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研究_第1页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研究_第2页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研究_第3页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研究_第4页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信息技术与学校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争辩”结题报告上传: 朱玉珍 更新时间:2013-12-5 8:52:50信息技术与学校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争辩”结题中牟县其次初级中学信息技术与学校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争辩课题于2015年9月提出、论证并立项,2008年1月被批准为全国教育技术“十一五”重点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模式及应用方法体系争辩的子课题。三年来,在总课题组和海口市教育争辩培训院信息技术课题组的指导下,于2010年12月完成课题争辩,达到预期目标,从理论到实践均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现将争辩状况报告如下:信息技术进入数学教育,不仅转变了数学的内容,也给传统的数学教育和教育方式注入了一股新

2、颖的空气。随着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应用的不断深化,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的程度也得到了深化,从最初信息技术仅作为一种演示工具,到信息技术可以作为一种学习生疏工具,在其供应丰富教学资源和多媒体强大表现功能的支持下,老师可以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引导同学探究、经受学习的过程,从而构建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引入数学课堂教学中,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的角色也相应地发生了转变,同学的主动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调动。本文在分析了整合环境下数学课堂教学的特点,尝试构建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策略,旨在促进老师和同学的进展,体现“动态、生命”的评价理念。一、争辩概述本课题争辩的理论依据

3、(一)心理学理论依据心理学家赤瑞特拉争辩表明:人类猎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到,还能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参与猎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要多得多。人们一般能记住听到的20,看到的30,听到和看到的50,在沟通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这就是说,假如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争辩、沟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学问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这说明在数学教学中,既要发挥多媒体整合声、像、图、文的优势,又要发挥网络便于沟通表达的优势。(二)数学教学的理论依据学习目标上:留意进展智力和力量的培育。这就要求教学内容学问面要广,课堂容量要大,提高教学的

4、实效性,这些需要用多媒体技术来支撑。留意同学的主体作用,强调老师的主导作用。因此,我们要擅长启发同学以探究学习为主。这就需要在教学设计中,多设计一些同学自己探究的活动环节,而这些环节往往比较耗时,因此,要通过多媒体缩短探究活动的时间。探究学习是培育同学信息素养的重要途经和手段,即让同学在学习过程通过主动地探究,发觉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处理,从而增加思考力量和制造力量。在数学课堂的教学中,数学问题具有抽象性,探究具有一般性,探究方式多样性。而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可以挂念我们为同学创设各种情境,激起同学各种感官的乐观参与;使同学通过操作,

5、充分呈现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视觉化、形象化、多样化,有利于调动同学猛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学习动机和爱好。本课题争辩的实践基础:学校已为每个教室配置了背投、电脑,拥有了同学的计算机机房和老师专用的备课中心。学校完成了校内网的建设,全校铺设了校内信息网,实现了各处室、各部门、各办公室、教室、试验室、多媒体教室、同学计算机室、等校内重要场所都能网上备课、网上沟通、资源共享,形成了浩大的信息网络系统,为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深化开展及课题争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这些为课题争辩制造了良好的环境。学校还将连续加大投资,满足本课题争辩的需要。本课题的界定:依据学校实际,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

6、(老师资源、校内文化、网络教育资源等)合作进行课程进展的过程与结果。校本课程开发坚持以同学进展为本,符合同学共性特长的进展需要,体现同学主体性,以提高同学的综合素养。校本课程开发坚持以学校为主体,结合学校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以开发利用的资源,由学校成员如校长、行政人员、老师、同学、家长和社区人员等进行合作的课程进展过程与结果。如何利用网络技术的形象性,机敏性,交互性等特点来培育同学的思维品质。二课题争辩的目标和内容(一)课题争辩的目标1课程进展总目标:通过本项目的争辩,探究如以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将信息技术内容整合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去,使信息技术基础学问与学习爱好的培育的教学过程有机结

7、合起来,革新传统的教学与学习观,更有效地改善学习,改善学习者的学习方式,改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 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和效果,达到培育高素养数学人才的目的。 2同学进展目标:让每一个同学适应时代进展。要让每一个同学都成为:具有良好创新习惯,以终身学习为目的、能适应学习化社会需要的可持续进展的人才。3老师成长目标:通过课题争辩,增加老师参与课件开发的意识和力量,增加老师的合作意识和力量,建设一支一专多能的适应素养教育需要的高素养名师队伍。提升老师专业技能,促进老师成长,成为学科老师骨干。4学校的进展目标:让教育进展更科学,创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名校。(二)课题争辩的内容1、认真学习国内国外近几年来信

8、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方面的争辩成果,了解这个领域进展动态和最新成果,从而保证争辩方向的正确和争辩成果的价值。2、利用计算机网络优势,将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进行整合,将现代教育技术的思想、方法与手段渗透到数学学习爱好的培育,提高同学发觉问题解决问题数学建模的力量,从而形成新的教学模式。3、争辩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更有效地革新传统的教学与学习观,改善学习者的学习方式,改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改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发挥现代课堂的作用。三 课题争辩和试验的对象和方法(一)争辩的对象试验的对象是海口九中2008届、2009届、2010届(二)争辩的方法本课题的争辩思路接受阅历总结法,跟踪观看,分时分期不断进

9、行调整做到最优。在参考国内外争辩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针对本地区学校数学课堂教学费时多、教学方法单一,收效低,同学缺乏其爱好,教学效果得不到良性循环的实际,制定争辩方案,在教学中争辩,在争辩中教学,不断总结完善,形成有利于同学进展及老师借鉴的具有指导意义的阅历。4阅历争辩法。通过总结校本课程方案试验中成功的,有实际效果的阅历,探究建设校本课程的方法,进行争辩、论证,提炼出精华、有效的阅历,构建适合我校实际的校本课程,从而为同学全面进展服务。(三)试验措施 第一阶段(2008年4月2008年8月):组织争辩人员了解和把握信息技术等教学手段,收集相关资料,学习运用各种软件制作课件,

10、建立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库,写出开题报告。具体负责人支配如下:胡诗汉:负责收集七班级优秀教案、课件、建立七班级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库;吴多智:负责收集八班级优秀教案、课件、建立八班级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库;唐彩华、章才多:负责收集九班级优秀教案、课件、建立九班级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库。 其次阶段(2008年9月2009年1月):争辩同学的学习心理和认知规律,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切实找好整合点,有针对性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整合,设计现代信息技术数学教学的教案,将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引入学校数学教学课堂,有效地改善学习,革新传统的教学与学习观,切实培育学习者的爱好,改善学习者的学习方式,改善

11、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效率的具体方案,在学校开展三次现代数学课堂现代课堂竞赛,并针对课堂教学中消灭的问题进行反思并撰写相关教学论文。收集整理相关信息,撰写其次阶段试验报告,不断完善数学学科教学资源网站和同学学习资源网站资源的建设。 第三阶段(2009年2月2010年1月)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分工与协作,开展争辩。建立在线教学网站,开设相关学科的网上教学与论坛。撰写争辩论文与试验报告,总结阶段性争辩成果。定期和不定期开展一些教学观摩课与研讨会,邀请有关专家到校指导。1、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收集教学试验争辩的相关资料。2、依据不同的课型,对课题进行分类争辩,建立相关的教学资源库。3、对典型课例进

12、行研讨,分析各种因变量的变化状况,并对实施细节进行局部调整,进行课题教学争辩中期评估。4、收集课题争辩的优秀论文、案例、反思,进行探讨。5、分析教学争辩资料,形成阶段性争辩报告。 第四阶段(2010年2月2010年6月) 分析、整理争辩资料,观看试验结果,进行因果论证,获得争辩结论,撰写测查报告,查新争辩报告、争辩报告及争辩工作报告。 四、争辩的成果(一)我校自2009年开头,每间教室都配备了计算机、投影机、大屏幕和实物投影仪;客观上为本课题争辩供应了必需条件。因此,课题组要求全部成员每堂课都必需预备课件或利用相关的软件(如几何画板),并且每月对教学课件进行检查。然后,将全部成员的课件收集起来

13、,进行集中学习和探讨,并将部分“同题异构”的课件进行整合,使得课程优化。在教学中,老师利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通过适当的操作、探究、试验、沟通、归纳、概括等活动,在教材中呈现数学的“再制造”过程,使自主探究、实践操作、沟通互动等学习方式得到具体体现,在强化同学理解数学本质、把握数学基础的同时,促进同学的数学“发觉”和“制造”,进展应用意识。(二)每学期课题组全员乐观参与学校每学期开展的为期一周的教学竞赛(即教学开放周),活动中,有很多市县的学校都派人听课研讨,从学校领导到参与竞赛的老师都格外重视,同时也是我们课题组将争辩结果呈现的大好时机。除了教学开放周的教学竞赛,我校每学期还开展校内市级骨干

14、老师或校级骨干老师(期中,期末)两次复习示范观摩课。这些课都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优质课,肯定程度上赐予我们课题组成员一些启发。因此,我们课题组要求全部课题组成员乐观参与教学开放周竞赛或听课和评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否合理,是否值得借鉴。课题组成员除了参与学校的教研活动,还乐观参与其他市县的教研活动.2009年11月,受文昌教研室的邀请,吴多智老师参与文昌市骨干老师的培训研讨,并现场教学呈现,得到文昌市教研领导和骨干老师的好评,将争辩成果进一步推广。(三)课题组成员集体备课,找准整合点,利用集体才智制作大量优秀的体现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思想的课件,参与各种教学竞赛均获得很好的名次。争辩发觉

15、,在几何的动点问题,图形的平移和旋转问题、几何图形的拼图问题、繁杂的公式计算问题、统计的随机性问题、不管是在新课导入、还是探究发觉,都能给同学学习耳目一新的视觉直观效果,达到激情引趣功效。例如三角形的外角和性质一课,由于任意的三角形都具有该性质,而我们在传统教学中只能对某个三角形进行拼图演示,没法做到任意性。而我们通过信息技术将其整合,只需要拖动三角形的某个顶点,便可得到不同外形的三角形,使其操作具有任意性,同学更简洁接受。又再如繁杂的公式计算问题,也是很好的整合点。例如在计算方差时,传统教学需要很简单的计算过程,即使用计算器进行教学,同学还是记不住方差公式。而在数据的处理一课中,我们通过信息

16、技术将其整合,设计方差的计算器,教学中只要填入不同的数据都可以得到不同的正确结果,并且还可以让同学记住公式。统计的随机性问题是很好的整合点,例如在试验中查找规律一课,设计的转盘指针指向具有随机性,通过flash动画激情引趣。三年来我们制作了如下整合较好的课件:三角形的外角和、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在试验中查找规律、数据的处理、勾股定理、圆周角、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轴对称图形、正方体的开放图。其中:三角形的外角和获得全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说课一等奖;数据的处理获得全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现场上课一等奖;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获海口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现场上课一等奖;轴对称图形获得全国信息技术

17、与课程整合优质课说课二等奖;勾股定理获得美兰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说课一等奖;圆周角获得海口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说课二等奖;在试验中查找规律正方体的开放图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等获我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课题组集体备课程序:1)课题组成员集中,确定主讲老师和整合点较好的教学内容。2)提前一个月备课,然后主讲老师利用一个星期时间借鉴网上资源制作课件,同时自主探究信息技术的运用;3)课题组成员再次集中争辩,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推动数学实践活动的实施,如何实现在常规教学中难以实现的教学目标;如何促进同学的数学思维。利用集体的才智将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更好地整合在一起。4)主讲老师再

18、利用一周的时间,修改课件,将课件进一步优化。5)试验阶段,主讲老师找层次不同的两个班级进行试讲,课题组成员跟随听课。深化争辩,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同学是否更充分、更有效地经受直观感知、观看发觉、归纳类比、空间想象、抽象概括、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数据处理、演绎证明等各种数学思维活动;在同学获得对数学本质理解的同时,数学思维力量是否得到培育。怎样将信息技术自然、流畅地渗透到数学教学整个过程中。6)课后,老师准时总结,写好反思。老师通过反思后对自己的教学提出改进的具体设想,并对自己的“整合”实践进行提炼概括,从中得出一些规律。再进行修改课件,并逐步实现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四)每学期课题组开

19、展两次说课活动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每个学期,课题组要求全部的课题组成员进行两次说课研讨,进一步提高课题组成员的业务力量。让老师通过说课,说说自己的教学意图,谈谈自己处理教材的方法和目标,和课题组成员一起共享,使教研的主题更明确,重点更突出,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给教学争辩活动注入了活力。为了说好课,我们课题组成员加强教学理论、专业学问的争辩,主动翻资料、查依据、寻教法、制教具,与同行商讨,向有阅历的老师学习,由被动的参与争辩到主动地参与争辩。此外,通过说课提高课题组成员备课的质量,我们在深化专研教材的同时,明确设计意图,更好地把准整合点,才能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将我们的课堂效率提高到更深的层次。(五)课题组利用假期的时间细心编写相应的教辅书,避开题海战术,做到题目精讲精练,还给同学轻松的学习空间,课堂上老师能够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