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庄子的人生境界_第1页
浅谈庄子的人生境界_第2页
浅谈庄子的人生境界_第3页
浅谈庄子的人生境界_第4页
浅谈庄子的人生境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浅谈庄子的人生境界浅谈庄子的人生境界庄子的超脱人生是其对人生的理想境界和实践方法的 思考,是对精神本然状态的自我认识,从而达到一种超脱世 俗、无任何约束的精神自由境界。其豁达超脱的人生观,对 历代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历史上由现过很多杰生的思想家,他们对中国乃 至世界的化进步做由了巨大贡献,庄子就是其中之一。庄子 豁达超脱的人生观,对历代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语曾有云:“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但庄子对此不以 为然,他宁愿做自由自在的鱼,也不愿沾染名利,尽管其毕 生贫困,在穷闾陋巷中以编草鞋为生,但仍不堕其志,致力 于道学的 发展,并以乐观的心态追求至道,以求自身的逍 遥。庄子山

2、木对庄子的洒脱有过这样的记载:庄子衣 大布而补之,正逢系履而过魏王。魏王曰:“何先生之惫邪?” 庄子曰:“贫也,非惫也。上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 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王独不见夫腾猿乎? 其得楠梓豫也,揽蔓其枝而王长其间,虽羿、蓬蒙不能眄睨 也。及其得柘棘枳枸之间也,危行侧视,振动悼栗,此筋骨 非有加急而不柔也,处势不便,未足以逞其能也。”足见其人生的豁达和对名利的淡薄。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法家原创1 / 7.精品文档.关于庄子的人生态度,大宗师还有一段这样的描述, 庄子将死,弟子们欲厚葬,他立刻予以否定:“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见,

3、万物为责送,吾葬具岂 不备邪?何以如此! ”当弟子们又担心乌鸦老鹰会啄食时, 庄子宽慰他们道:“在上为乌莺食,在下为蟋蚁食,夺彼与 此,何其偏也?”可见庄子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在一个相 对落后的时代,不仅在人生态度上有着极其超然物外的洒脱, 对人的生死也抱有非常达观的态度,看淡生死,把生和死当 作一个必然要发生的过程,一笑而过。庄子逍遥游开宗明义提由了道家的理想人格一一 至人、神人、圣人。单看内七篇,三种人格,代表着三种不 同的荣誉。称号,此三者所以不同。但作为三种人生境界, 它们到底有什么不同,譬如至人到底比圣人高明在哪,庄周 又未尝赋予深意。"至人无已 ; 无已便彻底打破了对立面

4、, 进入到所谓"吾丧我"(齐物论)的超然状态,由此看,大 约至人的境界最为高了。庄子对 "圣人"、"神人"、"至人"的 描绘,常常给人以神秘之感比如道遥游曰: "藐姑射之 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 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 不疵历而年谷熟。"庄子说的“无名",从人生哲学的角度讲,即破自我与非 我的对立,洗刷内心中功名利禄的观念。为别人做了件好事,便觉得自己应该得到什么,这实际上是把自我与非我对立起 了,即使是以仁义之心爱人利人,庄

5、子也认为是求名利,因 为强以仁义绳墨天下就把自我置于天下的对立一方.以已为 是.以天下为非.这就叫"哲人"。所谓"无功",即破非我与 非我的对立,如日夜、寒暑、水火,本无所谓是,无所谓非, 顺应了自然规律,无所不是;违反了自然规律,无所不非。故要"乘物以游心",乘物即顺应自然,顺应规律;游。动即 从观念上打破绝对分界,强调转化。懂得了日夜。寒暑、水 火皆可为我所用的道理,人就活得更自由了。所谓 "无己”, 即破自我与自我的对立。世人遭受 “与接为搞,日以心斗”的 折磨,主要是因为有个"小我"在。"

6、;无己"就是破"小我"。" 我"算个什么呢?"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 息我以死。故善我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生,时也;死, 顺也。放养生的目的在以尽天年,不在长生不死。庄子齐死 生,并不是说生死无差别,而是视死如归,客观地看待生死 问题。所以,他既重视养生,又反对厚葬。齐死生是进入理想人生的最一步,过了生死关,便进入 "攫宁"、"大妙"的境 界。庄子追求精神无限和绝对自由的境界。他认为,达到以 无限游于无穷(逍遥游),“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齐物论),“独与

7、天地精神往”(天下)这种个人与 宇宙合一的自由境界,人也就成为永恒的无限自由的存在。庄子的哲学精神于对现实的否定。 庄子“以天下为沉浊” 这“沉浊”指的是什么呢 ?在庄子看,现实生活中的人们, 总是被“物欲”所征服,“以物易其性”(骈姆),“丧己 于物”(缮性),结果导致了处处血污,殊死者相枕,戴 刑具者相推,刑戮者相望。因此,庄子希望人们能换脱“物 役”,去追求精神的无限和绝对自由,也即逍遥游。当然, 从社会发展的进程看,春秋战国时激烈的社会变革,是不可 阻挡的历史潮流,它虽然带了近乎残忍的血腥竞争现象,但 这是历史进步要求人们付由的代价。然而,历史前进的脚步,应当跨越这血腥的残忍。因此,包

8、括庄子在内的一批先秦思 想家追求、呼唤人性中应有的高尚、美好情操之回归。由于对现实世界的否定,庄子生活在自己心造的理想中, 以放达高逸的思想情趣,形成超越人问世的精神境界。庄子以精神的超越表现对现实的抗争。在庄子眼中,人 世忧患太多,简直无法处之:山中之木因无用而得以存活, 雁鹅却以不材而只能死亡,即令“处乎材与不材之间”,也仍然免不了忧患,”合则离,成则毁,廉则挫,尊则议,有 为则亏,贤则谋,不肖则欺”(山木)。人只能在万般无奈下,去求一种精神的暂时解脱。因此,在庄子超然物外,神 游太虚的追求中,不时有苦闷的潜流。他感叹“士有道德而 不能行”,“非遭时也”,并把这种情况比之如猿猴攀于高木 而

9、后羿无可奈何,跌入荆棘则只能战战兢兢,因为“处势不 便,未足以逞其能也”(山木)。“处昏上乱相之间”的 庄子,并非不能有所作为,而是不愿同流合污。于是,他高 蹈于浊世的尘网之上,俯视纷纷扰扰的人间,以鄙薄富贵, 淡泊名利,安贫乐道,遗世独立的形象由现在我们面前。虽 然贫居陋巷,织鞋度日,缺吃少穿,面黄肌瘦,却视爵禄如 腐鼠,比高位为囹圄,讥卑己求荣者为舔痔,不为轩冕肆志, 不为穷约趋俗(缮性)。不唯庄子,其他高洁之士也都如 此,如让王篇中,颜阖家居穷巷,粗衣饲牛,却拒绝了 鲁君使者送的币帛;原宪居方丈小屋,茅草盖顶,蓬篙之门 尚不完整,桑条为枢,破瓦为窗,粗布衣隔房为二,屋子上 漏下湿,却端坐

10、弦歌;曾子絮衣破败,颜面浮肿,手足生疮, 三日不吃饭,十年不制衣,帽带朽断,捉襟见肘,却口吟商 颂,自得其乐;颜回家贫屋破,却宁愿喝粥织麻,不去求 官。庄子创造了一些理想人物一一至人、真人、神人。他们 都超然物外,独立自存于无始无终的逍遥之境, 无所谓生死, 也没有思虑,独往独,与天地合一,与日月同光。他们的精 神仪态是那么高远超迈, 或“肌肤若冰雪,绰约如处子”,“绝 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逍遥游);或“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江而不能塞,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 惊”(齐物论);或容貌肃寂,额头恢宏,神态巍峨而不畏 缩,像春天一样温暖,像秋天一样冷肃,喜怒之态如春夏秋冬四时运行般自然

11、,适应于任何事物而内心深不可测”(大宗师);或“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 (田子方)。与上述理想人物不同, 德充符中由现的是一些奇形 怪状,形体丑陋而精神高尚的人。在此篇的几个寓言中,庄 子借许多外形残缺而德行高尚的人说明,内在的美高于外在 的美,有的人形体残缺而内心完美,有的人形体完整而心智 残缺,应该重视人内在的精神而不“索人于形骸之外”。“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庄子赞美那些“内保之而不外荡” 的畸形之人,贬斥那蔽于形而不知德, 以貌取人的价值观念。 庄子并不认为畸形是美,甚至认为这类人“以恶骇天下”,但他认为形体丑恶的人,只要具备内在的精神力量,就能使 人折服。庄子描写

12、的这些畸形人,外形奇丑和内心完美恰成 反比,表现了庄子对精神美的高度重视和追求,对世俗价值 观念的否定。从这许多刻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庄子于无可 奈何中,对混浊人世的精神抗争,以及闪耀的理想之光。德国现代哲学家海德格尔的理想是:人,诗意地栖居, 在大地上。 其实,早于海德格尔若干个世纪,中国的庄子 就在逍遥游中描绘了 “诗意地栖居”:如果有一棵大树, 你担心它“无用”,何不把它种在“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 ? 悠悠闲闲地在它身旁徜徉,逍遥自在寝卧在它的浓荫之下。 这样,它就不会夭折于斧锯,也不会遭到什么伤害。无所可用,也就没有任何困苦了!我们知道,这其实不是树的需要, 而是人的向往。“与世浮沉”是一种屈辱的生活方式,他要求一个人隐 藏自己,摒弃自己的个性,和环境达成无条件的妥协,在这 样的生活状态中,快乐、满足都无从谈起,但在一个与己对 立的环境中,这不失为一种权宜之计,这可以称为“保命” 哲学。“无是无非”是一种超脱的人生哲学,他要求我们有一 颗平常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把自我安慰的功夫练好, 甚至混淆是非,颠倒黑白也无所谓,找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