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高考化学二模试卷_第1页
2020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高考化学二模试卷_第2页
2020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高考化学二模试卷_第3页
2020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高考化学二模试卷_第4页
2020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高考化学二模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0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高考化学二模试卷、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6.0分)1.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华为麒麟980”手机中芯片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B. “复兴号”高铁车厢连接处使用的增强聚四氟乙烯板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C. 本草纲目中“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硷浣衣”中的硷 是 Na? CO3D. 梦溪笔谈中“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中的磁石主要成分为Fe2Q32.某合成有机光电材料的中间体,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A. 属于芳香烃B. 分子式为Ci8hi602C. 苯环上的二氯取代物有6种D. 性质稳定,

2、不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反应3.钼(Mo)的主要用途是制造特种钢,用CQ还原M0Q3(白色粉末,加热时变黄)制备单质Mo的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3页,共15页A. 装置中盛有饱和Na2CQ3溶液,装置 中盛有浓硫酸,作用是净化 CO2B. 装置中的稀盐酸可用稀硫酸代替,石灰石可用碳酸钠粉末代替C. 装置的作用是制备 CO,装置的作用是CQ还原Mo3D. 装置能达到检验MoQ3是否被CQ还原的目的F列说法正确的是()4. NaCl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将NaCl溶于水配成1mol ?L-1的溶液,溶解过程如图所示,A. a离子为Na +B. 溶液中存在NaCl ? Na+ + C

3、l-C. 溶液中含有NA个水合Na+和NA个水合Cl-D. 在水分子的作用下,NaCl溶解的同时发生了电离5.由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组成化合物如图。其中W、Y、Z分别位于三个不同周期, Y核外最外层电子数 是W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二倍, W、X、Y三种简单离 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W > X > Y> ZB. 常温常压下熔点: W2Y3> X2Y> Z2YC. X与Y、Y与Z均可形成具有漂白性的化合物D. W与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相互反应6.25 C时,将浓度均为0.1molL、体积分别为Va和Vb的HA溶液与BoH

4、溶液按不同体积比混合,保持 Va+ Vb = IOOmL , Va、Vd与混合液的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Ka(HA)的值与Kb(BOH)的值不相等B. b点时,水电离出的 c(H + ) = 10-7 mol/LC. C 点时,C(Aj > c(B+)c(A-) 十亠D. a C 过程中 C(OH -)?C(HA)不变二、双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7. 一种“固定CO2”的电化学装置如图。该电化学装置放电时可将CO2转化为C和Li2CO3,充电时仅使Li2CO3发生氧化反应释放出 CO2和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4 K4LV充电出7Lr 二U L

5、M?OBL 會悔电A. 放电时,Li+向电极X方向移动B. 放电时,每转移4mole-,理论上生成1mol CC. 充电时,阳极反应:C + 2Li 2co3 - 4e- = 3co2 +4LiD. 充电时,电极 Y与外接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3.0分)8.氮化镓(GaN)被称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其应用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一种镍催化 法生产GaN的工艺如图:NHT僚粉-S Ni kHiS(1) “热转化”时Ga转化为GaN的化学方程式是。(2) “酸浸”的目的是,“操作I ”中包含的操作是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利用图装置模拟制备氮化镓:(3) 仪器X中的试剂是

6、,仪器Y的名称是,装置G的作用是 。(4) 加热前需先通入一段时间的 H?,原因是。(5) 取某GaN样品m克溶于足量热 NaoH溶液,发生反应 GaN+ OH- +? ?H2O-GaO2 + NH3 用H3BO2溶液将产生的NH3完全吸收,滴定吸收液时消耗浓度为Cmol ?L-1的盐酸VmL,则样品的纯度是 。(已知:NH3+ H3BO3 = NH3 ?H3BO3 ; NH3 ?H3BO3 + HCl = NH4CI+ H3BO3)(6) 科学家用氮化镓材料与铜组装成如图所示的人工光合系统,成功地实现了用CO2和H2O合成CH4.请写出铜极的电极反应式 。9.二硫化钼(MoS2)被誉为“固体

7、润滑剂之王”,禾U用低品质的辉钼矿(含MoS2、SiO2以及CuFeS2等杂质)制备高纯二硫化钼的一种生产工艺如图:WT 玉 XHCl高縄HCL HF回答下列问题:(I) (NH 4)2MoO4中Mo的化合价为 。“联合浸出”中 HF除去的杂质化学式为, “焙烧”时MoS2转化为MoO3的化学方程式为。(3) “转化”中加入 Na2S后,(NH4)2MoO4转化为(NH4)2MoS4 ,写出(NH4)2MoS4与 盐酸生成MoS3的离子方程式 。(4) 由图分析产生MoS3沉淀的流程中应选择的最优温度和时间是 ,利用化学(5)高纯MoS2中存在极微量非整比晶体杂质MoS28 ,则该杂质中Mo4

8、+与Mo6+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已知 KSP (BaSO4) = 11 × 10 10 , KSP (BaMOO 4 ) = 40 × 10 8 不纯的 Na2MoO4溶液中若含少量可溶性硫酸盐杂质,可加入Ba(OH) 2固体除去SO2-(溶液体积变化忽略),则当SO2-完全沉淀时,溶液中c(MoO 4- ) <mol ?L-1 (保留2位有效数10.碳和氮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存在。回答下列问题:乙炔在Pd表面选择加氢的反应机理如图,其中吸附在 Pd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H -H*-HFJ6kJ mci'HJiU;Hj* TT:J rE5 kj,pl &#

9、39; kJ mfl上述反应为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历程中最小能垒(活化能)为kJ?mol-1 ,该步骤的化学方程式为 。(2) NH 3催化还原氮氧化物(SCR)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氮氧化物脱除技术。原理为:4NH3(g) + 6N0(g) ? 5N2(g) + 6H2O(g) H = -11.63 kJ ?mol-1 在 2L 密闭容器中,使用不同的催化剂A、B、C,产生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第5页,共15页A. 用催化剂A前50s平均反应速率v(N2)= 2.5 × 10-2 mol ?L-1 ?s-1B. 体系各物质状态不变时,反应在任

10、何温度下均可自发进行C. 分离出体系中的H2O(g)有利于氮氧化物的脱除D. 用催化剂C达到平衡时,N2产率最小废气的变废为宝越来越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焦点,某化学课外小组查阅资料得知:2NO(g) + O2(g) ? 2NO2(g)的反应历程分两步:I .2NO(g)2N2O2(g)(快)v1 正=k1 正?C (NO) , v1 逆k1逆?C(N2O2)屮 < .N2O2(g) + O2(g) ? 2NO2 (g)(慢)V2 正=k2 正?C(N 2O2) ?C(O2) , v2 逆=k2 逆C2(NO2) H2 < 0请回答下列问题:一定温度下,2NO(g) + O2(g) ?

11、 2NO2(g)平衡常数K =(用 k1正、k1逆、k?正、k2逆表示)。 研究发现NO转化为NO2的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慢,原因是 。 已知:N2O4(g) ? 2NO2(g) , N2O4与NO?的消耗速率与自身压强有如下关系:v(N2O4) = k1 ?p(N2O4) , v(NO2) = k2 ?p2(NO2)。一定温度下,相应的速率与压强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能表示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两个点是 ,可以表示该反应正向进行的两个点是。11. AA705合金(含Al、Zn、Mg和CU)几乎与钢一样坚固,但重量仅为钢的三分之一, 已被用于飞机机身和机翼、智能手机外壳上等。但这种合金很难被焊接

12、,将碳化钛纳米颗粒注入 AA7075的焊丝内,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难题。回答下列问题:(1) 基态铜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2第三周期某元素的前 5个电子的电离能如图1所示。该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判断依据是。(3) CN -、NH3、H2O和OH-等配体都能与Zn2+形成配离子。1molZn(NH 3)42+含 鍵mol ,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 。(4) 铝镁合金是优质储钠材料,原子位于面心和顶点,其晶胞如图2所示。1个铝原子周围最近且等距离的镁原子有 个。(5) 在二氧化钛和光照条件下,苯甲醇可被氧化成苯甲醛:4WK苯甲醇中C原子杂化类型是 ,苯甲醇的沸点高于苯甲醛,其原因是 钛晶体有两种

13、品胞,如图 3、图4所示。图3所示晶胞的空间利用率为 (用含勺式子表示)。图4中六棱柱边长为X Cm,高为y cm.该钛晶胞密度为 Dg?Cm-3 , NA为mol-1 (用含X、y和D的式子表示)。12.有机物H属于大位阻醚系列中的一种,在有机化工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2018年我国首次使用 -溴代羰基化合物合成大位阻醚H ,其合成路线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A的名称是。H中的官能团名称是 ,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填序号)。(3) 反应所需的试剂和条件是 ,的化学方程式是 。 化合物X是E的同分异构体,X不能与NaHCO3溶液反应,能与 NaOH溶液反 应,又能与金属钠反应。符合上述条件

14、的 X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 3组峰,峰面积之比为1: 1: 6的结构简式为 。(5)请写出以为原料合成另一种大位阻醚的合成路线。第 9 页,共 15 页答案和解析1. 【答案】 B【解析】解:A. “华为麒麟980”手机中芯片的主要成分是晶体硅,不是二氧化硅,故A 错误;B. 聚四氟乙烯是一种塑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故 B 正确;C. 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碳酸钾水解显碱性,可洗衣服,本草纲目中“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中的碱是K2CO3,故C错误;D. 磁石成分为四氧化三铁,三氧化二铁不具有磁性,故D 错误;故选: B 。A.

15、二氧化硅二氧化硅为绝缘体,不导电;B. 依据材料成分判断解答;C. 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D. 磁石成分为四氧化三铁。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性质与应用,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化学与生活、生产的考查,有 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难度不大。2. 【答案】 C【解析】 解:A.含有氧元素,属于烃的衍生物,故A错误;B. 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 C18H18 O2,故B错误;C. 苯环有5个位置可被取代,采用定一议二的方法,当其中一个氯在甲基的邻位时,另 外一个氯还有 4种位置,故此二氯代物有 4 种结构;当其中一个氯在甲基的间位时,另 一个氯有 2 种位置,苯环上的二氯代物共有

16、 4 + 2 = 6种,故 C 正确;D. 含有酯基,可在强酸、强碱条件下水解,含有碳碳双键,可被氧化,故D 错误。故选: C。有机物含有碳碳双键和酯基,结合烯烃、酯类的性质解答该题。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合成,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有机反应、同分异构体为解 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选项C为解答的难点,题目难度不大。3. 【答案】 C【解析】解: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应用饱和碳酸氢钠,故A错误;B. 碳酸钠粉末易溶于水,不能用启普发生器制备二氧化碳气体,故B错误;C. 由以上分析可知,装置 的作用是制备 CO,装置的作用是CO还原Mo3 ,故C 正确;D. 中的二氧化

17、碳可能来源于 中未反应完的,故不能检验 MoO3是否被CO还原,故 D 错误。故选: C。 由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备二氧化碳,制得的二氧化碳混有 HCl 和水蒸气,用 中饱和 碳酸氢钠溶液吸收 HCl ,用中浓硫酸吸收水蒸气,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与C在中高温反应生成 CO与M0O3在装置 中反应制备单质 Mo,检验二氧化碳,以此解答 该题。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注意把握实 验的目的、原理,把握物质的性质以及实验的操作方法,题目难度不大。4. 【答案】 D【解析】 解:NaCl在溶液中电离出Na+和Cl-离子,Na+含有2个电子层、Cl-离子含有 3个电子层

18、,则离子半径 Cl- > Na+ ,根据图示可知,a为Cl-、b为Na+,A. 离子半径Cl- > Na+,则a离子为氯离子,b为Na+,故A错误;B. 氯化钠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所以溶液中存在NaCl= Na+ + Cl-,故B错误;C、 没有告诉该NaCl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该溶液中含有Na+的数目故C错误;D、 离子键在极性水分子作用下发生断裂,则在水分子的作用下,Nael溶解的同时发生 了电离,故D正确;故选:D。NaCl在溶液中电离出Na+和Cl-离子,Na+含有2个电子层、Cl-离子含有3个电子层, 则离子半径Cl- > Na+ ,根据图示可知,a为Cl-、b为

19、Na+,A. 根据分析可知,a为氯离子;B. 氯化钠是强电解质;C、缺少溶液体积,无法计算钠离子数目;D、离子键在极性水分子作用下发生断裂。本题考查电解质电离、离子化合物的构成微粒,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强电解质和弱电解 质电离方程式的区别,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5. 【答案】A【解析】解:根据分析可知, W为Al,X为Na, Y为O, Z为H元素。A. 同一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原子半径大小为:X>W>Y> Z,故A错误;B. Na2 Al2O3为离子晶体,钠离子半径比镁离子大,钠离子带电荷较少,氧化钠的熔点比A2O3低

20、;出0为分子晶体,其熔点较低,则常温常压下熔点:Al2O3 > Na2O> H2O, 故B正确;C. Na与O形成的过氧化钠、 O与H形成的双氧水都是强氧化剂,具有漂白性,故C正确;D. Al与N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为氢氧化铝、NaOH ,二者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故D正确;故选:A。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 W、X、Y三种简单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根据图 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可知,X为Na元素;Y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 W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二倍,W、Y、Z分别位于三个不同周期,则 Z为H元素;Y能够形成2个共价键, 则Y最外层含有6个电子,结合“ W、X、丫三种简单离子

21、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可知, Y为O;根据“ Y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 W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二倍”可知,W最外层含有3个电子,为Al元素,据此解答。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推断元素为解答关键,注意掌 握元素周期律内容及常见元素化合物性质,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6. 【答案】D【解析】 解:根据图知,酸溶液的pH = 3 ,则c(H + ) < 0.1molL ,说明HA是弱酸;碱 溶液的 PH = 11,C(OH- ) < 0.1molL ,则 BOH 是弱碱;A. 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 PH = 7,溶液呈中性,说明 HA电离程度和BO

22、H电离程 度相同,则Ka(HA)的值与Kb(BOH)的值相等,故 A错误;B. BA是弱酸弱碱盐,促进水电离,所以b点水电离出的c(H+) > 10-7 mol/L ,故B错误;C. c点溶液中溶质为 BA和BOH,混合溶液的pH > 7 ,c(H+) < C(OH-),根据电荷守恒, 则 C(A- ) < c(B+),故 C 错误;C(A - )1D. c(OH-)?C(HA) = C(OH -)。C(HA) = Kh ,水解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水解平衡常C(A-)数不变,故D正确;故选:D。本题考查酸碱混合溶液定性判断,侧重考查学生图象分析及判断能力,明

23、确各个数据含义及各点溶液中溶质成分及其性质是解本题关键7.【答案】BC【解析】 解:A.放电时,X极上Li失电子,则X为负极,Y为正极,Li +向电极Y方向 移动,故A错误;B. 正极上CQ得电子生成C和Li2CO3, C的化合价降低4价,则每转移4mol电子,理论 上生成1mol C,故B正确;C. 该电池充电时,阳极上C失电子生成二氧化碳,即C+ 2Li2CO3- 4e- = 3CO2 +4Li + : 故C正确;D. 该电池充电时,电源的负极与外加电源的负极相连,即电极X与外接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故D错误。故选:BC。放电时,X极上Li失电子,则X为负极,Y为正极,正极上CO2得电子生成

24、C和Li2CO3; 充电时,阴极上Li+得电子生成Li ,阳极上C失电子生成二氧化碳,即 C+ 2Li2CO3- 4e- = 3CO2 +4Li + ,据此分析。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和电解池原理的综合知识,题目难度中等,充分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灵活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掌握原电池、电解池原理是解题关键,电极方程 式的书写是题目的难点。8.【答案】?高温?2Ga+ 2NH32GaN+ 3H2 除去 Ni过滤氨水球形干燥管吸收过量的氨气,防止污染环境排出空气,防止金属被氧化V× 10-3 L× cmol/L × 84gmolmg× 100%CO2 +第1

25、5页,共15页8e- + 8H+ = CH4+ 2H2O【解析】 解:(1)Ga和NH3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GaN和氢气,反应为2Ga +?高温?2NH3 丁2GaN+ 3H2,、?高温?故答案为:2Ga + 2NH 3 2GaN + 3H 2 ;(2) “酸浸”的目的是除去Ni,“操作I ”中包含的操作是过滤,故答案为:除去 Ni ;过滤;(3) 仪器X中的试剂是氨水,仪器Y的名称是球形干燥管,装置G的作用是吸收过量的氨气,防止污染环境,故答案为:氨水;球形干燥管;吸收过量的氨气,防止污染环境;(4) 加热前需先通入一段时间的 H2,原因是排出空气,防止金属被氧化, 故答案为:排出空气,防止

26、金属被氧化;? ?(5) 由GaN+ OH- + H2OGaO2 + NH3 NH3+ H3BO3 = NH3 ?H3BO3、NH3 ?H3BO3 + HCl = NH4Cl + H3BO3 ,可知 n(GaN) = n(HCl),则样品的纯度是V× 10-3 L× cmol/L × 84g/mol× 100% ,mg,故答案为:V× 10-3 L× cmol/L × 84g/molmg×100% ;CQ +(6) Cu是正极,正极上二氧化碳得电子和氢离子反应生成甲烷,电极反应式为:8e- + 8H+ = CH4+

27、 2H2O,故答案为:CQ + 8e + 8H+ = CH4 + 2H 2Oo由流程可知,热转化时Ga和NH3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 GaN和氢气;加盐酸可除去Ni ,过滤分离出 GaN ,以此解答 、(2);由制备装置可知,A中Zn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利用氢气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出防止 金属被氧化,B中浓硫酸可干燥氢气,X为氨气,C中制备氨气,Y为碱石灰可干燥氨气,E中可制备GaN,F可防止倒吸,G中稀硫酸可吸收尾气,以此来解答。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实验,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制备原理为解 答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焙烧?9.【答

28、案】+6Si22MoS2+ 7O2 二2MoO3+4SO2MoS4-+ 2H+ =MOS3 J+H 2S 40 J 30min温度太低不利于H?S逸出;温度太高,盐酸挥发,溶液c(H+)下降,都不利于反应正向进行1: 4 3.6 × 10-3【解析】解:(1)化学式中(NH4)2M0O4 ,铵根离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O元素为-2价,则Mo的化合价为+6价,故答案为:+6 ;氢氟酸可以与二氧化硅反应得到四氟化硅气体,从而除去SiO2杂质;?焙烧?焙烧过程中钼精矿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oS2 + 7O2二2MoO3+ 4SQ,故答案为:.?焙烧?SiO2; 2M0S2 + 7

29、O2 - 2MoO3 + 4SO2;(NH 4)2MoS4在溶液中应该电离出铵根离子和 MoSf- , MoS4-与盐酸的氢离子作用生 成M0S3,则另外的生成物只能是 H2S气体,所以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MoS4- + 2H+ = M0S3 J+H2S 故答案为:MoSf- + 2H+ = MoS3 J+H 2S ;(4)由图象得到40 C的产率最高,30分钟以后产率不再变化,所以选择40 OC , 30min ;温度太低,反应 Mos4- + 2H+ = M0S3 J+H 2S仲H2S不易逸出,不利于生成 MoS3;若 温度太高,盐酸挥发,溶液c(H+)下降,也不利于生成 MoS3 ,所以

30、最优温度为40C,故答案为:40C,30min ;温度太低不利于H2S逸出;温度太高,盐酸挥发,溶液c(H + )下 降,都不利于反应正向进行; 设在Imol的MoS2.8中Mo4+与Mo6+的物质的量分别是 X和y,贝Ux + y = 1 ,根据化合 价代数之和为0,则有4x + 6y = 2.8 × 2,解得X= 0.2, y = 0.8 ,所以该杂质中Mo4+与 Mo6+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2 : 0.8 = 1: 4;故答案为:1 : 4; 已知:KSP(BaSO4)= 1.1 × 10-10 < KSP(BaMoO 4) = 4.0 × 10-8

31、,所以先沉淀的是硫酸钡,则当BaMoO4开始沉淀时,硫酸钡已经沉淀完全,所以溶液对于两种沉淀来说都是饱和的,其中的离子浓度都符合沉淀的KSP表达式:c(MoO 4 )c(M0O 2- ) × c(Ba2+)c(so2-)C(SOf-) × c(B2+ )KSP (BaMOO 4)4× 10-8KSP (BaSO 4) = 1.1 × 1CP0360 = 3.6 × 102 ,则当SO4-完全沉淀时,溶液中c(S2- ) < 1 ×10-5 mol/L , c(MoO 2 ) < 3.6 × 102 ×

32、1 × 10-5 mol/L ,即 3.6 ×10-3。 故答案为:3.6 × 10-3。制备高纯二硫化钼的流程为:辉钼矿(含M0S2、SiO2以及CUFeS2等杂质)用盐酸、氢氟酸酸浸,除去CUFeS2、SQ杂质,得到粗M0S2 ,将粗MoS?洗涤、干燥、氧化焙烧得到MoO3; 再将MoO3氨浸得到(NH 4)2MoO4;加入Na2S后,钼酸铵转化为硫代钼酸铵(NH4)2M0S4, 再加入盐酸,(NH4)2M0S4与盐酸生成M0S3沉淀:MOS:- + 2H+ = MoS3 J+H 2S ,最 后通过干燥、研磨、在氢气? Ar环境下高温获得高纯的二硫化钼MoS2

33、。(1) 化学式中(NH4)2MoO4 ,铵根离子带一个单位正电,O元素为-2价,结合总化合价为0计算Mo的化合价;(2) 氢氟酸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四氟化硅,从而除去Si2 ; “焙烧”时MOS?转化为MoO3,同时生成SO2 ,结合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可得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 (NH 4)2MoS4在溶液中应该电离出铵根离子和MoS4- , MoS2-与盐酸的氢离子作用生成MoS3,则另外的生成物只能是 H2S气体,据此书写该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由图象分析产率最高的温度和时间;温度太低,反应MoS4l + 2H+ = M0S3 J+H2S 中H2S不易逸出,若温度太高,盐酸挥发,溶

34、液c(H + )下降; 设在Imol的MoS2.8中Mo4+与Mo6+的物质的量分别是 X和y,根据质量守恒和化合物 化合价为0列式可得; 因为 KSP(BaSO4)= 1.1 ×10-10 < KSP(BaMoO 4) = 4.0 ×10-8 ,所以先沉淀的是硫酸 钡,则当BaMoO4开始沉淀时,硫酸钡已经沉淀完全,所以溶液对于两种沉淀来说都是饱和的,其中的离子浓度都符合沉淀的KSP表达式,当SO2-完全沉淀时,溶液中c(SO4- ) < 1 ×10-5 mol/L ,据此分析计算可得。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制备,涉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实验方案评价、氧化还

35、原反应、溶度 积的计算等,明确原理及具体流程是解本题关键,试题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学习与积累,题目难度中等。10.【答案】(1)放热;+66 ; C2H2 ?+H ? C2H3(2)BCk1正k1逆k2正k2逆 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导致容器中c(N2O2)减小,则反应II速率变慢,反应II速率决定整个反应速率,所以反应速率减慢 BD ; A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状态判断、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反应历程等知识点,侧重考查图象分 析判断及计算能力,明确活化能与反应难易程度关系、化学平衡常数计算方法是解本题关键,难点是(3)题计算及平衡点判断

36、。【解答】(1)根据图知,乙炔总能量大于乙烯,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物和过渡态的能量差越小活化能越小,C2 H2 ? +H ? C2H3 ? H = +66kJ ?mol-1的活化能最小,为 +66kJmol-1 ,该步骤的化学方程式为 C2H2 ?+H ? C2H3?,故答案为:放热;+66kJ ?mol-1 ; C2H2 ?+H ? C2H3 ?; nA. 050s在催化剂A作用下n(N2) = 2.5 ×10-3 mol ,平均反应速率V(N 2) = Tt =2.5 × 10350 mol(L. S) = 2.5 ×10-5 mol ?L-1 ?s-1

37、,故 A 错误;B. H- T S< 0的反应可自发进行, H < 0,由化学计量数可知 S> 0,该反应在任何温度下均可自发进行,故B正确;C. 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右移,有利于氮氧化物的反应,可更利于氮氧化物的脱除,故 C正确;D. 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移动,所以最终氮气产率相等,故D错误;故选BC ; I .2NO(g) ? N2O2(g)(快)V1 正=k1 正?c (NO) , v1 逆=k1 逆?C(N2O2)该反应c(N2O2) Z 正KI = C2(NO) = k1 逆, . N2O2(g) + O2(g) ? 2NO2(g)(慢)v2 正=k2 正?C(N2O2

38、)?C(O2) , v2 逆=k2 逆2C2(NO2)k2 正C (NO 2)该反应 K2 = c(N2O2)?C(O2)= 臥方程式相加,化学平衡常数相乘;方程式1+ II得2NO(g)+ O2(g) ? 2NO2(g)K =k1正k2正× ,k 1逆 k 2逆k 1 正 k 2 正故答案为:丨×竿;k1逆 k2逆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导致容器中C(N2O2)减小,则反应II速率变慢,反应II速率决定整个反应速率,所以反应速率减慢,故答案为: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导致容器中C(N2O2)减小,则反应II速率变慢,反应II速率决定整个反应速率,所以反应速率减

39、慢;如果2v(N 2O4) = V(NO 2)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点纵坐标是B点的2倍,贝UDB点存在2v(N2O4) = v(NO2),为平衡状态;如果 2v(N2O4) > V(NO 2),则平衡正向移 动,C点纵坐标大于 A点,则这两个点表示反应正向进行,故答案为:BD ; AC。11【答案】3d1°4s1 Mg I3远远大于2 ,说明该元素原子最外层有 2个电子16 4 8 sp2、sp3苯甲醇分子之间存在氢键,而苯甲醛分子之间没有氢键× 1°°%192 3Dx2y【解析】解:(1)CU是29号元素,处于第四周期第 IB族,价电子排布

40、式为3d104s1, 故答案为:3d104s1;(2) 该元素处于第三周期,而它的第三电离能远远高于第二电离能,说明该元素原子最 外层有2个电子,故该元素为 Mg ,故答案为:Mg ; I3远远大于I2,说明该元素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3) Z n(NH 3)42+ 有 4 个配位键、12 个 N- H 键,共有 16 个 键,故 1molZ n(NH 3)42+ 含16 mol O键,配位为NH3,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 XCm ×sin60 o×ycm ×Dg?Cm=6 ×NmF,,故答案为:16; 4;(4) 与侧面面心的 Al原子等距离且最近的 M

41、g原子处于该面的4个顶点及面心位置,而 每个侧面为2个晶胞共有,故1个铝原子周围有 8个镁原子最近且等距离,故答案为:8 ;(5) 苯甲醇中苯环上、侧链中碳原子分别形成 3个O键、4个0键,杂化轨道数目分别为 3、4,碳原子杂化方式分别为:sp2、sp3,苯甲醇分子之间存在氢键,而苯甲醛分子之间没有氢键,苯甲醇的沸点高于苯甲醛, 故答案为:sp2、sp48gmol;苯甲醇分子之间存在氢键,而苯甲醛分子之间没有氢键;(6) 图中晶胞为体心立方堆积,处于体对角线上的原子紧密相切,设原子半径为r,则晶4r1胞体对角线长为4r,晶胞棱长= ,晶胞中原子数目=1 + 8 ×8 = 2 ,晶胞空

42、间利用率424o3 =(2 ×- r) ÷ (亏)3 × 100% = × 100% ,3v38晶胞中 Ti 原子数=3+2 ×1 + 12 ×1= 6 ,晶胞质量=6 × 48g/mOr ,则(6 ×1 × XCm ×解得NA =192 33Dx2y,2§,口口2s+NAmol -1V2故答案为:8 × 100% ;8192 33DXyo(1)价态CU原子3d、4s能级上的电子为其价电子,根据构造原理书写其价电子排布式;(I)Cu 是 29处于第四周期第 IB族;该元素第三电离能远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