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学设计_第1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学设计_第2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学设计_第3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学设计_第4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学设计渝中区大坪小学 王麟善教 学 内 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五年级上册)第P117-P118教 学 目 标:知识性目标: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悟分的段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能理解段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规律。3使学生能够借助图形,利用规律来解决简单植树的问题。过程性目标:1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2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4通过实践活动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

2、数学、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悟分的段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使学生能理解段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规律,利用规律来解决简单植树的问题。教学准备:课件一套;学具每人一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点与间隔数同学们,你们会排队吗?王老师请四位同学到前面按照老师的要求排队,谁愿意来? 排队要求: (1)面向王老师排成一路纵队。 (2)每两位同学之间间隔大约1米。(评:队伍排得不错)老师提出一个数学问题:这路纵队长几米?你是怎么知道的? 归纳:这个同学到最后一个同学的距离叫做队伍的长;两个同学之间的距离叫做间隔;现在有4个同学站队有3个间隔;4

3、个同学就是排队的人数. (请你们回去,谢谢你们!)如果: 5个同学排队有几个间隔? 队伍长几米? 7个同学排队有几个间隔? 队伍长几米?你有什么发现? (排队人数比间隔多1,间隔比人数少1)(师评:同学们在学习中不仅能仔细观察还能积极动脑思考.)【教学过程说明:同学们在自然、愉快的游戏中,理解“间隔”、“间隔数”、“点数”、“总长”】二、探究新知,发现规律师:你知道我们学校正在新建什么吗?(新校门)学校贴出了一则启事:征集启事为了美化新校门周边环境,特向各年级学生征集植树设计方案,一经录用特聘为小小设计师。 大坪小学06.4.14新校门一边有长20米的围墙,学校打算在围墙一侧种树。请按照每隔几

4、米种一棵要求设计一份植树方案。(用线段图表示你的想法)并说明设计理由。(1)独立活动,设计方案。(2)小组交流,说明设计方案及理由。(3)集体汇报植树棵数。预设学生行为:可能1:5棵。每隔5米种一棵。 20÷5+1=5(棵)可能2:3棵。每隔10米种一棵。 20÷10+1=3(棵)可能3:6棵。每隔4米种一棵。 20÷4+1=6(棵) 教师把学生的想法用线段图和表格板书如下: 20米 两端植树时总长间距(米)间隔数(个)棵数(棵)20米2012102354545611920 10米 5米 4米 从这个表中,发现了什么规律吗?小结:刚才,同学们发现了当两端植树时 棵

5、数间隔数1。师:如果两端不种又该怎样植树呢?预设学生行为:可能1:每隔2米种一棵,种9棵。 20÷2-1=9(棵) 可能2:每隔5米种一棵,种3棵。 20÷5-1=3(棵) 可能3:每隔4米种一棵,种4棵。 20÷4-1=4(棵) 当两端不植树时总长间距(米)间隔数(个)棵数(棵)20米1021543454210912019从这个表中,发现了什么规律吗?小结:刚才,同学们发现了当两端不植树时棵数间隔数-1。请大家比较一下两端种与两端不种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还有不同的设计方案吗? 当一端种一端不种时总长间距(米)间隔数(个)棵数(棵)20米1022544455210

6、1012020 棵数=间隔数谁能说说,植树与刚才同学站队有什么联系?生:校门围墙的长相当于排队时队伍的长;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相当于两个同学之间的距离;种树的棵数相当于排队的人数。 【教学过程说明:创设问题情境,放手让学生想一想、画一画、说一说,既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教学形式上,重视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有机结合,课堂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去发现,去探究,去再创造,使每个学生都有一块属于自己思维的开拓区域。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自由设计,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两端

7、要栽”,“两端不栽”,“一端要栽,一端不栽”的规律。】三、应用规律,完成练习1揭题:看来植树中间有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与植树有关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植树问题)师:其实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现象与植树问题很相似,请欣赏。(播放图片欣赏)你能找找看吗?(指名学生回答)师:看来大家对植树问题理解得不错,我想考考大家。谁敢接受考查? 黄鹏辉到吴可尔之间的距离大约是1米,黄鹏辉到胡锐的距离大约是多少米?王老师去某班教室,每走一层楼有24个台阶,共走了48个台阶。你知道王老师到了几楼吗? 王老师去某班教室,每走一层楼有24个台阶,共走了48个台阶。你知道王老师到了几楼吗? 【教学过程说明:

8、每一次信息的出示除了文字还配有学生熟悉的图片,刺激感观,加强信息与已有知识基础之间的链接,促进迁移,发展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借助小组合作交流,帮助后进生理解,让全体学生都有发展。】3.分层练习出示四幅图,四人小组内每人选一题,独立完成后,再找其他组与自己做相同题的同学交流。指名说自己的做法,集体订正。四 题 选 做 一 题 1、 在街道两旁安装路灯(两端都安装),每隔50米安装一盏,共安装了20盏。你能算出这条街的全长吗? 2、402路公共汽车行驶路线全长12千米,相邻两站的距离是1千米.一共有几个车站?4、 两幢楼之间的距离150米,绿化队要在两楼间的小路两旁栽树,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

9、是3米。一共要栽几棵树?绿化队要在150米的小路两旁种树,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3米。一共要栽几棵树?3、 同学们布置教室,挂了7只红灯笼,每两只红灯笼中间再挂了2只黄灯笼,你知道同学们一共挂了几只黄灯笼吗?【教学过程说明:通过分层练习的设计,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让每个学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提高练习出示图,请一学生读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吗?与大家交流交流。你还有什么不明白或想法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分享。 教学反思在本课里,学生第一次接触到“植树问题”,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学习的主要任务定位在“能将植树问题推广到生活中的其他问题中,学会通过画线段

10、图来分析理解题意”。本节课的教学亮点:一、以教材内容为载体,结合校本实际,呈现方式生动而富有趣味性。1、以站队游戏开课,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进入课堂学习。在游戏中,帮助学生理解名词“间隔”、“间隔数”、“点数”、“总长”。为学生下一环节的自主探索规律作了铺垫。2、请学生设计正在修建中的新校门一侧植树方案;解决上楼梯问题;本班教室坐位问题;锯木头问题等展开每一个问题,让学生倍感亲切,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二、重视数学思想与方法的渗透,学生在经历“问题情境探究新知建立模型灵活运用”这样的知识结构过程中,力求参与面“广”,充分利用小组合作时学习形式,保证每个学生都有表达、展示的机会。并多次让学生一

11、边用展示平台展示,一边用自己的语言谈出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加上教师适时地点拨,保证了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方法。三、注重逆向思维的启蒙训练。教师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在学生已有知识“间隔数=总长÷间距”和“点数=间隔数1”的基础上,巧妙地引导学生解决逆向思考“总长=间隔数×间距”的问题,针对不同的问题,采用线段图加以分析,让学生深入地理解问题,在头脑里建立数学知识模型,达到学习的高境界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四、每一次信息的出示除了文字还配有学生熟悉的图片,刺激感观,加强信息与已有知识基础之间的链接,促进迁移,发展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五、应用意识的培养和训练贯穿始终。培养学生运用数学

12、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是新课标中明确提出的培养目标之一,本节课从一开始就结合校本实际,创设用线段图设计植树问题方案,进而比较棵数与间隔数,总结出:“两端都植:棵数=间隔数1;一端植一端不植:棵数=间隔数;两端都不植:棵数=间隔数-1”的规律。紧接着欣赏生活中与植树问题相似的现象,放开让学生找找生活中的一些相似现象。再以教材为依据,设计的一系列问题:解决上楼梯问题、本班教室坐位问题、锯木头问题等等,特别是分层练习中小组合作“四题选做一题”,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适当地引导。这样的过程给了学生多次尝试、修正的机会,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让每个学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败笔之处:1、分层练习的教学准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