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下 古诗词诵读_第1页
高中语文必修下 古诗词诵读_第2页
高中语文必修下 古诗词诵读_第3页
高中语文必修下 古诗词诵读_第4页
高中语文必修下 古诗词诵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诗词诵读课后篇一起巩固随堂演练一、名篇名句默写1.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1)登岳阳楼中杜甫借“昔”“今”二字展开思路,拉开时间的帷幕,为全诗浩大的气势奠定基础的诗句是:,。(2)登岳阳楼中“,”两句,写洞庭湖浩瀚无际,气势磅礴,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3)登岳阳楼中“,”两句,写诗人年老多病,远离亲友,以舟为家,流落在外,表现了诗人的凄凉之境、哀痛之心、愤怨之情。(4)登岳阳楼中“,”两句,写诗人站在岳阳楼上,遥望关山以北,仍然是兵荒马乱、战火纷飞;凭倚窗轩,胸怀家国,不禁涕泪交流。答案(1)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3)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4)戎马关山北凭

2、轩涕泗流2.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1)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词人化用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词句来借古讽今的句子是:,。(2)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表现词人登高望远,所看到的深秋时节金陵最具典型特征的景物的句子是:,。(3)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词人感叹六朝的历史像流水一样流逝,未曾给当朝的人留下什么教训和反思的词句是:,。(4)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词人关注到江上的征帆和江边的酒家等人文景观的词句是:,。答案(1)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2)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3)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4)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3、(1)念奴娇过洞庭开篇直说地点与时间的词句是:,。(2)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中,“”一句,表现出洞庭湖青草湖上,万里无云,水波不兴的情景。(3)念奴娇过洞庭中,“,”两句中“素月”“明河”两个意象点出了天空的特征,“分辉”“共影”则写出了秋水长天一色的美景,尽管只有八个字,却具体而生动地显示了诗人的才华。(4)念奴娇过洞庭上片中“”一句可看作全词的主旨所在,它与下片的“”遥相呼应,表达了作者光明磊落、坦坦荡荡的内心。(5)念奴娇过洞庭中,“,”从岭海回复到当下,“襟袖”以部分代全体,月夜清冷,衣服单薄,凉意顿生,更重要的是官场人情冷暖,不免有萧条冷落之感。(6)念奴娇过洞庭中,“,”三句是全词

4、的高潮所在,也是词人感情的高潮所在。词人作主人,请万象作客人,舀尽长江的水,用北斗七星组成的勺子细细斟酒,招待天地万物,这是何等气势!答案(1)洞庭青草近中秋(2)更无一点风色(3)素月分辉明河共影(4)表里俱澄澈肝肺皆冰雪(5)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6)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皂罗袍】一曲中,女主人公看到满园“”的景色,不禁想到如此美景总会有“”的一天,流露出游园时的情绪变化。(2)游园中,写杜丽娘心花初放,但又有无奈的情绪涌上心头,意识到生命的困境的两句是:“,!”答案(1)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2)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

5、家院二、课内古诗阅读(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56题。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把湖山之胜、个人之悲、国家之难结合起来抒写,形成了沉雄悲壮的艺术境界,在诸多写岳阳楼的诗篇中,它格调更高,难能可贵。B.诗歌意蕴丰富,前后相应,首字“昔”,就暗指诗人在长安一带十多年的时间,在空间上与“关山北”暗合;“凭轩”与“今上”首尾呼应。C.整首诗对所见景物进行精微刻画,善于从小处落笔,注重局部事物的形象化,着力创造诗的细节意境,含蓄细腻地展露心扉。D.诗歌首联叙事,颔联写景

6、,颈联尾联抒情言志,以景衬情,浑然一体。解析C项说法不正确,全诗纯用赋法,从头到尾都是叙述的笔调,不是描写。答案C6.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诗的意境由宽阔突然转入狭窄。联系尾联,试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感情。解析本题除了对诗歌意义的理解之外,还要通过字词以及作品的写作背景来分析。从“无”“孤”二字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颈联写诗人的穷困苦境,意境从宽阔转入狭窄:亲朋隔绝,无一消息,自己既“老”且“病”,流落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尾联意境又转到宽阔,写诗人凭栏远眺,遥想北方边境,战乱未平,国家艰危,不禁老泪纵横,自己的孤寂与洞庭的辽阔雄壮形成鲜明的对比,愈发显出自己的痛苦之情

7、,抒发了诗人漂泊天涯、怀才不遇、伤时忧国的思想感情。(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78题。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7.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片一“练”字,勾画出千里江面似匹白绢,波光闪亮;一“簇”字又描绘出青翠的山峰犹如一束束的箭头,峻峭挺拔。B.上片围绕金陵秋色极尽渲染,以“画图难足”句作结,道出金陵美景用画笔是难以完美地描绘出来的

8、。C.下片由“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起笔,由写景转入怀古,并引发对六朝兴亡的感慨之情。D.本词立意新颖,直抒胸臆,境界开阔,风格高峻,古今词话评价为:“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为绝唱。”解析D项,“直抒胸臆”错误。答案D8.此词上阕写景,用“画图难足”概括了诗人的观感,请谈谈此诗是如何描写景物的。解析题目考查的是景物描写的方法,重在对表达技巧的赏析。注意从修辞、动静、写景角度等多方面加以思考,并结合词句分析。参考答案景物描写远近有致,动静交错,浓淡相宜,比喻形象,描绘出了一幅开阔旷远、奇伟壮丽的金陵傍晚图。远近有致。“澄江”“翠峰”“归帆”是远景描绘,“酒

9、旗”“彩舟”“鹭”是近景描绘。动静结合。“澄江”“翠峰”“归帆”是静景描绘,酒旗在西风中飘拂,彩舟如白云飘浮,白鹭如从银河中高飞等是动景描绘。浓淡相宜。洁白的澄江、翠绿的山峰、彩船、白鹭,色彩浓淡搭配。比喻。写澄江似白色绢带,突出水的清澈;写峰如箭头,突出群峰的尖峭。(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910题。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9.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

10、项是()A.“更无”一句,写出了洞庭湖碧波万顷、水波不兴的幽然之境,令人神往。B.“短发”两句词人幻想自己在清冷的月色中泛舟,心志坚定,绝不动摇。C.下阕“尽挹”一句,以西江水为酒,极尽夸张之能事,凸显豪放之风。D.本词天光与水色、物境与心境,全都和谐相融,给人以光明澄澈之感。解析B项,“短发”两句是实景,不是作者的幻想。答案B10.南宋学者魏了翁评价张孝祥的词集时说,词人“有英姿奇气洞庭所赋,在集中最为杰特”。请结合全词,简要概括这首词中词人的形象特点。解析词人形象的特点,需结合词中意象、情景及作者所抒发的情感考虑。如本词中“素月”“明河”“澄澈”等内容。参考答案人格高尚,光明磊落,心无纤尘

11、,如月下的大江表里澄澈;胸怀坦荡,忠肝义胆,如同晶莹的冰雪;境界高远,气魄豪迈,身处逆境而从容沉稳,身心与博大的宇宙融为一体。(四)阅读下面一首曲子,完成第1112题。游园汤显祖【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11.下列对这支曲子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支曲子借姹紫嫣红的无人赏识,良辰美景在无可奈何中虚度,引起人们对美好青春被扼杀的深悲与共鸣。B.“朝飞暮卷”形容轩阁的高旷,源自王勃的滕王阁:“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C.“朝飞暮卷”以下四句是对女主人公杜丽娘游玩时所

12、见的园中春景的描写,表现了主人公生活的无聊与苦闷。D.“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是对绚烂春景的惊讶与赞叹,也是对辜负美好春光的遗憾,是对美好青春无人赏识无人陪伴的深沉的哀怨。解析C项,“表现了主人公生活的无聊与苦闷”错误,应为表明了其内心的开阔旷远。答案C12.这支曲子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赏析。解析曲中写的景物是姹紫嫣红、良辰美景的春景,但主人公却生出“付与断井颓垣”“奈何天”等悲凉的情感,这是典型的以乐景衬哀情。参考答案这支曲子描绘了一幅姹紫嫣红、景色宜人的春景图,富于诗情画意,但景美情伤,运用的是以乐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以景衬情,化情入景,情景交融。课时作业建议用时:50分钟实际用

13、时:分钟满分:56分实际得分:分一、课外古诗阅读(36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12题。(9分)午枕王安石百年春梦去悠悠,不复吹箫向此留。野草自花还自落,鸣禽相乳亦相酬。旧蹊埋没开新径,朱户欹斜见画楼。欲把一杯无伴侣,眼看兴废使人愁。注午枕:午睡。本诗写于宋神宗去世后,当时新法已被全部废除。吹箫:列仙传载,萧史偕弄玉吹箫跨凤飞升,这里泛指神仙道术。欹:倾斜,歪向一边。1.下列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从首句“百年春梦”可以看出,诗人午后就枕,尽管睡眠时间不长,但梦中所历似已有百年。B.首联第二句化用典故,感慨自己并没有神仙道术可长留梦境之中,直接表现了对梦境的依恋

14、。C.颔联运用拟人,写出了野草自然生长、鸣禽相乳相酬的情景,表现出作者午睡梦醒后的视听印象。D.“朱户欹斜见画楼”一句通过对朱户画楼的描写,对豪门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出了委婉的批评。解析D项,“对豪门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出了委婉的批评”理解有误。诗里并没有这方面的意思,只是表达了富贵荣利不足慕的情感。答案D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解析本诗中,“百年春梦去悠悠,不复吹箫向此留”,是写实,又喻指自己致力一生的变法惨遭废除,如梦消散,内心无比痛苦、惋惜。诗中主要通过梦醒后的所思所感,抒发兴废之愁。由于眼前的“兴废”不是除旧布新,而是除新布旧,诗人不能不感到寂寞与愁闷。

15、颔联写野草、鸣禽表现欣欣向荣的景象,诗人从中汲取力量,并对此感到欣慰。颈联通过旧蹊开新径,朱户、画楼的兴废,暗示旧事物必然会被新事物代替和富贵荣利的不足慕。颔联和颈联描绘了野草有荣有枯,朱门坍塌,画楼崛起,自然有新陈代谢,人事有兴废更迭,这是万事万物必须要遵循的规律。“欲把一杯无伴侣”,写诗人想携侣畅饮共叙,却无人陪伴的孤寂之情。“眼看兴废使人愁”,表达的是知音难觅的孤寂与苦闷。根据以上分析,分点作答即可。参考答案新法被废的痛苦与惋惜。首句“百年春梦去悠悠”既是写实,又喻指自己致力一生的变法惨遭废除,如梦消散,内心无比痛苦、惋惜。尾句“眼看兴废使人愁”则直抒胸臆,新法废,旧法兴,令人愁闷。新事

16、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感悟。颔联和颈联描绘了野草有荣有枯,朱门坍塌、画楼崛起,自然有新陈代谢,人事有兴废更迭,这是万事万物必须要遵循的规律。知音难觅的孤寂与苦闷。尾句“欲把一杯无伴侣”,写诗人想携侣畅饮共叙,却无人陪伴的孤寂之情。(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34题。(9分)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3.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这是一首怀古词。作者通过对古代人物的歌颂,讽刺南宋统治者在金兵的侵略面前不敢抵抗、昏庸无能。B.“何处望神州?

17、满眼风光北固楼。”这两句诗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可谓“惊天地,泣鬼神”,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所有了。C.“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是说三国时代的孙权年纪轻轻就统率千军万马,雄踞东南一隅,英武了得。D.“生子当如孙仲谋”本是曹操的语言,现在由辛弃疾口中说出,代表了人民要求发愤图强的呼声。解析B项,“反问”的说法不当,应为“设问”。答案B4.本词刻画了孙权怎样的形象?(6分)解析应注意在抓住诗歌对孙权的有关描写分析其特点,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参考答案塑造了一个统率千军万马,雄踞东南一方,奋发自强、战斗不息的英雄孙权的形象。(或塑造了一个年少有为,具有非凡胆识、盖世武功的不断征战的英雄孙权

18、的形象。)(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56题。(9分)西江月阻风三峰下【注】张孝祥满载一船明月,平铺千里秋江。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注这首词是张孝祥由潭州(今湖南长沙)改官离开湖南时,途经黄陵山下,遇风阻所作。5.下列对这首词是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二句点明行船的季节,描写洞庭湖上风浪未起时的景色。B.第三、四句有主观想象色彩,“鳞鳞细浪”实际指滚滚波涛。C.第五、六句写明日风向一转便可顺风行船,今晚露宿又有什么关系呢?D.第七、八句写作者期盼到岳阳楼上听水下传来的霓裳曲。解析D项,第七句写一阵阵江中波

19、涛的声响,就像水府在演奏美妙悦耳的音乐。这种生动的比喻表现词人所独有的想象。第八句则是表达他内心的愿望,当行舟到达岳阳时,一定要登楼眺望雄伟壮阔的洞庭湖面的自然风光。答案D6.在这首词中,作者是以怎样的胸怀对待风波险阻的?举出两处具体描写,略作分析。(6分)解析本题重点在于把握诗歌的内容,体味诗歌抒发的情感,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解答这类题时,可以把握住诗歌的体裁特征。比如本题的考查材料是首词,对于词来讲,常常是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议论,因而领会词人的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就要重点抓住词的下片。另外,一些抒情议论性的句子常常在词中出现,这也是理解词人感情和观点态度的抓手。如本题中“明日风回更好,今宵

20、露宿何妨”就如此。参考答案达观、豪迈的胸怀。“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两句,词人不说船为大风所阻,不得行驶,却说是水神热情地邀请他欣赏那美好的夕阳景色。晚霞映照的水面,闪动着像鱼鳞般的波纹。体现了词人的达观。“明日风回更好,今朝露宿何妨。”面对风遏行舟的情况词人此刻的心境,犹如苏轼定风波词中所写“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那样泰然自若。(四)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第78题。(9分)秋发庾岭【注】汤显祖枫叶沾秋影,凉蝉隐夕晖。梧云初暗霭,花露欲霏微。岭色随行棹,江光满客衣。徘徊今夜月,孤鹊正南飞。注作者上书抨击朝政,触怒权贵,被贬为徐闻典史,此诗写于赴任途中。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

21、项是()(3分)A.首联写枫叶沾秋、蝉声渐隐,从视听角度点明了节令时间,烘托出萧瑟凄清的氛围。B.颔联写树影、暮霭、江花等景物,从远近角度进一步渲染出暗淡苍凉的江南秋景。C.颈联整个画面由动而静,山光水色,相映成趣。此时似乎有一种宠辱皆忘的情致。D.尾联中作者情绪便如江水一般汹涌澎湃。以“孤鹊”自喻,说尽了内心的孤独与不平。解析C项,“由动而静”说法不当,应是“由静而动”。答案C8.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孤鹊”这一意象。(6分)解析“孤鹊”这一意象,给人孤独、凄清的感觉,而这也正是作者的内心的写照。作者在此借物抒怀以“孤鹊”自喻。参考答案“孤鹊”既是实写,也是作者自喻。以“孤鹊”自喻,表现了

22、作者内心的孤寂与伤感。二、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1题。在宋代,科举考试是文人们光宗耀祖、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而一旦科举落第之后,诗人便借助诗歌表达痛苦,这便形成了独具时代特色的一首首落第诗。从落第诗中,我们能到不同诗人们对待落第的不同心境,或绝望至极,或愤世嫉俗,抑或是乐观进取、迎难而上。这也给宋代以“文字、议论、才学”为诗的文坛了一股清新而富有感染力的活水,绵延不绝,各展姿态。宋人大多心态平和、视野开阔,不会对失败耿耿于怀,即便落第时情绪低落,也总能很快振作起来,于逆境中找到新希望。譬如魏野的送萧咨下第西归:“驴瘦懒加鞭,迟迟念独还。听鸡行晓月,叹雉过春山。渭入黄河

23、浊,云归紫阁闲。明年公道在,莫便掩松关。”前三联刻画出落第者落寞的心境,他懒得归去、羞于归去,却又不得不归去,无奈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结尾两句境界,劝慰落第者不要因丧气而归隐,以“明年公道在”相鼓励,相信萧咨终会在公平的科考中。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而一旦科举落第,诗人便借助诗歌表达痛苦,这便形成了一首首独具时代特色的落第诗。B.而科举落第之后,诗人便借助诗歌表达痛苦,独具时代特色的一首首落第诗便形成了。C.而一旦科举落第,诗人便借助诗歌表达痛苦,这便形成了独具时代特色的一首首落第诗。D.而一旦科举落第之后,诗人便借助诗歌表达痛苦,一首首独具时

24、代特色的落第诗便形成了。解析画线的语句犯了结构混乱与语序不当的毛病。“一旦科举落第”与“科举落第之后”两种结构同时使用,导致句子结构混乱,二者可保留其一;“独具时代特色的一首首落第诗”语序不当,可改为“一首首独具时代特色的落第诗”。B、C两项第二处错误未修改;D项第一处错误未修改。答案A10.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感悟注入茅塞顿开锋芒毕露B.感悟贯注茅塞顿开崭露头角C.感受贯注豁然开朗锋芒毕露D.感受注入豁然开朗崭露头角解析感受:接触外界事物得到的影响;体会。感悟:有所感触而领悟。语段中是对诗人们心境的体会,应用“感受”。注入:灌入或流入,可用于抽象事物。贯

25、注:(精神、精力)集中。结合文意,第二处应用“注入”。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一变而为宽敞明亮,也比喻原来不明白,一下子领悟了。茅塞顿开: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忽然理解、领会。句中指“境界”,应用“豁然开朗”。崭露头角:比喻突出地显露出才能和本领(多指青少年)。锋芒毕露:指锐气和才干全都表现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根据语境,用“崭露头角”更好。答案D1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失去光彩的沿途的景色,变得黯淡凄凉起来B.沿途的景色也因此而失去光彩,变得黯淡凄凉起来C.变得黯淡凄凉起来的沿途的景色,也失去了光彩D.沿途的景色也变得黯淡凄凉起来,因此失去了光彩解析括号中的句子讲“沿途的景色”的变化,而这变化的起因是前文中落第者心境落寞、无奈,故括号中的句子要强调与前文内容的因果关系,据此排除A、C两项;沿途的景色应先“失去光彩”,进而“变得黯淡凄凉”,根据这一逻辑关系,排除D项。答案B1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6分)一个时代的诗歌创作在语言运用上会形成一些共性,如唐朝诗歌多数是较直白的,而宋朝诗歌则较为含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