的中和度的要求,也就是说氢氧化钾的用量决定于脂肪酸的用量,以及氢氧化钾中和脂肪酸的程度,脂肪酸的用量高,对脂肪酸的中和程度高,氢氧化钾的用量也要提高。 洁面膏中脂肪酸和氢氧化钾的中和度一般应该控制在75%90%之间,这主要是有三方面的原因:1、中和

6、度过低,会导致体系不稳定2、中和度过高会导致产品的刺激性增加3、中和度过高会导致体系在皂化时皂液的粘度过高,同时形成产品时的结膏点提高,而影响生产工艺的顺利进行。 恰当的中和度应该控制在78%85%之间,中和度的计算方法是:(氢氧化钾的用量*氢氧化钾的纯度)(体系中所用的脂肪酸的用量*脂肪酸的酸值),具体的计算方法大家可以自己看看。附表三:脂肪酸酸值列表名称酸值十二酸280十四酸250十六酸218十八酸197 洁面膏常用的多元醇有甘油、丙二醇、1,3丁二醇三种,多元醇在洁面膏的配方体系中主要起到分散或溶解脂肪酸皂的作用,醇比水有更高的脂肪酸盐的溶解度,在生产的过程中,大量的皂如果不及时分散或溶

7、解,皂化的过程将无法完成,生产也无法继续下去。 为了及时将生成的皂分散或溶解,必须使用大量的多元醇,甘油对皂的作用表现为分散作用,如果体系中单独使用甘油,用量一般应该在20%以上,丙二醇和1,3丁二醇对皂的作用表现为溶解,因此这两者如果单独使用的话,用量可以少一些,大约在14%以上。而在本配方中选用了分散作用更为显著的膨润土作为分散剂,从而减少了相应的甘油的用量,减低了成本。 多元醇对洁面膏体系的作用不仅仅表现在分散或溶解皂上,多元醇对最终产品的珠光性质和稳定性也有很大的影响,由于甘油对皂的作用是分散皂,因此产品体系中析出的珠光不会受到甘油的影响,而丙二醇和1,3丁二醇对皂的作用是溶解皂,因此

8、在溶解皂的同时也会将析出的珠光破坏。所以使用了丙二醇或1,3丁二醇的洁面膏珠光效果会很差甚至没有珠光。 乳化剂在洁面膏产品最主要的作用是解决一个体系稳定性的问题,准确的说应该是辅助稳定作用,添加适量的乳化剂可以有效的解决洁面膏在高温稳定性,并防止产品体系在恢复常温后泛粗的现象,乳化剂在洁面膏配方体系中的这种作用也是不可缺少的。常用的乳化剂可以选择磷酸酯类乳化剂,其用量一般在0.5%2%之间。乳化剂对产品的珠光效果也有很大的影响,如果体系中的乳化剂量过多,最终的产品珠光将无法析出,因此在选择乳化剂种类的同时应该考虑到乳化剂的最低用量,在保证体系稳定的前提下乳化剂的用量应尽可能的少。 表面活性剂在

9、皂基型洁面膏体系中最明显的作用有以下几方面:1、对皂基的高PH具有缓冲的作用,降低皂基的刺激性2、改善皂基的泡沫性质,改善使用时的肤感3、增加洁面膏体系的拉丝感,使用10%左右的表面活性剂能够明显增加产品的拉丝感觉,进而增强皂基的稳定性和改善使用时的手感,这种拉丝感远远超过PEG类物质所能达到的效果。 此外,根据所使用的表面活性剂的种类的不同,表面活性剂还能够分散皂基、降低皂化过程中皂基的粘度等作用。 常用的表面活性剂有氨基酸类表面活性剂、MAP类表面活性剂、磺酸类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的用量一般控制在10%左右,用量少了没有作用,用量多了意义不大。 皂基洁面膏产品体系中除以上几种最重要的成分

10、外,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添加各类润肤成分和其他具有各种功效的添加成分,其中OleEsterTMISL能给去污产品带来良好的用后感,赋予皮肤质感并有吸湿功能,它具有多重功效,可用作乳化剂、调理剂和保湿剂。附表四:皂基洁面膏配方示例一组分含量(100g)十二酸3.00十四酸10.00十六酸6.00十八酸11.00Bentone 38v0.50KOH(82%)6.65甘油5.00去离子水余量OleEsterTMISL1.00EDTA-2Na0.20DMDMH0.30香精适量附表五:皂基洁面膏配方示例二(皂基与单烷基磷酸酯复配)组分含量(100g)十二酸3.00十四酸10.00十六酸6.00十八酸11

11、.00MAP 24 K302.00Bentone 38v0.50KOH(82%)6.65甘油5.00去离子水余量OleEsterTMISL1.00EDTA-2Na0.20DMDMH0.30香精适量其中Bentone 38v作为分散剂,OleEsterTMISL作为润肤剂。本配方的中和度=-(6.65*82%)/(3.00*280)+(10.00*250)+(6.00*219)+(11.00*197)/1000 =80%以上两个洁面膏配方相比较:泡沫都很好,配方一刺激性较配方二强,外观、珠光、硬度均无明显差异,铺展性及涂抹性均好;但高温稳定性不够好,配方的重复性也难以把握,同样的配方在同样的工艺

12、条件下得到的产品也只是部分稳定,而部分不够稳定,高温下有的产品会出现变软,变稀,分层,皂粒析出等现象。(二)、皂基沐浴露消费者对沐浴露的要求:希望在清洁时感觉平滑,冲洗后没有紧绷感滑腻或是残留物质,而且浴后感觉滋润、柔软、平滑。而影响使用感觉的包括沐浴露的黏度、发泡力等指标。优质的沐浴露是上述功能的平衡,从配方角度看,主要是清洁系统与肤感调理剂的合理搭配。皂基沐浴露的配方结构:皂基沐浴露主要包括脂肪酸+碱、表面活性剂、保湿剂、调理剂、活性物质、润肤剂及其他添加剂等几部分。其中皂基是这一类型沐浴露的主要成分,它的基本性能是产生泡沫润湿皮肤,另外皂基本身也是作为一种表面活性剂及乳化剂。皂基沐浴露的

13、中和度通常在100%,这个体系皮肤有较大的刺激性,所以常在配方中加入较温和的表面活性剂以减低产品的刺激性。常用的表面活性剂为单烷基(醚)磷酸酯盐,它有良好的发泡性、去污力及与皮肤较好的相容性,性质较温和,对皮肤刺激性较小。另外沐浴露良好的去污力在清洁皮肤的同时也会过度的去除保持皮肤水分的皮脂,长期使用会使皮肤粗糙,失去弹性,尤其是干性和敏感皮肤者。因此,配方中应适当配合两性表面活性剂,以调节清洁力。润肤剂也可以减少表面活性剂脱脂作用并赋予皮肤脂质使皮肤润滑、富有光泽。常用的润肤剂有植物油脂(鳄梨油、霍霍巴油等)、羊毛脂类、聚烷基硅氧烷类及脂肪酸酯类(如甘油月桂酸酯)多元醇脂肪酸酯及乙氧基化单(

14、双)甘油酯(如聚乙二醇-80-椰油基甘油酯等)。它们具有良好的润肤、改善与皮肤的相容性,可降低产品的刺激性,还具有增稠、增溶作用。保湿剂常用甘油、丙二醇及烷基糖苷等。调理剂多为阳离子聚合物,它们对蛋白质基层具有附着性,使皮肤表面有一种如丝一般平滑的舒适感,常用的聚季铵盐类等。在浴液中还可添加具有护肤、养肤作用的多种活性物质,如:芦荟、沙棘、海藻、薄荷脑、乳酸薄荷基酯等天然物质提取物和中草药制剂等。为了保证产品的品质,在浴液中还可添加珠光剂、防腐剂、香精及色素等添加剂。附表六:皂基沐浴露配方示例一(皂基与AES复配体系)组分含量(100g)十二酸8.00十四酸2.00KOH(82%)3.35AE

15、S(27%)37.00CAB3.60Bentone 38v0.50珠光双酯3.00OleEsterTMISL1.00CMEA1.00EDTA-2Na0.20DMDMH0.30香精适量去离子水余量本配方的中和度=-(3.35*82%)/(8.00*280)+(2.00*250)/1000 =100%附表七:皂基沐浴露配方示例二(皂基与MAP复配体系)组分含量(100g)十二酸8.00十四酸2.00KOH(82%)3.35MAP 24 K305.00CAB3.60Bentone 38v0.50珠光双酯3.00OleEsterTMISL1.00CMEA1.00羟乙基纤维素1.00EDTA-2Na0.

16、20DMDMH0.30香精适量去离子水余量本配方的中和度=-(3.35*82%)/(8.00*280)+(2.00*250)/1000 =100%以上两个配方相比:以皂基和AES复配的沐浴露性能较好,在高温40是放置一个月无分层、无皂粒析出;低温-15条件下放置一个月,恢复室温无皂粒析出;5条件下放置一个月仍有很好的流动性。显微镜下观察产品较均匀。离心实验:3000r/min条件下离心30min不分层。粘度测定:用四号探针在20RPM条件下,粘度为2070CP。泡沫测定:开始时:230ml 30s后: 215ml以皂基与MAP复配的产品难以增稠,用SF-1增稠时产品无流动性,呈果冻样;用羟乙基

17、纤维素增稠需要较大的用量,但效果仍不是很好。在高温下放置易分层;低温下易结冻。至今仍没有较好的增稠方案。5 实验方法(一)、皂基洁面膏的制作工艺 在配方设计合理的情况下,洁面膏的制作工艺十分简单,也很容易操作,但因其配方结构的特殊性,因此在制作工艺上也有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和一般的皂化体系不同,皂基型洁面膏的皂化方法采用的是水相(碱液)加入油相(酸液)的方法,其中水相包括:碱、多元醇、表面活性剂、水;油相包括:酸、乳化剂、润肤剂,以及其他油脂类成分。具体的操作方法是:1、将氢氧化钾加入冷水中,溶解,然后加入多元醇,加热至75;2、将酸、乳化剂、润肤剂、以及其他油脂类成分混合,加热至75;

18、3、先将油相放入乳化锅内,开启搅拌至脂肪酸完全熔融,加入Bentone 38v至分散完全,然后将水相快速加入到油相中,在水相加入的过程中,体系中可能会出现短暂的少量产生的皂块结团现象,这种现象可以不管,等水相完全添加结束后皂团自然会消失;4、水相添加完成后,在保持体系温度不低于80的情况下,保温皂化30分钟;5、皂化结束后加入表面活性剂MAP 24 K30,此时应注意避免因搅拌而使体系产生气泡;6、降温至55左右时加入香精和防腐剂;7、降温至4045,体系可是结膏时,保持温度不变,搅拌30分钟以上,搅拌结束后可以出料。在这个操作的过程中,有以下几点应该注意:1、由于皂化反应是一个强烈的放热反应

19、,皂化过程中体系的温度可以升高大约1020,因此皂化前水相和油相的温度不应过高,一般控制在7075以内,以免最终皂化体系的温度过高。2、从皂化开始后一直到生产结束的整个过程中,为了避免体系产生大量的气泡,应避免加热和抽真空,否则产生的气泡无法消除。3、表面活性剂也是产生气泡的一个主要来源,因此表面活性剂应该选择在水相添加结束,体系中的皂块完全溶解后添加,也可以在皂化结束后添加表面活性剂,但添加表面活性剂的温度不应该低于60,以免因整个体系的温度因表面活性剂的加入而降低,从而体系的粘度增大而使由表面活性剂带入体系内的气泡无法浮上来。 在皂化的过程中,我们之所以选择将水相加入油相的方法,这主要是为

20、了避免在皂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皂块无法溶解而使皂化反应无法进行下去。因为采用水相加入油相的皂化方法,皂分散的速度快,生产的皂块还没有来得及积累在一起就迅速被分散了,而采用油相加入水相的方法,皂分散的速度慢,很容易使生成的皂块在短时间内迅速积累在一起的形成大的皂团,此时即使是体系中有大量多元醇存在的情况下,也很难再把产生的皂团打开了,特别是在大生产的条件下,这种情况更容易发生。因此,采用水相加入油相的皂化方法比采用油相加入水相的皂化方法更合理一些,更可靠一些。 关于多元醇是放在水相里还是放在油相里也有一些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丙二醇和1,3丁二醇等能够和酸混容,因此建议把多元醇放在油相里,认为这

21、样更有利于溶解或分散皂,我们可以仔细分析一下多元醇溶解或分散皂的过程:如果采用多元醇放在水相的方法,因为皂可溶解或分散于多元醇中,在碱液加入到酸液的过程中,多元醇随着碱液一同进入到酸中,使得生成的皂在生成的瞬间就马上被多元醇溶解或分散掉,这样可以防止皂块的产生;反之,如果采用多元醇放在油相的方法,虽然体系中多元醇的总量很大,但是在形成皂的局部位置的多元醇的量却很少,生产的皂无法被及时的溶解或分散掉,因此容易生成大的皂团,导致皂化过程无法继续下去。因此,将多元醇放在水相中参与皂化的方法更合理一些。 在皂基型洁面膏生产中还有一个比较难控制的问题就是体系容易产生气泡,且产生的气泡不易消除,气泡的来源

22、主要有两方面:1、加热产生的;2、表面活性剂产生的。此外,搅拌和拉真空也是生产气泡的一个主要来源。 对于一些皂化中和度较高的体系,由于皂化时皂液的粘度较高,因此,如果这个过程中如果产生了气泡,则此气泡将很难再从体系中消除掉,因此,为了避免在此过程中产生气泡,应该确保在皂化的过程中不要因为为了保持皂化的温度而再次加热,同时,搅拌的速度也应该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转速,防止将空气带进皂化体系。 表面活性剂的加入时机也是控制气泡产生的一个重要环节,有人为了降低皂液的粘度,将表面活性剂直接放在水相中参与皂化过程,这样的做法将会使表面活性剂因皂化过程剧烈的放热反应而产生大量的气泡,这些气泡被混在粘稠的皂液中无

23、法排除,导致最终的产品中也包含大量的气泡。 此外,在整个皂化的过程中,为了控制气泡的产生,抽真空也应该是绝对禁止的,抽真空不仅不能将体系内已经存在的气泡拉出来,而且还会使体系产生更多的气泡。 产品结膏点的控制也是洁面膏制作工艺中的重要环节,适宜的结膏点应该控制在4045,结膏点过高不方便生产,而结膏点过低又不利于产品的稳定性。 控制结膏点有两个途径:1、控制体系中皂的含量,皂的含量高则结膏点提高,反之结膏点降低;2、控制体系的中和度,如果中和度超过85%,则结膏温度可能会提高到50以上,这将给生产带来很大麻烦,如果中和度低于80%,则可以将结膏点控制在45以内。 由于配方体系的差异,为了将结膏

24、点控制在一个适当的范围内,应该同时综合的考虑皂的含量和体系中和度对结膏点的影响,这一点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配方体系的实际情况来摸索。 在体系达到结膏点时,保持结膏点的温度,继续低速搅拌3060分钟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可以使皂的分布更加均匀,使体系的硬度能够控制在一个比较低的程度,而不至于使体系变成一个整体很硬的结构,同时也有利于加快珠光的结晶析出,一般以十八酸为主体的洁面膏体系,经过这样长时间的低速保温搅拌,珠光可以在生产结束后马上结晶析出,而且搅拌的时间越长,珠光效果越明显。(二)、皂基沐浴露的制作工艺皂基型沐浴露的皂化方法和皂基洁面膏的皂化方式相同,采用的也是水相(碱液)加入油相(酸液)的方

25、法,其中水相包括:碱、表面活性剂、水;油相包括:酸、乳化剂、润肤剂,以及其他油脂类成分。具体操作方法是:1、将Bentone 38v加入熔融的脂肪酸与甘油的混合物中,快速搅拌至Bentone 38v分散完全;2、在75条件下将碱液加入继续快速搅拌,至皂快分散完全;3、依次加入AES(27%)、珠光双酯、OleEsterTMISL、CMEA等;4、继续搅拌至40左右,加入香精、防腐剂等。5、搅拌至常温停止搅拌,得到产品。(三)、脂肪酸种类对皂基洁面膏体系的影响 附表八:皂基洁面膏基础配方体系组分含量(100g)含量(100g)含量(100g)含量(100g)十二酸30.00/十四酸/30.00/

26、十六酸/30.00/十八酸/30.00KOH(82%)6.306.306.306.30甘油10.8010.8010.8010.80丙二醇16.416.416.416.4去离子水余量余量余量余量OleEsterTMISL1.001.001.001.00EDTA-2Na0.200.200.200.20DMDMH0.300.300.300.30香精适量适量适量适量其中脂肪酸分别选用十二酸、十四酸、十六酸、十八酸进行对比实验,得以下现象:附表八:脂肪酸对体系的影响脂肪酸外观泡沫硬度PH值十二酸膏体粗糙呈乳白色泡沫较大洗后感干涩较软78十四酸较十二酸产品粗糙、膏体稍显黄色、有细小珠光泡沫较大洗后感干涩硬

27、8左右十六酸呈乳白色产品流动性好泡沫较前两个产品细腻、洗后感干涩较软、但放置半小时后变硬8左右十八酸是四种单一酸产品中最为细腻的产品、呈乳白色泡沫细腻、洗后感干涩软89(四)、脂肪酸含量对皂基洁面膏的影响 为了确定脂肪酸总含量对体系的影响,本文作了以下对比实验:确定皂基洁面膏配方如下:组分含量(100g)含量(100g)含量(100g)十二酸3.003.004.00十四酸10.0012.0012.00十六酸6.006.007.00十八酸11.0011.0012.00MAP 24 K302.002.002.00Bentone 38v0.500.500.50KOH(82%)6.656.656.65

28、甘油5.005.005.00去离子水余量余量余量OleEsterTMISL1.001.001.00EDTA-2Na0.200.200.20DMDMH0.300.300.30香精适量适量适量脂肪酸总含量303235 皂基洁面膏中脂肪酸的含量通常在2835之间,从以上几个实验中比较得知:皂基含量对产品结膏温度有较大影响,脂肪酸的用量太大,产品的结膏温度过高,可能会导致产品还没有完全皂化的情况下体系就已经结膏了,同时也会影响到产品下一步生产工艺的顺利进行。故确定配方中适合的脂肪酸总含量在30。(五)、碱对皂基洁面膏体系的影响为了确定哪种碱更为适合该体系,本文作了以下对比实验:确定皂基洁面膏配方如下:

29、组分含量(100g)含量(100g)含量(100g)十二酸3.003.003.00十四酸10.0010.0010.00十六酸6.006.006.00十八酸11.0011.0011.00MAP 24 K302.002.002.00Bentone 38v0.500.500.50KOH(82%)6.65/NaOH/6.65/三乙醇胺/6.65甘油5.005.005.00去离子水余量余量余量OleEsterTMISL1.001.001.00EDTA-2Na0.200.200.20DMDMH0.300.300.30香精适量适量适量其中碱分别选用KOH、NaOH、三乙醇胺,观察所得产品有何不同。经比较得如

30、下结果:等量的碱用于同样的体系中,以KOH最为适合。NaOH用于体系中得到的产品硬度过大,没有光泽,且刺激性较KOH产品强;三乙醇胺用于体系中得到的产品也是硬度很大,没有光泽,且颜色稍显黄色。综上所述,三种碱中以KOH最为适合皂基洁面膏体系。(六)、中和度对体系的影响确定皂基洁面膏配方如下:组分含量(100g)含量(100g)含量(100g)含量(100g)含量(100g)含量(100g)十二酸3.003.003.003.003.003.00十四酸10.0010.0010.0010.0010.0010.00十六酸6.006.006.006.006.006.00十八酸11.0011.0011.0

31、011.0011.0011.00MAP 24 K302.002.002.002.002.002.00Bentone 38v0.500.500.500.500.500.50KOH(82%)6.246.326.466.656.827.07甘油5.005.005.005.005.005.00去离子水余量余量余量余量余量余量OleEsterTMISL1.001.001.001.001.001.00EDTA-2Na0.200.200.200.200.200.20DMDMH0.300.300.300.300.300.30香精适量适量适量适量适量适量中和度75%76%78%80%82%85%比较结果:中和度

32、为75%、76%的产品结膏点过低,在室温下仍需要放置一段时间才能结膏;中和度为78%、80%、82%的产品在40时开始结膏,高速搅拌条件下结膏较慢,所以开始结膏时降低搅拌速度;中和度为85%时结膏温度过高,在60时开始结膏,难以搅拌,且很易产生气泡。综上所述,中和度的选择应该在78%到85%之间。而在皂基沐浴露中中和度通常为100。(七)、膨润土Bentone 38v对体系的影响 为了比较得出添加膨润土Bentone 38v的最佳量,本文作了以下实验以比较:确定皂基沐浴露配方如下:组分含量(100g)含量(100g)含量(100g)十二酸8.008.008.00十四酸2.002.002.00K

33、OH(82%)3.353.353.35AES(27%)37.0037.0037.00CAB3.603.603.60Bentone 38v0.501.001.50珠光双酯3.003.003.00OleEsterTMISL1.001.001.00CMEA1.001.001.00EDTA-2Na0.200.200.20DMDMH0.300.300.30香精适量适量适量去离子水余量余量余量 经比较得以下结果:Bentone 38v加入量为0.50时,能起到很好的分散作用,而加入1.00及1.50时,因Bentone 38v导致部分未起到作用的膨润土沉淀,在高温稳定实验中尤其明显。且膨润土的量越多沉淀越

34、严重。综上所述,Bentone 38v的量应定为0.50最佳。 但在皂基洁面膏中,因为产品要有较大的硬度和稠度,希望得到的产品可以呈牙膏状,所以可以适当的加大Bentone 38v以达到增稠的效果。(八)、正交法考察皂化反应的工艺影响本次实验考察的工艺参数主要有:1) 皂化温度()2) 皂化时间(min)3) 碱液加料时间(s)4) 冷却时间(min) 用正交实验来进行考察,每个因素考察三个水平数,并直观分析法分析出其主要影响因素,然后再对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进行进一步的考察。附表九:工艺考察正交实验表试验号皂化温度皂化时间冷却时间碱液加料时间1801min温水10s2805min自然20s38010min冷水30s4851min自然30s5855min冷水10s68510min温水20s7901min冷水20s8905min温水30s99010min自然10s附表十:检验结果(常规检验)实验号123456789检验结果严重分离分离严重分离分离严重分离略分离分离严重分离分离结论1:冷却温度从实验过程看,碱液加料速度如果太快,则比较容易产生胶凝的现象,且不易分散,从而导致皂化困难。而皂化本身为一中和反应,该过程为放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