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感应激发能力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核心_第1页
语言感应激发能力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核心_第2页
语言感应激发能力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核心_第3页
语言感应激发能力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核心_第4页
语言感应激发能力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核心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言感应激发能力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核心如皋市如城实验小学 吴诚新课标提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对于小学生语感的培养研究很多,但是对于什么是语感、培养语感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我觉得研究者都没有说清楚。我通过多年的实践和研究,提出了小学生语感培养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语言感应激发能力,即某种客观事物呈现在眼前,或产生了某种思想、情绪,或对客观世界、人、事产生了新的认识,能迅速而准确地找到相应的语言把它反映出来,它是在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常发现有的孩子口齿伶俐,写习作能意到笔随;有的

2、孩子口齿笨拙,写习作常是绞尽脑汁也倒不出来。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就在语言感应激发能力上,前一种孩子语言感应激发能力强,心里想什么,就能迅速地找到恰当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后一种孩子语言感应激发能力差,有话想说却找不到词儿。一、良好的语言感应激发能力应具备的特点具有良好的语言感应激发能力,应该具有以下的特点:1、锐敏、迅速 一个具备良好语言激发能力的孩子,应该具备迅速的思维,迅速运用语言反映事实或所感所想。2、准确 是指选词造句的准确,运用恰当的词语、恰当的方法来表达,才能获得最佳的表达效果。3、力求优美 这是一种较高的语言修养,是指运用语言追求的优美的境界。对于小学生来讲,这是一种比较难达到的层

3、次。但也不是不可能达到,只要长期的努力,形成追求完美的品质,还是能达到的。培养良好的语言感应激发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二、关于良好语言感受激发能力的培养储备语言材料语言的感应激发是建立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的。没有掌握语言材料,根本谈不上语言的感应激发。一个咿呀学语的孩子到商店看到糖,口里不住的说“糖糖!糖糖!”你就不知道他说的是巧克力糖还是水果糖,因为他掌握的词汇太少,没有办法精确地表达出来。而大千世界纷繁复杂,没有掌握大量的语言材料,怎么可能有良好的语感呢?不同的事物需要用不同的语言材料加以表达,即使相同的内容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表达。所以,小学生储备语言材料就十分必要。

4、那么,对于小学生来讲,面对无比丰富的语言材料,如何储备呢?帮助学生建立零存整取的意识人得记忆仓库容量是无比巨大的,不管语言材料如何丰富,具有无限容量的记忆仓库,是不愁装不下的。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的记忆能力和潜力是巨大的。平时阅读、交谈、听讲、看电影电视,随时获得新鲜的语言信息,可以随时储存在记忆的仓库里,一旦需要,即可派上用场,这便体现了语言的感应激发的作用。这种随时储备、急时使用的方法,如银行存款的零存整取,平时零星存入,到需要用的时候就积聚成一笔可观的数字。平时不积蓄,急时需用,就难免捉襟见肘。“零存” 的关键在于“存”。如果一个人读书时走马观花,听讲时心不在焉,交谈时漫不经心,接触到精

5、词妙语都成了过眼烟云,了无痕迹,那就没有储存。没有储存,那就无所谓提取。故而,建立孩子积累语言材料的“零存整取”的意识十分重要。精记在笔记中记忆虽好,但容易遗忘。因此,有些精词妙语,最好记入笔记中。做读书笔记不仅是储备语言材料的良好方法,也是一种学习方法。积累语言规律、掌握规范语言的方法引导孩子有意识地积累语言的规律、掌握规范语言的方法也很重要。如果仅仅有很多的语言材料的积累,还不能说就能很准确地运用语言。说话、写文章中能很准确的运用词语、选择表达方法,还必须有对汉语运用规律的储备,即能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法和语句。这在语言感应激发能力的培养中是很重要的一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

6、思想认识学生的语言能力是和学生思想认识有密切关系的。新课标中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良好思维能力保证了学生的反映速度,具有良好语言激发能力的学生在不同情境中运用语言的反映速度很快。语言实践真正达到锐敏、迅速的语言感应激发,必要的语言实践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只有经过反复的运用和实践,才能巩固自己的积累,达到运用语言的锐敏和迅速的境界。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语言的实践活动;在生活中,引导孩子进行必要的语言实践,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感应激发能力。三、语言感应激发能力的培养与语文教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感应激发能力的重要途

7、径。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但是怎样提高语感训练的效率呢?叶圣陶先生又说:“能令学生于阅读时多所练习,知道最重要的几条规律,养成敏捷的语感,即可。”这里叶老对如何养成学生敏捷的语感提出两点:一是“阅读时多所练习”,一是“知道最重要的几条规律”。这就是说语感训练既要靠多听、多说、多读、多写,直接感知语言的实践,同时,还应该指点给学生一些语言规律,使学生能够自觉而独立地去听、说、读、写,能举一反三,提高学习效率。概括地讲就是语感训练要把语言的实践与指点语言规律相结合。所以语文教学过程中设置情境让学生多多的实践。现在我们语文课程主要通过文本教学来学习语文,那么怎样

8、让文本教学变成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呢?我通过实践认识到,朗读教学是一种很有效的培养学生语言感应激发能力的方法。下面简要谈谈我对朗读教学法的浅显探究:培养学生良好的感受力感受,在朗读中是指通过词句的概念及其运动的刺激,引起我们对于客观事物的感知、体会的过程。它包括眼、耳、鼻舌、身等方面对事物的感觉和时间、空间、运动方面的知觉。但是这些感知觉,对朗读者来说,都不是直接由客观外界刺激的结果,而是由视觉对于文字的刺激进行反映,进而对大脑皮层发生第二信号系统的作用力,使人发出语言机智的思维信息,从而产生概念的运动。概念及其运动成为客观外界各类事物(包括客体的心理变化、思维活动)的代替符号,只是这种符号的

9、替代对象对人产生间接的刺激。朗读者间接地接受这种刺激,从而引起感知觉,“感知于外,受之于心”,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感受。如果说在朗读过程中,理解是基础,目的是统帅的话,那么,感受就应该是从理解到表达的关键环节了。影响我们朗读效果的最大障碍,并不完全在于朗读技巧是否完全丰富,而首先在于朗读者对于课文的感受差异。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感受力呢?培养学生的精度感受力。我们应当承认,每个人的感受都有范围和程度上的差异,对于文字语言的感受更是如此。感受范围和程度的不同,我们用“感觉阈限”来表示,感受范围越大、程度越高,就说明朗读者的感觉阈限越小,越精密。实际上,朗读中的感觉阈限的差异来自生活。调动学生的生

10、活储备。有的人在朗读的时候看见的只是字,于是念出来的也只是字,那是因为,这类朗读者在创作的准备阶段和朗读阶段都缺少了必要的心理活动这一过程,于是朗读时就无动于衷,见悲不悲,见喜不喜,像一个机器人。由于无法让自己的思想感情运动起来,朗读时声音必然缺乏感情,自然会少了一些打动人的魅力。那么,怎样让自己的思想感情运动起来呢?调动自己的生活储备是一个好方法。生活储备指个人精神的感受积累,包括生活经验、精神体验等等。生活积累越丰富,朗读课文时调动起的自己的感情就会越丰富、越充分。深入生活、丰富想象。想象的基础是什么?毫无疑问是生活,一篇课文中涉及的内容,如果是我们熟悉的,朗读起来就容易产生感受,展开想象

11、。反之,就会感到感受很不具体。所以对于朗读者来说,深入生活,丰富自己的生活,善于观察生活都是十分必要的。展开想象,当然必须有根据。想象借助的工具有这些:生活,它是创作的源泉;借助幻想,进行朗读时不必受现实生活的束缚,只有大胆追求,才能产生那些并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内心视相,才能使学生对课文语言更具有鲜明的形象性。让学生爱生活、有生活,是学生朗读课文、学习语文的基础。“讲课文”将朗读变成一种交际过程长期以来,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常是一种配角地位,语文教学中常有所谓“分析不够,读来凑”的怪现象,这是因为串讲分析方式“阴魂不散”。相对于串讲分析法,我们提出了“朗读分析法”这个概念。我们以为课堂不是不分析

12、,而是怎么分析,由谁去分析,能不能形成一种有效的分析模式。课堂上学生朗读课文到底读给谁听?这问题看起来似乎很好笑,其实这是一个原则问题。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从课堂的本质特征来看,课堂上的一切教与学的活动,都是具有交际这个社会特征的。朗读课文就是朗读者有目的地将课文读给别人听、读给在座的同学和老师听,这个过程中有表达者即朗读者,有信息接受者即作为临时听众的老师和同学,所以说朗读是具有交际特征的活动。具体点讲,这个过程就是朗读者将课文作为讲话的材料说给别人听,将课文从“静止”状态的书面语形态转化为动态的声音交际形式,不管朗读者是以转述者的身份来读课文,还是将自己化为作者的

13、“代言人”来读课文(朗读课文时的角色身份,直接影响朗读方法的选择。关于朗读方法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所以在此不作讨论)。这时的朗读就具备了“讲”(即和别人说话、有目的交流)的特征,我们称之为“讲课文”(有人称为“生活化朗读”,是一种很高要求的朗读法)。我们在教学中就是有目的地利用这个特点,在课堂中创设交际的情境,让学生在交际语境中去学语文。课堂中,我们是这样创设交际情境的。首先指导学生有目的地开发两种语境:课文自身的语境。这是理解课文、朗读课文的基础。课文语境包括作品的写作背景、课文的内容与思想感情等。交际语境。课文作为说话材料要“讲”给别人听,要引导学生在朗读时注意自己的听众感受,注意说话时运用技巧等方法去打动自己的听众。朗读者在对课文理解的基础上,朗读时将语音节律补充进去,朗读者也可以加进自己的说话经验或者风格,对朗读课文技巧进行创造性地运用,用最佳的朗读技巧去感染人。作为听众的其他同学,要求承担评论的任务。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