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 沉淀与澄清(Sedimentation, or settling and Clarification)第1节 沉淀原理与分类一、原理利用颗粒与水的密度之差,比重>1,下沉 比重<1,上浮沉淀工艺简单,应用极为广泛,主要用于去除100um以上的颗粒给水处理混凝沉淀,高浊预沉废水处理沉砂池(去除无机物) 初沉池(去除悬浮有机物) 二沉池(活性污泥与水分离)二、分类 自由沉淀:离散颗粒、在沉淀过程中沉速不变 (沉砂池、初沉池前期) 絮凝沉淀:絮凝性颗粒,在沉淀过程中沉速增加 (初沉池后期、二沉池前期、给水混凝沉淀) 拥挤沉淀:颗粒浓度大,相互间发生干扰,分层(高浊水、二沉池、污泥
2、浓缩池) 压缩沉淀:颗粒间相互挤压,下层颗粒间的水在上层颗粒的重力下挤出,污泥得到浓缩。 第2节 自由沉淀(discrete particle settling)一、颗粒沉速公式(Stokes law)假设沉淀的颗粒是球形 所受到的重力为F1= 1/6 p d3 (rp - rl ) g 所受到的水的阻力F2=CD rl u2/2 p d2/4CD与颗粒大小、形状、粗造度、沉速有关。平衡时:F1F2可得到沉速(terminal velocity)计算公式(对球形颗粒):对于非球形颗粒:f:形状系数CD与Re有关。Re<1, CD= 24/Re m:水的动力粘度,Pa s该公式难以反映实际
3、,因为实际中颗粒大小不一,不是球形。但可以了解u的影响因素。此外,一般d难以测定,在层流区,颗粒太小。可以通过测定u,算出d(注意是名义上的)。二、颗粒沉淀实验t=0t=tih1. 在ti时,从底部取样,测定Ci2. 计算 tiÞ ui = h/ti Ci Þ pi = Ci/C0 pi:沉速小于ui的颗粒占全部颗粒的比重3. pu 曲线(颗粒粒度分布曲线)pu=h/t4.颗粒去除率 在t0 时, u³u0 的颗粒全部去除 u<u0 的颗粒部分去除 hi/h = uit0/(u0t0) = u/u0通过实验可绘制以下曲线: E-t 曲线 Eu曲线(与水深无关
4、)中部取样法: P= (C0-C)/C0 *100%三、理想沉淀池假设:1 颗粒为自由沉淀2 水流水平流动,在过水断面上,各点流速相等。3 颗粒到底就被去除。水平流速v=Q/(h0 B) B: 池宽 考察顶点,流线III:正好有一个沉降速度为u0的颗粒从池顶沉淀到池底,称为截留速度。 u³u0的颗粒可以全部去除 u<u0的颗粒只能部分去除 去除率为Eui/u0 = ui/(Q/A) q=Q/A =u0 表面负荷或溢流率对于颗粒沉速小于u0的颗粒来讲,去除率为 Eui/u0 = ui/(Q/A) 由上式可知,颗粒在理想沉淀池的沉淀效率只与表面负荷有关,而与其它因素(如水深、池长、
5、水平流速、沉淀时间)无关。 (Hazen 理论,1904年) 但实际沉淀池是偏离理想沉淀池。 从上式反映以下两个问题: 1)E一定,ui越大,表面负荷越大,或q不变但E增大。ui与混凝效果有关,应重视加强混凝工艺。 2)ui一定,增大A,可以增加产水量Q或增大E。当容积一定时,增加A,可以降低水深“浅层理论”。第3节 絮凝沉淀(flocculent settling)一、特点 在沉淀过程中,颗粒变大,沉淀变大。 悬浮物的去除率不仅与沉速有关,而且与深度,时间有关。 无理论描述公式,只能通过沉淀实验预测沉淀效果。二、沉淀实验沉淀柱高度实际沉淀池深度1)在时间ti,不同深度测Ci2) 计算各深度处
6、的颗粒去除百分率 p(C0-Ci)/C0 *100%3)绘制去除百分率等值线4)计算颗粒去除率方法1:按自由沉淀来类推(参考图169)方法2:中部取样法P(C0-C)/C0*100% C:h/2处的浓度三、沉淀效率、表面负荷和停留时间之间的关系要求一定的去除率- 设计停留时间和表面负荷假定不同的水力停留时间t-计算总去除率 P得出相应的表面负荷 q 绘制三者之间的关系曲线注意:曲线与水深有关。停留时间表面负荷沉淀效率第4节 拥挤沉淀 (Hindered (Zone) settling)一、特点发生在SS浓度较高的情况分层沉淀,出现清水浑水交接面 出现4个区,参见图162。A:清水区B:等浓度区
7、(与原水颗粒浓度相同)或称受阻沉降层 颗粒沉速等于界面(11面)沉降速度,等速下降(Vs)C:变浓度区 颗粒浓度由小变大D:压实区 颗粒沉速从大小 悬浮物缓慢下沉是这一区内悬浮物缓慢压实过程 界面(22面)以一定速度上升沉淀开始,11面下降,22面上升当ttc时,11面和22面相遇时,临界沉降点当再延长沉降时间,污泥层就会发生压实。分区的条件:最大颗粒粒径/最小颗粒粒径<6发生在:混凝后的矾花(>2-3g/L) 活性污泥>1g/L 高浓度泥沙>5g/L二、沉降过程曲线 以11界面的高度为坐标,可以作出沉降过程曲线。 b-c的斜率代表11界面的等速沉降 Cc为临界点 最后
8、压实高度为H¥l 沉降过程曲线的相似性,与水深无关(当原水颗粒浓度一样时)。A11A21B11B21OA1/OA2OB1/OB2由一个水深的沉降过程曲线可以作出其它水深条件下的曲线证明见:Kynch理论l 界面沉降速度Vs与颗粒浓度有关Vs= f(C)对于活性污泥Vs=a c-n (n>1)l 临界点图解近似求解法第5节 沉淀池一、分类平流式竖流式辐流式斜流式二、平流式沉淀池进水区、沉淀区、存泥区、出水区1构造1)进水区 流量均匀分布 可采用配水孔或者缝 给水中,通常采用穿孔花墙 v<0.15-0.2 m/s2)沉淀区 水力条件要求: 减少紊动性:紊动性指标Re = vR
9、/n n:运动粘度 提高稳定性:弗劳德数Fr v2/Rg (Fr高,表明对温差、密度差异重流和风浪的抵抗能力强。 同时满足的只能降低水力半径R,措施是加隔板 L/B>4, L/H>10水流速度的控制也很重要适宜范围:10-25 mm/s(给水) 57mm/s(污水)3)出水区出水均匀。通常采用:溢流堰(施工难) 三角堰(对出水影响不大) 淹没孔口(容易找平) 控制单位堰长的出水量: 给水:<500 m3/(m d) 初沉:<2.9L/(m s) 二沉:1.5- 2.9 L/(m s)4)存泥区及排泥措施l 泥斗排泥靠静水压力 1.5 2.0m,下设有排泥管 多斗形式,可
10、省去机械刮泥设备(池容不大时) l 机械排泥带刮泥机,池底需要一定坡度虹吸吸泥车2设计计算1)设计参数的确定² u0或T0由沉淀实验得到 选u0时,絮凝性颗粒-池深要与实验柱高相等 选T0时,无论颗粒的性质如何-池深要与实验柱高相等考虑水流的影响u设u0/1.25-1.75 T设1.5-2.0 T0 在数值上,q设u设根据经验: q设(m3/m2h) T设(h) 给水处理(混凝后) 12 1-3初次沉淀池 1.5-3 1-2 2)设计计算² 以q来计算A Q/q设L=3.6 v T;T:水力停留时间 水流流速v10-25mm/s(给水) 57mm/s(污水)宽度BA/L
11、178; 以T来计算计算有效体积V Q T选池深H(3.0-3.5m)计算BV/(LH) L=3.6 v T校核水流的稳定性,Fr 10-410-5之间。二、竖流式沉淀池水流上升速度v颗粒沉速>v,下沉 £v, 沉不下来根据沉淀实验得u0-u设;v设u设沉淀去除率1p0无沉淀资料时,对于生活污水,v设1.5- 3 m/h, T设1 2.0 h由v设A=Q/v设 注意:A的算法 直径f由T设Hv设T设f/H<3,使水流接近竖流,f<10m注意:中心管的流速不宜太大,<30mm/s 适用于小水深,池深大,但沉淀效果较差 排泥方便,占地小。三、幅流式沉淀池1中央进水
12、幅流式 带刮泥机:中央驱动式 周边驱动式(使用较多) f2030mm,f>16mm 适用于大水量,但占地大,机械维修,配水条件差 由于水流速度由大小 颗粒沉降轨道是曲线。 计算:由q设AQ/q设 Hu设T设u设:1.5-3m/h; T设2向心幅流式 周边进水中心进水:进水断面大,进水易均匀 周边进水周边出水 向心式的表面负荷可提高约1倍。四、斜板(管)沉淀池1原理沉淀效率ui/Q/A 在原体积不变时,较少H,加大A,可以提高沉淀效率或提高Q Þ浅层理论 1904年 Hazen 提出 1945年 Camp认为池浅为好 1955年 多层沉淀池产生(Fr和Re可以同时满足) 1959
13、年 日本开始应用斜板 1972年中国汉阳正式应用断面形状:圆形、矩形、方形、多边形除园性以外,其余断面均可同相邻断面共用一条边。水力半径 R>d/3 -斜板 Rd/3 -斜管斜管比斜板的水力条件更好。材质: 轻质,无毒纸质蜂窝、薄塑料板(硬聚氯乙烯、聚丙烯)2构造1)异向流异向流基本参数: q60度,L1-1.2m 板间距 50150mm 清水区 0.5-1.0 m 布水区 0.5-1.0 m u0=0.2-0.4 mm/s, v£3 mm/s Q设hu0(A斜A原) h:0.6-0.8,斜板效率系数;A斜:斜板在水平面的投影面积2)同向流水流促进泥的下滑,斜角可减少到3040
14、度沉淀效果提高,但构造比较复杂,使用少 Q设hu0(A斜A原)3)横向流 使用少,结构和平流式沉淀池较接近,易于改造,但水流条件差(Re大),难支撑 Q设hu0A斜3优缺点 优点:沉淀面积增大,水深降低,产水量增加 q911m3/(m2 h) 平流式q<2 m3/(m2 h) 层流状态Re<200,平流式>500 缺点:停留时间短(几分钟),缓冲能力差 对混凝要求高 耗材,有时堵,常用于给水处理,和污水隔油池五、沉砂池原理与沉淀池相同。功能:去除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如泥沙、煤渣等)保证措施:流速控制常用的有:平流沉砂池、曝气沉砂池平流式沉砂池:最大流速0.3 m/s, 最小流
15、速0.15m/s最大流量时的停留时间不少于30s, 一般30-60s曝气沉砂池:旋流速度:0.25-0.3 m/s最大流量时的T:1-3min, 水平流速:0.1 m/s第6节 澄清池(Clarifier) 污泥再悬浮起来,池中保持大量矾花,脱稳胶体靠接触凝聚粘附在活性泥渣上。 ®(混合)®澄清 常用于给水处理 需保持矾花一定浓度,通过排泥控制沉降比在2030。 泥渣悬浮型(过滤型):矾花容易冲出去,但对细小矾花具有过滤作用 如悬浮澄清池、脉冲澄清池 泥渣循环型(分离型):效果与上相反 如机械加速澄清池、水力循环澄清池一、加速澄清池 1920年 美国 infilco公司发明
16、的 1935年有工程实例 1965年我国开始使用一反应区容积:1520分Q二反应区容积:710分Q分离区v上11.2 mm/st总11.5h,比平流式快需定期排泥回流泥量Q35Q第2:第1:清水区1:2:7优点:处理效果好,稳定,适应性强, 适用于大、中水厂缺点:机电维修启动时有时需人工加土和加大加药量二、水力循环澄清池喷嘴速度过大、过小都不行,v47m/s喉管v23m/s一反应室出口v=60mm/s t1530s二反应室下降v4050mm/s 出口v5mm/s t80100s分离区v11.2mm/s, t1h回流泥量24Q优点:不需机械搅拌,结构简单缺点:反应时间短,运行不稳定,泥渣回流控制较难,适应性差,适用于小水厂。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昆明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自然科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2024-2025学年三下数学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湖北医药学院《项目前分析和项目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文理学院《生物信息学分析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遥感与信息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文学经典与语文教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医用近代仪器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攀枝花学院《广播电视经营与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省景德镇市2025届初三“停课不停学”阶段性检测试题生物试题含解析
- 兰州信息科技学院《建设监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失信应急和响应演练记录
- 第一单元字词过关专题卷-2022-2023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
- 医院反恐知识课件
- 唱给小萝卜头的歌
- 新型电力系统简介演示
- 传统戏曲的角色扮演与表演艺术
- 支架法现浇连续梁(高速铁路桥梁施工)
- 反家庭暴力法演示课件
- 降低重症患者crrt相关低体温发生率的pdca 模板
- 消费者起诉状模板范文
- (完整版)外科护理学知识点整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