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课程设计压力机液压系统电气控制设计_第1页
机电课程设计压力机液压系统电气控制设计_第2页
机电课程设计压力机液压系统电气控制设计_第3页
机电课程设计压力机液压系统电气控制设计_第4页
机电课程设计压力机液压系统电气控制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湖南工业大学机 床 电 气 控 制 技 术 课 程 设 计资 料 袋 机械工程 学院(系、部) 2012 2013 学年第 二 学期 课程名称 机床电气控制技术 指导教师 职称 学生姓名 陈军 专业班级 机械设计 班级 学号题 目 压力机液压系统的电气控制设计 成 绩 起止日期 2013 年 6 月 24 日 2013 年 6 月 28 日目 录 清 单序号材 料 名 称资料数量备 注1课程设计任务书12课程设计说明书13电气控制电路图14可编程控制器硬件接线图15状态转移图、梯形图16控制梯形图1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机械工程 学院(系、部)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2、专业 机设1003 班级课程名称: 机床电气控制技术 设计题目: 压力机液压系统的电气控制设计 完成期限:自 2013 年 6 月 24 日至 2013 年 6 月 28 日共 1 周内容及任务一、设计的主要技术参数 具体要求见课程设计指导书二、设计任务 完成系统的继电器控制原理图、PLC控制原理图及设计说明书一份三、设计工作量电气图2-3张,不得少于15页进度安排起止日期工作内容6.24讲解设计目的、要求、方法,任务分工6.25根据指导书和任务书要求确定控制系统的输入输出点数、类型,确定输入、输出设备及元器件种类、数量,初步选定PLC型号6.26根据指导书和任务书绘制控制系统工作流程图,确定

3、每个动作实现和解除必须的条件6.27绘制继电器控制原理图、电路计算、元器件选择列表编制控制系统的PLC控制程序6.28编写设计说明书主要参考资料【1】张万奎主编.机床电气控制技术.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李伟主编.机床电器与PL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3】芮静康 .实用机床电路图集.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4】孙余凯,吴鸣山等编著.学看实用电气控制线路图.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指导教师(签字): 2013年 6 月 17 日系(教研室)主任(签字): 2013年 6 月 17 日 机床电气控制技术 设计说明书 压力

4、机液压系统的电气控制设计起止日期: 2013 年 6 月 24 日 至 2013 年 6 月 28 日学生姓名班级学号成绩指导教师(签字)机械工程学院(部)2013年6月17日目 录一 、课程设计的内容与要求11.1课程设计对象简介11.2压力机结构及工作要求11.3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及控制要求21.4课程设计的任务4二 、电气控制电路设计52.1继电器-接触器电气控制电路的设计52.2继电器-接触器电气控制电路图分析及介绍52.3选择电气元件9三、压力机的可编程控制器系统的设计103.1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103.2可编程控制器系统的设计10四、设计体会与总结15五、参考资料16

5、一 、课程设计的内容与要求1.1 课程设计对象简介压力机是锻压、冲压、冷挤、校直、弯曲、粉末冶金、成形、打包等加工工艺中广泛应用的压力加工机械设备。液压压力机(简称液压机)是压力机的一种类型,它通过液压系统产生很大的静压力实现对工件进行挤压、校直、冷弯等加工。液压机的结构类型有单柱式、三柱式、四柱式等形式,其中以四柱式液压机最为典型,它主要由横梁、导柱、工作台、上滑块和下滑块顶出机构等部件组成,结构原理图如图1-1所示。1.2压力机结构及工作要求5432167图 1-1 四柱液压机结构原理图1-床身 2-工作平台 3-导柱 4-上滑块5-上缸 6-上滑块模具 7-下滑块模具 由图1-1所示,主

6、机为三梁四柱式结构,上滑块由四柱导向、上液压缸驱动,实现“快速下行慢速加压保压延时快速回程原位停止”的动作循环。下液压缸布置在工作台中间孔内,驱动下滑块实现“向上顶出向下退回”或“浮动压边下行停止顶出”的动作循环。压力机液压系统以压力控制为主,系统压力高,流量大,功率大,尤其要注意如何提高系统效率和防止产生液压冲击。由上液压缸和下液压缸动作循环路线可以画出液压机的工作循环图,如图1-2所示。横坐标为一个循环周期,纵坐标为液压缸工作行程。快速回程减速、加压图 1-2 液压机的工作循环顶出工艺浮动压边工艺下缸上缸停止保压快进1.3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及控制要求 由设计任务书可知,设计任务为3150KN

7、通用液压系统。 1.31 3150KN通用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及特点 图1-3为3150KN通用液压机的液压系统图。系统有两个泵,主泵1是一个高压、大流量恒功率(压力补偿)变量泵,最高工作压力由溢流阀4的远程调压阀5调压。辅助泵2是一个低压小流量定量泵,用于供应液动阀的控制油,其压力由溢流阀3调整。 该系统采用高压大流量恒功率变量泵供油和利用滑块自重充液的快速运动回路,既符合工艺要求,又节省了能量;采用单向阀13保压及由顺序阀11和带卸载阀芯的充液阀14组成的泄压回路,结构简单,减小了由保压转换为快速回程时的液压冲击。图1-3 3150KN通过液压机液压系统图1主泵 2辅助泵 3、4、18溢流阀

8、5远程调压阀 6、21电液换向阀 7压力继电器 8电磁换向阀 9液控单向阀 10、20背压阀 11顺序阀 12液控滑阀 13单向阀 14充液阀 15油箱 16上缸 17下缸 19节流器 22压力表1.3.2 3150KN通用液压机液压系统性能分析 由以上的工作原理及特点分析可知,该机液压系统主要由压力控制回路,换向回路,快慢速转换回路,以及平衡锁紧回路等组成。其主要性能特点如下:1)系统采用高压大流量恒功率(压力补偿)柱塞变量泵供油,通过电液换向阀6、21的中位机能使主泵1空载起动,在主、辅液压缸原位停止时主泵1卸荷,利用系统工作过程中工作压力的变化来自动调节主泵1的输出流量与上缸的运动状态相

9、适应,这样既符合液压机的工艺要求,又节省能量。2)系统利用上滑块组件的自重实现主液压缸(上缸)快速下行,并用充液阀14补油,使快速运动回路结构简单,补油充分,且使用的元件少。3)系统采用带缓冲装置的充液阀14、液动换向阀12和外控顺序阀11组成的泄压回路,结构简单,减小了上缸由保压转换为快速回程时的液压冲击。4)系统采用单向阀13、14保压,并使系统卸荷的保压回路,在上缸上腔实现保压的同时实现系统卸荷,因此系统节能效率高。 5)系统采用液控单向阀9和内控顺序阀组成的平衡锁紧回路,使上缸组件在任何位置能够停止,且能够长时间保持在锁定的位置上1.4课程设计的任务1、在1周时间内,根据给定任务(具体

10、见课程设计指导书),绘制电气原理图一张,要求有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有技术要求及明细栏;2、有PLC设计内容的(由指导教师指定),要求给出程序框图和源程序清单;3、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不得少于15页。要求有目录、设计任务书及元器件选型计算、原理说明、功能说明、控制器的选择、程序清单、调试结论、参考资料等。二 、电气控制电路设计2.1继电器-接触器电气控制电路的设计根据液压机的系统性能以及特点的分析之后,还需要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1、电气控制线路与机械配合相当紧密,因此分析中要详细了解机械结构与电气控制的关系,但机械结构相对比较复杂。2、控制线路中设置了变速冲动控制,从而使变速顺利进行。3、为

11、了操作方便,采用多地控制,实现两地启、停。4、具有完善的电气联锁,并具有短路、零压、过载及超行程限位保护环节根据设计要求我们设计了如图2-3所示的继电器-接触器电气控制电路图。2.2继电器-接触器电气控制电路图分析及介绍 2.2.1通过以上分析,可得出图1-3中每个换向阀每个电磁铁的动作顺序,如表2-1所示。 表2-1 3150KN通用液压机的电磁铁动作顺序表动作程序1Y2Y3Y4Y5Y上缸快速下行+-+慢速加压+-保压-泄压回程-+-停止-下缸顶出-+-退回-+-压边+-2.2.2动作分析 (1)启动 如图2-1所示。按启动按扭SB2,KM1得电吸合,常开开关KM1闭合,主泵供油,电磁铁全部

12、处于失电状态,主泵1输出的油经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6中位及阀21中位流回油箱,空载启动。 (2)上缸快速下行 按启动按扭SB3, KA1得电吸合,其控制的常开开关KA1闭合,电磁铁1Y、5Y先后得电,阀6换至右位,控制油经阀8右位使液控单向阀9打开。进油路:泵1换向阀6右位单向阀13上缸16上腔。回油路:上缸16下腔液控单向阀9换向阀6右位换向阀21中位油箱。上缸滑块在自重作用下迅速下降,泵1虽处于最大流量状态,仍不能满足其需要,因而上缸上腔形成负压,上部油箱15的油液经液控单向阀14(充液阀)进入上缸上腔。 图2-1 (3)上缸慢速接近工件。 当上缸滑块降至一定位置触动行程开关2S后,SQ2失

13、电断开,电磁铁5Y失电,阀8处于原位,液控单向阀9关闭。上缸下空油液经背压阀10、阀6右位、阀21中位回油箱。这时,上缸上腔压力升高,充液阀14关闭。上缸在泵1供给的压力油作用下慢速接近工件。当上缸滑块接触工件后,阻力急剧增加,上腔压力进一步提高,泵1的输出流量自动减小。 (4)保压。 当上缸上腔压力达到预定值时,压力继电器KP吸合,常闭开关KP断开,使电磁铁1Y失电,阀6回中位,上缸的上、下腔封闭,单向阀13和充液阀14使上缸上腔保压,保压时间由时间继电器KM2调整。保压期间,泵1经阀6、阀21的中位卸载。(5)泄压,上缸回程。 如图2-2所示。保压过程结束,时间继电器KM2发出信号,其控制

14、的常开开关KM2闭合,接触器KA2得电吸合,电磁铁2Y得电,阀6换至左位,同时开关KA2闭合,形成自锁。由于上缸上腔压力很高,液动滑阀12处于上位,压力油经阀6左位及阀12上位使外控顺序阀11开启。此时泵1输出油液经顺序阀11回油箱。泵1在低压下工作,此压力不足以打开充液阀14的主阀芯,而是先打开阀14中的卸载芯,使上缸上腔油液经此卸载阀芯开口泄回上部油箱15,压力逐渐降低。当上缸上腔压力泄至一定值后,液动滑阀12回到下位,外控顺序阀11关闭,泵1供油压力升高,阀14完全打开,此时油液流动情况为进油路:泵1换向阀6左位液控单向阀9上缸下腔。回油路:上缸上腔充液阀14上部油箱15。实现主缸快速回

15、程。(6)上缸原位停止。 当上缸滑块上长至触动行程开关1S,SQ1触点失电断开,电磁铁2Y失电,阀6处于中位,液控单向阀9将主缸下腔封闭,上缸原位停止不动。泵1输出油经阀6、阀21中位回油箱,泵卸载。(7)下液压缸顶出及退回 按下开关SB5,接触器KA3得电,电磁铁3Y得电,换向阀21换至左位进油路:泵1换向阀6中位换向阀21左位下缸17下腔。回油路:下缸17上腔换向阀21左位油箱。下液压缸活塞上升,顶出。按下开关SB6,接触器KA4得电,电磁铁4Y得电,同时电磁铁3Y失电,换向阀21换至右位,下液压缸活塞下行,退回。 图2-2 (8)浮动压边 作薄板拉伸压边时,要求下缸活塞上升到一定位置后,

16、既保持一定压力,又能随上缸滑块的下压而下降。这时,换向阀21处于中位,上缸滑块下压时下缸活塞被迫随之下行,下缸下腔油液经节流器19和背压阀20流回油箱,使下缸下腔保持所需的压边压力。调节背压阀20即可改变浮动压边力。下缸上腔则经阀21中位从油箱补油。溢流阀18为下缸下腔安全阀。图2-3电气控制电路图2.3选择电气元件对于电气元件的选择,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对控制元件功能的要求,确定电气元件功能的要求,确定电气元件类型。如继电器与接触器,当元件用于通,断功率较大的主电路时,应选择交流接触器;若元件用于切换功率较小的电路(如控制电路)时,则应选择中间继电器;若伴有延时要求时,则应选用时间

17、继电器。(2)根据电气控制的电压,电流及功率的大小来确定元件的规格,满足元器件的负载能力及使用寿命。(3)掌握元器件预期的工作环境及供应情况,如防油,防尘,货源等。(4)为了保证一定的可靠性,采用相应的降额系数,并进行一些必要的技术和校核。根据以上步骤及参考资料的查找制定了本课程设计中继电器元件表(见表2-2)。表2-2 电动机和电器元件明细表代 号名 称型 号QS总电源开关HZ1-60/3FU1熔断器RL1-60/40FU2熔断器RL1-15/4FU3熔断器RL1-15/4FU4熔断器RL1-15/4FR1液压泵1热继电器JR10-10 10 AFR2液压泵2热继电器JR10-10 6 AK

18、M1液压泵启动接触器CJO-40KM2延迟继电器接触器CJO-20KA1-KA5对应1Y-5Y接触器JZ7-44 127 V1Y-5Y电磁铁36 VTL1直流变压器BK-150 380/127/36 VTL2变压器BK-150 380/127/36 VSB1总停止按钮LA2SB2泵启动按钮LA2SB3快速下行按钮LA2SB4下缸停止按钮LA2SB5下缸顶出按钮LA2SB6下缸退回按钮LA2SQ1行程开关LX3-11HSQ2行程开关LX3-11HKP压力继电器接触器PFTL4VC直流电源36VEL照明灯具JC6-1S1照明灯开关TCL_A6三、压力机的可编程控制器系统的设计3.1可编程控制器控制

19、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在设计可编程控制器系统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最大限速地满足控制要求 充分发挥可编程控制器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被控对象的控制要求,是设计中最重要的一条原则。设计人员要深入现场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同时要注意和现场工程管理和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紧密配合,共同解决重点问题和疑难问题。(2)保证系统安全可靠保证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系统能够长期安全,可靠,稳定运行,是设计控制系统的重要原则。(3)力求简单,经济,使用与维修方便在满足控制要求的前提下,一方面要注意不断扩大工程的效益,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不断降低工程的成本,不宜盲目追求自动化和高指标。(4) 适应发展的需要适当考虑到今后控

20、制系统发展和完善的需要。3.2可编程控制器系统的设计(1)可编程控制器选型本系统有输入信号九个,输出信号有七个,均为开关量。根据输入输出的点数、类型及控制要求,同时考虑到维护、改造和经济性等诸多因素,可以选择FX2N-32MR,这样共有16个输入点、16个输出点,可以满足控制要求。(2)I/O地址分配 根据系统要完成的动作,考虑在下液压缸顶出和退回时可能需要点动操作方式,方便调节压边时间以保证工件加工的要求。设定输入/输出控制信号,其I/O地址分配如下表3-1。表3-1 I/O地址分配表输入信号输出信号代号功能I点代号功能O点SB2启动液压泵X0KM1泵启动Y0SB3快速下行X1KA1慢速下行

21、Y1SQ2行程开关2SX2KA2泄压回程Y2KP压力继电器X3KA3下缸顶出Y3SQ1行程开关1SX4KA4下缸退回Y4SB5下缸顶出X5KA5和Y1实现快速下行Y5SB6下缸退回X6指示灯Y6SB4下缸停止X7SB1总停止X10(3)可编程控制器的输入输出点地址编号及硬件连接线将输入信号.输出信号按功能类型分配,与可编程控制器的输入输出端一一对应连接。如下图3-1所示。图3-1 可编程控制器硬件接线图(4)软件编制 根据系统要求可知,但系统开始运行时,指示灯首先亮,用启动脉冲M8002直接使程序进入等待状态。最后用END指令结束指令。控制梯形图如图3-2所示,根据控制梯形图写出语句表如表3-

22、2所示。 图3-2 控制梯形图表3-2 系统语句表步序指令数据步序指令数据1LDM800217ANIX0042OUTY00618ANIY0013LDIX01019OUTY0024ANDX00020LDIY0015ORY00021ANDX0056OUTY00022ORY0037LDIX00323ANIY0028ANDX00124ANIY0049ORY00125OUTY00310ANIY00226LDIY00111OUTY00127ANIY00212ANIX00228ANDX00613OUTY00529ORY00414LDX00330ANIY00315OUTT031OUTY004K10032END

23、16LDT0绘制系统的状态转移图和步进梯形图,如图3-3所示,根据梯形图编写的指令表见表3-3.表3-3 系统指令表步序指令步序指令步序指令1LD M800216SET S2231LD X52SET S017STL S2232SET S253STL S018LDT Y533STL S254LD X1019OUT Y134LDI Y25AND X020LD X335OUT Y36SET S2021SET S2336LD X67STL S2022STL S2337SET S268SET Y023LDI Y138STL S269LD X124OUT T039LDI Y310SET S2125K 10

24、040OUT Y411STL S2126LD T041LD X112LD Y027SET S2442OUT S013OUT Y128STL S2443RET14OUT Y529OUT Y244END15LDI X2 30LDI X4图3-3 压力机的状态转移图和步进梯形图 四、设计体会与总结为期一周的电气控制课程设计终于要告一段落了,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这种性质的课,感觉受益良多。课程设计是我们专业课程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训练,这是我们迈向社会、从事职业工作前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我深深体会到这句千古名言的真正含义。我今天认真地进行课程设计,学会脚踏实地地迈开这一步,就是为明天能够稳健地在社会的大潮中奔跑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次的课程设计主要是设计液压机的电气控制原理和PLC控制原理 ,在做控制设计这部分时同组的同学做了深入的讨论,通过在网上和图书馆查资料,和同学讨论以及老师的帮助下,较好的完成了液压机的继电器控制和PLC原理控制的设计,基本达到了预定的设计要求。在此次设计过程中我学到许多的知识 ,对继电器控制原理和PLC控制原理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尤其是继电器部分,能较熟练的选择各电气元件型号,分析电路图,在PL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