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奥数知识点:找规律法_第1页
二年级奥数知识点:找规律法_第2页
二年级奥数知识点:找规律法_第3页
二年级奥数知识点:找规律法_第4页
二年级奥数知识点:找规律法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二年级奥数知识点:找规律法观察、搜集事实,从中发现具有规律性的线索,用以探究未知事件的奥秘,是人类智力活动的主要内容.例1观察数列的前面几项,找出规律,写出该数列的第100项来?12345,23451,34512,45123,解:为了寻找规律,再多写出几项出来,并给以编号:仔细观察,可发现该数列的第6项同第1项,第7项同第2项,第8项同第3项,也就是说该数列各项的出现具有周期性,他们是循环出现的,一个循环节包含5项.1005=20.可见第100项与第5项、第10项一样项数都能被5整除,即第100项是51234.例2把写上1到100这100个号码的牌子,像下面那样依次分发给四个人,你知道第73

2、号牌子会落到谁的手里?解: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分给小明的牌子号码是1,5,9,13,号码除以4余1;分给小英的牌子号码是2,6,10,14,号码除以4余2;分给小方的牌子号码是3,7,11,号码除以4余3;分给小军的牌子号码是4,8,12,号码除以4余0整除.因此,试用4除73看看余几?734=18余 1可见73号牌会落到小明的手里.这就是运用了如下的规律:用这种规律预测第几号牌子发给谁,是很容易的,请同学们自己再试一试.例3四个小动物换位,开场小鼠、小猴、小兔和小猫分别坐在1、2、3、4号位子上如以下图所示.第一次它们上下两排换位,第二次左右换位,第三次又上下交换,第四次左右交换.这样一直交

3、换下去,问十次换位后,小兔坐在第几号座位上?解:为了能找出变化规律,再接着写出几次换位情况,见以下图.盯住小兔的位置进展观察:第一次换位后,它到了第1号位;第二次换位后,它到了第2号位;第三次换位后,它到了第4号位;第四次换位后,它到了第3号位;第五次换位后,它又到了第1号位;可以发现,每经过四次换位后,小兔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利用这个规律以及104=2余2,可知:第十次换位后,小兔的座位同第二次换位后的位置一样,即在第二号位.假如再仔细地把换位图连续起来研究研究,可以发现,随着一次次地交换,小兔的座位按顺时针旋转,小鼠的座位按逆时针旋转,小猴的座位按顺时针旋转,小猫的座位按逆时针旋转,按这个

4、规律也可以预测任何小动物在交换几次后的座位.例4从1开场,每隔两个数写出一个数,得到一列数,求这列数的第100个数是多少?1,4,7,10,13,解:不难看出,这是一个等差数列,它的后一项都比相邻的前一项大3,即公差=3,还可以发现:第2项等于第1项加1个公差即4=1+13.第3项等于第1项加2个公差即7=1+23.第4项等于第1项加3个公差即10=1+33.第5项等于第1项加4个公差即13=1+43.可见第n项等于第1项加n-1个公差,即按这个规律,可求出:第100项=1+100-13=1+993=298.例5画图游戏先画第一代,一个,再画第二代,在下面画出两条线段,在一条线段的末端又画一个

5、,在另一条的末端画一个;画第三代,在第二代的下面又画出两条线段,一条末端画,另一条末端画;而在第二代的的下面画一条线,线的末端再画一个;一直照此画下去见以下图,问第十次的和共有多少个?解:按着画图规那么继续画出几代,以便于观察,以期从中找出图形的生成规律,见以下图.数一数,各代的图形包括和的个数列成下表:可以发现各代图形个数组成一个数列,这个数列的生成规律是,从第三项起每一项都是前面两项之和.按此规律接着把数列写下去,可得出第十代的和共有89个见下表:副标题#e#这就是著名的裴波那契数列.裴波那契是意大利的数学家,他生活在距今大约七百多年以前的时代.例6如以下图所示,5个大小不等的中心有孔的圆

6、盘,按大的在下、小的在上的次序套在木桩上构成了一座圆盘塔.如今要把这座圆盘塔移到另一个木桩上.规定挪动时要遵守一个条件,每搬一次只许拿一个圆盘而且任何时候大圆盘都不能压住小圆盘.假设还有第三个木桩可作临时存放圆盘之用.问把这5个圆盘全部移到另一个木桩上至少需要搬动多少次?以下图所示解:先从最简单情形试起.当仅有一个圆盘时,显然只需搬动一次见下页图.当有两个圆盘时,只需搬动3次见以下图.当有三个圆盘时,需要搬动7次见下页图.总结,找规律:当仅有一个圆盘时,只需搬1次.当有两个圆盘,上面的小圆盘先要搬到临时桩上,等大圆盘搬到中间桩后,小圆盘还得再搬回来到大圆盘上.所以小的要搬两次,下面的大盘要搬1

7、次.这样搬到两个圆盘需3次.当有三个圆盘时,必须先要把上面的两个小的圆盘搬到临时桩上,见上图中的13.由前面可知,这需要搬动3次.然后把最下层的最大圆盘搬一次到中间桩上,见图4,之后再把上面的两个搬到中间桩上,这又需搬3次,见图中57.所以共搬动23+1=7次.推论,当有4个圆盘时,就需要先把上面的3个圆盘搬到临时桩上,需要7次,然后把下面的大圆盘搬到中间桩上1次,之后再把临时桩上的3个圆盘搬到中间桩上,这又需要7次,所以共需搬动27+1=15次.可见当有5个圆盘时,要把它按规定搬到中间桩上去共需要:215+1=31次.这样也可以写出一个一般的公式叫递推公式对于有更多圆盘的情况可由这个公式算出

8、来.进一步进展考察,并联想到另一个数列: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拟,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程度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才能,课堂上,我特别重视老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上下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兴趣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才能,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

9、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才能,强化了记忆,又开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根底。假设把n个圆盘搬动的次数写成an,把两个表对照后,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颖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稳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才能,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才能、思维才能等等,到达“一石多鸟的效果。可得出有了这个公式后直接把圆盘数代入计算就行了,不必再像前一个公式那样进展递推了.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

10、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锋利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程度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程度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根本构造: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