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安全措施及应急措施_第1页
基坑安全措施及应急措施_第2页
基坑安全措施及应急措施_第3页
基坑安全措施及应急措施_第4页
基坑安全措施及应急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基坑安全措施及应急措施 一、实行岩土信息化施工,按施工组织设计的施工要求,在不稳定边坡位置和相邻建筑周边埋设位移监测点来监测边坡的稳定性,随时了解边坡滑动的趋向,是否存在坍塌的平安隐患,避开盲目施工。位移监测点或测斜管每两天观测一次,特殊在大暴雨过后要留意边坡的滑动状况,加强基坑边坡的观测次数。 二、在施工过程中,亲密监测基坑边坡的滑移,本基坑的顶部水平位移允许值为基坑深度的0.5%即为3.0cm,警戒值为允许值的80%即为2.4cm。基坑的顶部竖向位移允许值为基坑深度的0.6%即为3.6cm,警戒值为允许值的80%即为2.8cm。如发觉基坑边坡某区域滑移消失特别,应准时实行紧急措施:1、第

2、一时间在滑移处进行机械堆填反压土来反压滑动处坡脚或坡脚积累砂袋;2、反压坡脚使其稳定后采纳钢花管注浆土钉进行临时性的支护。3、当坡顶位移较大时,准时查清缘由准时采纳措施比如土钉的长度、间距等的调整,土层的分段分层、平衡开挖,边坡的准时施工等。三、本基坑工程抢险责任人为项目部经理、专职平安员(详见平安生产领导小组名单)。四、预备抢险物资:挖掘机、木桩、砂袋、彩条布等。五、阅历表明,基坑开挖支护等地下工程包含着众多不确定的因素,实际开挖反映出来的地质状况有时会与勘察报告及设计图纸的估量有较大出入,施工过程中也会由于其它缘由引起一些意想不到的状况。为了预防万一,确保本基坑工程的肯定平安,这里将从地下

3、水掌握、支护结构、土方开挖与环境爱护四个方面列举了一些模拟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应急防范措施。1、水的掌握方面1.1.模拟状况:暴雨后,基坑支护结构发生变形,坡顶产生裂缝,或坑顶、坡中地面低洼处消失大量积水,使地表水往坡体内灌入。这时应马上实行以下应急技术措施:(1)第一时间疏通排水系统,开挖临时排水沟,疏干地表积水;(2)对坡中地面特殊是低洼处地面用水泥砂浆(必要时挂铁丝网或钢丝网)封堵防渗;(3)对裂缝上口开成V形槽,往内灌注水泥浆封填;(4)对来不及进行处理的区域先用塑料薄膜进行表面掩盖,以防雨水渗入。预防措施:(1)充分了解场地周边地形、地势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对可能会形成凹地的区域

4、事先进行整平,对地表水渗入可能会影响边坡稳定的,该区域地表应事先进行密封防雨处理;(2)开挖前完善排水系统;(3)随时进行边坡位移、沉降观测,对产生的裂缝准时进行封堵;(4)事先预备好肯定量的塑料薄膜,天雨来临前,对基坑边进行一次查看,对来不及处理的可能会因天雨或地表积水渗入而影响边坡稳定的区域,先用薄膜进行坡面掩盖。2、支护结构及边坡稳定方面2.1.模拟状况:上部放坡开挖段施工完成后,发觉坡顶位移沉降值偏大,有失稳倾向。应急技术措施:(1)马上在靠近坡脚的坡高1/3以下区段堆叠砂袋或土袋进行反压;(2)在坡脚施工2-3排松树桩进行加固;(3)危险时对有条件的坡顶进行挖土卸荷减负处理;(4)对

5、坡顶裂缝进行灌浆充填或其它防水处理;(5)对边坡变形进展虽已超过警戒值、但进展速度较慢、短时间内不会消失险情的,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可以经设计人员计算对边坡增设喷锚支护结构进行加固。防范措施:(1)土方开挖时,技术人员、设计人员应到现场观看实际地质条件和地下水状况,对比设计图纸,看看有无必要进行设计修改、加固;(2)亲密进行基坑变形观测,当变形值超过警戒值时,应马上启动应急预案,作好应急处理的预备工作,预备好肯定量的应急用砂袋、木桩、钢管、水泥、薄膜等材料以及注浆机、挖掘机等设备和人员,确保随时到位。当变形值超过允许值、并设计人员或专家争论确定要进行加固处理时,马上实施应急预案;(3)确保

6、挖掘机随时能到位进行土方开挖、回填反压等工作;(4)当边坡消失险情时,应首先指挥撤离邻近一切人员、机具材料设施,并在周边增设危急标志,设专人24小时防守,防止外人进入危急区。2.2.模拟状况:局部边坡塌方应急技术措施:(1)首先了解险情,然后在确认平安的前提下用挖机回填土方反压邻近未塌方区域的坡脚,防止塌方范围扩大;(2)对塌方区域做好防雨和排水工作;(3)由设计人员针对详细状况马上提出处理方案,交付实施。2.3.模拟状况:基坑开挖后发觉护坡桩等变形值偏大,有失稳倾向。应急技术措施:(1)当经设计人员推断或凭阅历推断有失稳危急倾向时,事不宜迟,第一时间动用挖掘机、运土车回填土反压坡脚或对坡顶挖

7、土卸荷;(2)状况趋于稳定后,由设计人员提出详细处理方案,这些方案重点从加撑、加锚杆、加锚碇板等方面根据可行、快速、有效的原则进行筛选,方案一旦落实,马上付诸实施。防范措施:同模拟状况1。3、土方开挖方面(用以指导土方施工单位施工)3.1.模拟状况:土方开挖至肯定深度,地基承载力不足,挖掘机及运土车均无法进入挖土区。应急措施:利用块石、砖渣等修筑1-3条平行基坑轴线的挖土、运土通道,假如下部淤泥层较厚,先在其下方压入松木桩,然后再铺垫石料或砖渣。当处理范围不太大时,可考虑在挖土出土通道表面铺钢板,以利重复利用、降低成本。防范措施:开挖前充分讨论勘察报告,制订好详细、可行的土方开挖方案,做好平面

8、、垂直方向的土方开挖规划。3.2.模拟状况:土方开挖时发觉地下水水量过大,严峻影响土方开挖。应急措施:(1)当水量确定系基坑土方静贮水时,开挖超前深坑下泵抽水即可解决问题;(2)当水量主要是因止水结构效果不好造成时,先按前述第1个方面做好止水、降水工作,再下泵抽水。防范措施:(1)开挖前充分讨论勘察报告,制订好详细、可行的土方开挖方案,做好排水预备工作;(2)确保止水结构的设计施工的质量和效果。4、触电模拟状况:有人触电。应急措施:(1)应马上切断电源,进行急救。防范措施:(1)接引电源工作,必需由维护电工进行,并应设专人进行监护;(2)施工用电用毕后,应由施工现场用电负责人通知维护班组,进行

9、拆除;(3)严禁非电工拆装电气设备,严禁乱拉乱接电源;(4)配电室和现场的开关箱、开关柜应加锁;(5)电气设备明显部位应设严禁靠近,以防触电的标志。5、防止落物、掷物损害模拟状况:有落物、掷物损害。应急措施:(1)马上打120,进行急救,爱护好现场。防范措施:(1)基坑坡顶周边设置平安防护栏;(2)防止工具和零件掉落,作业工人应使用工具袋或手提的工具箱,随用随取,避开在架上乱放;(3)防止架上或坡顶上材料物品掉落,作业层面上的材料应堆放整齐和稳固;(4)防止施工中的废弃物料掉落,可在作业层上铺设胶合板、铁皮等;(5)禁止抛掷物料,物料都应当采纳平安的传递和运输方式,禁止上下抛掷。6、邻近环境爱

10、护方面的预防措施(1)收集或勘测并彻底撑握了解基坑稳定影响范围内的地下构筑物、地下管线状况,调查、了解周边地面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等需要爱护的对象状况,建立特地的档案资料;(2)在设计图纸中或施工方案中针对邻近道路、地下管线、建(构)筑物等提出特地的变形监测方案,依据详细的对象提出详细的允许变形值,基坑开挖支护期间定期进行观测;(3)土钉、锚索的施工留意避开这些爱护对象;(4)确保土方开挖挨次,不盲目超挖;(5)动土前先了解并确保地下无地下管线等爱护对象,必要时加以爱护;对于在基坑平安影响范围内的、需要爱护但为了达到目的需要预先进行爱护性加固处理的,应提前提出加固方案,加固处理后方能开挖对应区

11、段的土方。7、严禁坑边大量堆载基坑边严格按支护设计要求掌握荷载,坑边区3M范围内严禁堆载,在3M以外堆载不应超过15KN/M以免导致支护结构较大变形而危及基坑及四周建筑物的平安。8、为防止突发大事的发生,应做好应急预备工作:基坑边坡变形过大、过快、应马上回填支撑基坑,加打预应力锚杆。9、加强平安监控:由于土性及施工过程的简单性,施工过程中常存在很多影响平安的不行知因素。然而基坑和周边环境的稳定和平安,集中体现在土体的变化状况。因此加强动态信息化跟踪,以数据分析对比观测值指导和掌握施工进度,必要时采纳相应的应急措施加以补救,确保基坑和周边建筑的平安。六、现场简单地质的处理措施1、在施工过程中,若发觉特别简单地质状况,应实行有效措施;若发觉有老基础、防空洞等均要全部挖除,然后回填素土并分层夯实。2、若发觉有地下管网、地下管线及通信线路,应临时停工,会同有关部门,对地下管网、地下管线及通信线路作移位、改道或作爱护处理。3、若施工中发觉地质实际状况与地质勘查报告不符合需要进行特别的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