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机耕道技术条件_第1页
农村机耕道技术条件_第2页
农村机耕道技术条件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附件:农村机耕便民道通用技术条件试行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农村机耕便民道的术语和定义、路线、路基、路面、下田坡道、桥梁、涵洞 及配套设施等的通用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农村机耕便民道。改建农村机耕便民道的局部路段受条件限制时,对本标准的个别指标,经过技术经济比拟,可作合理变动。2 标准性引用文件以下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但凡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但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JTGB0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D30公路路基设计标准JTGD40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标准JTGD60公路桥涵设计通用标准JTGD61公路圬

2、工桥涵设计标准JTGD63公路桥涵地基与根底设计标准JTGF10公路路基施工技术标准JTJ03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标准JTJ04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标准3 术语和定义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农村机耕便民道指行政村内,主要用于农业机械和其它行走机械通行的农村道路,包括村组道路、田间道路和入院便民道。村组道路连接村与村民小组、相邻村民小组之间的道路。田间道路通达田间主要用于农业机械通行和农业生产运输的道路。入院便民道通达村民聚居院落的道路。砂石路面由碎石、天然砂砾、泥结碎砾石、矿渣和炉渣等稳定性较好的加固土铺筑的路面。硬化路面使用水泥混凝土、块石片石等材料铺筑的路面。硬化路肩使用水泥、块石片石

3、和砂石等材料浇筑砌筑的路肩。下田坡道连接机耕便民道与田块,供农业机械下田的坡道。4 路线4.1 设计为单车道,设计速度不大于15km/h。4.2 道路在平面和纵面上由直线和曲线组成。在设计布置平曲线及竖曲线时,应做到平面顺 适、纵坡均衡、横面合理。平、纵面线形应与地形、地物及周围环境相协调,防止大挖大填和水 土流失。4.3 路基、路面、路肩宽度见表1。路基、路面、路肩宽度类别村组道路田间道路入院便民道路面宽m路肩宽m路基宽m4.4 村组道路应根据需要设置错车道,错车道间隔距离不大于400m,错车道处的路基宽度不小于6.0 m,有效长度不小于10m,相邻两错车道之间应通视。设置错车道应选择地势相

4、对平坦、 开阔,前后无障碍物、通视良好的路段。4.5 平曲线半径一般不小于 15m特殊困难地段行车速度可按 10km/h设计,平曲线半径应不小于10m当平曲线半径小于 150m时,应设置超高和加宽,超高和加宽值应符合表2的要求。加宽应设置在平曲线内侧。表2平曲线半径及超高和加宽值平曲线半径m150105105 7070 5555 4040 3030 2020 1515 10超高值23456788加宽值m4.6 回头曲线的最小半径一般为 15m特殊地段行车速度可按 10km/h设计,回头曲线的最小半 径应不小于10m超高横坡度为6%,最大纵坡为4.5 %。连接相邻两回头曲线间的直线距离不得小 于

5、45m4.7 道路设计最大纵坡不得大于 11%,合成纵坡不得大于13%。海拨2000m以上或积雪冰冻地 区最大纵坡不得大于8%。在工程特别困难地段,在具有相应平安设施的前提下, 最大纵坡可增大至 13%。4.8 挖方路段的最小纵坡不宜小于 0.3%。4.9 纵坡的最小坡长不宜小于50mt4.10 当纵坡大于5 %时,应在不大于表 3的规定长度处设置缓和坡段,缓和坡段纵坡不得大于4%。表3不同纵坡最大坡长纵坡坡度%5667788991010 1111 13坡长限制m9007005003502001501004.11 越岭路线连续上坡下坡路段平均纵坡大于6%时,应在不长于 2000m处,设较平缓的

6、缓和坡段。4.12 竖曲线半径不得小于 200m,特殊地段不得小于 100m,竖曲线最小长度为 20m。4.13 路线设计应保证会车视距不少于30m。4.14 农村机耕便民道与其他道路交叉时,一般采用平面交叉,交叉位置应选择在纵坡平缓、视距良好的地方。 农村机耕便民道应设置一段水平路段并加铺与交叉道路相同的路面。平面交叉路线应为直线,并尽量正交。当必须斜交时,交叉角应大于45度。5 路基5.1 路基应符合 JTG D30?公路路基设计标准?和 JTG F10?公路路基施工技术标准?的要求。5.2 路基高度的设计,应使路肩边缘高岀路基两侧地面积水高度,同时应考虑地下水、毛细水和冰冻作用,不致影响

7、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沿河溪及经常受水浸淹的路基应高出最高水位的0.5m以上。5.3 路基施工应采用压实机具,全幅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其路基压实度应符合表4的规定。假设压实度达不到要求,那么必须经过12个雨季,使路基相对沉降稳定后,才能进行路面处理。表4路基压实度填挖类别路基顶面以下深度m压实度零填及挖方> 945.4 路基应根据沿线的降水与地质水文等具体情况,设置必要的地面排水、地下排水设施,并与沿线桥涵配合,形成良好的排水系统,以保证路基的稳定。5.4.1 地面排水设施包括边沟、截水沟、排水沟等。挖方路基和低填方路段均应设置边沟,沟底纵坡不应小于 0.3%,深度和宽度不得小于 0.4m

8、 o截水沟和排水沟的深度和宽度不得小于0.5m特殊困难路段和石方路段边沟深度和宽度不得小于0.3m o5.4.2 排水设施应与农田灌溉,人畜引水等工程相结合。5.5 路基边坡应以生态防护为主、与结构防护并举,防治路基病害,保证路基稳定。路基边坡应根据土石的种类和挖填高度确定,一般可以按照表5、表6选用表5挖方路基边坡高度和坡度土石种类边坡高度m边坡坡度一般土20碎砾石土201 : 0.5 1 : 1风化岩层201 : 0.5 1 : 1一般岩层坚石1 : 0.1直立表6填方路基边坡高度和坡度填料种类边坡高度m边坡坡度全部高度上部高度下部高度全部坡度上部坡度下部坡度粉质土砂类土20812砂、砾1

9、2漂块石土20128不易风化的石头208125.6 路基填料要求:填方路基宜选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土作为填料。路槽底面之下80cm深度的路基应优先选用跞土、砂类土作为填料。用不同填料时,应分层填筑,每一水平层应为同一填料。5.7 应规划设计取土坑和弃土场,禁止任意从路基两侧取土修筑路基或弃土。完工后应对取土坑和弃土场予以修整或复耕,消除平安隐患,采取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和淤塞河道。6 路面6.1 路面分为硬化路面和砂石路面。6.2 路面结构应有基层和面层,特殊路段应有垫层。基层、垫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面层应坚实、耐磨、平整,满足抗滑和排水的要求。基层厚度一般不得小于0.15m。当路床为石质根底

10、时可适当减薄基层厚度。砂石路面面层厚度不得小于0.10m。水泥混凝土路面厚度一般不低于0.18m,面层设计抗折强度不小于4Mpa=6.3 路拱横坡根据路面类型和当地自然条件, 砂石路面一般采用3%,硬化路面一般采用1%2%。 路肩横坡应比路面横坡大1 %2%。7 下田坡道7.1 农村机耕便民道根据实际需要应设置下田坡道。下田坡道为扇形合成坡,坡度不大于18%,宽度不小于 2.0m。7.2 下田坡道应采用混凝土面层,其技术要求按照路面要求执行。7.3 下田坡道坡面应作防滑处理,增加附着系数。7.4 选择下田坡道位置应方便农业机械进岀农田,宜设置在田角。8 桥梁、涵洞8.1 桥梁的设计和建设应符合 JTG D60?公路桥涵设计通用标准?、 JTG D61?公路圬工桥涵设计标准?、JTG D6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标准?、JTG D63?公路桥涵地基与根底设计标准?、JTJ 04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标准?等标准的要求。8.2 永久性桥梁设计汽车荷载等级采用JTG B0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的公路 -H级车道荷载效应的0.8倍,车辆荷载效应的 0.7倍。8.3 对季节性小河修建永久性桥梁暂时有困难的,允许修成漫水桥或过水路面。8.4涵洞的单孔跨径应大于0.5m8.5 新建小桥原那么上与路基同宽。当利用原有桥梁时,桥梁行车道宽度应与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