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乙烯工业概况及发展建议_第1页
我国乙烯工业概况及发展建议_第2页
我国乙烯工业概况及发展建议_第3页
我国乙烯工业概况及发展建议_第4页
我国乙烯工业概况及发展建议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1年我国乙烯工业概况及发展建议   摘要:2011年,我国乙烯产能小幅增长,新增20万吨/年,总产能达到1531万吨/年。乙烯生产格局依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中国石化占据龙头地位,产能占总产能的比重达到62.6%;华东地区为最主要的生产地区,产能占到三成以上。烯烃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发布对我国乙烯及其下游工业意义重大,将推进乙烯工业技术创新、产品结构调整的步伐。一、我国乙烯供需状况(一)我国乙烯供需现状2011年,我国乙烯总产能为1531万吨/年,同比增长1.3%;产量1516.7万吨,同比增长6.9%;净进口量105万吨,同比增长34.4%;表观消费量为1621.7万吨,

2、同比增长8.3%。乙烯产量基本和表观消费量同步增长。目前国内的乙烯消费主要体现在下游衍生物上,如聚乙烯、乙二醇、聚氯乙烯、醋酸等,常采用当量消费量来评价乙烯实际需求。按当量消费量计,2011年我国消耗当量乙烯约为3130万吨。(二)生产现状截至2011年底,我国乙烯新增产能20万吨,分别是南京扬巴石化从60万吨/年扩至74万吨/年扩能项目、中原石化60万吨/年甲醇制烯烃(MTO)装置项目(建成后新增乙烯6万吨/年)。全年乙烯装置平均开工率达到了99.1%。2006-2011年我国乙烯生产情况见图1。2010年8月,神华包头30万吨/年甲醇制乙烯项目的投产,意味着我国乙烯生产达到3种原料工艺路线

3、,即石脑油(含加氢尾油等)、CPP和甲醇制烯烃(MTO)。其中,大多数装置仍以石脑油(含加氢尾油等)路线为主,占总能力的96.8%;MTO路线的企业有神华包头煤化工有限公司和中国石化中原分公司,占总能力的2.3%;采用CPP路线的企业仅有沈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占总能力的0.9%。图1 2006-2011年我国乙烯生产情况 截至2011年底,我国共有24家乙烯生产企业,共计29套乙烯装置。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分公司是我国最大的乙烯生产商,2011年该公司乙烯生产能力达到122万吨/年,占乙烯总生产能力的8%;其次为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能力达到119万吨/年,占7.8%;中沙

4、(天津)石化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分公司、中国石化茂名分公司的乙烯装置规模也达到了百万吨以上。2011年我国乙烯生产装置情况见表1。2011年,我国乙烯生产格局变化不大,仍然是以三大石油公司为主,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海油分别占总产能的62.6%、24.2%和6.2%,详见图2。图2 2011年我国乙烯产能分布(按公司划分) 若按地区来划分,我国乙烯生产商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2011年该地区乙烯产能占总产能的34.5%。主要生产企业有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化上海分公司、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分公司、中国石化齐鲁分公司、中国石化扬子分公司、扬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这

5、些公司均是中国石化的子公司或合资公司。中南地区乙烯产能占总产能的20.9%,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分别占总产能的16.7%、15.4%和12.5%(详见图3)。图3 2011年我国乙烯产能分布 (按地区划分) (三)进出口情况2011年,我国乙烯进口量为106万吨,同比增幅为30.1%;出口量1万吨,同比下降70.6%。2006-2011年我国乙烯进出口情况见表2。来自韩国、日本、伊朗、沙特阿拉伯这四个地区的进口量占乙烯总进口量的96.3%,其中韩国约占56.3%,日本约占29.1%,伊朗约占7.9%,沙特阿拉伯约占3%。2011年我国乙烯进口来源地情况见表3。  

6、  二、我国乙烯工业发展的对策建议2011年12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烯烃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到2015年,我国乙烯产能达到2700万吨/年,产量达到2430万吨;石脑油路线制乙烯装置平均规模达到70万吨/年以上,烯烃原料多元化率达到20%以上,形成3个200万吨级乙烯生产基地;高端石化产品比例进一步提高,工程塑料、特种橡胶和高性能纤维的国内保障能力力争较2010年各提高20个百分点;石化核心技术和三大合成材料技术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大型装置自主化率进一步提高;到2015年石脑油路线制乙烯装置燃动能耗降到857千克标煤/吨,主要污染物排放大幅下降。2012年

7、是“十二五”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烯烃产业也将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以及国家对烯烃行业的重新定义,烯烃行业生产改进及下游领域的拓展,或将迎来行业的重新洗牌,相关领域面临重大变革。烯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已经成为“十二五”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一)不断优化和拓宽原料来源,保证原料持续供应目前我国生产乙烯的原料主要是石脑油,随着国内供求矛盾加剧,2011年原油对外依存度达到了55.1%,烯烃原料供应紧张,制约了乙烯产业的发展。同时,受炼油行业布局分散和平均规模较低的制约,部分炼厂生产的石脑油数量有限,难以配套合理经济规模的乙烯装置。按照2015年乙烯产能270

8、0万吨/年的发展目标,依蒸汽裂解测算,需要化工轻油8100万吨/年。为缓解烯烃原料不足,需要采取多种途径保障烯烃资源供给,如进口凝析油、轻烃等资源;依托我国丰富的煤炭资源和自主开发的煤制烯烃技术,适度发展煤制烯烃项目;充分发挥炼化一体化优势,最大限度利用炼厂气等副产品生产烯烃。通过不断优化烯烃原料结构,使烯烃原料多元化率达到20%以上。(二)进一步优化乙烯产业布局目前我国以炼油、乙烯为主导产业,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及环渤海三大石化集聚区。2011年三大集聚区集中了我国68%的乙烯生产能力。按照“一体化、园区化、集约化、产业联合”的发展模式,统筹和优化产业布局,优先依托条件好的现有大型石化企业,

9、结合炼油能力改扩建,支持企业进行乙烯装置的扩能和技术改造,提高炼化一体化水平。(三)加大科技投入,坚持技术创新目前我国已完成了大型乙烯成套技术、百万吨乙烯装置“三机”国产化、大型裂解炉自主研发和大型乙烯冷箱国产化。要继续开发和完善百万吨乙烯关键核心技术及部分配套技术,抢占国内外高端市场,依托新建和改扩建乙烯项目,积极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包,瞄准国际先进技术,培育乙烯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技术创新上,要加强资源整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大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力度,增加高附加值产品和高技术含量石化产品的比例,发挥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四)加快下游产品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我国乙烯下游行业虽然在解决大宗初级产品供应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没有完全实现产品升级换代的要求,产品差异化程度比较低,中高端产品市场仍以进口为主。随着国内需求的继续增加,我国已成为全球市场争夺的焦点。为应对境外低成本石化产品的冲击,要根据区域市场的不同特点,实行装置规模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