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梳理复习资料_第1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梳理复习资料_第2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梳理复习资料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下数学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1)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判断方向的方法是: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 早晨,太阳在东面升起,傍晚,太阳在西面落下。(2)地图一般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这与我们面向北站立是一致的。我们通常说的八个方位是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3)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与西北相对,东北与西南相对。(4) “五岳”是中岳嵩山、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5)北极星和北斗星都在北方。 燕子每年秋天都从北方飞往南方过冬。(6)司南、罗盘、指南针都发明于中国,均用来辨别方向。指南针是我国四大发明

2、之一。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1)除法估算一般要根据除数的乘法口诀来估。(2)一位数除多位数: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一位不够看2位,不够商一就商0,用0来占位。(3)0不能当除数。(比如100÷0=0是(×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口算要仔细。 估算:注意用上约等号“”。笔算除法数位要对齐,有余数的除法,余数一定比除数小。余数不能等于或大于除数,否则出错。被除数÷除数=商 验算方法 商×除数=被除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验算方法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1)起始格可以代表任何数。统计图有横轴、纵轴。认识两种新的条形

3、统计图:横向条形统计图和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图。(2)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所有数据的总和÷数据的个数=平均数(注意加上单位)(3)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1)1年=(12)月,其中7大4小1特殊月 。闰年全年有(366)天,是52个星期零2天。   平年全年有(365)天,是52个星期零1天。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2) 记住大月31天:1、3、5、7、8、10、12(腊),31天永不差;记住小月30天: 4、6、9、11。 生日在2月29日这一天的,每隔4年才过一个生日。(3) 判断是不是闰年:

4、如果是一般年份的,比如2011年,1994年,2008年,1996年就用年份的后面两位数除以4 看看有没有余数,如果有没有余数就是闰年,有余数就是平年。11÷4=23(平年)94÷4=232(平年)8÷4=2(闰年)96÷4=24(闰年)如果是整百年份的,比如1800年,1600年,2000年,1900年,就用年份的前面两位数除以4 看看有没有余数,如果有没有余数就是闰年,有余数就是平年。18÷4=42(平年) 16÷4=4(闰年) 20÷4=5(闰年) 19÷4=43(平年)(4)一年分为上半年和下半年。 上半年

5、:1-6月   下半年:7-12月 一年有4个季度。 第一季度:1、2、3月  第二季度:4、5、6月  第三季度:7、8、9月  第四季度:10、11、12月(5) 1周=7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  (7)   普通计时法  与     24时计时法的互相转换  (掌握方法,不能死记硬背)普通计时法24时计时

6、法普通计时法24时计记时法普通计时法24时计时法凌晨1时 上午8:25 早晨6:00 凌晨3时 中午12:45 凌晨3:50 晚上9时 下午2:15 上午10:30 晚上11时 傍晚6:10 晚上10:30 半夜12时 晚上8:00 黄昏6:00 在一日(天)里,钟表上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所以,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今天的2400就是明天的000。普通计时法要加前缀,比如凌晨(0时到5时)、上午(6时到1

7、1时)、中午12时、下午(1时到6时)、晚上(7时到12时)。24时计时法不用加前缀,直接写时间。在中午12时之前时间的写法与普通计时法一样(如:上午8时就是8时),在中午12时之后,要再加12个小时(如下午2时就是14时)。第五单元知识点整理(1) 口算整十数乘整十数,用遮0法,先算前面的数的乘积,再数数2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添在积的后面。(2)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第一个因数分别乘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和十位,再把两次乘出来的积相加。(3)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可以估第一个因数,也可以估第二个因数,还可以两个因数都估。0乘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口算要仔细。 估算:注意用约等号“”

8、。条件中有大约计算时不用估算。笔算乘法数位要对齐。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第六单元知识点整理(1)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2)围成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们的周长。(3)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常用面积单位之间进率是100)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边长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4)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5)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用来测量

9、较小的物体的面积。(6)公顷、平方千米用来测量较大的土地面积。如:国土、省市、公园、广场(7)数学书封面面积约是3平方分米(300平方厘米)。课桌的面积约是24平方分米。(8)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面积不一定相等。(9)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10) 正方形的边长=正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边长。(11) 长方形的长=长方形的面积÷宽。 长方形的宽=长方形的面积÷长。(12)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扩大3倍,正方形的周长也扩大

10、3倍,面积扩大9倍。(13)学校操场占地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重庆的占地面积约为82000平方千米。(14) 中国的占地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白云小学面积约2公顷。(15) 一个教室占地面积约50平方米,200个这样的教室,面积约为1公顷。(16) 一个足球场的面积约为7000平方米,140个足球场面积约为1平方千米。(17) 天安门广场的面积约为40公顷。一个停车场的面积约是1公顷(5000平方米)。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1)小数能用分数代替。(2)十分之几可以转换为一位小数。(3)百分之几可以转换为两位小数。(4)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时,小数点后面的数字一个一个的比下去。如果没有数字就用0占位。 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小数点的位置对齐,再按整数加减法的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