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力学习题_第1页
建筑力学习题_第2页
建筑力学习题_第3页
建筑力学习题_第4页
建筑力学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静力学基本概念1、只限物体任何方向移动,不限制物体转动的支座称( A )支座。错误!未找到引用源。A:固定较 B :可动较 C :固定端 D :光滑面2、只限物体垂直于支承面方向的移动,不限制物体其它方向运动的支座称( B )支座。错误 源。A:固定较 B :可动较 C :固定端 D :光滑面3、既限制物体任何方向运动,又限制物体转动的支座称( C )支座。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A:固定较B:可动较C:固定端D:光滑面4、平衡是指物体相对地球( D )的状态。A、静止B 、匀速运动 C 、匀速运动 D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5、如图所示杆 ACB其正确的受力图为(A )。A图A B 、图

2、B C 、图C D 、图DCBAQD6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适用于(A )A.刚体B.变形体C.任意物体D.由刚体和变形体组成的系统7 .在下列原理、法则、定理中,只适用于刚体的是(C )A.二力平衡原理B.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C.力的可传性原理D.作用与反作用定理8 .柔索对物体的约束反力,作用在连接点,方向沿柔索(B )A.指向该被约束体,恒为拉力B.背离该被约束体,恒为拉力C.指向该被约束体,恒为压力D.背离该被约束体,恒为压力9 .图示中力多边形自行不封闭的是 (B ) oA.图(a)B.图(b)C.图(b)D.图(d)10. 物体在一个力系作用下,此时只能( D ) 不会改变原力系对物体

3、的外效应。A. 加上由二个力组成的力系B. 去掉由二个力组成的力系C. 加上或去掉由二个力组成的力系D. 加上或去掉另一平衡力系11. 物体系中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应是( C )。A. 等值、反向、共线B.等值、反向、共线、同体C. 等值、反向、共线、异体D. 等值、同向、共线、异体12. 由 1、 2、 3、 4构成的力多边形如图所示,其中代表合力的是( C )。13物体受五个互不平行的力作用而平衡,其力多边形是(C)A. 三角形B. 四边形C.五边形D.六边形14物体受三个互不平行的力作用而平衡,其力多边形是(A)B. 三角形B. 四边形C.五边形D.六边形15物体受四个互不平行的力作用而平

4、衡,其力多边形是(B)C. 三角形B. 四边形C.五边形D.六边形16物体受六个互不平行的力作用而平衡,其力多边形是(D)D. 三角形B. 四边形C.五边形D.六边形17物体受七个互不平行的力作用而平衡,其力多边形是( B )E. 三角形B. 七边形C.五边形D.六边形18物体受八个互不平行的力作用而平衡,其力多边形是( A )F. 八角形B. 四边形C.五边形D.六边形19.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适用于( B )。A. 变形体B.刚体C.任意物体D.由刚体和变形体组成的系统20. 在下列原理、法则、定理中,只适用于刚体的是( A )。A. 力的可传性原理B.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C. 二力平衡原理D

5、. 作用与反作用定理21. 柔索对物体的约束反力,作用在连接点,方向沿柔索( B )。A. 背离该被约束体,恒为压力B. 背离该被约束体,恒为拉力C.指向该被约束体,恒为压力D.指向该被约束体,恒为拉力 二、填空题1、静力学中的平衡是指相对于地面或 。 【答案】静止、匀速直线运动2、一刚体受共面不平行的三个力作用而平衡时,则此三个力的作用线必。 【答案】汇交于一点3、物体平衡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各种力系所需满足的条件,称为力系的。 【答案】充分条件4、满足平衡条件的力系称为 。【答案】平衡力系A5 .二力平衡的充要条件是: 、。I6 .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一群力叫做 '。【答案】力系7

6、.只受两个力而平衡的杆叫做 。【答案】二力杆8、力是 作用。【答案】物体间的相互作用9、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是 或。【答案】运动、产生形变10、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取决于力的 。【答案】大小11、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可沿其作用线移动到刚体内任意一点,而不会改变该力对刚体的作用效应,这个原理称为。【答案】力的可传递性12、荷载按作用性质分为 和。【答案】恒荷载、活荷载13、工程上把作用于建筑物上的力称为 。【答案】荷载14、单个物体的受力图的一般画法是(1) , (2) ,(3) o【答案】选取研究对象、画主动力、画约束反力15、在任何外力作用下,大小和形状保持不变的物体称 。【答案】刚体16、力是物体

7、之间相互的。这种作用会使物体产生两种力学效果分别是 和。【答案】机械作用、外效果、内效果17、力的三要素是 、 。【答案】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18、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对物体而言、该物体的 效果成立。【答案】外19、一刚体受不平行的三个力作用而平衡时,这三个力的作用线必 o【答案】汇交于一点20、使物体产生运动或产生运动趋势的力称 。【答案】荷载(主动力)21、约束反力的方向总是和该约束所能阻碍物体的运动方向 。【答案】相反22、柔体的约束反力是通过 点,其方向沿着柔体 线的拉力。【答案】接触、中心23、力垂直于某轴、力在该轴上投影为 。【答案】零24、力可以在同一刚体内平移,但需附加一

8、个 。力偶矩等于 对新作用点之矩。【答案】力偶、原力25.图示中力多边形自行不封闭的是 【答案】B26、只限物体任何方向移动,不限制物体转动的支座称 支座。【答案】固定较27、只限物体垂直于支承面方向的移动,不限制物体其它方向运动的支座称 支座。【答案】可动较28、既限制物体任何方向运动,又限制物体转动的支座称 支座。【答案】固定端29、平衡是指物体相对地球 的状态。【答案】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30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适用于。【答案】刚体31 .物体系中的作用力和反作用方应是。【答案】.等值、反向、共线、异体32 .由1、2、3、4构成的力多边形如图所示,其中代表合力的是 o答案433 .物体受

9、五个互不平行的力作用而平衡,其力多边形是 【答案】五边形 答案三角形 答案四边形 答案六边形答案:七边形 答案八边形34 .物体受三个互不平行的力作用而平衡,其力多边形是35 .物体受四个互不平行的力作用而平衡,其力多边形是36 .物体受六个互不平行的力作用而平衡,其力多边形是37 .物体受七个互不平行的力作用而平衡,其力多边形是38 .物体受八个互不平行的力作用而平衡,其力多边形是 三、作图题1、画出梁ABC的受力图2、画出三较拱ABC整体的受力图。(用三力汇交定理)3、画梁AB的受力图4、画出构件ABC的受力图。(用三力汇交定理)5、画出AB梁的受力图6、用三力汇交定理画图示刚架整体的受力

10、图。7、画出图示指定物体 ABC的受力图。8 作下列指定物体的示力图。物体重量除图上已注明者外,均略去不计。假设接触处都是光滑的。9 作下列指定物体的示力图。物体重量除图上已注明者外,均略去不计。假设接触处都是光滑的。10 作下列指定物体的示力图。物体重量除图上已注明者外,均略去不计。假设接触处都是光滑的。11 作下列指定物体的示力图。物体重量除图上已注明者外,均略去不计。假设接触处都是光滑的。12 作下列指定物体的示力图。物体重量除图上已注明者外,均略去不计。假设接触处都是光滑的。13 作下列指定物体的示力图。物体重量除图上已注明者外,均略去不计。假设接触处都是光滑的。14 作下列指定物体的

11、示力图。物体重量除图上已注明者外,均略去不计。假设接触处都是光滑的。【答案】15 作下列指定物体的示力图。物体重量除图上已注明者外,均略去不计。假设接触处都是光滑的。x16 作下列指定物体的示力图。物体重量除图上已注明者外,均略去不计。假设接触处都是光滑的。17、试画出图示物体的受力图。除注明的外,物体的自重都不计。1a18、试画出图示物体的受力图。除注明的外,物体的自重都不计19、试画出图示物体的受力图。除注明的外,物体的自重都不计20、试画出图示物体的受力图。除注明的外,物体的自重都不计21、试画出图示物体的受力图。除注明的外,物体的自重都不计6上7篇翔22、试画出图示物体的受力图。除注明

12、的外,物体的自重都不计23、试画出图示物体的受力图。除注明的外,物体的自重都不计24、试画出图示物体系统以及标字母构件的受力图。除注明的外,物体的自重都不计25、试画出图示物体的受力图。除注明的外,物体的自重都不计26、试画出图示物体的受力图。除注明的外,物体的自重都不计27、试画出图示物体的受力图。除注明的外,物体的自重都不计28、试画出图示物体的受力图。除注明的外,物体的自重都不计29试画出图示物体的受力图。除注明的外,物体的自重都不计30、试画出图示物体的受力图。除注明的外,物体的自重都不计* 幽31、试画出图示物体的受力图。除注明的外,口308r pr丁予 另品届32、 作图示构件的受

13、力图A P H M 1 b4 L 1X, E明尸7闻物体的自重都不计。/,TTTFT1A>【答案】48、作图示构件的受力图33、由横杆AB和斜杆EC构成的支架,在横杆上 D处作用一个集中力 P,不计各杆的自重。试画出斜杆EC横梁AB及整个支架体系的受力。P1BC【解析】受力图如下:34.下左图示梯子 AB重G在C处用绳子CD主,AB分别搁在光滑的墙和地面上,试画出梯子的受力图【解析】受力图如下第二章:平面汇交力系1.平面汇交力系的独立平衡方程数目为(D )2. 一力F的大小为60KNN其在X轴上的分力的大小为8. 无法确定3. 一力F的大小为80KNN其在X轴上的分力的大小为8. 无法确

14、定4. 一力F的大小为100KN其在X轴上的分力的大小为8. 无法确定5. 一力F的大小为40KN,其在X轴上的分力的大小为8. 无法确定6. 一力F的大小为60KN,其在y轴上的分力的大小为8. 无法确定7. 一力F的大小为100KN其在Y轴上的分力的大小为8. 无法确定8. 一力F的大小为40KN,其在Y轴上的分力的大小为B. 无法确定9.材料不同的两物块 A和B叠放在水平面上,已知物块30KN,力F与X轴的夹角应为(A )。40KN,力F与X轴的夹角应为( A )。50KN,力F与X轴的夹角应为(A )。20KN,力F与X轴的夹角应为(A )。30KN,力F与X轴的夹角应为(C )。50

15、KN,力F与X轴的夹角应为(C )。20KN,力F与X轴的夹角应为(C )。A重,物块B重,物块A B间的摩擦系数fi=,物块B与地面间的摩擦系数f 2=,拉动B物块所需要的最小力为(A )构件在外力作用下平衡时,可以利用 (B ) oA.平衡条件求出所有未知力B.平衡条件求出某些未知力C.力系的简化求未知力D. 力系的合成或分解求未知力11.一个不平衡的平面汇交力系,若满足万A.与x轴垂直B.X=0的条件,则其合力的方位应是( A)。与x轴平行C.与y轴垂直D.12、力的作用线都汇交于一点的力系称(通过坐标原点OC )力系。错误!未找到引用源。A:空间汇交B:空间一般C:平面汇交D:平面一般

16、13、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该力系的( A )为零。 错误A:合力B:合力偶C:主矢D:主矢和主矩、填空题1、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和充分的几何条件是力多边形 。【答案】自行封闭2、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结果是一个 。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等于原力系中各力的 。【答案】合力、矢量和3、NX=O表示力系中所有的力在 轴上的投影的 为零。【答案】X、代数和4、力的、 和 称为力的三要素。【答案】大小、方向、作用点5合力在任一轴上的投影,等于各分力在 代数和,这就是 。【答案】该轴线上投影的、合力投影定理6. 一个不平衡的平面汇交力系,若满足万X=0的条件,则其合力的方位应与(x)轴垂直7. 一个

17、不平衡的平面汇交力系,若满足万丫=0的条件,则其合力的方位应与( 丫)轴垂直8、力的作用线都汇交于一点的力系称 力系。【答案】平面汇交9. 一力F的大小为80KN,其在X轴上的分力的大小为 40KN,力F与X轴的夹角应为 _10. 一力F的大小为60KN,其在X轴上的分力的大小为 30KN,力F与X轴的夹角应为二11. 一力F的大小为100KN,其在X轴上的分力的大小为 50KN,力F与X轴的夹角应为二13. 一力F的大小为80KN,其在Y轴上的分力的大小为 40KN,力F与X轴的夹角应为二14. 一力F的大小为100KNI,其在Y轴上的分力的大小为 50KN,力F与X轴的夹角应为一KS:Oo

18、 O6 0 0 06 6 3O3015.某力在直角坐标系的投影为:Fx=3kN, Fy=4kN,此力的大小是【答案】:5 kN16.某力在直角坐标系的投影为:Fx=6kN, Fy=8kN,此力的大小是【答案】10kN17.某力在直角坐标系的投影为:Fx=9kN, Fy=12kN,此力的大小是【答案】15kN18.某力在直角坐标系的投影为:Fx=30kN, Fy=40kN,此力的大小是【答案】50 kN19.某力在直角坐标系的投影为:Fx=4kN, Fy=3kN,此力的大小是 【答案】5 kN第三章:力矩与力偶、1 .某简支梁AB受载荷如图所示,现分别用R、Rb表示支座 A B处的约束反力,则它

19、们的关系为(D )<R>R=RD.无法比较2 .图示中四个力E、Fz、F3、F4对B点之矩是(A )。(F1)=0(F2)=Fzl(F3)=F 31cos45 °(F0 = F4l3 .力偶对物体的作用效应,决定于(D )。A.力偶矩的大小B.力偶的转向C.力偶的作用平面D.力偶矩的大小,力偶的转向和力偶的作用平面4、平面力偶系合成的结果是一个( C )A :合力B :合力偶C :主矩D :主矢和主矩5 .力偶的单位是(A )A.m6 .如下图,力F对。点的力矩为(C )A. Mo(F) B. Fd C. 0 D.不确定。7、力对点之矩的计算是(C )A M (F) =F

20、h B 、M0 (F) =Fh C 、M (F) =± Fh D 、M (F) =Fd8 .力的单位是(D )A.m9 .弯矩的单位是(A )A.m二、填空题1.平面力系中,合力对点之矩,等于各分力对该点力矩的代数和。这就是 。 【答案】合力矩定理2、力偶对任一轴上的投影代数和 。【答案】等于零3、力偶对其作用平面内任一点之矩恒等于 。【答案】力偶矩4 .力矩的单位一般采用。【答案】N*M5 .力偶对平面内任一点的力矩都等于 ,而与矩心位置。 【答案】力偶矩、无关6 .力偶只能与 平衡。【答案】力偶7、力偶在任一坐标轴上的投影等于 。【答案】零8、平面一般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的结

21、果是 和【答案】力、力偶9、平面一般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的结果是一个力和力偶。这个力叫做原力系的 它等于的 且它简化中心无关;这个力偶的力偶矩叫 ,它等于。一般与简化中心的位置有关。【答案】主四、各分力、合力、主矩、各分力对矩心的力矩10、力偶对任一轴上的投影代数和 ,力偶对其作用平面内任一点之矩恒等于 。【答案】等于零、力偶矩11、力偶对作用平面内任意点之矩都等于 。【答案】力偶矩12、力偶在坐标轴上的投影的代数和 。【答案】为零13、13、力偶对物体的转动效果的大小用 表示。【答案】力偶矩14、力偶的三要素是 、 、 。【答案】力偶矩的大小、力偶的转向、力偶的作用面第4章:平面一般力系

22、1. 图示平面机构,正方形平板与直角弯杆ABCft C处较接。平板在板面内受矩为 M=8IN- m的力偶作用,若不计平板与弯杆的重量,则当系统平衡时,直角弯杆对板的约束反力大小为(C )。2. 悬臂梁承受均匀分布载荷,支座A 处的反力有四种结果,正确的是( B )。=ql, M A=0 2=ql, M A=ql2=ql, M A=ql2=ql, M A=ql3. 图示平面结构,由两根自重不计的直角弯杆组成,C 为铰链。不计各接触处摩擦,若在D 处作用有水平向左的主动力,则支座 A对系统的约束反力为(C )。,方向水平向右B. ,方向铅垂向上,方向由A点指向C点,方向由A点背离C点4 .图示平面

23、直角弯杆 ABC, AB=3m BC=4m受两个力偶作用,其力偶矩分别为M=300N m M2=600N m,转向如图所示。若不计杆重及各接触处摩擦,则A、C支座的约束反力的大小为( D )。=300N, FC=100N=300N, FC=300N=100N, FC=300N=100N, FC=100N5 . 力系向某点平移的结果,可以得到( D )。A. 一个主矢量B. 一个主矩C. 一个合力D.一个主矢量和一个主矩6 .平面一般力系向一点。简化结果,得到一个主矢量R'和一个主矩mi,下列四种情况,属于平衡的应是( B )。'w 0 m o=0' =0 m o=00

24、mOw0=0 m 0片 07 . 以下有关刚体的四种说法,正确的是( D )。A. 处于平衡的物体都可视为刚体B.变形小的物体都可视为刚体C.自由飞行的物体都可视为刚体D.在外力作用下,大小和形状看作不变的物体是刚体8、力的作用线都相互平行的平面力系称(D )力系。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A. 空间平行B :空间一般C:平面一般D :平面平行9、力的作用线既不汇交于一点,又不相互平行的力系称(B )力系。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A:空间汇交B :空间一般 C :平面汇交D :平面一般10、平面力偶系合成的结果是一个(B )。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A:合力B :合力偶 C :主矩D :主矢和主矩1

25、1、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结果是一个(A )。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A:合力B :合力偶 C :主矩D :主矢和主矩12、平面平行力系合成的结果是(D )。 错误 ! 未找到引用源。A:合力B :合力偶 C :主矩 D :主矢和主矩13、图示力F=2KN对A点之矩为(A ) kN - mA : 2 B : 4 C :2 D:4错误 ! 未找到引用源。14、只限物体任何方向移动,不限制物体转动的支座称(B )支座。A :固定较 B :可动较 C :固定端 D :光滑面15、力的作用线都相互平行的力系称(C )力系。A:空间平行 B:空间一般C:平行力系D:平面平行16、作用与反作用是作用在( B

26、) 个物体上的一对等值、反向、共线的力。A:D:四、17、平面一般力系的二力矩式平衡方程的附加使用条件是( B )。A:二个矩心连线与投影轴垂直 B:二个矩心连线与投影轴不垂直C:投影轴通边一个矩心D:二个矩心连线与投影轴无关18、平面一般力系的三力矩式平衡方程的附加使用条件是( D )A :二个矩心连线与投影轴垂直B:二个矩心连线与投影轴不垂直C:投影轴通边一个矩心D:三个矩心不共线19、合力与分力之间的关系,不正确的说法为( A )。A:合力一定比分力大B:两个分力夹角越小合力越大C :合力不一定比分力大( 锐角范围内) 越大合力越小20 、一个静定的平面物体系它由三个单个物体组合而成,则

27、该物体系能列出A: 3 B:6 C:9 D: 1221 、一个静定的平面物体系它由四个单个物体组合而成,则该物体系能列出A: 3 B:6 C:9 D: 1222 、一个静定的平面物体系它由五个单个物体组合而成,则该物体系能列出A: 3 B:6 C:9 D: 1223 、一个静定的平面物体系它由六个单个物体组合而成,则该物体系能列出( A)个独立平衡方程。( A)个独立平衡方程。( A)个独立平衡方程。( A)个独立平衡方程。A: 3 B:6 C:9 D:1224、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条件是(D )A 、 x 0, y 0 Bx 0, y 0,m0(F) 0C 、 y 0, m 025、平面汇

28、交力系平衡的解析条件是(A、x0,y0BC、y0,m026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数为(A 1 个;个;D 、力多边形自行闭合A )x 0, y 0,m0(F) 0D 、力多边形自行闭合C )个;27.图示ABC杆,固定端A的反力是(D )=P, YA=0=P, mA=Pa=P, YA=0=P, YA=0,mA=Pa28 .图示三较拱架中,若将作用于构件AC上的力偶M平移至构件BC上,则A、B、C三处的约束反力(D )A. 只有C 处的不改变B. 只有C 处的改变C. 都不变D.都改变29 .两重块A和B叠放如图。A块被一绳拉住,已知 A块重5KN, B块重10KN摩擦系数:A B间为f= ,

29、B与地面f=;则拉动B块的最小力A、3KNP为( B )。30 .某简支梁AB受载荷如图所示,现分别用RA RB表示支座A、B处的约束反力,则它们的关系为(C ) o<RB>RB=RBD.无法比较A、 一 4KN - m31、如右图A支座处弯矩值为(D )32、求静力平衡问题时最首先的关键一步是( A )A、正确画出支座反力B 、选好坐标系G正确画出受力图 D 、列出平衡方程式33、平衡状态是指物体相对于地球保持静止或( B )A、转动B、匀速直线运动G匀变速直线运动D 、匀加速直线运动34、在同一坐标轴上投影相等的两个力( C )A、一定相等B、一定不相等G可能相等可能不相等D

30、、无法判断35、两物体间的作用和反作用力总是(C )A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G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直线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D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沿同一直线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36 .构件与支撑物固定在一起,构件在固定端既不能沿任何方向移动,也不能转动,这种支座称为(B )A.固定较支座B.固定端支座C.可动较支座D.二力杆37 .平面一般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的结果是(A)A. 一个力和力偶B . 一个合力 C .力偶 D .力矩38 .某力在直角坐标系的投影为:Fx=3kN, Fy=4kN,此力的大小是(D )A 7 kN B 1 kN C 12

31、kN D 5 kN【答案】D39 .某力在直角坐标系的投影为:Fx=6kN, Fy=8kN,此力的大小是(B )A7 kNB 10 kNC12 kND 5 kN40 .某力在直角坐标系的投影为:Fx=9kN, Fy=12kN,此力的大小是(D )A7 kNB 1 kNC12 kND 15 kN41 .某力在直角坐标系的投影为:Fx=30kN, Fy=40kN,此力的大小是(B)A 7 kN B 50kN C 12 kN D 5 kN 42“力系中所有各力在两个坐标轴上的投影的代数和分别为零”是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 ( D )A.充分条件B .必要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 D.无关系43、平面一般力系

32、的三力矩式平衡方程的附加使用条件是( D )。A :二个矩心连线与投影轴垂直B:二个矩心连线与投影轴不垂直C:投影轴通边一个矩心D:三个矩心不共线44、合力与分力之间的关系,不正确的说法为( A )。A:合力一定比分力大B:两个分力夹角越小合力越大C:合力不一定比分力大D:两个分力夹角(锐角范围内)越大合力越小45、一个静定的平面物体系它由三个单个物体组合而成,则该物体系能列出A: 3B : 6C : 9D: 1246、一个静定的平面物体系它由四个单个物体组合而成,则该物体系能列出A: 3B : 6C : 9D: 1247、一个静定的平面物体系它由五个单个物体组合而成,则该物体系能列出A: 3

33、 B : 6 C : 9 D: 1248、一个静定的平面物体系它由六个单个物体组合而成,则该物体系能列出A: 3 B : 6 C : 9 D: 1249、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条件是(D )A、x0,y0C、y0,m050、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解析条件是(A、x0,y0C、y0,m051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数为(A 1 个;个;52、平面一般力系合成的结果是(B 、 x 0, y 0,D 、力多边形自行闭合A )B 、 x 0, y 0,D 、力多边形自行闭合C )个;个。C )。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A ) 个独立平衡方程。( A ) 个独立平衡方程。( A ) 个独立平衡方程。(

34、A ) 个独立平衡方程。m0(F) 0m0(F) 0A:合力 B :合力偶 C :主矩 D :主矢和主矩53、平面一般力系的二力矩式平衡方程的附加使用条件是( B )C:二个矩心连线与投影轴垂直D:二个矩心连线与投影轴无关54、平面一般力系的三力矩式平衡方程的附加使用条件是A:投影轴通边一个矩心B:二个矩心连线与投影轴不垂直A :二个矩心连线与投影轴垂直B:三个矩心不共线C:投影轴通边一个矩心D:二个矩心连线与投影轴不垂直二、填空题1、平面一般力系向平面内任意点简化结果有四种情况,分别是【答案】主矢和主矩都不为零、主矢为零主矩不为零、主矢不为零主矩为零、主矢和主矩都为零2、平面一般力系的三力矩

35、式平衡方程的附加条件是 。【答案】A、B、C三点不共线3 .物体受到的力一般可分为和两类。【答案】外力和内力4 .图示梁固定端 A的支座反力为、 、。【答案】力的平移定理和力的可传性原理只适用于 。【答案】刚体6 .力的平移定理只适用于 。【答案】刚体7 .力的可传性原理只适用于 。【答案】刚体8、力是物体间的一种相互 作用,这种相互作用的效果使物体的 发生变化,或使物体产生 。【答案】机械、运动状态、形变9、加上或去掉任何一个平衡力系,并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效果,这个公理叫做 。【答案】加减平衡力系公理10、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可沿其作用线移动到刚体内任意一点,而不会改变的作用,这个原理称为

36、。【答案】该力对刚体的作用效应、力的可传递性原理11、荷载按作用范围可分为 和。【答案】集中荷载。分布荷载12、建筑物中支承荷载而起骨架作用的部分称为 。【答案】结构13、结构中的每一个基本部分称为 。【答案】构件14、工程上把作用于建筑物上的力称为 【答案】荷载15、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是:力系的 和 均等于零。【答案】主失、主矩16、在三力矩式方程中,要求三矩心 。【答案】不共线17 .平面一般力系向平面内任一点简化的结果是: 、,平面一般力系平衡的解析条件是:。【答案】一个力和一个力偶、主失与主矩都等于零18 .合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等于各分力在同一坐标轴上投影的代数和。这就是 。【答

37、案】合力投影定理19、如图所示外伸梁,求 B点的约束反力 R=kN。20、如图所示外伸梁,求 B点的约束反力RB=kN21、如图所示外伸梁,求 B点的约束反力 R=(15)kN10kN10kN22、如图所示外伸梁,求B点的约束反力RB=(17)kN23、如图所示外伸梁,求B点的约束反力RB=(8)kN 。24、如图所示外伸梁,求 B点的约束反力 R=(9)kN24、悬臂梁承受均匀分布载荷,支座A处的反力为 【答案】R=ql, M A=ql25.图示平面机构,正方形平板与直角弯杆ABC在C处较接。平板在板面内受矩为 M=8N m的力偶作用,若不计平板与弯杆的重量,则当系统平衡时,直角弯杆对板的约

38、束反力大小为26、图示平面直角弯杆 ABC AB=3m BC=4m受两个力偶作用,其力偶矩分别为M=300N-m M2=600N m,转向如图所示。若不计杆重及各接触处摩擦,则 A C支座的约束反力的大小为 1、支座受力F,已知F=1 0 kN,方向如图所示,求力F沿x、y轴及沿x'、y '轴分解的结果,并 求力F在各轴上的投影。解:(1)求力F沿x、y轴分解的结果 力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2)求力F沿x'、y'轴分解的结果力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3)力F在各轴上的投影2、 已知Fi=10 0N, Fz=5 0N, F3=6 0N, F4= 8 0 N,各力方向

39、如图所示,试分别求各 力在x轴和y轴上的投影。解:4、试求附图所小绳子张力 Ft对A点及对B点的矩。 已知pT=10kN, l=2m, R=0 .5m, a题 4图解:6、一钢结构节点,在沿OA OB OC勺方向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已知Fi = 1KN F2=, F3=2KN试求这三个力的合力。 解 用解析法求解。显然,合力大小等于IkN,方向水平向右14、折杆AB的三种支承方式如图所示,设有一力偶矩数值为 M的力偶作用 在曲杆AB上。试求支承处的约束力。解: 图(a) :15、折杆AB的三种支承方式如图所示,设有一力偶矩数值为 M的力偶作用在曲杆AB上。试求支承处的约 束力。解:图(b) :1

40、6、折杆AB的三种支承方式如图所示,设有一力偶矩数值为M的力偶作用在曲杆 AB上。试求支承处的约束力解:由图(c)改画成图(d),则18、试求图示两外伸梁的约束反力FqFrb,其中(a)M = 60kN -mFp = 20 kN;(b)H = 10 kN ,Fpi = 20 kN , q = 20kN/m , d =。解:,Fax = 0Frb = 40 kN (T)kN (J)19、直角折杆所受载荷,约束及尺寸均 如图示。试求A处全部约束力。解:图(a):,(D35、由横杆AB和斜杆EC构成的支架,在横杆上 D处作用一个集中力 P,不计各杆的自重。试画出斜杆对AB杆EC横梁AB及整个支架体系

41、的受力。解:对EC杆36、如图a所示结木中,BC和AC都是圆截面直杆,直径均为 d 20mm,材料都是Q235钢,其许用应力157MPa ,试求该结构的许用载荷。41、求图示刚架的支反力解:根据题意得:Y 0cos30 Fn1 Fn2 cos45Fp 0Fp/A Fn1 con30 Fn2con45 /A 广F/A=157MpaFp< 157X 无 X 100=49298NFP=36、求图示梁ABD的支反力。XA=0VA=32KN(T)RB=74KN(T)RD=16KN(T)37、求图示梁的支反力。XA =10KNYA =14KN(T)mA=()40、求图示刚架的支座反力mA=()XA

42、=10 KN ()YA =40KN(T)XA=20 KN (f)YA =25KN ( T ) RB=15KN( T )44、求图示各梁的支座反力XA =10 KN (f)YA=65KN ( T )45、求图示各梁的支座反力RB=35KN ( T )XA =10 KN (f)YA=25KN ( T )46、求图示各梁的支座反力RB=15KN ( T )XA =10 KN (f)YA=26KN ( T )47、求图示各梁的支座反力RB=3KN ( T )XA =8 KN (f)YA=65KN ( T )RB=61KN ( T )48、求图示各梁的支座反力(a) Ra=Rb=P ;( b) Ra=R

43、b=cos49、求图示各梁的支座反力P 、(a) Ra=Rb=P ;( b) Ra=Rb=)cos51、计算下列各图中 P力对。点之矩。moo,52、计算下列各图中P力对。点之矩。ITIo = Plsina ()53、计算下列各图中 P力对O点之矩ITO = Plsin (54、计算下列各图中P力对。点之矩。(d) TO = Pa55、计算下列各图中P力对。点之矩。(e) TO =P (l +r)(),56、计算下列各图中 P力对O点之矩TO = Jl2b2sin()59、梁AB的支座如图题所示。在梁的中点作用一力P=20kN,力和梁的轴线成45°。如梁的自重忽略不计,分别求支座反力

44、。Ra =15. 8kN; Rb = 7, 1kN;60、梁AB的支座如图题所示。在梁的中点作用一力P=40kN,力和梁的轴线成计,分别求支座反力。45°。如梁的自重忽略不Ra =22. 4kNRb = iokN)61、支架曲杆AR AC构成,A B、C三处都是较链连接,在 A点作用有铅垂力 与 AC 杆所受的力。杆的自重不计。ABSAB =(拉);62、支架曲杆AR AC构成,A B、C三处都是较链连接,在 A点作用有铅垂力AB与 AC 杆所受的力。杆的自重不计。b) Sab =(拉):Sac =(压);Sac =(压);63、支架曲杆AR AC构成,A B、C三处都是较链连接,在

45、 A点作用有铅垂力 G。试求在图示情况下, AB 与 Ac 杆所受的力。杆的自重不计。Sab = Sac =(拉)64、一个固定环受到三根绳索的拉力,Tl=1. 5kN, T2 =2. 2kN, T3 = 1kN,方向如图题2 2所示,求三个拉力的合力。(R= 2. 87kN =5° 59/65、已知F 1 = 100N, F 2 = 50N, F 3 =60N, F 4 = 80N各力方向如图题 2 4所示,试分别求各力 在 x 轴及 y 轴上的投影。Xl=, X 2 =30N, X 3 = 0N, X4=-56, 6N;Yl= 50MY2 =-40N, Y3=60N, 丫4=56

46、. 6N;66、求图示各梁的支座反力XA=(-)mA = mYa =( nXa =0Ya =42KN ( T )Yb =2KN ( T )68、求图示各梁的支座反力Xa=oYa = (DYb=(T)71、某厂房柱,高 9m,柱的上段BC重 Pl =10kN,下段CA重 P2 =40kN,风力q = /rn ,柱顶水平力Q= 6kN,各力作用位置如图所示,求固定端支座A的反力。Xa= ()Ya=50KN(T)mA = m#、求图示各梁的支座反力XA 7.07kN TYA 12.07kN |mA 38.28kNgm 089、求图示各梁的支座反力。XA 0YA 42kN IYB 2kN |90、求图

47、示各梁的支座反力。XA0YA0.25qakN| YB1.75qakN|91、求图示各梁的支座反力。XA0YA3.75kN | YB0.25kN I92、求图示各梁的支座反力。【答案】XA 0YA 25kN IYB 20kN I93、求图示各梁的支座反力Xa 0YA 132kN |96、求图示各梁的支座反力。Yb 168kN |Xa 0Ya 4.84kN !RB 17.51kN TRD 5.33kN T97、求图示各梁的支座反力Xa 0Ya 6kN |mA 16kNgm 0RC 18kN T第五章:轴向拉压变形1、计算内力的一般方法是(C )。A静力分析 B节点法 C截面法 D综合几何、物理和静

48、力学三方面2、低碳钢的屈服极限发生在拉伸过程中的( B )阶段。A弹性 B 屈服 C 强化 D 颈缩3、低碳钢的强度极限强度发生拉伸过程中的( C )阶段。A弹性 B 屈服(。强化(D)颈缩4、低碳钢的破坏发生在拉伸过程中的( D )阶段。A弹性 B 屈服 C 强化 D 颈缩5、低碳钢的屈服弹性变形发生在拉伸过程中的( A )阶段。(A)弹性(B)屈服 C 强化(D)颈缩6、下列结论中旦_是正确的。(A)材料力学主要研究各种材料的力学问题。(B)材料力学主要研究各种材料的力学性质。(C)材料力学主要研究杆件受力后变形与破坏的规律。(D) 材料力学主要研究各类杆件中力与材料的关系。7、 下列结论

49、中哪些是正确的?(C)( 1)为保证构件能正常工作,应尽量提高构件的强度。( 2)为保证构件能正常工作,应尽量提高构件的刚度。( 3)为保证构件能正常工作,应尽量提高构件的稳定性。( 4)为保证构件能正常工作,应尽量提高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A) ( 1 ) , ( 2) , ( 3) 。 (B) ( 4) 。 (C) 全对。 (D) 全错。8、 下列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D)( 1)外力是作在物体外部的力。( 2)杆件的自重不属于外力。( 3)支座约束反力不属于外力。( 4)运动杆件的惯性力不属于外力。( A) ( 1 ) , ( 2) 。 (B) ( 1) , ( 4) 。 (C)

50、全对。 (D) 全错。9、 下列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D)(1) 截面法是分析杆件内力的方法。(2) 截面法是分析杆件应力的方法。(3) 截面法是分析杆件截面上内力与应力关系的基本方法。(A) ( 1 ) 。(B) ( 2) 。(C) ( 3) 。(D) 全错。10、下列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A)(1)杆件的某个横截面上,若轴力N=0,即各点的正应力 b也为零(既a=0)o(2)杆件的某个横截面上,若各点的正应力b均为零(既b=0),即轴力必为零(既 N=Q。(3)杆件的某个横截面上,若各点的正应力b均为零(既b=0),即弯矩必为零(既 M=QO(B) ( 1 ) 。(B) ( 2) 。(C)

51、 ( 3) 。(D) ( 2) , ( 3) 。11、下列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D)(1)杆件的某个横截面上,若轴力N为正(既为拉力),即各点的正应力 b也均为正(既均为拉应力)(2)杆件的某个横截面上,若各点的正应力b均为正,即轴力N也必为正。(3)杆件的某个横截面上,若轴力N不为零,即各点的正应力b也均不为零。(4)杆件的某个横截面上,若各点的正应力b均不为零,即轴力 N也必定不为零。(C) ( 1 ) 。 (B) ( 2) 。(C) ( 3) , ( 4) 。(D) 全对。12、若采Oxyz 座标系,并使x 轴与杆轴重合,则下列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B)(1)杆件横截面上一点处,总应力p可分解为正应力b和剪应力t ,它们之间存在下列关系:p2= 0- 2+tt 2。(2)杆件横截面上一点处,剪应力 T可分解为y方向的分量IT y和z方向的分量TT z,且T 2 =T + T z2。(3)设横截面面积为 A,则该截面上的轴力N=/ a(t 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