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热电阻(RTD)测温原理因为A/D转换器不能直接测量电阻,而欧姆定路告诉我们R=U÷I,因此我们让一恒定电流流过电阻,通过测量电流在该电阻上的压降而间接测量电阻R=U÷I,如线图:由于热电阻测温原理是温度与阻值的一一对应关系。当进行温度显示时,一定要用导线将热电阻和显示仪表连起来,这样连接导线的阻值势必要造成测量系统的附加的系统误差,而且导线越长越细,误差就越大。两线制接法无法克服这一误差,因此必须在软件里设定线路电阻,以软件补偿方式消除这一误差,但这个设定值是个常数,而实际情况是,随着线路老化、环境温度变化等因素影响,线路电阻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因
2、此软件补偿方式仍然会有误差,三线接法可以随着线路电阻的变化实时减少或消除这一系统误差,但这也是建立在热电阻两端两条线路的线路电阻相等的前提条件下,当然在材料相同,环境温度相等的条件下热电阻两端两条线路的线路电阻基本上是相等的,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精度,彻底消除导线材料、环境温度等因素对测量精度、误差的影响,我们采用四线制测量方法,如下图所示,建议在高精度测量要求的场合下尽量采用四线制测量方式一、二线制测量、三制测量原理二线制方式下:运放输入差动电压: 因此软件测得U÷I后需再减去预先设定的常数(线路电阻2RL)即可得到热电阻阻值Rt。三线制测量方式下:由于两个恒流源电流相等并已知为I,
3、那么根据叠加定理,运放输入差动电压:当采用三线制测量方式时由于采用双恒流源,为了消除线路电阻带来的误差,要求两个恒流源的电流必须相等,还要要求热电阻两端的线路电阻必须相等,实际上由于这两个两个恒流源的电流以及热电阻两端的线路电阻往往总是不相等存在着少量误差,因而线路电阻并不能完全抵消(消除),但在一定精度范围内已经能满足要求二、什么是四线制测量?有何用途? 当测量电阻数值很小时,表笔(测试线)的电阻可能引入明显误差,四线测量用两条附加测试线提供恒定电流,另两条测试线测量未知电阻的电压降,在电压表的内阻或者测量运放输入阻抗足够高的条件下,电流不流过电压表或运放,这就可以精确测量未知电阻上的压降U,再除以已知电流I,即可得出热电阻阻值Rt,而且理论上无论线多大以及各段线路电阻是否相等均与测量精度无关,如下图由于通过以上电路测量可以精确得到电压U,而在电路设计阶段以上恒流源的电流I已被设定为一个恒定的已知数。故:热电阻阻值Rt=U÷I。当测得热电阻阻值Rt后,对于铂热电阻Pt100,当R>=100欧姆时将电阻Rt代入以下一元二次方程,当R<100欧姆时将电阻Rt代入以下一元三次方程,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或牛顿迭代法即可求得温度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气罐产权转移协议书
- 老人赡养继承协议书
- 家具代工协议书范本
- 天灾救援协议书范本
- 无偿挂名房屋协议书
- 景区游乐项目协议书
- 铁路公安签约协议书
- 学校整体托管协议书
- 门面装修承包协议书
- 要求儿子赔偿协议书
- GB/T 18655-2025车辆、船和内燃机无线电骚扰特性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限值和测量方法
- 2025年江苏南通苏北七市高三二模语文作文分析
- 吉林省吉林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三模试题 生物 含答案
- 辽宁省协作校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答案
- 2025年03月中央社会工作部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1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考点剖析附解题思路及答案详解
- 2025年中高端女装市场趋势与前景深度分析
- 2025北京清华附中高三(下)统练一数学(教师版)
- DZ∕T 0130-2006 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正式版)
- 《新疆大学版学术期刊目录》(人文社科)
- 二手车营销策划方案
- 中小学科学学科分项等级评价操作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