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量表的命题方式及案例剖析_第1页
现金流量表的命题方式及案例剖析_第2页
现金流量表的命题方式及案例剖析_第3页
现金流量表的命题方式及案例剖析_第4页
现金流量表的命题方式及案例剖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计算题的命题方式及案例解析-(6)现金流量表专题 (六)现金流量表专题     正表的编制方法1 公式推导法(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的推导公式: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一般指的是销售材料、提供劳务)+ (应收票据的期初余额-期末余额) +(应收账款的期初余额-期末余额)+(预收账款的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销项税发生额-应收项的意外减少(指的是不兑现的应收项减少,主要包括:坏账的发生;票据贴现造成的借记财务费用额;非现金抵账等)+收回以前的坏账。这里需注意的是:应收账款的期初、期末余额在报表中是无法找到的,需根据以下公式去推导

2、:应收账款的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应收账款的期初净额-应收账款的期末净额)+(坏账准备的期初余额-坏账准备的期末余额)(2)购进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的推导公式: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支出(对应存货减少的部分,如:销售材料结转的成本)+存货的意外减少(指的是未对应“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支出”的存货减少部分。如:管理部门领用材料)+(存货期末余额-期初余额)+(应付票据的期初余额-期末余额)+ (应付账款的期初余额-期末余额)+(预付账款的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进项税发生额-存货的意外增加(指的是非购买渠道造成的存货增加。如:折旧、待摊、预提计入制造费用的部分;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计入

3、“生产成本”或“制造费用”的部分)。这里需注意的是:存货的期初、期末余额在报表中是无法找到的,需根据以下公式去推导:存货的期末余额-期初余额=(存货的期末净额-存货的期初净额)+(存货跌价准备的期末余额-存货跌价准备的期初余额)2直接根据报表项目的内容对号认定每个现金流量项目的内容构成:(斜体部分为易错部分)(1)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而实际收现的价款及销项税额)=本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本期收现+前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本期收现+本期预收的账款-因商品退货造成的本期付现额+收回以前的坏账。收到的税费返还(企业收到现金的各种税费返还)收到的其他与经

4、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所有属于经营活动范畴但不属于以上内容的现金流入均在此列示,如罚款收入、流动资产损失中由个人赔偿的现金收入、经营租赁收到的现金等。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企业因购买商品、接受劳务而在本期兑现的价款及进项税额)=本期购入商品、接受劳务本期兑现额+前期购入商品、接受劳务本期的付现额+本期预付款项-本期发生的因购货退回收到的现金。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包括企业为职工所支付的各种现金)。不包括:a.支付的离退休人员的各项费用(此内容应计入经营活动中的其他支付项);b.支付给在建工程人员的现金(此内容应计入投资活动中的购建固定资产项)。支付的各项税费(除了计入固定资产价值

5、的实际支付的耕地占用税不应该列在此项目外,其他兑现的税费均应列入此项目)。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所有属于经营活动范畴但不属于上述内容的现金支付均在此列示。如:罚款支出、支付的差旅费、业务招待费、保险费以及经营租赁支付的现金等。(2)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出售转让或到期收回除现金等价物以外的短期投资+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收到的现金+收回长期债权投资本金而收到的现金。不包括长期债权投资收回的利息。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企业因股权性投资及债权性投资而取得的现金股利、利息,以及从子公司、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分回利润而收到的现金)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而收到的现金

6、净额,反映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取得的现金,扣除为处置这些资产而支付的有关费用后的净额。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略)。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反映企业购建固定资产,取得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不包括:a.购建固定资产而发生的借款利息资本化的部分(应计入筹资活动中的利息支付项);b.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支付的租赁费(应计入筹资活动中的其他支付项);c.企业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建的固定资产,其首次付款支付的现金列入此项,以后各期支付的现金列入筹资活动的其他支付项。投资所支付的现金,反映企业进行权益性投资和债权投资支付的现金,包括企业取得的

7、除现金等价物以外的短期股票投资、短期债券投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支付的现金,以及支付的佣金,手续费等附加费用。企业购买股票和债券时,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而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已到期尚未领取的债券的利息,应列在投资活动中的“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收回购买股票和债券支付的已宣告而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已到期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列在投资活动的“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略)。(3)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 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反映企业收到的投资者投入的现金,包括以发行股票、债券方式筹集的资金实际收到款项净额(发行收入减去支付的佣金等发行

8、费用后的净额)。由企业直接支付的审计咨询等费用,在“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中反映,不能从这里扣除。借款所收到的现金。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如接受现金捐赠.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反映企业以现金偿还债务的本金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如捐赠现金支出.【例解1】迅华公司2005年有关报表项目如下:(单位:万元)2005年末资产负债表有关项目资产年初数年末数负债年初数年末数应收票据4060应付票据160180应收账款187294应付账款200310预付账款3060预收账款7560存货630480应付工资2016应付福利费8102005

9、年利润表有关项目主营业务收入600主营业务成本380其他有关资料如下:1本年企业因销售原材料形成“其他业务收入”120万元,结转材料销售成本110万元。2本年销项税发生额为122.4万元,进项税发生额为85万元。3本年共交纳各种税费66万元,其中耕地占用税13万元。4本年“管理费用”共发生250.4万元:其中:计提坏账准备30万元;计提行政人员工资及福利费68.4万元;支付业务招待费40万元;支付财产保险费50万元;计提行政办公楼的折旧50万元;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2万元。5本年发生实际坏账40万元,收回以前的坏账16万元。6本年共发生制造费用111.4万元,其中:生产设备的折旧100万元;车间

10、管理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11.4万元。7本年发生“生产成本”414.2万元,其中:制造费用分摊转入111.4万元,原材料耗费180万元;生产工人工资及福利费122.8万元。8本年不带息票据贴现息为10万元。9当年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入一台设备,总价款为150万元,每年支付30万元,分五年付清,当年初支付了10万元,年末又支付了20万元。根据以上资料,计算当年现金流量表中以下项目的数据:1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2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3  支付的各项税费;4  支付给职工的现金;5  经营活动中的其他支付;6  购买固

11、定资产支付的现金;7  筹资活动中的其他支付。查看答案【答案及解析】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600120122.4(4060)(187294)(403016)(6075)(1040)16660.4(万元);2。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380110(480630)12(160180)(200310)(6030)85122.811.4100102.8(万元);3。支付的各项税费661353(万元);4支付给职工的现金(20868.411.4122.8)(1610)204.6(万元);5经营活动中的其他支付405090(万元);6购买固定资产支付的现金131023(万元);7筹

12、资活动中的其他支付20(万元)。【例解2】甲股份有限公司(本题下称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2004年度,甲公司有关业务资料如下:(1)部分账户年初、年末余额或本年发生额如下(金额单位:万元): 资产类账户名称年初余额年末余额负债类账户名称年初余额年末余额短期投资200500短期借款120140应收账款12001600应付账款250600坏账准备1216预收账款124224预付账款126210应付工资262452存货620900应付福利费1210存货跌价准备2040应付股利300待摊费用220700预交税金00长期股权投资7201360预提费用210215固定资产8

13、6008880长期借款360840无形资产640180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2040   损益类账户名称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损益类账户名称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主营业务收入 8400财务费用40 主营业务成本4600 投资收益 405营业费用265 营业外支出49 管理费用908    (2)其他有关资料如下:短期投资不属于现金等价物,本期以现金购入短期股票投资400万元,本期出售短期股票投资,款项已存入银行,获得投资收益40万元,不考虑

14、其他与短期投资增减变动有关的交易或事项。应收账款、预收账款的增减变动仅与产成品销售有关,且均以银行存款结算;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本期收回以前年度核销的坏账2万元,款项已存入银行,销售产成品均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原材料的增减变动均与购买原材料或生产产品消耗原材料有关。年初存货均为外购原材料,年末存货仅为外购原材料和库存产成品。其中,库存产成品成本为630万元,外购原材料成本为270万元。年末库存产成品成本中,原材料为252万元;工资及福利费为315万元;制造费用为63万元,其中折旧费13万元;其余均为以货币资金支付的其他制造费用。本年已销产成品的成本(即主营业务成本)中,原材料为1840万元

15、;工资及福利费为2300万元;制造费用为460万元,其中折旧费60万元,其余均为以货币资金支付的其他制造费用。待摊费用年初数为预付的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一般管理用设备租金,本年另以银行存款预付经营租入一般管理用设备租金540万元。本年摊销待摊费用的金额为60万元。4月1日,以专利权向乙公司投资,占乙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40%,采用权益法核算;甲公司所享有乙公司所有者权益的份额为400万元。该专利权的账面余额为420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20万元(按年计提)。2004年4月1日到12月31日,乙公司实现的净利润为600万元;甲公司和乙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均为33%。1月1日,以银行存款400万元购置

16、设备一台,不需要安装,当月投入使用,4月2日,对一台管理用设备进行清理,该设备账面原价120万元,已计提折旧80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20万元,以银行存款支付清理费用2万元,收到变价收入13万元,该设备已清理完毕。无形资产摊销额为40万元,其中包括专利权对外投出前摊销额15万元,年末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40万元。借入短期借款240万元,借入长期借款460万元,长期借款年末余额中包括确认的20万元长期借款利息费用。预提费用年初数和年末数均为预提短期银行借款利息,本年度的财务费用均为利息费用。财务费用包括预提的短期借款利息费用5万元,确认长期借款利息费用20万元,其余财务费用均以银行存款支付。应付账

17、款、预付账款的增减变动均与购买原材料有关,以银行存款结算,本期购买原材料均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本年应交增值税借方发生额为1428万元,其中购买商品发生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296.14万元,已交税金为1131.86万元,贷方发生额为1428万元,均为销售商品发生的增值税销项税额。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年初数、年末数均与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无关,本年确认的工资及福利费均与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无关。11)营业费用包括工资及福利费114万元,均以货币资金结算或形成应付债务;折旧费用4万元;其余营业费用均以银行存款支付。12)管理费用包括工资及福利费285万元,均以货币资金结算或形成应付债务;折旧费用124万元

18、;无形资产摊销40万元;一般管理用设备租金摊销60万元,计提坏账准备2万元,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万元,其余管理费用均以银行存款支付。13)投资收益包括从丙股份有限公司分得的现金股利125万元,款项已存入银行,甲公司对丙股份有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分得的现金股利为甲公司投资后丙股份有限公司实现净利润的分配额。14)除上述所给资料外,有关债权债务的增减变动均以货币资金结算。15)不考虑本年度发生的其他交易或事项,以及除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要求:计算答题卷"甲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度现金流量表有关项目"的金额,并将结果填入相应的表格内。查看答案【答案及解析】

19、甲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度现金流量表有关项目现金流量表有关项目金额(万元)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95302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1772.143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29454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15145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1406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1257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118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4009投资支付的现金40010借款收到的现金70011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22012分配股利、利润和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45参考计算过程:(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销售收入+销项税额-应收账款增加+

20、收回以前年度核销坏账+预收账款增加额8400+1428-(1600-1200)+2+(224-124)9530(万元)(2)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销售成本中包括的原材料成本+存货中原材料成本的增加额+外购原材料进项税额-应付账款的增加额+预付账款的增加额1840+(270+252-620)+296.14-(600-250)+(210-126)1772.14(万元)(3)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销售成本中包括的工资及福利+期末存货中包括的工资及福利+管理费用中包括的工资及福利+营业费用中包括的工资及福利+应付工资和应付福利费的减少额2300+315+285+114+(262+121-

21、452)2945(万元)(4)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销售成本中包括的制造费用(扣除折旧费用)+期末存货中包括的制造费用(扣除折旧费用)+营业费用(扣除工资及福利费以及其他不涉及现金的费用)+其他管理费用(扣除公司及福利费以及其他不涉及现金的费用)+预付管理用设备租金(460-60)+(63-13)+(265-114-4)+908-(285+124+40+60+2+20)+540=1514(万元)(5)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收回短期投资的成本+收回短期投资实现的收益=(200+400-500)+40=140(万元)(6)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从丙股份有限公司分得的现金股利125万元(7)处

22、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13-211(万元)(8)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以银行存款购置设备400万元 (9)投资支付的现金以现金购入短期股票投资400万元 (10)借款收到的现金取得短期借款+取得长期借款240+460700(万元)(11)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借款期初余额+取得借款-借款期末余额(120+240-140)+360+460-(840-20)220(万元)(12)分配股利、利润和偿还利息支付的现金=以现金支付的利息费用+支付以前年度现金股利40-20-5+3045(万元)。三.计算题的命题方式及案例解析-(11)合并会计报表专题

23、0;(十一)合并会计报表专题题目的设计难点主要集中在资料的搜寻中,较为常见的点集中在“长期股权投资”、“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资料”,主要通过一些铺垫业务的处理方可得出上述资料。对于上述分录中的“长期股权投资”应抄其账面余额而不是账面价值,对于该投资所对应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则需参照内部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处理思路来处理。即:对于当年新提或新冲的减值准备一概反向作抵销分录;对于以前年度所提过的减值准备则作如下反冲:借: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例解1】资料1A公司于2001年12月31日从证券市场上购入B公司80%的股份,实际支付价款900万元,此时B公司的所有者权益数据如下:实收资本

24、800万元,资本公积100万元,盈余公积为4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160万元。22002年B公司接受H公司的一台设备捐赠,价值100万元,B公司的所得税率为33%,当年B公司实现净利润200万元。32003年4月19日B公司董事会提出2002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5%提取法定公益金,分配现金股利80万元,分配股票股利90万元,2003年5月10日B公司股东大会决定增发现金股利20万元,其他利润分配方案与董事会一致,并于当年执行了该方案。42003年B公司实现净利润220万元。52004年4月20日B公司董事会提出如下200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

25、盈余公积,5%提取法定公益金,分配现金股利80万元,该方案于当年的5月15日被股东大会批准通过。6A公司的股权投资差额按5年摊销。7B公司的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均于次年4月20日批准报出,于4月29日正式报出。要求编制2002、2003年上述与投资业务有关的合并会计报表抵销分录。查看答案【答案及解析】 抵销内容2002年2003年A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与B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借:实收资本800资本公积167(100100×67%)盈余公积70(40200×15%)年末未分配利润330(160200×85%)合并价差16贷:长期股权投资1109.6(900-20÷

26、;5100×67%×80%200×80%)少数股东权益273.4(80016770330)×20%借:实收资本890(80090)资本公积167盈余公积103(70220×15%)年末未分配利润327(330220×85%100-90)合并价差12贷:长期股权投资1201.6(1109.6-20÷5-100×80%220×80%)少数股东权益297.4(890167103327)×20%A公司的投资收益与B公司的利润分配的抵销借:投资收益160(200×80%)少数股东收益40(200

27、×20%)年初未分配利润160贷:提取盈余公积30(200×15%)应付利润0年末未分配利润330借:投资收益176(220×80%)少数股东收益44(220×20%)年初未分配利润330贷:提取盈余公积33(220×15%) 应付利润190(10090) 年末未分配利润327对B公司当年新提盈余公积的再确认借:提取盈余公积24(30×80%)贷:盈余公积24借:提取盈余公积26.4(33×80%) 贷:盈余公积26.4对B公司以前年度所提盈余公积的再确认借:年初未分配利润32(40×80%)贷:盈余公积32借:年

28、初未分配利润56(70×80%) 贷:盈余公积562内部债权、债务的抵销;(1)内部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的抵销根据期末内部应收账款额作如下抵销借:应付账款 贷:应收账款根据期初内部应收账款已提过的坏账准备作如下抵销借:坏账准备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根据当年内部应收账款所计提或反冲坏账准备的会计分录,倒过来即为抵销分录。 借:坏账准备 贷:管理费用或: 借:管理费用 贷:坏账准备【例解2】A公司与B公司是同一集团内的两个子公司,2003年初A公司应收B公司200万元,A公司的坏账提取比例为5%,2003年末A公司应收B公司210万元。根据以上资料作出该集团有关内部应收、应付账款的抵销分录。

29、查看答案解析(1)首先根据期末内部应收、应付账款额作如下抵销处理:借:应付账款210贷:应收账款210(2)根据期初内部应收账款已提坏账准备10万元(200×5%)作如下抵销:借:坏账准备10贷:年初未分配利润10(3)A公司当年针对内部应收账款追提了0.5万元的坏账准备,将其反之即为抵销分录:借:坏账准备0.5贷:管理费用0.52长期债权投资和应付债券的抵销(1)根据期末长期债权投资的账面余额和应付债券的账面余额作如下分录:借:应付债券 合并价差(倒挤) 贷:长期债权投资合并价差(倒挤)(2)如果发行方所筹资金用于非工程项目,则根据当年投资方所提的利息收益和发行债券方所计提的利息费

30、用作如下处理:借:投资收益 贷:财务费用如果这两项不相等,则就低不就高,高出部分是总集团认可的部分。(3)如果发行方所筹资金用于工程项目,则分别以下两种情况来处理:根据当年投资方所提的利息收益和发行方当年所提的利息费用作如下处理:借:投资收益 贷:财务费用(计入当期财务费用的部分)在建工程(计入当期工程的部分) 根据以前年度债券发行方所提的利息费用及资本化部分结合投资方所提的利息收益部分作如下调整: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 贷:在建工程如果工程已经完工,则需改计入“固定资产原价”并按固定资产内部交易原则来处理,在此不再赘述。(4)对于上述分录中所涉及的“长期债权投资”均应抄它的账面余额,而不是账面

31、价值,对于“长期债权投资”所对应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则需参照“长期股权投资”作同等处理。例解3A公司98年1月1日发行面值1000万元的债券,票面利率为6%,期限3年,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发行价为1012万元,所筹资金用于工程建设,假设工程期为两年,至99年底完工并交付使用,并于2000年1月1日开始计提折旧,折旧费计入“管理费用”,折旧期为4年,假定无残值。为简化计算,假定工程期内的债券利息一半计入当期“财务费用”,一半计入“在建工程”。该债券全部被同一集团的B公司购入。根据以上资料,作出1998年、1999年、2000年和2001年的抵销分录。查看答案【答案及解析】 A公司的记账分录B公司

32、的记账分录总集团的抵销分录1998年借:银行存款1012贷:应付债券?D?D债券面值1000?D?D债券溢价12借:财务费用28在建工程28应付债券?D?D债券溢价4贷:应付债券?D?D应计利息60借:长期债权投资?D?D债券投资(面值)1000(债券溢价)12贷:银行存款1012借:长期债权投资?D?D债券投资(应计利息)60贷:投资收益56长期债权投资?D?D债券投资(债券溢价)4借:应付债券1068贷:长期债权投资1068借:投资收益56贷:财务费用28在建工程281999年借:财务费用28在建工程28应付债券?D?D债券溢价4贷:应付债券?D?D应计利息60借:固定资产(虚增56万元的

33、价值)贷:在建工程借:长期债权投资?D?D债券投资(应计利息)60贷:投资收益56长期债权投资?D?D债券投资(债券溢价)4借:应付债券1124贷:长期债权投资1124借:投资收益56贷:财务费用28固定资产原价28借:年初未分配利润28贷:固定资产原价282000年借:财务费用56应付债券?D?D债券溢价4贷:应付债券?D?D应计利息60借:应付债券?D?D债券面值1000?D?D应计利息180贷:银行存款1180借:管理费用(虚计折旧费用14万元56/4)贷:累计折旧借:长期债权投资?D?D债券投资(应计利息)60贷:投资收益56长期债权投资?D?D债券投资(债券溢价)4借:银行存款118

34、0贷:长期债权投资?D?D债券投资(债券面值)1000(应计利息)180借:投资收益56贷:财务费用56借:年初未分配利润56贷:固定资产原价56借:累计折旧14贷:管理费用142001年借:管理费用(虚计折旧费用14万元56/4)贷:累计折旧无针对此业务的会计分录借:年初未分配利润56贷:固定资产原价56借:累计折旧14贷:管理费用14借:累计折旧14贷:年初未分配利润143存货内部交易的抵销;(1)存货内部交易的界定只有内部交易的买卖双方都将交易资产视为存货时才可作存货内部交易来处理(2)六组公式内部交易的买方当年购入存货当年并未售出时: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主营业务成本存货内部交易的买方

35、当年购入存货当年全部售出时: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主营业务成本当年购入的存货,留一部分卖一部分 方法一:留的用公式1,卖的用公式2 方法二:先假定都卖出去: 借:主营业务收入贷:主营业务成本 然后,再对留存存货的虚增价值进行抵销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存货注:方法一便于理解,方法二是方法一的简化,在应试时,最好采用方法二,因为标准答案中通常采用此法。上年购入的存货,本年全部留存借:年初未分配利润 贷:存货上年购入的存货,本年全部售出借:年初未分配利润贷:主营业务成本上年购入的存货,本年留一部分,卖一部分方法一:留的部分用公式4,卖的部分用公式5方法二:先假定都售出:借:年初未分配利润 贷:主营

36、业务成本然后,对留存存货的虚增价值作如下抵销: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存货注:方法一便于理解,方法二是方法一的简化,在应试时,最好采用方法二,因为标准答案中通常采用此法。(3)存货跌价准备在存货内部交易中的处理先对上期多提的跌价准备进行反冲: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对于本期末存货跌价准备的处理,先站在个别公司角度认定应提或应冲额,然后站在总集团角度再认定应提或应冲额,两相比较,补差即可。分录如下: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管理费用或:借: 管理费用 贷:存货跌价准备注:在考虑存货跌价准备的抵销处理时,尽管存货跌价准备是随着存货的减少同步结转的,但在推导抵销分录时,应假定存货跌价准备是期

37、末统一调整而不是同步结转。这是因为当存货以销售方式减少时,无论同步结转还是期末统一调整,其推导结果是一致的,相对而言,假定存货跌价准备期末统一调整的思路更简单。但此思路是建立在存货售出的前提下,如果存货是投资转出或债务重组方式减少,这种推论是不成立的。(4)解题思路先推定存货的流转顺序,(如题中未作声明,则视为“先进先出法”);然后直接匹配六公式和存货跌价准备的二公式即可;用毛利率来测定存货的虚增值。【例解4】资料及解析资料抵销分录甲产品乙产品2000年A公司是B公司的母公司,2000年A公司销售甲商品给B公司,售价为100万元,毛利率为20%,B公司当年售出了其中的30%,留存了70%。期末

38、该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58万元。(1)借:主营业务收入100贷:主营业务成本100(2)借:主营业务成本14贷:存货14(3)借:存货跌价准备12贷:管理费用122001年2001年A公司销售乙商品给B公司,售价为300万元,毛利率为15%,B公司留存60%,对外售出40%,年末该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143万元。同一年,B公司将上年购入的甲产品售出了50%,留存了50%,年末甲存货可变现净值20万元。(1)借:年初未分配利润14贷:主营业务成本14(2)借:主营业务成本7贷:存货7(3)借:存货跌价准备12贷:年初未分配利润12(4)借:管理费用5贷:存货跌价准备5(1)借:主营业务收入300贷:

39、主营业务成本300(2)借:主营业务成本27贷:存货27(3)借:存货跌价准备27贷:管理费用272002年2002年B公司将甲产品全部售出,同时将乙产品留存90%,卖出10%,年末乙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为140万元。(1)借:年初未分配利润7贷:主营业务成本7(2)借:存货跌价准备7贷:年初未分配利润7(3)借:管理费用7贷:存货跌价准备7(1)借:年初未分配利润27贷:主营业务成本27(2)借:主营业务成本24.3贷:存货24.3(3)借: 存货跌价准备27贷:年初未分配利润27(4)借:管理费用5贷:存货跌价准备52003年2003年B公司将乙产品全部售出。(1)借:年初未分配利润24.3贷

40、:主营业务成本24.3(2)借:存货跌价准备22贷:年初未分配利润22(3)借:管理费用22贷:存货跌价准备224固定资产内部交易的抵销。(1)固定资产内部交易当年的抵销分录     如果售出方将自己的存货售出,买方当作固定资产时:借:主营业务收入(内部交易售价) 贷:主营业务成本(内部交易成本)固定资产原价(内部交易的利润)如果售出方售出的是固定资产则此公式修正如下:借:营业外收入(内部交易收益) 贷:固定资产原价(内部交易收益)借:累计折旧(内部交易收益造成的当期折旧的多计额)贷:管理费用(内部交易收益造成的当期折旧的多计额)(2)固定资产内部交易以

41、后年度的抵销公式借:年初未分配利润(内部交易的利润) 贷:固定资产原价(内部交易的利润)借:累计折旧(内部交易收益在以前年度造成的折旧多计额)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内部交易收益在以前年度造成的折旧多计额)借:累计折旧(内部交易收益造成的当期折旧的多计额) 贷:管理费用(内部交易收益造成的当期折旧的多计额)(3)到期时如果不清理:借:年初未分配利润(内部交易的利润) 贷:固定资产原价(内部交易的利润)借:累计折旧(内部交易收益在以前年度造成的折旧多计额)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内部交易收益在以前年度造成的折旧多计额) 借:累计折旧(内部交易收益造成的当期折旧的多计额) 贷:管理费用(内部交易收益造

42、成的当期折旧的多计额)如果清理借:年初未分配利润(内部交易收益造成的当期折旧的多计额) 贷:管理费用(内部交易收益造成的当期折旧的多计额)(4)超期使用时:如果不清理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内部交易的利润) 贷:固定资产原价(内部交易的利润)借:累计折旧(内部交易收益在以前年度造成的折旧多计额)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内部交易收益在以前年度造成的折旧多计额)如果清理 则无抵销处理(5)提前清理时借:年初未分配利润(内部交易的利润)贷: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内部交易的利润)借: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内部交易收益在以前年度造成的折旧多计额)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内部交易收益在以前年度造成的折旧多计

43、额) 借: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内部交易收益造成的当期折旧的多计额)贷:管理费用(内部交易收益造成的当期折旧的多计额)【例解5】明达公司是一家汽车制造厂,旺源公司是一家汽车贸易商行,作为明达公司的子公司旺源公司主要经营业务是推销明达所生产的汽车。2004年双方发生如下交易:1.2004年4月1日旺源公司出售汽车一台,售价为18万元,假定不存在其他税费。该汽车是2002年6月1日购自明达公司,当时该商品的交易价为50万元,毛利率为20%,增值税率为17%。款项于当日交割完毕。旺源公司将购入的汽车作为固定资产服务于营销部门,另支付了调试费1.5万元,并采用5年期直线法计提折旧,假定无残值。明达公

44、司对固定资产的期末计价采用成本与可收回价值孰低法,2002年末该汽车的可收回价值为40.5万元,2003年末的可收回价值为33.25万元。2。2004年12月1日明达公司赊销汽车给旺源公司,售价为100万元,毛利率为20%,增值税率为17%。3旺源公司对存货的期末的计价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采用单项比较法计算存货的跌价损失,假定存货跌价准备不随着商品的销售同步转出,而采取期末调账的方式修正存货的跌价准备。旺源公司年初库存汽车中购自明达公司的价值300万元,该批存货交易当时的毛利率为25%,年初的“存货跌价准备”中对应该批商品的金额为86万元。4旺源公司2004年10月1日将来自明达公司的

45、汽车销售给华夏公司,结转销售成本280万元,旺源公司采用先进先出法认定存货的发出计价。5旺源公司根据行情推定来自明达公司的汽车可变现净值为93万元。6年初明达公司的应收账款中属于应收旺源公司的有234万元,当年收回了58。5万元,坏账提取比例为10%。要求:根据以上资料作出如下会计处理:1.   作出明达公司与旺源公司2002年2004年固定资产内部交易的抵销分录;2.   作出明达公司与旺源公司2004年存货内部交易的抵销分录;3.   作出明达公司与旺源公司2004年内部应收、应付账款的抵销分录。查看答案【答案与解析】1固定资产内

46、部交易的抵销处理:(1)2002年的抵销分录如下:借:主营业务收入50贷:主营业务成本40固定资产原价10借:累计折旧1贷:营业费用1由于旺源公司年末固定资产折余价值6060÷5÷254(万元),相比期末可收回价值40.5万元,应提取减值准备13.5万元;而总集团认可的年末固定资产折余价值5050÷5÷245(万元),相比期末可收回价值40.5万元,应提取减值准备4.5万元;旺源公司的减值计提口径相比总集团显然多提了9万元,所以,应作如下抵销: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9贷:营业外支出9(2)2003年的抵销处理:借:年初未分配利润10贷:固定资产原价10借:

47、累计折旧1贷:年初未分配利润1由于旺源公司和总集团均认定2003年初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40.5万元,所以双方认定的当年折旧额均为9万元(40.5÷4.5),并不存在差异,也就无需对此抵销了。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9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92003年末旺源公司和总集团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均为31.5万元(40.540.5÷4.5),相比期末可收回价值33.25万元,旺源公司作了如下会计分录: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4.75贷:累计折旧3营业外支出1.75而总集团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75贷:累计折旧1营业外支出1.75两相比较应作如下抵销:借:累计折旧2贷:固定资产

48、减值准备2(3)2004年抵销分录如下:由于旺源公司与总集团均认可固定资产的期初账面价值为33.25万元,则无论是当年的折旧口径还是出售的损益口径均相同,无需对此抵销。又因为固定资产在当年出售后,固定资产的各项指标均在合并报表时不存在,其各自与总集团的差异相互抵销,当年就不存在抵销分录了。2明达公司与旺源公司2004年存货内部交易的抵销处理:(1)抵销旺源公司年初“存货跌价准备”中不被总集团认可的部分:年初旺源公司内部交易购入存货的价值中总集团认可的部分是225万元300×(125%);根据该批存货已提准备86万元,可认定该批存货的年初可变现净值为214万元;总集团认可的存货跌价准备

49、为11万元,相比已提准备86万元,不认可75万元的减值计提。抵销分录如下:借:存货跌价准备75贷:年初未分配利润75(2)当年存货内部交易的抵销处理:借:年初未分配利润75贷:主营业务成本75借:主营业务成本5(20×25%)贷:存货5借:主营业务收入100贷:主营业务成本80存货20由于总集团认可的年末存货的价值为95万元(20×75%100×80%),相比期末存货的可收回价值93万元,应提足的跌价准备为2万元,再针对总集团所认可的年初已提准备11万元(225214),总集团认为当年应反冲9万元的跌价损失;而旺源公司则认定应反冲59万元86(12093)的跌价损

50、失。借:管理费用50贷:存货跌价准备503当年内部应收、应付账款的抵销:(1)借:应付账款292.5贷:应收账款292.5(2)借:坏账准备23.4贷:年初未分配利润23.4(3)借:坏账准备5.85贷:管理费用5.85【例解6】2001年1月1日,甲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公司,本题下称甲公司)以2300万元购入乙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公司,本题下称乙公司)70的股权(不考虑相关税费)。购入当日,乙公司的股东权益总额为3000万元,其中股本为1000万元,资本公积为2000万元。甲公司对购入的乙公司股权作为长期投资,相关的应摊销股权投资差额按10年平均摊销。甲公司和乙公司均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

51、余公积,按净利润的5提取法定公益金。2001年至2003年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如下:(1)2001年6月30日,甲公司以688万元的价格从乙公司购入一台管理用设备;该设备于当日收到并投入使用。该设备在乙公司的原价为7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已使用2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已计提折旧14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甲公司预计该设备尚可使用8年,预计净残值为零,仍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01年,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A产品100台,每台售价5万元,价款已收存银行。A产品每台成本3万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1年,乙公司从甲公司购入的A产品对外售出40台,其

52、余部分形成期末存货。2001年末,乙公司进行存货检查时发现,因市价下跌,库存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下降至280万元。乙公司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在结转销售成本时结转。2001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300万元。(2)2002年,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B产品50台,每台售价8万元,价款已收存银行。B产品每台成本6万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2年,乙公司对外售出A产品30台,B产品40台,其余部分形成期末存货。2002年末,乙公司进行存货检查时发现,因市价持续下跌,库存A产品和B产品可变现净值分别下降至100万元和40万元。2002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320万元。(3)2003年

53、3月20日,甲公司将从乙公司购入的管理用设备以650万元的价格对外出售,同时发生清理费用20万元。2003年,乙公司将从甲公司购入的B产品全部对外售出,购入的A产品对外售出15台,其余A产品15台形成期末存货。2003年末,乙公司进行存货检查时发现,因市价回升,库存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上升至80万元。2003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400万元。     其他有关资料如下:       (1)除乙公司外,甲公司没有其他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    &#

54、160;  (2)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的产品销售价格均为不含增值税额的公允价格;       (3)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未发生除上述内部存货交易和固定资产交易之外的内部交易;       (4)乙公司除实现净利润外,无影响所有者权益变动的交易或事项;       (5)以上交易或事项均具有重大影响。    要成:计算上述内部交易或事项的抵销对甲公司2001年至2003年合并工作底稿

55、中“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管理费用”、“营业外收人”、“存货”、“存货跌价准备”和“合并价差”项目的影响金额,并将结果填入给定的“内部交易或事项的抵销对甲公司2001年至2003年合并工作底稿中相关项目影响额”中(导致会计报表项目金额减少的用“”号表示;无需在答题卷上编制合并抵销分录)。合并工作底稿相关项目影响额 单位:万元年度2001年2002年2003年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管理费用营业外收入存货存货跌价准备合并价差查看答案【答案与解析】合并工作底稿相关项目影响额 单位:万元年度2001年(1)2002年(2)2003年(3)主营业务收入5004000主营业务成本38044

56、050管理费用286666营业外收入1280100存货1208030存货跌价准备20700合并价差180160140备注:(1)2001年抵销分录借:营业外收入      128     贷:固定资产原价         128借:累计折旧      8     贷:管理费用     &#

57、160; 8借:主营业务收入     5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500借:主营业务成本       120     贷:存货                 120借:存货跌价准备 

58、       20     贷:管理费用            20借:投资收益         210    少数股东收益       90     贷:提取盈余公积 

59、      45           未分配利润         255借:股本       1000    资本公积   2000盈余公积    45    未分配利润  255    合并价差    180     贷:少数股东权益   990           长期股权投资   2490借:提取盈余公积     31.5     贷:盈余公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