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教学回顾及反思_第1页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教学回顾及反思_第2页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教学回顾及反思_第3页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教学回顾及反思_第4页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教学回顾及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回顾及反思济宁一中高二地理教研室 段立江一、 设计构思二、 课程目标的确定 (一)课程标准解读本条“标准”旨在通过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认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从本条“标准”的要求来看,首先应通过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认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其次,通过分析自然带的分布,归纳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原理,分析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二)学生分析本次讲课所用教学班高一十四班属重点班学生,学生层次较好。但学生能力、水平仍存在差距,有的基础扎实,有的却很薄弱,甚至不会阅读地图,更谈不上如何利用地图。但经过大半个学期的训练,应该能够阅读和基本运用地图

2、,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基本掌握了一些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有了一定的地理思维能力,能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分析一般的地理问题,对生活和生产实际中产生的一些地理问题能做出相应的评价。但高一学生的空间思维仍然较薄弱。 本节内容是第三单元第一节内容,学生学完了前两单元内容,已基本了解了地理环境的有关特征,估计学生通过读图、讨论和思考,应该能得出地理环境的基本特点地域差异性。但地域差异性的分异规律对学生来讲仍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从总体上看,包括二部分内容,一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之一差异性,二是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是通过自然带的地带性分布规律来体现。本节主要是以

3、地理分布规律为中心内容,在教学时,要突出读图分析、推理的环节,而且所提供的图表、资料必须有利于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四)确定教学重、难点重点:1、地理环境的特点差异性2、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难点: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三、 教学过程设计1. 展示四幅图片:干枯了的胡杨林、枝繁叶茂的椰子树、傲立的雪莲、娇艳欲滴的荷花。引导学生分析分析这些植物生长分布区地理环境的主要特点,即降水稀少,气候干旱;终年气候湿热;气候寒冷,土质瘠薄的高山地区;气候温暖的湿生环境。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到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存在差异性。2. 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认识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引出“自然带”的概念。3.

4、 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引导学生分析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归纳其分布规律。首先播放两段录像“热带雨林景观”与“苔原带景观”,引导学生思考:这两种景观产生差异的主导因素是什么?展示一组“从我国东部沿海到西北内陆”的景观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图中景观体现了什么变化规律,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展示“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并引导学生思考:地理环境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在哪个纬度的大陆地区表现得更明显?为什么?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呢?4.师生共同归纳出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水平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从赤道到两极经度地带性从沿海到内陆规律南北更替东西延伸垂直于海岸更替平行于海岸延伸图示成因主要是由于纬度位置

5、引起的热量差异, 在高纬和低纬地区表现得明显主要是由于距海远近引起的水分差异 ,在中纬地区表现明显四、 对学生反馈预测及调控设计五、 板书设计表现地理环境中存 在地域差异 自然带分布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地理环境的地 域分异规律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六、课后反思 如何积极发挥新课标的作用,并主动推进教学改革是当前地理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1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1)由封闭式学习转为开放性学习。本课设计注重学生将知识外化,侧重于所学知识的应用。如让学生通过分析生长在不同地区的植物特征,讨论分析得出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存在。把书本的理论知识外化

6、,实现学生知识层面和能力层面的结合,实现教育向学生生活的世间回归,充分体现新课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2)由学习解决问题转为在问题解决中学习。与传统教学相比,在问题解决中学习不仅重视结果如何,而且把结果和过程统一起来,在解决问题中不断获得新的信息,丰富自己的知识,达到学习的目的。如在教学中,“地域差异的空间尺度”这一难点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利用手上资料,学生自己探究学习解决的,这样更易于激发学生潜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和独立学习。2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标呼唤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地理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本节课在设计上体现了师生间的民主与平等,教学中师

7、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多项信息的交互传递,教师不再以高高在上的权威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而是与学生共同探索形成结论,同时伴随着各种观点的碰撞、争论及整合,得出合理性的认识和结论,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这节课的教学,我曾考虑过两种完全不同的教学方法:一种是“牵引”式,即用自己精心设计的问题、创设的情境,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实现教学目标;上完课,知识点都能落实。另一种是“疏可走马”式,即在教学中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构筑开放的地理课堂,放开手脚让学生去做,给学生以自由发展的空间。这两种方法在我试讲的过程中都已尝试过。两者各有优缺点:前者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在课堂中往往得不到充分的展示,而教师总会不自觉地变成课堂的主角。后者“疏可走马”式的方法让我重新审视了学生的能力,要相信学生,不要总牵着学生走,更不要怕学生什么都不知道。但是,“疏可走马”式教学所需时间较长,如果教师调控不到位,学生的反应很难归一到教学目标上,使知识点落实不到位,而且,课堂教学的环节可能完不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