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结构(修改)_第1页
地球的结构(修改)_第2页
地球的结构(修改)_第3页
地球的结构(修改)_第4页
地球的结构(修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节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地球的结构地震波地震波纵波(纵波(P P波)波) 横波(横波(S S波)波)一、地球的内部圈层一、地球的内部圈层1、划分依据、划分依据地震波地震波分类分类共同点共同点所经物所经物质状态质状态传播传播速度速度地地震震波波纵纵波波横横波波不不 同同 点点地震波的分类及特点:地震波的分类及特点:固体、液体固体、液体气体气体较快较快固体固体较慢较慢想一想:想一想: 当地震发生时,陆地上的当地震发生时,陆地上的人们有什么感觉?人们有什么感觉?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在海洋中航行的人的感觉呢?在海洋中航行的人的感觉呢?只能感觉到上下颠簸只能感觉到上下颠簸分类分类

2、共同点共同点所经物所经物质状态质状态传播传播速度速度地地震震波波纵纵波波横横波波不不 同同 点点地震波的分类及特点:地震波的分类及特点:固体、液体固体、液体气体气体 较快较快固体固体较慢较慢在同一物质在同一物质传播速度几传播速度几乎不变乎不变;在在不同介质中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传播速度不同同332900速度(千米速度(千米/ /秒)秒)地震波传播速度与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地震波传播速度与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莫霍界面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古登堡界面地地 壳壳地地 幔幔地地 核核不连续面不连续面地下深度地下深度波速变化波速变化33千米处(大陆部分千米处(大陆部分 ) 莫霍界面莫霍界面横波、纵波速度都加快横

3、波、纵波速度都加快古登堡界面古登堡界面29002900千米处千米处纵波速度忽然下降,横纵波速度忽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波完全消失地幔地幔地核地核地壳地壳大陆地壳大陆地壳:双层双层大洋地壳:大洋地壳:单层单层莫霍界面莫霍界面上层:上层: 硅铝层硅铝层下层:下层:硅镁层硅镁层地幔地幔地地壳壳圈层名称圈层名称不连续面不连续面深度深度(km)特征特征地壳地壳地地幔幔 地地核核上地幔上地幔下地幔下地幔332900 呈固态,呈固态,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厚度不均,大陆部分约厚度不均,大陆部分约33千米,海千米,海洋部分洋部分6千米,平均厚千米,平均厚17千米。千米。 陆地地壳,海拔越高处,地壳越

4、厚陆地地壳,海拔越高处,地壳越厚 纵波变慢,横波消失纵波变慢,横波消失组成物质可能是极高温度和高压状组成物质可能是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的铁和镍。可分为内核和外核。态下的铁和镍。可分为内核和外核。 地球内部圈层概况地球内部圈层概况莫霍界面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古登堡界面 纵波、横波的波速都明显加快纵波、横波的波速都明显加快含铁、镁的硅酸盐类,含铁、镁的硅酸盐类,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软流层,这里这里可能为可能为岩浆岩浆的发源地的发源地平均平均17KM软流层软流层6370KM6370KM岩石圈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内核内核上地幔上地幔下地幔下地幔地核地核地幔地

5、幔地壳地壳外核外核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地壳地壳莫霍界面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古登堡界面地幔地幔外核外核内核内核二、地球的外部圈层二、地球的外部圈层1 1、组成及相互关系、组成及相互关系大气水大气水陆地水陆地水生物水生物水地球上水的存在形式地球上水的存在形式海洋水海洋水 1 4 2 3 请同学们将各外部圈层的名称填入下表请同学们将各外部圈层的名称填入下表大气圈大气圈水水 圈圈生生物物圈圈岩石圈岩石圈生物圈生物圈外部外部圈层圈层概念概念组成组成其他其他大大气气圈圈由气体和悬浮物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包围地球组成的包围地球的复杂系统的复杂系统气体和悬浮物气体和悬浮物质,主要成分质,

6、主要成分是氮和氧是氮和氧是地球自然环境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水圈圈地球表层水体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不规则的圈层地表水、地下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水、大气水、生物水等生物水等水圈里的水处水圈里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环运动之中生生物物圈圈地球表层生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环境的总称生物及其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生存环境生物圈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共同组成了地球影响,共同组成了地球的生态系统,生物是这的生态系统,生物是这个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个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

7、跃的因素。跃的因素。2000-3000千米千米1、下列地区中,地壳厚度最厚的是()、华北平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2、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地方是()、莫霍面、上、下地幔之间、古登堡面、内、外核之间随堂练习随堂练习3 3、地壳是指地面以下的:(、地壳是指地面以下的:( )A A、岩石圈以上的部分、岩石圈以上的部分B B、古登堡界面以上的部分、古登堡界面以上的部分C C、软流层以上的部分、软流层以上的部分D D、莫霍界面以上的部分、莫霍界面以上的部分D4 4、岩石圈是指:(、岩石圈是指:( )A A、地壳、地壳B B、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和下地幔C C、地壳和地幔、地壳和地

8、幔D D、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的合称、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的合称D读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度的变化图”,完成:,完成:5 5、图中曲线表示的地震、图中曲线表示的地震波是:(波是:( )A A、纵波、纵波 B B、横波、横波C C、纵波和横波、纵波和横波 D D、无法判断、无法判断6 6、该地莫霍界面大约位于地下:(、该地莫霍界面大约位于地下:( )A、5Km处处 B、17Km处处 C、33Km处处 D、2900Km处处B BA A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的内部圈层的划分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的内部圈层的划分(1)地震波:)地震波:E_,F_。(2)不连续界面:)不连续界面:A

9、_,B_。(3)圈层;)圈层;D_,C_。(4)地震波在经过)地震波在经过B界面时传播速度有什么变化界面时传播速度有什么变化? 7 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横波横波 纵波纵波 莫霍界面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古登堡界面地壳地壳外核外核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阅读阅读: 世界深井世界深井 美国的勃尔兹罗杰斯一号井,1972年1月25日开钻至1974年5月完钻,井深95839583米。 前苏联(今俄罗斯境内)的科拉3井,位于北极圈北250公里的科拉半岛扎波利亚内城西北部附近。该深井地处69。N以北的永冻土带,地层为坚实的结晶岩层,设计井深

10、1.5万米,设计于1966年,1970年开钻,至1992年7月,井深1226012260米米,是世界上目前最深的井。 2001年8月4日在我国连云港东海县毛北开钻的钻井,深度超过5000米,投资2.68亿元,为亚洲第一亚洲第一、世界第三世界第三科研超深井。 科学家设想地心之旅:耗资百亿筹划地心探险科学家设想地心之旅:耗资百亿筹划地心探险 目前,美科学家正筹划一项耗资目前,美科学家正筹划一项耗资100100亿美元的宏伟计亿美元的宏伟计划,向地心发射一个探测器。计划用向地下注入划,向地心发射一个探测器。计划用向地下注入1010万吨到万吨到10001000万吨融化的铁水的方法来形成一个万吨融化的铁水

11、的方法来形成一个“倒火山倒火山”,借此,借此把探测器送入地下把探测器送入地下30003000公里处,直到地核的外层边缘。公里处,直到地核的外层边缘。探测器将把从地球内部直接采集到的数据传回地面,探测器将把从地球内部直接采集到的数据传回地面,包括温度、物质构成和磁场活动等。由于无线电波无法穿包括温度、物质构成和磁场活动等。由于无线电波无法穿透如此厚的地层,这些数据将通过地震波传递到地表。科透如此厚的地层,这些数据将通过地震波传递到地表。科学家认为,这些数据将为人类深入研究地球磁场提供非常学家认为,这些数据将为人类深入研究地球磁场提供非常有价值的资料。正是依靠这个磁场,地球表面的各种生物有价值的资料。正是依靠这个磁场,地球表面的各种生物才能免于受到来自外太空的太阳辐射的影响,人类也才能才能免于受到来自外太空的太阳辐射的影响,人类也才能利用卫星进行通讯联络。利用卫星进行通讯联络。生生物物圈圈 2 2号号实实验验室室阅读:阅读: 1986年,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建造了世界瞩目的“生物圈生物圈2 2号号”。8位志愿者参与了实验计划。计划在封闭仿真地球环境下,人类是否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