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数学教案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_第1页
初二数学教案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_第2页
初二数学教案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_第3页
初二数学教案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_第4页
初二数学教案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二数学教案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教学建议知识归纳1.中心对称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 ,假如它可以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对称,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两个图形关于点对称也称中心对称,这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关于中心的对称点.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具有如下性质: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的连线都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判断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的方法是:假如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2.中心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 ,假如旋转后的图形可以和原来的图形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

2、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就是它的对称中心.矩形、菱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都是中心对称图形,对角钱的交点就是它们的对称中心;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圆心是对称中心;线段也是中心对称图形,线段中点就是它的对称中心.知识构造重点、难点分析:本节课的重点是中心对称的概念、性质和作点关于某点的对称点.因为概念是推导三个性质的主要根据、性质是今后解决有关问题的理论根据;而作点关于某个点的对称点又是作中心对称图形的关键.本节课的难点是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之间的联络和区别.从概念角度来说,中心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是两个不同而又严密相联的概念.从学生角度来讲,在学习轴对称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理

3、解上出现误点.因此本节课的难点是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之间的联络和区别.教法建议本节内容和生活结合较多,新课导入可考虑以下方法:1从相似概念引入:中心对称概念与轴对称概念比较相似,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比较相似,可从轴对称类比引入,2从汉字引入:有许多汉字都是中心对称图形,如田、日、曰、中、申、王,等等,可从汉字引入,3从生活实例引入:生活中有许多中心对称实例和中心对称图形,如飞机的螺旋桨,风车的风轮,纽结,雪花,等等,可从生活实例引入,4从商标引入:各公司、企业的商标中有许多中心对称实例和中心对称图形,如联想,结合证券,湘财证券,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等,可从这些商标引入,5从车标引入

4、:各品牌汽车的车标中有许多都是中心对称图形,如奥迪,韩国现代,本田,富康,欧宝,宝马,等等,可从车标引入,6从几何图形引入:学习过的许多图形都是中心对称图形,如圆,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等,可从几何图形引入,7从艺术品引入:艺术品中有许多都是呈中心对称或是中心对称图形,如以下图,可从艺术品引入。教学设计例如教学目的1.知道中心对称的概念,能说出中心对称的定义和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的性质。2.会根据关于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定理2的逆定理来断定两个图形关于一点对称;会画与图形关于一点成中心对称的图形。此外,通过复习图形轴对称,并与中心对称比较,浸透类比的思想方法;用运动的观点观察和认识

5、图形,浸透旋转变换的思想。引导性材料想一想:怎样的两个图形叫做关于某直线成轴对称?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有什么性质?帮助学生复习轴对称的有关知识,为中心对称教学作准备画一画:如图4.7-11,点P和直线L,画出点P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P如图4.7-12,线段MN和直线a,画出线段MN关于直线a的对称线段MN。通过画图形进一步稳固和加深对轴对称的认识上述问题由学生答复,老师作必要的提示,并归纳总结成下表:轴对称page定义三要点有一条对称轴-直线图形沿轴对折,即翻转180度翻转后与另一图形重合性质两个图形是全等形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交点在对称轴上观察与考虑:图4.7-2

6、所示的图形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吗?假如是,画出对称轴,假如不是,说明理由。老师把图4.7-2的两个图形制成投影片或教具,学生仔细观察后,能发现这两个图形都不是轴对称。然后,老师适时提出问题:这两个图形能不能重合?怎样才能使这两个图形重合呢?让学生观察、探究、讨论,老师可以直观地演示中心对称变换的过程,让学生发现:把其中一个图形统一特殊点旋转180度后能与另一个图形重合。教学设计问题1:你能举出12个实例或实物,说明它们也具有上面所说的特性吗?说明:学生自己举例有助于他们感性地认识中心对称的意义。然后,老师指出:具有这种特性的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并介绍对称中心,对称点等概念。问题2:你能给中心

7、对称下一个定义吗?说明与建议:学生下定义会有困难,老师应及时修正,并给出明确的定义,然后指出定义中的三个要点:l有一个对称中心2图形绕中心旋转180度;3旋转后与另一图形重合。把这三要点填入引导性材料中的空表内,在顶空格内写上中心对称字样,以利于写轴对称进展比较。练一练:在图4.7-3中,ABC和EFG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分别找出图中的对称点和对称线段。说明与建议:老师可演示ABC绕点O旋转180度后与EFG重合的过程,让学生说出点E和点A,点B和点F,点C和点G是对称点;线段AB和EF、线段AC和EG,线段BC和FG都是对称线段。老师还可向学生指出,图4.7-3中,点A、O、E在一条直线上,

8、点C、O、G在一条直线上,点B、O、F在一条直线上,且AO=EO,BO=FO,CO=GO。问题3:从上面的练习及分析中,可以看出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具有哪些性质?说明与建议:引导学生总结出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的性质:定理l-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定理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问题4:定理2的题设和结论各是什么?试说出它的逆命题。说明与建议:学生解答此题有困难,老师要及时引导。特别是表达命题时,学生常常照搬对称点、对称中心这些词语,老师应指出:由于没有两个图形关于中心对称的前提,所以不能使用对称点、对称中心这样的词语,而要改为对应如、某

9、一点。最后,老师应完好地表达这个逆命题-假如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点对称。问题5:怎样证明这个逆命题是正确的?说明与建议:证明过程应在老师的引导下,师生共同完成。由条件对应点的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可以知道:假设把其中一个图形绕着这点旋转180度,它必定于另一个图形重合,因此,根据定义可以断定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这个逆命题即为逆定理。根据这个逆定理,可以断定两个图形关于一点对称,也可以画出图形关于一点的对称图形。练一练:访画出图4.7-4中,线段PQ关于点O的对称线段PQ。画法如下:1连结PO,延长PO到P,使OP=OP,点P

10、就是点P关于点O的对称点,2连结QO,延长QO到Q,使QQ=OQ,点Q就是点Q的对称点,那么PQ就是线段PQ关于O点的对称线段。老师应指出:画一个图形关于某点的中心对称图形,关键是画对称点。比方,画一个三角形关于某点的中心对称三角形,只要画出三角形三个顶点的对称点,就可以画出所要求的三角形。例题解析课本例题说明:l老师应让学生读题分析,给每个学生印发一张印有图4.7-5的纸,让学生动手画图。2画好图后让学生总结:画多边形的中心对称图形只要画出多边形各顶点的对称点,即能画出所求的对称图形。课堂练习课本例后练习第1、2题。对第2题,应先画出图形,然后按照中心对称的定义或逆定理来说明理由。第2题的第

11、1小题可用定义说明,第2题的第2小题可根据逆定理来说明。这里把平行四边形的对角顶点和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分别看成两个图形:分别是两个点和两条线段。1.2.中心对称与轴对称有什么不同?中心对称图形绕点旋转180度。轴对称图形沿轴翻折180度。一般说来,“老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非常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老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老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老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老师,因为“老师必需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

12、明确的职责。作业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搜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究、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那么材料。假如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那么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