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课 时 教 案课题识字5课型新授课时2教材简析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8个生字,认识一个新偏旁“羽字头”。2通过看图、识字认字、诵读词串来认识有关冬天的事物,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初步了解冬天气候的一些特征,让学生感受到冬天虽冷,但仍充满着勃勃生机和生活的情趣。培养学生不畏严寒的顽强意志。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生字,理解词义。2、体会“岁寒三友”不畏严寒的品质,感受冬天特有的情趣。教与学的策略通过看图、识字认字、诵读词串,结合生活经验认识有关冬天的事物,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初步了解冬天气候的一些特征,让学生感受到冬天虽冷,但仍充满着勃勃生机和生活的情趣。课前准备词语卡片、课件。教 学 过 程教学
2、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今天是11月8日,请你看看今天的日历上写的是什么节气?(指导学生看投影日历)这就意味着,冬天已经来了。在你记忆中,冬天是怎样的?你怕冬天吗?其实冬天也与其他季节一样,有自己的独特之处。那今天老师就与你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冬天。学生看投影日历(是立冬)。(有的可能怕,因为天气实在太冷了,也有的学生不怕,因为冬天可以开展很多的活动,还可以玩只有冬天才有的游戏溜冰、滑雪等)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二、看图说话学词串。出示投影,看图指导: 1冬天到了,天气怎么样?(1)引导学生看图练习说话:(2)相机板书,(3)指导理解
3、“寒流”:冬天到了,有时气温会突然下降,让人感到特别冷,那是因为北方来了强冷空气,这强冷空气就叫“寒流”。前几天,青岛就来了一股较强的寒流,天气怎样?再读这个词语:寒流2这么冷的天,很多植物都发生了变化,还记得以前学习过的北风和小鱼吗?北风一吹,什么发生了变化呀?北风可真厉害,吹在你的脸上有什么感觉?不过有一些植物一点也不怕,哪些植物不怕冷?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子的呢?(2)相机板书词语:蜡梅、翠竹、苍松(老师介绍:这三种植物因为不怕冷,被称作“岁寒三友”。)(4)看图,这么冷的天气里,这岁寒三友生长得如何呢?通过看图,让学生感受:冬天到了,天气变得很冷,都下起了大雪。指导学生说一说“鹅毛大雪”。
4、 冬天到了,寒流来了,学生认读:寒流、大雪、北风。一下子冷了很多,大家都及时加衣服,以免感冒了. 树叶落了,小草黄了,小鸟躲进了窝很冷,像刀割一样学生看图,用自己的话表达。指名读这一组词,齐读。蜡梅开花了,黄黄的,散发出阵阵清香,多么诱人啊!翠竹还是那样的绿,充满着生机与活力。青松挺得直直的,丝毫也不怕冷设计意图:通过联系生活经验,帮助学生很快领悟词语的意思,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这样设计,能唤起学生对已知的回忆,让学生感受到冬天来临后的变化,为下一步的学习体会“岁寒三友”的品格做好参照。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5)教师补充青松,你瞧,这青松在大雪中依然挺拔苍翠,一点儿也不怕冷,
5、听听陈毅元帅对它的赞赏: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你听明白了什么呢?(6)让我们一起来夸夸这几位不怕严寒的好朋友吧! 3天这样冷,动物们怎么过冬呢?是啊,动物们有自己过冬的高招呢,瞧,这些动物都躲到洞里去了,是谁呢?你认识吗?相机板书词语:蟒蛇、蚂蚁、刺猬你对这些动物熟悉吗?能介绍一下吗?A对于蚂蚁,学生比较熟悉,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教师适时引导:到了冬天,你还能经常看到蚂蚁吗? B关于刺猬:我们这一带虽然属于城乡结合部,但是还是很少见到刺猬,因此教师指导学生看图,介绍一下刺猬:它是要冬眠的动物,喜欢在夜间活动,遇到敌人会全身缩成一个刺球,这是一种自我保护方式。很可爱哦!)
6、那你了解“蟒蛇”吗?教师再补充蟒蛇的特性,并简要告诉学生遇到蟒蛇袭击的解救方法到水中,蟒蛇喜欢水,遇水会游开。)(4)这些动物怎么过冬呢?(让学生说一说,)指导学生大概了解“冬眠”。(因为天气温度低,为减少消耗,有些动物就冬眠了,大部分冬眠的动物属于冷血动物。)(5)你还知道哪些动物要冬眠的?(6)小结:这些动物可真会享受啊,这么冷的天,索性大睡一觉,啥都不用操心。咱们再来读读这些词语,认识一下这些可爱的动物朋友。学生能大概知道:青松不怕大雪压,更不怕寒冷齐读。(指名书说说)有的迁徙,有的躲进洞里,有的搬家了学生看图,认识这些动物朋友。很少很少,几乎看不见了,因为它们躲到洞里去睡觉了。学生说一
7、说 自己对蟒蛇的了解。应该都冬眠了,好好睡一觉了。松鼠、青蛙、狗熊作 业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认读本课的词语。3、抄写课后词语,再听写。 板 书 设 计1 秋游课后反思 课 时 教 案课题4 乡下孩子课型新授课时2教材简析 乡下孩子是一首反映农村孩子童年生活的诗歌,语言洗练而有童趣,意境清新活泼。读起来如沐阳光,如嗅青草野花气息,如闻童声笑语,悦目赏心。全诗共4小节,分别写了乡下孩子幼小时在爸爸妈妈怀抱里生活、在田野里捉蝴蝶、挖野菜、逮小鱼的乐趣,最后赞叹了乡下孩子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无拘无束成长的幸福。课文配有插图,生动活泼,富有乡土气息,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展开想象,
8、理解课文内容。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两条绿线以内的6个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通过阅读感悟,了解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生活。4、继续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学生能够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两条绿线以内的6个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通过阅读感悟,了解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生活。教与学的策略1、读书指导。(1)揭题导入:诗歌写了农村孩子生活中的哪些事例?(2)理解诗句意思,感悟诗歌意境。(3)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
9、础上,创设一定情境,采取班级表演的方式背诵全诗。2、写字指导。指导学生按笔画顺序描红。3、设计练习,巩固学习成果。4、实践活动。有条件可组织学生到农村去走一走,看一看,或者访问在农村的亲友或者在农村长大的同学,了解一些乡下的趣事,讲给大家听听。课前准备词语卡片、生字卡片、课件。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 揭示课题: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同学们都是生活在大都市的孩子,那么乡下孩子的生活怎样呢?我们一起学习课文乡下孩子。2、板书课题:乡下孩子1、自己读读这首诗歌,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检查生字:编织 含 撑圆 小猪一串 旷野妈妈 怀里 欢唱野菊 歌曲
10、 野菜肚皮 乐坏了 馋嘴学生齐读课题(1)自读诗歌,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认识。(2)多种形式认读。从各个角度进行识字教学,识字教学有针对性。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三、细读诗歌,体会情感。(一)学习第一小节:(二)学习二、三小节:(三)学习第四小节:(1)强调字音:撑(2)字的运用:我们可以说成“一串”什么?(3)笔顺:怀、野、皮(4)字型:嘴 野3、过了生字关,我们再来读课文,相信大家一定读得更好了。4、谁再来读读这首诗歌,其余同学说说该向他们学些什么。1、指名读第一小节,大家想想,欢唱的黄鹂和盛开的野菊指的是谁?(板书:欢唱的黄鹂 盛开的野菊)2、躺在妈妈怀里会觉得怎么样?趴在爸爸背
11、上会干什么?3、乡下孩子在爸爸妈妈的身边是多么的快乐和幸福呀,像欢唱的黄鹂一样快乐,像盛开的野菊一样美丽可爱。再读读这一小节,把乡下孩子的幸福读出来。1、那乡下孩子的生活怎么样呢?自己读读二三节。2、乡下孩子都怎样生活?3、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捉蝴蝶、含草叶、挖野菜、逮小鱼4、想象:(1)乡下孩子怎样捉蝴蝶,会编织怎样的故事?(2)会用草叶吹出怎样动听的小曲?(3)撑圆了肚皮的小猪是怎样的?乐坏了的猫咪又是怎样的?5、出示课文插图,看看乡下孩子还有哪些快乐生活? 引导学生用书2、3小节的句式练习说话。6、你觉得乡下孩子的生活怎么样?板书:快乐、幸福、有趣7、再读二三小节把乡下孩子生活的丰富多
12、彩读出来。1、课文学到这儿,大家最想做什么?用正确的笔顺描红。分析字型。(3)指名读诗歌,说说其他同学的优点。(1)指名读一小节,思考欢唱的黄鹂和盛开的野菊指的是谁。(2)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3)有感情地读第一小节。(1)自读二三小节。(2)说说乡下孩子的生活方式。(3)学生展开想象说一说。(4)看图想象乡下孩子其他的快乐生活,并用课文的句子练习说话。(5)说说自己觉得乡下孩子的生活怎么样。(6)有感情地读二三小节。(1)说说了解到乡下孩子的生活,自己最想做什么。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把语文学习和生活密切相联。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炼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体
13、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四、全课总结:第二课时一、 复习导入:二、句式练习:三、写字教学:四、全课总结:2、老师也真想马上去乡下走一走,到田野里听听小鸟的歌唱,闻闻花草的芳香,做一回乡下孩子,快乐地生活在大自然中。大家一定也想吧。请读读最后一小节,用朗读来告诉大家。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歌,体验一下乡下孩子的快乐生活。1、谈话: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乡下孩子2、板书课题。3、出示生字卡片和词语卡片。4、谁来读课文?1、指名读二三小节。2、能仿照二三小节的句式仿写吗?3、出示:拾一把稻穗, 割一篮青草, 采一束野花, 1、 出示本课的生字。2、 教师重点指导:怀:竖心的笔顺
14、野:注意强调左边的笔顺,右边不是“子“。菊:里面的“米”最后一笔是点。皮:强调笔顺嘴:强调字型。(2)有感情地读最后一小节。学生有感情地读全文。(1)多种形式读生字和词语。(2)指名读课文。读二三小节,仿写句子。描红、临写。对学生进行仿句训练。 多角度进行写字教学。作 业1、有感情地读课文、背诵课文2、抄写课后词语,再听写。3、本课的字4个,注音组词。 板 书 设 计4 乡下孩子捉蝴蝶,编故事 欢唱的黄鹂 含草叶,吹歌曲 愉快、幸福、有趣盛开的黄菊 挖野菜 撑小猪逮小鱼 乐猫咪仿句: 拾一把稻穗, 割一篮青草, 采一束野花, 课后反思 课 时 教 案课题3 英英背古诗课型新授课时2教材简析英英
15、学古诗通过英英和奶奶的一段对话,让学生不知不觉进人古诗的意境,学会静夜思这首古诗。与此同时,学生又学会了对话的语言表达形式。课文配有两幅插图。一幅是英英和奶奶的对话图,可以利用它创设对话情境,使教学更加直观,富有趣味;另一幅是与静夜思相配的插图,可以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人物抬头的动作、沉思的神态,并展开想象,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体会诗句的思想感情。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两条绿线以内的5个字,认识1个多音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古诗静夜思。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思念、热爱故乡的感情。4、继续提高学
16、生的识字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学生能够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两条绿线以内的5个字,认识1个多音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古诗静夜思。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思念、热爱故乡的感情。教与学的策略1、读书指导。(1)初读,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2)再读,分清课文叙述的层次。(3)细读,背诵诗句,体味诗情。2、对话指导。利用英英和奶奶的对话图,创设表演对话的场景,组织学生开展语言实践活动3、写字指导。指导学生按笔画顺序描红。4、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古诗词爽朗送比赛,和爸爸妈妈对话学古诗等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积累语言的
17、兴趣。课前准备词语卡片、生字卡片、挂图、课件。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 谈话导入: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整体感知1、谈话: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题目是英英学古诗2、板书课题:英英学古诗,相机学习“英”“诗”“英”还可以组成哪些词语;“诗”你怎么记住它?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4、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课文。1、自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大家读得很认真,生字也一定认识了,出示生字:英英 古诗 一首 意思 静夜思 照在 一层 李白 背古诗 疑 霜 思念 听懂了 唐代(1)齐读课题。(2)用“英”组词。说说怎样记住“诗”。(3)学生提问题:
18、英英学了哪首古诗?英英是怎样学古诗的?体现分散识字。引导学生质疑。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3、过了生字关,我们再来读课文,相信课文一定读得更好了,谁来读课文,其余同学边听边课文,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1、刚才同学们说这首古诗叫静夜思,谁来读一读?2、这首古诗什么意思?自己读读课文,找出能体现古诗意思的句子画出来。 3、谁来读一读?4、能把古诗的每一句和古诗的意思对应起来吗?谁来说一说。5、 同学们不简单,能把古诗的每一句同意思对应起来,现在老师加大难度,谁能把诗中的字与它的意思对应起来。6、 教师说字:疑;举头;思7、看来同学们真正理解了诗的意思了,我们再来读读
19、英英和奶奶的前两次对话。8、出示体现诗句意思的句子,大家再读读有什么问题?9、出示课文30页插图,图上有一轮月亮。想一想,什么时候的月亮是这样圆圆、亮亮的?中秋节、元宵节你们是怎样度过的呢?10、中秋节、元宵节月圆之时正是家人团圆的时候,所以,每当这时候,我们会相聚在一起玩一玩,乐一乐。假如这时,你独自一人远在外地,身边没有一个亲人,你会怎样想呢?11、是啊,别人团聚,自己却孤单一人,心中肯定很难受。(指图)你们看,此时此刻,诗人(3)指名分段读课文。 其余学生说说从课文中了解的内容:英英学的古诗是静夜思,还知道了这首古诗的意思,并且知道了古诗的作者是唐代的李白。(1)学生读古诗。(2)自己读
20、课文,画出体现古诗意思的句子。(3)指名读体现古诗意思的句子。(4)学生读一句诗,说一句古诗的意思。(5)学生读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重点词语的意思。(6)学生读体现诗句意思的句子,提问题:为什么远离家乡的人望着天上的月亮,不由得思念起故乡来?(7)学生说说什么时候的月亮是这样圆圆、亮亮的;说说中秋节、元宵节是怎样度过的。(8)学生谈谈在月圆时独自一人的心情。初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引导学生把古诗的意思和古诗一一对应起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过中秋元宵节的生活实际,体会诗人独自一人过节的感情。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四、全课总结:第二课时一、 复习导入二、指导写字:
21、三、拓展阅读。李白就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孤孤单单一个人,想想说说,他站在窗前,仰望明月,会想些什么呢? 12、想到这里,诗人更加觉得怎样?13、同样的月亮,同样的月光,勾起了远在他乡的诗人对家乡对亲人的无限思念。谁愿意来当一回诗人李白,有感情地读这首古诗。1、我们再来读读课文。2、读了课文,我们知道学一首古诗的要求我们背过它,理解诗意,体会情感。1、谈话: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英英学古诗2、出示生字卡片、词语卡片。3、请几位同学分角色读课文。4、谁来背古诗静夜思1、出示本课的生字2、教师重点指导:英:下面的撇要出头首:下面是“自”静:认识偏旁“青”意:分析字型照:分析字型1、李白的古诗,大家背过哪些
22、?2、出示李白其他的古诗。(9)学生看图展开想象说说李白的心里活动。(10)学生说说诗人会觉得冷清孤单,会更加思念故乡,会更加想念亲人和朋友。(11)学生有感情地读古诗。(1)学生分角色读课文。(1)多种形式读字词。(2)学生分角色读课文。(3)指名背古诗。描红,临写。(1)学生背李白的古诗。(2)学生进行拓展阅读,背诵其中的一首。 充分利用课文插图体会李白的心里活动。复习为下文学习做铺垫。有针对性地进行写字教学。作 业1、 朗读课文、背诵古诗2、抄写课后词语,再听写。3、本课的字4个,注音组词。 板 书 设 计3 英英学古诗静夜思 唐李白疑 举头 思英 诗 首 静 思 意 照 层 李课后反思
23、 课 时 教 案课题2 再见了,北京!课型新授课时2教材简析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北京2008奥运会闭幕式 2008年8月24日20点。再见了,北京!记叙的是2008年8月24日晚第29届奥运会落下帷幕的时刻,这是一个沸腾的夜晚,历史的瞬间成为永恒的欢乐,而沸腾的北京则定格为亿万中国人民激情迸发的一个最生动最亮丽的缩影。本文是根据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的有关材料改写的。课文选取了“圣火熄灭”和“人们狂欢”这两个特写镜头来表现“精彩绝伦”的北京奥运会,这是一场深情的圣火熄灭仪式,这是一场激情的烟火表演联欢。唤醒留在我们心间的“北京记忆”。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
24、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受奥运会闭幕式的盛况,理解人们对北京奥运会的留恋与不舍之情。教学重点难点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受奥运会闭幕式的盛况,理解人们对北京奥运会的留恋与不舍之情。教与学的策略 1、读书指导。(1)图像展示,回忆激情: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和观众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学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2)深入学习:第三句抓住奥运会闭幕式中的一个场景外国运动员结束北京奥运之旅,即将回程时对
25、北京的依依留恋。这句话是本段,也是本文的重点之一,因为它回应了课题:再见了,北京!“深情回望”可与课题主旨相扣,外国运动员们在北京得到了怎样的热情相待,他们在深情回望时,想对北京,乃至中国人民说什么。以想象练说的方法感性认识“深情回望”中包含的留恋之情。“熊熊燃烧”则可利用闭幕式开幕式的视频结合理解,火势旺盛。2、写字指导。指导学生按笔画顺序描红。生字较多,可分散到各教时指导书写。3、设计练习,巩固学习成果。4、实践活动。了解有关奥运会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听。课前准备课件(图片,影视资料奥运会闭幕式录像)。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图像展示,回忆激情:1、 情景导入
26、。借用闭幕式的主持人的解说词:这里是第29届奥林匹克主办城市中国北京,这里是见证了16天拼搏奇迹的荣耀之城,奥运北京。从奥运的圣火在北京的夜空绽放的那一刻起,16天里我们享受了奥林匹克运动带来的无数奇迹与无尽的惊喜。当神圣的奥林匹克会旗与鲜艳的五星红旗一同高高飘扬,13亿中国人用真诚与热情为奥林匹克运动点燃了灿烂的中国红。学生边欣赏边听教师进行讲解。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三、指导书写,记忆字形。今晚奥运的北京将再次为奥林匹克运动书写崭新的历史、书写快乐的回忆、书写最美的祝福。朋友们,让我们携手并肩,一起走完这段珍贵的时间,让我们再次用最
27、美的笑容和热烈的掌声为北京的奥运故事划上完美的句点。(背景为鸟巢图片)板书课题 :再见了,北京!“再见了”,是与北京奥运会的告别。北京奥运会即将落下帷幕,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和观众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1、 老师范读课文,注意激情感染。2、以组块的形式呈现词组和句子,指导学生读出语感,理解词语。3、播放录像。场 名 米 机 员 环 表 国 朋 京学生读通顺课文。重点读准“京、名、朋”的后鼻音及“场”的翘舌音。学习生字A缓缓降下,渐渐熄灭;B深情回望,微笑告别;C熊熊燃烧的奥运圣火,一束束绚烂的鲜花;D无尽的留恋与不舍,卓越、友谊和尊重的奥运精神。学生描红引导学生想象读这些词句的时候,头脑中出现画面。加深对课文主题的理解。通过观看录像,使学生对课文有了一个初步的整体感知,并进一步引发回忆去年曾经历过的激动场面,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为朗读感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语文考查项目与实施计划试题及答案
- 小学一年级语文技能提升试题及答案
- 浙江省浙北G2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 2024年统计学考试学习难点阐述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汽车维修工轮胎与悬挂试题及答案
- 小学一年级语文试题及答案全面展示
- 二手车评估的心理因素分析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市场营销领域的案例分析能力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计算机基础知识测验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小学六年级语文考试的试题及答案总结
- 保安队长绩效考核细则
- GB/T 4219-1996化工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
- GB/T 3512-2014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热空气加速老化和耐热试验
- GB/T 18524-2001食品辐照通用技术要求
- GB/T 13912-2020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 中考语文复习“病句辨析与修改”课件
- 2023年成都九联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混凝土及外加剂配制数字量化课件
-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完成情况台账模板
- 结构力学第二章
- 工程项目管理(第五版)第三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