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四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提升练习_第1页
北师大四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提升练习_第2页
北师大四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提升练习_第3页
北师大四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提升练习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北师大四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提升练习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延伸阅读。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问:“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慄慄,汗不敢出。”(注释)少:shào,年少时。令誉:美好的声誉。复:又。1请问钟毓、钟会二人和钟繇是什么关系?_2见魏文帝时,钟毓的脸上有汗,魏文帝询问时,他的回答是(_);钟会没有出汗,魏文帝询问时,他的回答是(_)。A战战慄慄,汗不敢出B战战惶惶,汗出如浆3你能把魏文帝问钟毓和钟会的话翻译过来吗?_4从钟毓和钟会

2、不同的回答中,我觉得他们两个都是_的孩子。我明白的道理是(_)A在关键时刻,要善于应对。B在关键时刻,要与众不同。2. 课内阅读。精卫填海炎帝之少女,名曰( )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 )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 )于东海。1给加点的字加上拼音。2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试着说说句子的意思)_3“衔”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再查_画。4精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_3. 课内阅读。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1这段话选自课文_,出自_。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溺:_  返:_  故:_

3、 堙:_3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翻译句子)_4. 阅读并答题。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竟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解释下面词语。尝:_ 竞走:_ 信然:_2翻译句子。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_3王戎为什么站着不动?(用文中语句回答)_4这个故事给你怎样的启示?_5. 阅读与理解。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1这篇小古文出自( &#

4、160;   )A.列子汤问 B.山海经北海经C.世说新语 D.中国古代神话故事2“尝与诸小儿游”中“尝”的意思是(    )A.经历,体验 B.吃一点试试C.常常 D.曾经3下列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尝与诸小儿游(诸:许多) B.此必苦李 (必:必定)C.诸儿竞走取之(竞:争着) D.取之,信然(信:相信)4对“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一句解释最为恰当的选项是(  )A.看路边李子树上果实累累,树枝都被折

5、断了。B.看路边李子树上果实累累,压得树枝都弯下去了。C.看路边李子树上果实累累,小朋友争抢着跑过去折下树枝。D.看路边李子树上果实累累,王戎就去折下树枝。5下列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戎/不取/道旁李 B.尝/与/诸小儿/游C.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D.树/在道边/而/多子6“人问之”,别人问王戎的是什么问题呢?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你为什么把李子树折下来了?”B.“树上那么多果子,别人都去摘,你为什么不去呢?”C.“你为什么站在路边不动呢?D.“你怎么不去摘李子吃呢?”7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

6、道理是(    )A.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B.王戎不喜欢吃路边的李子,是因为李子苦。C.要学会仔细观察,善于思考,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D.我们要讲文明,不能随便摘路边的果子。6. 阅读综合训练。欧阳苦读(文言文)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获(dí)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l)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而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欧阳苦读(白话文)欧阳修先生在四岁时失去了父亲,家境贫穷,没有钱供他上学。母亲用获秆在沙地上写画,教他写字

7、。还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让他学习写诗。等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他就到乡里的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进行抄写。还未抄完,就已经能背诵那篇文章。以至于白天黑夜废寝忘食,欧阳修只用心做读书这件事。_。1将文言文和白话文对比着阅读,并写出下面加点字词的意思。家贫无资(_)教以书字(_)及其稍长(_)或因而抄录(_)昼夜忘寝食(_)惟读书是务(_)2欧阳修小时候,遇到的困难是:_;_。他克服困难,刻苦学习,文章中主要写了他小时候_、_、_这三件事。年龄大了之后,他又去_,还进行_,这些方面都表现了他是一个_的人。3文言文最后一句“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意思是( 

8、60; )A.自从小时候开始学习,就像大人那样用笔学写诗歌和文章B.从小时候起他所写的诗词和文章,就不像大人那样用笔C.从小时候起他所写的诗词和文章,就向大人学习D.从小时候起他所写的诗词和文章,就像大人写的一样有文采4关于欧阳修和囊萤夜读中的车胤,两个人的相同点是_;不同点是欧阳修_,而车胤_。5欧阳修的身上有怎样的精神品质值得你学习?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给你带来的启发。_7. 阅读天地。截竿入城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注释)计:办法。俄:一会儿。老父:对年老的男人的尊称

9、。1解释加点的字。初竖执之:_遂依而截之:_2用自己的话说说画线句子的意思。_3你觉得文中老父说的办法好吗?为什么?_4这篇短文给我们什么启示?下面分析有误的有_。(填序号)别人提意见时,你要学会分析,不能盲目听信别人的话。别人提出的建议,尤其是老年人,我们一定要尊重、听从。人不能自作聪明,倚老卖老,这样会耽误了别人的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8. 阅读理解。 学   奕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注

10、释奕:下棋。本文节选自孟子·告子上。  秋:是人名。因为棋下得好,所以叫他奕秋。  诲:教,教导。  其:其中。  鸿鹄:天鹅。  缴:系在箭上的丝绳,射鸟用。  之:这里指代鸿鹄。  俱:一起。  为:同“谓”,认为。  是:这个人。1对照注释,逐字逐句理解文段的意思。2奕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   ,另一个 ,结果   。3“奕秋诲二人”,为什么他们的学习效果完全不同?请写出自己的看法。_9. 阅读课文 ,回答

11、问题。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1这篇文言文出自于_。( )A. 三字经 B. 山海经2“以堙于东海”的“堙”读音是:( )A. yn B. yn3对“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一句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A. 女娃到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B. 女娃到东海游玩,沉溺于东海美景不愿返回。C. 女娃到东海游泳,不愿起来。D. 女娃到东海游水,溺死没有回来。4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12、0;  )A. 炎帝之/少女B. 溺而/不返,故/为精卫C. 常衔/西山/之木石5精卫“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的原因是:( )A. 善良的精卫不希望再有人像自己那样被大海淹死。B. 精卫不自量力,她只是在做无用功。10. 课内阅读。精卫填海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大意。_2这个故事与“夸父追日”一样具有浓重的悲剧色彩,但两个故事中人物的共同精神是什么?_3你如何理解人死化鸟填海的做法?_11. 拓展阅读。故乡的芦苇(节选)每年,

13、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还未褪尽寒意的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青色的脑袋。它长得很快,要不了多少日子,它就可以长到几尺高,快活地舒展出它那扁平的狭长的叶子。这时候,我和小伙伴们最喜欢摘一片芦叶,熟练地卷成小小的哨子,放在嘴边,吹出各种悦耳的乐音。我们被这美妙的乐音所陶醉,在亮晶晶的小河边,在碧青青的草地上,快乐地奔跑着,忘情地呼喊着我们还喜欢用芦叶折成绿色的芦叶船。手巧的伙伴,还会从旧火柴匣剪下小片片,当做舵,安在小船的尾部,还用香烟盒里的锡纸做成小小的银色的帆叶。我们一个个光着小脚丫,蹲伏在河滩上,小心翼翼地把各自的小船移到水面上。“开船哆!开船啰!”于是,在一片欢呼雀跃声中,

14、绿色的“船队”便满载着我们纯真的幻想之花,顺流而去1请在文中找到符合下面结构的词语。ABB式:_ _ABCC式:_2文中的第一自然段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_3故乡的芦苇带给“我们”哪些欢乐?试着写一下吧。_12. 阅读课文,完成练习。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溺而不返:_(2)故为精卫:_(3)以堙于东海:_2翻译下列句子。(1)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_(2)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_(3)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_3读完文章,你从精卫身上学到了什么样的精神?_13.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

15、习。凿壁偷光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1翻译下面的句子。 (1)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_(2)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_2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 凿壁偷光,从字面上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3你认为,应该在哪些方面向匡衡学习?_14. 课内阅读。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_。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湖水_,湖底石块_。从河谷至山坡,遍布着原始森林。每当天气晴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_的图画,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做“五花海”“五彩池”呢。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与湖泊之间恰似一级级天然的台阶。由此形成的一道道高低错落的瀑布,宛如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