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中风偏瘫选穴规律研究_第1页
针灸治疗中风偏瘫选穴规律研究_第2页
针灸治疗中风偏瘫选穴规律研究_第3页
针灸治疗中风偏瘫选穴规律研究_第4页
针灸治疗中风偏瘫选穴规律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8文章编号:100520957(2007)1020028203述评针灸治疗中风偏瘫选穴规律研究梁永瑛,指导徐平(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上海201203)【摘要】目的对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选穴与合理组穴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近28年来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文献,对选用的腧穴种类、归经及使用频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针灸治疗弛缓性偏瘫为主的文献276篇,共使用195个穴位,总频次为2957次,十四经穴174个,总频次2849次,占96%;经外奇穴108次,占4%。出现频率占10%以上的经穴29个,阳经穴21个,阴经穴8个。针灸治疗痉挛性偏瘫为主的文献52篇,共使用10

2、6穴,总频次为530次,十四经穴97个,总频次511次,占96%;经外奇穴19次,占4%。出现频率占10%以上的经穴31个,阳经穴21个,阴经穴10个。治疗弛缓性偏瘫和痉挛性偏瘫,均以十四经穴为主体,选用阳经穴为主。结论针灸治疗中风弛缓性瘫选用手足阳明、足少阳经、督脉四条阳经,治疗痉挛性瘫以手足少阳经、,下肢配以足太阴经和足阳明经。【关键词】中风后遗症;偏瘫;针灸疗法;选穴规律;【中图分类号】R246.6【A,类疾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现代医学的发展使中风病的诊断和抢救水平明显提高,降低了死亡率,但其致残率仍居高不下,达70%80%。脑卒中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感觉、语言及认知等功能障碍

3、,特别是肢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能力,是偏瘫康复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中风所致偏瘫一般要经历两期,即低位神经中枢(脊中枢)“休克”所致弛缓性瘫的软瘫期和低位神经中枢(脊中枢)控制下的痉挛性瘫的痉挛期1。针对这一临床现象,笔者在分别整理近28年来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文献,发现诸家对中风偏瘫软瘫期和痉挛期的选穴组方均有较强的规律性可循,现分析如下,以期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和实验提供参考。式发表的中文文献;第一次文献。有关脑血管性中风病的其他后遗症的临床文献;仅采用中药方、食疗方、外用贴剂,特种针法,而未用针灸治疗脑血管性中风病的临床研究文献;病例数少于30例的临床研究文献;综述或评述类文献

4、;重复性临床或动物实验研究报道的文献,仅收录其中临床研究1篇。1.2方法检索方法,各库分别用“针灸”和“中风”为主题词检索途径进行检索。全文数据库尚未收录,但CBMdisk中查到的文献手检查询。数据输入Excel数据库,按题名、作者、出处、偏瘫分期、选用腧穴、施术方法逐项记录。数据2统计方法主要采用频数、排序及检验。2资料总体统计分析1资料与方法1.1资料2.1一般统计资料本次共检索到有关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文献共328篇,其中治疗弛缓性偏瘫为主的文献276篇,治疗痉挛性偏瘫为主的文献52篇。治疗弛缓性偏瘫共使用195个穴位,总频次为2957次,十四经穴174个,总频次2849次,占96%;经外

5、奇穴108次,占4%。其中出现频率占10%以上的经穴29个,阳经穴21个,阴经穴8个。详见表1。治疗痉挛性偏瘫共106穴,总频次为530次,十四经穴97个,总频次数511次,占96%;经外奇穴19次,占4%。其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医药卫生部分)1979年-2006年,重庆维普全文数据库1989年-2006年,中国医学科学院的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k)1978年-2006年,各库交叉检索,相互补充。符合并有明确的诊断标准,以脑血管性中风病为第一诊断;治疗方法以针灸治疗为主,治疗疾病为脑血管性中风病所致偏瘫的临床研究文献;国内省级以上期刊正中出现频率占10%以上的经穴31个,阳

6、经穴21个,阴经穴10个。详见表2。从统计结果看,处方用穴以十四经穴为主体,结合经外作者简介:梁永瑛(1977-),女,2003级博士生,主要从事针灸文献研究工作奇穴。上海针灸杂志2007年10月第26卷第10期表1针灸治疗中风所致弛缓性瘫临床使用频率达10%以上穴位表编号29表2针灸治疗中风所致痉挛性瘫临床使用频率达10%以上穴位表编号穴位合谷曲池足三里肩阳陵泉外关环跳三阴交太冲悬钟手三里解溪昆仑内关百会风池风市委中极泉阴陵泉风府太溪伏兔丰隆髀关后溪尺泽血海大椎出现频次出现频率(%)归经大肠大肠胃大肠胆三焦胆脾肝胆大肠胃膀胱心包督胆膀胱心脾督肾胃胃胃小肠肺脾督穴位肩曲池阳陵泉合谷外关三阴交委

7、中手三里血海足三里环跳太溪天井伏兔内关极泉阳池曲泉悬钟殷门解溪臑会髀关申脉承山风市昆仑出现频次出现频率(%)归经大肠大肠胆大肠三焦脾膀胱大肠脾胃胆肾肾肺脾心包三焦胃心包心三焦肝胆膀胱胃三焦胃膀胱膀胱胆膀胱无论从阴阳经腧穴使用的种类还是频次来看,表3和表4说明弛缓性瘫和痉挛性瘫阴阳经穴的选用无明显差异(均P>0.05),均以阳经穴为主。表3弛缓性偏瘫和痉挛性偏瘫选穴频率10%以上的阴阳经穴比较个或穴(%)表4弛缓性偏瘫和痉挛性偏瘫选穴频率10%以上的阴阳经穴频次比较次(%)分类弛缓性瘫痉挛性瘫阳经1324(69%)240(68%)1564阴经597(31%)114(32%)711总计分类弛

8、缓性瘫痉挛性瘫总计阳经21(72%)21(68%)42阴经8(28%)10(32%)18总计293160总计穴总数的13%,但其使用频次合计2130次,占全部经穴使用频次数的72%,同时这26穴的使用频率均达到10%以上。因此,该26个经穴可视为针刺治疗弛缓性偏瘫处方用穴的重要经穴,分别为合谷、曲池、足三里、肩、阳陵泉、外2.2经穴使用的频次分析治疗中风弛缓性瘫时,195个经穴在处方中,平均使用频次为15.2次,其中出现频次为115次的穴157个,1629次12个,30次或以上的26个。此26穴尽管仅占使用经关、环跳、三阴交、太冲、悬钟、手三里、解溪、昆仑、内关、百会、风池、风市、委中、极泉、

9、阴陵泉、风府、太溪、伏兔、丰隆、髀关、后溪。30治疗中风痉挛性偏瘫时,106个经穴在处方中,平均使用频次为5次,其中出现频次为15次的穴75个,69次13个,10次或以上的18个。此18穴尽管仅占使用经穴总上至风府,入属于脑。”说明它与脑、脊髓和肾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取手足阳明经穴,取“治痿独取阳明”之理。与少阳经相合用起到疏经通络的作用。常用穴有合谷、曲池、足三里、肩、阳陵泉、外关、环跳、百会、悬钟、手三里、解溪、昆仑等26穴。当弛缓性瘫移行至痉挛性瘫痪期时,出现上肢的屈肌和下肢的伸肌共同运动时引起的肌痉挛模式,上肢的屈肌为抗重力肌,主要为上臂的内收肌群,内旋肌群,肘关节的屈肌群,前臂旋前肌

10、群,腕和指的屈肌群,均分布于上肢前、内侧,表现出上肢屈曲、内收。下肢的伸肌为抗重力肌,主要为膝关节的伸肌群,大腿内收肌群,踝关节的内翻肌群和跖屈肌群,均分布于前、内侧。从前、内侧为阴,后、外侧为阳的概念上说,此种表现属于阴急阳缓2。由于中风致偏瘫从发病起,随着病程的发展,肢体出现不同的功能失调状态,在经脉的选用上也应有所不同3,4,任何疼痛刺激、伸肌的有关,挛,()为主,配以上肢(内收,屈肌群穴)为主,配以下肢痉挛肌群。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针灸治疗中风痉挛性偏瘫的经穴选用,主要集中在手足少阳经、手阳明经及足太阳经四条经脉。其中上肢以手阳明经、手少阳经为主,配以心包经。下肢以足太阳经、足少阳经

11、为主,配以足太阴经和足阳明经。通过阴阳经调节,缓解“阴急阳缓”状态。常用穴为肩、曲池、阳陵泉、合谷、外关、三阴交、委中、手三里、血海、足三里、环跳等穴。治疗弛缓性偏瘫和痉挛性偏瘫的常用穴,在临床治疗时,并不是所有穴位必选,而是交替使用这些穴位,一则可减少对同一穴位的不断刺激产生疲劳性,再则可减少病人的痛苦,在此基础上,再配合辨证施治,即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必然取得更好的疗效。数的17%,但其使用频次数合计260次,占全部经穴使用频次数的49.1%。因此该18个经穴可视为针刺治疗中风痉挛性偏瘫处方用穴的重要经穴,分别为肩海、尺泽、阴陵泉、大陵、天井、伏兔。2.3十四经脉的经穴使用分析、曲池、阳陵泉

12、、合谷、外关、三阴交、委中、手三里、血海、足三里、环跳、太溪、照治疗中风弛缓性偏瘫时,从阴经阳经分布看,阳经共用穴126个,2254穴次,阴经共用穴48个,595穴次。以十四正经来看,十四正经中主要涉及到大肠经12穴,662穴次;胆经19穴,501穴次;胃经穴17个,382穴次;膀胱经穴32个,234穴次;督脉穴22个,228穴次;三焦穴14个,190穴次;脾经穴8个,175穴次;肝经穴6个,100穴次;心包经穴6个,97穴次;心经穴6个,77穴次;肾经穴8个,73穴次;小肠经穴10个,57穴次;肺经穴7个,51穴次;任脉穴7个,22穴次。治疗中风痉挛性瘫时,以阴经阳经分布看,瘫一样,以阳经穴

13、为主,阴经为辅64个344穴次,33,95;12个,64穴次;三焦穴,穴次13个,54穴次;脾经穴7个,48穴次;胃经穴9个,46穴次;心包经穴7个,35穴次;肾经穴5个,30穴次;肺经穴5个,20穴次;肝经穴5个,19穴次;小肠经穴6个,18穴次;心经穴4个,15穴次;督脉穴5个,12穴次。3用穴规律探讨十四经脉是经络的主体,在针刺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选穴配方应着眼于经络,经云:“宁失其穴,勿失其经”。中风偏瘫是高级中枢丧失其对随意运动功能的控制能力,取而代之的是低位中枢控制下以痉挛为基础的异常运动模式。在软瘫期,患侧肌肉处于弛缓状态,治疗应尽早使处于休克或休眠状态下的脑神经细胞觉醒,抢救大

14、脑半影区,建立侧枝循环,提高肌张力为目的。从上述统计分析中,可以看出针灸治疗弛缓性偏瘫的经穴选用,主要集中于手足阳明经、足少阳及督脉四条阳经。弛缓性瘫相当于发病后的急性期,属中医学“痿证”,瘀血痰浊上瘀于脑,窍闭神匿,神不导气为本病的主要病理机制。督脉穴的选用在该症中具有重要作用,为全身用穴。督脉是阳脉之海,统领诸阳,开窍启闭,且难经二十八难:“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参考文献1田丰玮,敬春雁,李宁.分期平衡针刺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04,20(4):34.2刘伍立,欧阳建军,岳增辉,等.针刺治疗脑卒中后痉挛瘫痪的思路与方法J.中国针灸,2003,23(6):361.3李佩芳.针刺拮抗肌群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J.中国康复,2001,16(1):42243.4缪鸿石,南登昆.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305.收稿日期2007203222中国民间疗法杂志2008年征订启事中国民间疗法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与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联合主办的中医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