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安装钳工培训讲义_第1页
设备安装钳工培训讲义_第2页
设备安装钳工培训讲义_第3页
设备安装钳工培训讲义_第4页
设备安装钳工培训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设备安装基本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设备安装基本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钳工培训钳工培训第一章第一章 设备安装基本程序及工艺设备安装基本程序及工艺第二章第二章 设备安装工艺基础设备安装工艺基础第三章第三章 设备安装定位设备安装定位第四章第四章 设备清洗设备清洗第五章第五章 设备装配设备装配第六章第六章 装配操作技术装配操作技术第一章第一章 设备安装基本程序及工艺设备安装基本程序及工艺第一节第一节 设备安装的基本程序设备安装的基本程序1.基本程序 应严格执行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管理技术文件的规定,按照既定施工工序组织施工。2.各工序间的衔接关系 为提高劳动效率和缩短施工周期,根据现场各方面的实际因素,结合现

2、场的实际施工条件状态,合理调整安排施工工序。不管怎么变化,基本原则不能变。基础验收图纸审查设备验收测量放线埋设标高中心标板垫铁设置设备初调一次灌浆设备精调中间检查二次灌浆设备调试检查验收交工施工准备设备安装中间检查二次灌浆设备调试检查验收交工第一章第一章 设备安装基本程序及工艺设备安装基本程序及工艺第二节第二节 施工准备施工准备1.2.1 具备开工的基本条件具备开工的基本条件 施工准备:为施工开工创造条件的过程。 1必须具备的技术文件 设计技术文件、设备技术文件、施工管理文件、施工技术文件 2必须具备的现场条件 施工环境条件、设备基础条件、施工机械机具及施工材料条件、工程材料条件、劳动力条件第

3、一章第一章 设备安装基本程序及工艺设备安装基本程序及工艺第二节第二节 施工准备施工准备1.2.2 设备进场验收设备进场验收 由设备供货方组织。要有合适的场所、工具、工作人员。准备设备技术资料(含合格证)、装箱清单、开箱验收记录表、相关施工图纸等。进行设备验收三项任务:是否有损坏;是否有短缺;记录确认并办理移交手续。 开箱后的保管,讲的是一种责任。现场向施工单位进行设备移交,由双方共同确认签署备忘录备案,由施工单位负责保管。施工单位应及时将设备入库、上帐,实行仓库管理。 仓库管理,应建立仓库管理制度,入库、出库建立登记台帐,保证设备的可追溯性。 设备出厂合格证整理成册,随同竣工资料移交。第一章第

4、一章 设备安装基本程序及工艺设备安装基本程序及工艺第二节第二节 施工准备施工准备1.2.3 设备基础中间交接验收设备基础中间交接验收1.基本要求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 的规定进行验收和复查。2.验收过程 基础施工单位首先进行自检,提出基础中间交接文件,由相应施工管理部门组织设备基础中间交接验收,基础施工单位和设备安装施工单位共同参加。3.移交文件确认 设备安装单位收到移交文件,及时进行审查,并于24小时内签收或反馈意见。4.复查验收确认 测量基准移交;基础移交;附属条件移交。 施工管理部门(或

5、监理单位)组织现场中间交接验收。设备安装单位组织测量复查验收并及时填写验收报告,在约定期限内返反馈验收结果。第二章设备安装工艺基础第二章设备安装工艺基础第一节第一节 测量放线和布设控制网测量放线和布设控制网1.测量精度控制 经周检合格且在有效期内的器具,使用前还应进行现场校验。 按控制网测量图,依据控制网基准点,进行控制网布设。 对于交接的控制网基准点应进行复测。2.放线的基本要求 应符合设备安装平面布置图与设备安装图。 以中交测量基准标记为基准;关联衔接或排列的设备,应设定共同的安装基准。 单机独立基础设备,以布置整齐为原则;辅助纵向中心线也可作为安装基准线。3.基准标板的设置 基准标板埋设

6、在混凝土内,应设置牢固并予以保护。 沉降观测点,应选择能反应基础的沉降状况,便于持续观测和被保护的地方。 基准标板,应选择使用方便,竣工后的便于保护和维护。 绘制基准标板(含沉降观测点)布置图,随工程交工资料移交接收单位。图2.1.3 标板基本结构形式和埋设示意图5012012050121-永久中心标板; 2-永久标高标板第二章设备安装工艺基础第二章设备安装工艺基础第二节第二节 地脚螺栓地脚螺栓2.2.1预留孔螺栓埋设预留孔螺栓埋设1.预留孔埋设螺栓基本型式 预留孔地脚螺栓常见型式有:锚固钩式地脚螺栓、T 型头地脚螺栓、双头螺杆式地脚螺栓等等。2.地脚螺栓孔验收 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冶金机械设备安

7、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通用规定的规定和设计技术要求,复查预留孔外形、位置和深度(标高)验收。偏差过大有可能导致设备难以找正和地脚螺栓偏短或偏长。3.地脚螺栓安装 地脚螺栓孔与地脚螺杆清理干净; 设备初找正后,进行一次灌浆,保证螺栓的外露长度满足设计或规范要求; 一次灌浆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方可进行地脚螺栓紧固工作; 按设计要求配置好螺母垫圈后,螺栓不得低于螺母,且螺栓露出螺母的长度宜一至;设计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留足外露长度。图2.2.1 预留孔埋设螺栓基本型式示意图a 预 留 孔 钩 头 地 脚 螺 栓b 预 埋 带 槽 锚 板 T型 头 地 脚 螺 栓d 预 留 孔 活

8、动 锚 板 T型 头 地 脚 螺 栓c 预 埋 带 螺 纹 锚 板 双 头 地 脚 螺 栓e 预 留 孔 活 动 锚 板 双 头 地 脚 螺 栓f 带 抗 剪 管 锚 板 双 头 地 脚 螺 栓麻 丝 封 口抗 剪 套 管二 次 灌 浆第二章设备安装工艺基础第二章设备安装工艺基础第二节第二节 地脚螺栓地脚螺栓2.2.2环氧砂浆锚固式地脚螺栓环氧砂浆锚固式地脚螺栓1) 应符合环氧砂浆锚固式地脚螺栓技术规范的规定。2) 按设计图划线定位成孔,其孔应垂直,孔壁完整。3) 成孔后,清孔、保持干燥(不沾染油污)。4) 环氧砂浆调制后,应迅速进行浇注,应做施工记录,并应做试块。5) 清除地脚螺栓表面的油污

9、、氧化铁皮等,插入灌有环氧砂浆的地脚螺栓孔中。第二章设备安装工艺基础第二章设备安装工艺基础第二节第二节 地脚螺栓地脚螺栓2.2.3胀锚固式地脚螺栓胀锚固式地脚螺栓1) 施工图放线,确定螺栓中心位置。2) 孔深不小于螺栓直径的3倍;相邻两螺栓的距离不得小于螺栓直径的10倍。3) 基础有裂纹的部位不得使用胀锚固式地脚螺栓。4) 吹净孔内粉尘和碎石。5) 将地脚螺栓置入孔内,调整其高度,并进行初步紧固定位。6) 设备安装定位后,按要求紧固地脚螺栓。第二章设备安装工艺基础第二章设备安装工艺基础第二节第二节 地脚螺栓地脚螺栓2.2.4( 2.2.5 )预埋地脚螺栓、活动地脚螺栓偏差处理1) 按规范要求对

10、预埋地脚螺栓的顶端标高、根部与顶部螺栓中心位置复查。2) 对预埋地脚螺栓的螺扣长度进行检查。3) 对地脚螺栓的螺扣与螺母的配合进行检查。4) 地脚螺栓中心位置偏移和高度偏差处理5) 处理螺栓所采用的加固配件及焊接材料,必须与所处理螺栓相匹配。6) 螺栓处理后,应保证设备能正常安装。图2.2.3 地脚螺栓偏差类型和处理方式a 螺栓间距偏小(大)处理b 螺栓同向偏移处理凿处理坑加强筋板待矫正螺栓矫正工具加强筋板待矫正螺栓加强焊缝凿处理坑加强筋板待矫正螺栓加强筋板待矫正螺栓加强焊缝图2.2.3 地脚螺栓偏差类型和处理方式凿处理坑加强筋板矫正螺栓加强筋板待矫正螺栓加强焊缝凿处理坑加强筋板矫正螺栓加强筋

11、板待矫正螺栓加强焊缝d 螺栓绑接纠偏处理c 螺栓热弯纠偏处理凿处理坑加强筋板矫正螺栓加强筋板待矫正螺栓加强焊缝e 螺栓绑接纠偏处理图2.2.3 地脚螺栓偏差类型和处理方式凿处理坑加强筋板加热处理区加强筋板待矫正螺栓加强焊缝对接焊缝加筋处理加强筋板待矫正螺栓g 螺栓加热拉伸加长处理f 螺栓对接加长处理h 螺栓松动重锚固处理加强筋板待矫正螺栓加强筋板矫正螺栓矫正螺栓矫正螺栓第二章设备安装工艺基础第二章设备安装工艺基础第二节第二节 地脚螺栓地脚螺栓2.2.6地脚螺栓拧紧1)地脚螺栓、螺母、垫圈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2)螺母与垫圈、垫圈与设备间接触应良好。3)根据螺栓直径选用标准长度的扳手施拧;使用加长

12、柄杆,施力应适度。4)有紧固力特殊要求的地脚螺栓,应按要求采用相应紧固工艺进行拧紧。6)要对称施拧,且不可一次拧紧,应有顺序地逐步拧紧。第二章设备安装工艺基础第二章设备安装工艺基础第三节第三节 垫铁配置垫铁配置2.3.1垫铁的作用及计算1. 垫铁的作用 使设备稳定和达到所要求的标高、水平。 使设备的全部负荷力能通过垫铁均匀地传递到基础上。2. 垫铁传递承载负荷的面积计算 当垫铁组放在混凝土基础上时,其面积可按下式计算: A C (Q1 + Q2)/ R ( mm2 ) 3. 垫铁面积计算安全系数“ C ”取值 重型、运行速度高和要求安装精度高、抗振动性能高的设备取 2.5 3 。 重型、运行速

13、度较低和普通安装精度、无抗振动性能要求的设备取 2.0 2.5 。 轻型、静止、无特殊要求的设备取 1.5 2.0 。 设备辅助垫铁较少取高;辅助垫铁较多取低。 普通灌浆料灌浆取高;无收缩早强混凝土灌浆料取低。4. 垫板布置 设备设计有布置设计时,应按设计实施。 设备设计无布置设计时,按设备向基础传递负载的特点进行布置 。第二章设备安装工艺基础第二章设备安装工艺基础第三节第三节 垫铁配置垫铁配置2.3.2垫铁的基本型式、规格与选用1) 垫铁材料多采用普通碳素钢,如设计有规定,应采用设计材料。2) 应按计算结果参考标准规格选用,如设计有规定,应采用设计尺寸。3) 厚度规定了最小值,其最大厚度应按

14、实际需要确定。4) 斜垫铁的斜度宜为1/101/20 ;对振动较大或安装精度要求高的设备,垫铁斜度应不大于1/40 。5) 斜垫铁应成对使用,其斜度应一至;斜垫铁与平垫铁配套使用,平垫铁作基板时,平垫铁应略大于斜垫铁;斜垫铁上如确需加设平垫铁时,应同规格垫铁配合使用。6) 薄垫铁应垫于厚垫铁之间。第二章设备安装工艺基础第二章设备安装工艺基础第三节第三节 垫铁配置垫铁配置2.3.3垫铁的安装1.垫铁加工基本要求1) 宜采用火焰切割下料;2) 所有垫铁的受力面,均应经机加工,加工精度按需确定。3) 平垫铁两平面应平行。4) 斜垫铁选用斜度应符合规范或设计技术要求,配组成对斜垫铁两平面应平行。2.垫

15、铁布置基本要求1) 应满足设备设计性能要求;应符合设备设计的设置要求。2) 垫铁的设置必需保证不影响二次灌浆。3) 相邻垫铁组间距过大,应增设辅助垫铁组。4) 底座有加筋板,垫板应设置于筋板下方。 5) 垫铁组的最小厚度不小于30 mm。6) 每个地脚螺栓旁至少有一组垫铁。7) 设备作用力较大侧,应适当增设垫铁组。图2.3.3 8 垫铁布置方式a 标准垫法b 井字垫法c 筋底垫法d 十字垫法e 丁字垫法 f 单侧垫法g 辅助垫法辅助垫铁h 交叉垫法i 混合垫法j 间隔垫法第二章设备安装工艺基础第二章设备安装工艺基础第三节第三节 垫铁配置垫铁配置2.3.3垫铁的安装3. 设置方法座浆砼料应采用早

16、强、快干、无收缩(或微膨胀)混凝土。1)基础研磨法2)垫铁座浆法 3)无垫铁压浆法 4)螺旋顶找正法座 浆 垫 板座 浆 砼座 浆 模 合易 胀 脱 钢 筋二 次 灌 浆 层( 压 浆 层 )设 备 底 座地 脚 螺 栓灌 浆 模 板100X10050?-10+10底 板螺 母螺 杆套 盖 (尼 龙 )顶 片设 备第二章设备安装工艺基础第二章设备安装工艺基础第三节第三节 垫铁配置垫铁配置2.3.3垫铁的安装5)垫铁灌浆法 6)顶丝垫铁找正法7)螺母顶升找正法二次灌浆(第一次)(补二次灌浆)地脚螺栓顶升螺母设备底座退螺母槽口设 备垫 板顶 丝 杆垫 铁胀 锚 螺 栓调 整 定 位 螺 母临 时

17、定 位 耳 板 垫 铁基 础50,不足时凿坑。凿 坑 线座 浆 模 合浆 凝 固 后 切 除 耳 板第二章设备安装工艺基础第二章设备安装工艺基础第三节第三节 垫铁配置垫铁配置2.3.3垫铁的安装 4.垫板检查 1)垫铁的布置 2)垫铁规格 3)垫铁组层数及组成 4)垫铁与基础、垫铁、设备间接触状态 5)垫铁长度宜超过设备地脚螺栓的中心。 6)垫铁宜外露1050 mm且整齐。 7)用手锤轻击垫铁组,逐组听音检查。 8)垫铁组点焊固定状态第二章设备安装工艺基础第二章设备安装工艺基础第四节第四节 灌浆灌浆2.4.1灌浆前检查对预留孔及地脚螺栓进行检查。1)地脚螺栓预留孔清理干净。2)地脚螺栓的预留长

18、度满足设备安装安装调整要求。3)检查地脚螺栓活动锚板与基础的贴合状况。4)检查锚固螺栓的锚固方位。5)完成设备安装初找正。第二章设备安装工艺基础第二章设备安装工艺基础第四节第四节 灌浆灌浆2.4.2一次灌浆1) 灌浆形式,应按设计技术要求进行;预留孔或管状模板内的充填料及密封填料,应符合设计规定。2) 设计要求灌砂子,其螺杆应防腐并包油纸后再穿入。3) 采用细(碎)石混凝土,其强度应比基础混凝土的强度高一个等级。4) 灌浆要密实,灌浆捣固要多方位循环进行。同时,注意保护螺栓的垂直度不产生位移变化。5) 钩头式地脚螺栓预留孔在完成设备初找正并调整地脚螺栓高度后,可进行预留孔一次灌浆。其灌浆高度不

19、宜超过预留孔平面(最好略低于孔平面)。6) 预埋锚板、活动锚板地脚螺栓,在设备初找正并调整地脚螺栓高度后,可进行预留孔一次灌浆。也可在设备精找完成后,一次灌浆和二次灌浆同步进行。第二章设备安装工艺基础第二章设备安装工艺基础第四节第四节 灌浆灌浆2.4.3二次灌浆1.灌浆隐蔽项目 1)完成隐蔽检查并办理了隐蔽工程记录手续。2.灌浆通知(主要填写内容) 1)已完成隐蔽工程并办理了隐蔽手续; 2)明确灌浆部位、砼标号、范围(具体位置、高度尺寸、外沿距离等)及其它技术要求(包括添加剂要求)等; 3)明确要求灌浆时间和灌浆后处理要求等; 4)必要时应附简图。3.灌浆 1)无论是一次灌浆还是二次灌浆,应符

20、合设计和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2)灌浆混凝土,其强度应比基础混凝土强度高一级;灌浆时应捣实,并不应使地脚螺栓倾斜和影响设备安装精度。 3)当灌浆层与设备底座面接触要求较高时,灌浆料宜采用无收缩混凝土或微膨胀混凝土。第三章设备安装定位第三章设备安装定位第一节第一节 设备就位设备就位1.设备就位条件 1)设备验收、基础验收合格,基准和中心标板已埋设,设备安装测量放线完成,设备达到就位条件。 2)必须清除设备底面的油污、油漆、泥土;清除设备基础表面和地脚螺栓预留孔中的油污、碎石、泥土、积水等。地脚螺栓的螺纹和螺母应配合完好。 3)清洗除去设备各检测点、面的油脂、油漆等覆盖

21、物。2.就位方法 1) 根据设备的重量、形状及现场条件选择设备就位的方式和工具。 2) 就位方式有:吊、抬、撬、迈、拨、顶、滑、滚、转等等。第三章设备安装定位第三章设备安装定位第二节第二节 安装定位安装定位3.2.1设备定位调整基本要求设备定位调整基本要求1设备定位调整的检测位置选择 能够真实全面反映设备定位状态,满足设计对设备定位的要求。2安装精度的调整 设备安装调整,目的是保证其安装偏差应控制在设计、设备技术标准或“验收规范”允许偏差范围内。为防止安装误差的累积,应考虑“最佳”合理偏差选择。3检测点的确定 任何加工面都存在形位偏差,检测中应排除形位偏差对检测值的干挠。因此,必须正确选择和确

22、定检测点。第三章设备安装定位第三章设备安装定位第二节第二节 安装定位安装定位3.2.2 3.2.10调整方法简介调整方法简介 1. 利用水平仪、平尺找正 2. 利用经纬仪、水准仪找正 3. 重锤挂线找正 4. 采用声、光法进行测量。 5. 摇杆法找正 6. 吊垂线找正 7. 吊线锤对基准线找正第三章设备安装定位第三章设备安装定位第二节第二节 安装定位安装定位 6. 吊垂线找正1 上轴承固定架; 2 上轴承座; 3 下轴承座; 4 被检测旋转柱体设备;5 吊线架(卡箍方式固定);6 铅垂钢线; 7 吊线线锤; 8 V型磁力座; 9 测踞杆; 10 内径千分尺头;图3.2.9 垂直转动设备的找正示

23、意图3215461 0987第四章设备清洗第四章设备清洗第一节第一节 一般规定一般规定1. 机械设备供货,一般在出厂前均应进行组装、调整、清洗和装配,然后以合同约定形式发货。应对外露装配面进行清洗,在清洗过程中,应加以保护。 2. 设备上原已密封的、铅封的、有过盈配合的、设备技术文件中规定不得拆卸的零、部件均不得拆卸清洗。3. 对于出厂已装配好的设备组件,安装现场一般不再进行拆卸和重新装配。4. 根据设备特点和现场条件,采取有效的清洗工艺进行清洗。按清洗工艺需要准备好必需的清洗场地,不得因清洗工作而对设备造成损伤。5. 清洗前应按清洗工艺准备好必需的清洗材料和防护用具、用品。6. 进入安装现场

24、的设备,如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清洗:1)不需要保留的包装防护层;2)出厂前涂装了不能作为润滑剂(脂)或掺入润滑剂(脂)使用的防护材料;3)出厂前涂装了润滑油、润滑脂,但已超过规定的有效期限;4)因某种原因,至使润滑油、润滑脂变质;5)出厂前误涂了防锈漆的设备装配面等。7. 当进行清洗时,应按具体情况及清洗处理方法采取相应的劳动保护和防火、防毒、防爆等安全措施。在室内清洗,应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8. 清洗过程中,需防止清洗液等浸入设备中不允许浸入的部位。9. 对清洗后的设备及设备零部件应按设计规定涂以防护材料,并加以保护。第四章设备清洗第四章设备清洗第二节第二节 清洗要求清洗要求1. 清洗前

25、,工作场地必需打扫干净。如在露天清洗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2. 设备底面与基础接触部位、设备部件间接触面均应清洁露出机加工底色。3. 预留孔地脚螺栓在安装前应进行清洗,定位后不灌浆的锚杆螺栓及活动锚板式锚固螺栓的锚杆、锚板应清洗后涂刷防锈漆(除螺纹段外)。4. 定位后设备清洗,宜在二次灌浆层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5. 设备一般可先初步清洗,然后作彻底清洗。如清洗后不能及时组装或安装,应采取有效保护设备洁净的措施,必要时应在组装或安装前再清洗。6. 清洗时,一次放入清洗盆内机件不益过多,防止撞伤机件表面。7. 清洗精加工面时,应使用软质材料(棉布、泡沫塑料、麻丝、绸布及软质刮具木片、竹片等),

26、不得使用砂布、刮刀或锯条等。8. 设备上需装配或组装的零、部件应先清洗洁净(重点在各配合面),清洗后应涂以适当的润滑油脂。第四章设备清洗第四章设备清洗第三节第三节 清洗准备清洗准备1. 清洗工艺选择 根据设备的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清洗工艺。 对于工作量较大,较为集中的清洗,应有组织有计划的组织实施。 使用对人体、环境有较大危害的清洗介质,应针对性地制定清洗工艺。2.清洗场地准备 根据清洗对象的实际情况选择清洗场地。 设备清洗宜选择在室内或车间(加以适当围护)内 露天清洗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因此,清洗场地应考虑清洗区和清洗后设备的临时存放区。大件清洗,还应考虑起重机械的设置和通行道路。

27、在清洗场区,应设置有电源,必要时还应配备和布置水、气、汽源,以及清洗剂、清洗液的排放措施等。3. 清洗用工机具准备 准备好必需的清洗用工机具、清洗材料以及措施用料。 准备好必需的起重工机具等。第四章设备清洗第四章设备清洗第四节清洗方法第四节清洗方法清洗操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清洗的基本方法有:抹、洗、冲、吹、铲、刮、磨、研、抛光等。2.用热机油、汽轮机油或变压器油清洗,油温不宜超过100。如将被清洗件直接浸入油内进行热溶解加热清洗时,被清洗件应与加热容器底部及四壁保持适当距离。3.用碱性清洗液清洗,清洗液宜加热至6090进行清洗,清洗后应用清水冲洗洁净并使之干燥。4.用煤油清洗,应用干净棉

28、布擦拭干净,然后再淋以适当的润滑油(脂),防止返锈。5.设备机加工面涂有防锈透明漆时(漆片),可采用硝酸纤维漆(香蕉水)、二甲苯、松节油、丙酮或脱漆剂等溶剂清洗。清洗过程要防止清洗液滴在设备油漆面上。6.用蒸汽或热空气吹洗。吹洗后必须及时彻底除净水份,并涂以适当的润滑油(脂)。7.设备机加工面上的锈蚀,在安装前应清除干净。8.对于忌油工况下运行的设备,在安装前应进行严格的脱脂清洗。9.应根据设备特征和清洗工作环境,选用合适的脱脂剂。 第四章设备清洗第四章设备清洗第五节第五节 清洗后的检验清洗后的检验 目的:除锈、脱脂、去污。 检查方式:手摸、白布(或白纸)擦拭、目视检验。 清洗后的检验工作很重

29、要,但目前多数情况还是以目视检验为主。第六节第六节 安全注意事项安全注意事项1) 清洗剂、清洗液挥发较重,有些有毒、易燃。因此,在室内或车间内清洗,特别是进入容器内的清洗,应配置通风设施,以保持室内良好的通风,必要时需配备防毒用具;2) 清洗剂、清洗液大多易燃。因此,在清洗工作场所应配置有效的消防器材;3) 针对所用清洗介质的特征,对清洗工作人员进行个人防护教育,并对工作人员配置必需的个人防护用品;4) 清洗工作复杂和清洗介质危害较大,清洗工作实施前应组织安全技术交底;5) 对废弃清洗剂、清洗液的排放应制定排放措施,排放措施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环境保护法规的规定。第五章第五章 设备装配设备装

30、配第一节第一节 一般注意事项和要求一般注意事项和要求1. 严格按即定装配工艺和程序进行,其装配质量应符合有关技术文件规定。2. 所有机件接合面均应保持清洁,并涂以适量的润滑油脂。3. 机件上所有油路必须畅通。4. 每一部件装配完毕后,必须检查和清理洁净,然后进行下一部件的装配,装配后不得有任何杂质遗留于内。5. 装配过程,应正确进行操作。6. 高精度的小设备或部件装配,在有较小过盈时,宜热装。7. 装配后不易检查的部件,应做出隐蔽记录。8. 重要部位的封闭,应经有关人员检查确认,并作出隐蔽记录后方可进行封闭。9. 设备固定接合面,组装前后均应检查。第五章第五章 设备装配设备装配第二节第二节 装

31、配前的准备装配前的准备1. 熟悉设备技术文件和有关技术资料,确定所需采取的装配工艺和程序。2. 依据确定要采取的装配工艺和程序,准备好所需和适应的工机具及材料。3. 核对装配机件的规格和数量,注意机件上的各种标记。4. 装配机件如有损伤或不符合装配要求之处,应处理合格后再进行装配。5. 装配接合面、螺栓孔或定位销孔等部位的毛刺和不平之处,应消除并达到装配要求后方可进行装配。第三节第三节 装配方法的选择装配方法的选择 为保证装配质量,应选择合适的装配方法和工艺进行装配。选择方法主要有:1. 根据装配工件的结构特点和组合形式、精密度选择;2. 根据装配工件的过盈量选择。第五章第五章 设备装配设备装

32、配第四节第四节 具有过盈的配合件装配方法具有过盈的配合件装配方法压装法1) 对装配件进行清洗,以保证准确测量装配件的配合过盈量。2) 按测量值,计算出最大过盈量和压装压力,准备装配工机、具。3) 检查装配需压靠部位的倒角配合尺寸,防止出现装配不能到位。4) 对比实测过盈量与设计过盈量值,防止过盈量超过设计值,而使包容件遭受到胀裂损坏。5) 压装设备的压力选择宜为计算压入力的3.257.25倍;压入速度不宜大于5mm/sin;压入后24小时内不得承受负载。第五章第五章 设备装配设备装配第四节第四节 具有过盈的配合件装配方法具有过盈的配合件装配方法热装法1)对装配件进行清洗,以保证准确测量装配件的

33、最大配合过盈量。2)按测量值,计算出最大配合过盈量,准备装配工机、具。3)根据装配工件的最大过盈量,通过计算确定最高加热温度。4)检查装配需压靠部位的倒角配合尺寸,防止出现装配不能到位。5)对比实测过盈量与设计过盈量值,防止过盈量超过设计值,而使包容件遭受到胀裂损坏。6)根据装配工件的材料特性,确定缓冷工艺。7)在缓冷过程中,采取防止包容件沿轴向外缩移位。第五章第五章 设备装配设备装配第四节第四节 具有过盈的配合件装配方法具有过盈的配合件装配方法冷装法1)对装配件进行清洗,以保证准确测量装配件的配合过盈量。2)按测量值,计算出的冷却温度选择合适的冷却方法和冷却剂,准备装配工机、具。3)检查装配

34、需压靠部位的倒角配合尺寸,防止出现装配不能到位。4)对比实测过盈量与设计过盈量值,防止过盈量超过设计值,而使包容件遭受到胀裂损坏。5)装配前,装配工件应彻底清洗干净并核对工件符合设计要求。6)冷冻时间一般约为70分钟(可视工件的大小决定冷冻时间,工件大的时间可适当长些),在整个冷却过程中,不可对工件施加外力撞击,防止工件产生冷脆裂。7)冷冻后工件出槽后应迅速安装于孔内,防止结霜增厚而影响装配质量。第五章第五章 设备装配设备装配第五节第五节 螺栓、键、定位销装配螺栓、键、定位销装配5.5.1螺栓装配1. 螺栓装配2. 螺栓紧固3. 螺栓紧固方法4. 装配质量检查薄 螺 母厚 螺 母平 垫 或 斜

35、 垫 圈设 备弹 簧 垫 圈厚 螺 母平 垫 或 斜 垫 圈设 备1 设备本体178562437 螺栓8 螺母2 拉伸器壳体(缸体)3 液压螺母(活塞)5 螺母紧固环4 压力油嘴6 拔紧固环槽口加压口刻痕第五章第五章 设备装配设备装配第五节第五节 螺栓、键、定位销装配螺栓、键、定位销装配5.5.2 键装配1. 键的型式 键是用以连接轴上零件并对它们起周向固定作用,以达到传递扭矩的一种机械零件。其连接类别有松键连接、紧键连接和花键连接,一般键采用35#、45#钢精拔拔制成。2. 装配前检查和配键3. 装配要点第五章第五章 设备装配设备装配第五节第五节 螺栓、键、定位销装配螺栓、键、定位销装配5.

36、5.3 销装配 销的作用是定位、连接、锁定或作为安全装置中的过载剪切元件之一。 销的种类基本可分为锥销、园柱销两种,主要作用是起准确定位和连接。因此,在安装工作中,许多销孔需现场铰配。因此,铰削工作也是设备安装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园柱销多为过盈配合装配,故一经拆卸失去过盈就必须更换。 1.装配前检查和配销 2.铰孔要点 3.手工铰孔时应注意 4.销安装注意事项第六章第六章 装配操作技术装配操作技术第一节第一节 联轴器装配联轴器装配6.1.1联轴器定心1.联轴器定心测量的基本方法 2.联轴器定心的常规步骤 3.联轴器定心垫片厚度计算偏 移 状 态垫 片 调 整 计 算支脚1支脚2s1=s3、

37、 a1a3加加e加加es1=s3、 a1a2减减e减减es1s3、a1= a3加加X加(加(X + Y)s1s3、a1= a3减减X减(减(X + Y)s1s3、a1a3加(加(Y + e)加(加(X + Y + e)s1s3、a1a3加(加(Y - e)加(加(X + Y - e)s1s3、a1a3减(减(Y + e)减(减(X + Y + e)s1s3、a1a3减(减(Y - e)减(减(X + Y - e) e=a1-a3/2 X=s1-s3L1/D Y=s1-s3L2/D注:1 s1、s3为0及180处测得的轴向间隙(端面间隙); 2 a1、a3为0及180处测得的径向偏移(不同心度)

38、偏差值; 3 L1 为支脚1至两半联轴器端面中位的距离; 4 L2 为支脚1至支脚2之间的距离; 5 D 为测量点计算直径。第六章第六章 装配操作技术装配操作技术第一节第一节 联轴器装配联轴器装配6.1.2 凸缘联轴器定心 凸缘联轴器也称为刚性连轴器。 定心时,两个半联轴器端面止口应退出。 达到规定技术要求后,将两个半联轴器端面紧密贴合进行螺栓连接紧固。 紧固螺栓应对称、均匀,保证联轴器端面平行度不至因紧固螺栓而改变。aDD-最 大 外 形 尺 寸 ;a-同 心 并 轴 线 偏 移 量 。第六章第六章 装配操作技术装配操作技术第一节第一节 联轴器装配联轴器装配6.1.3 弹性柱销、弹性柱销套联

39、轴器定心 定心时,两个半联轴器应保证技术要求规定的端面间隙,然后进行同心度、平行度测量和调整。达到规定技术要求后,进行柱销装配。 两半联轴器端面之间的间隙“S”,应保证在两轴窜动时满足技术文件的规定要求的最小间隙要求。aDSS-端 面 间 隙aS弹 性 套 柱 销 联 轴 器弹 性 柱 销 联 轴 器ABAB第六章第六章 装配操作技术装配操作技术第一节第一节 联轴器装配联轴器装配6.1.4齿形、弹性柱销齿形联轴器定心 定心时,先脱开内齿套,在两个外半齿联轴器端面间隙保证技术要求规定的端面间隙后,进行同心度、平行度测量和调整。达到规定技术要求后,进行内齿套装配。 两半联轴器端面之间的间隙“S”,

40、应保证在两轴窜动时满足技术文件的规定要求的最小间隙要求。aS弹 性 柱 销 齿 形 联 轴 器ABa齿 形 联 轴 器ABS第六章第六章 装配操作技术装配操作技术第二节第二节 离合器、制动器装配离合器、制动器装配 6.2.1离合器装配1. 离合器的装配与找正工艺与联轴器的装配找正工艺相似。2. 摩擦片式离合器,在装配前各摩擦面应脱脂。3. 滑销、滑键式离合器,清洗干净后按设备技术要求涂抹适量的润滑剂。4. 湿式多片摩擦离合器,装配后摩擦片应能灵活地沿花键轴移动;过规定扭矩应有打滑现象;在脱开后不应有阻滞和拖动现象。第六章第六章 装配操作技术装配操作技术第二节第二节 离合器、制动器装配离合器、制

41、动器装配6.2.2制动器装配1.盘式制动器1)重点控制制动盘端面跳动;2)同一副制动器的两闸瓦工作平面平行度调整;3)同一副制动器的支架端面与制动盘中心线平面距离调整;4)各制动缸的对称中心“O1”与制动盘轴心“O”在铅垂面内的重合度“”调整。R pBO1O12345aabbBBRp1 . 支 架 ; 2 . 筒 体 ; 3 . 闸 瓦 ; 4 . 制 动 盘 中 心 面 ; 5 . 制 动 盘 制 动 面 ; R p . 制 动 盘 半 径 .第六章第六章 装配操作技术装配操作技术第二节第二节 离合器、制动器装配离合器、制动器装配6.2.2制动器装配2.瓦块式制动器装配1) 同一制动轮的两闸

42、瓦中心应在同一平面内;2)闸座销轴轴线与主轴轴线铅垂面水平距离调整;3)闸座销轴轴线与主轴轴线水平面垂直距离调整;4)闸瓦铆钉的应低于闸皮表面;5)松开闸瓦时,制动器的闸瓦间隙应均匀对称;6)制动时,闸瓦与制动轮接触良好、均。b . 平 移 制 动 器sbbhb1a . 角 移 制 动 器shbbNNNNMMMM第六章第六章 装配操作技术装配操作技术第二节第二节 离合器、制动器装配离合器、制动器装配6.2.2制动器装配3.带式制动器装配1)制动器各连接销轴装配后应转动灵活;2)摩擦内衬与钢带铆接应牢固,不得有松动,铆钉头应埋于内衬内;3)制动带退距“s”应符合设计或规范规定。s外形示意图退距S

43、示意图第六章第六章 装配操作技术装配操作技术第三节第三节 滑动轴承装配滑动轴承装配1. 轴瓦的清洗与检查1) 核对轴承的型号,确认安装方位;2) 清洗轴承;3) 检查轴瓦有无裂纹、砂眼、孔洞等现象;4) 检查轴瓦的油槽、油孔,均应按设计加工完好;5) 轴瓦装配,其瓦背与轴瓦座镗孔接触应符合设备文件技术要求的规定。2. 轴承座固定1) 轴承座定位,先进行轴承座镗孔定心,再将轴瓦装配在轴承座上,按瓦的中心进行精确定心调整。2) 轴承座应牢固地固定,轴承座与机座或基础的接触应紧密。3. 轴瓦的刮研1) 检查轴瓦与瓦座的配合。轴瓦的止口应靠紧瓦座的端面无轴向串动;2) 检查上瓦瓦背与瓦座配合,应无夹帮

44、且贴合良好;3) 检查下瓦瓦背与瓦座配合,应贴合良好且略有微量过盈;4) 上、下瓦合瓦,接触面不应有漏缝;5) 用着色法检查轴颈与轴瓦表面的接触情况。第六章第六章 装配操作技术装配操作技术第三节第三节 滑动轴承装配滑动轴承装配开进油槽模式进油图6.3.3轴瓦开进油槽示意图 第六章第六章 装配操作技术装配操作技术第三节第三节 滑动轴承装配滑动轴承装配4 间隙检查与调整1) 顶间隙检查 润滑油润滑的轴承,应为轴颈直径的0.20%0.3%;润滑脂润滑的轴承,应为轴颈直径的0.3%0.40%;用压铅法检查,压铅用铅丝直径不宜超过顶间隙的3倍。2) 侧间隙单侧间隙为顶间隙的1/2 2/3,塞尺检查塞入深

45、度为1015mm。3) 为减小振动源和防止轴瓦工作时产生角位移,轴瓦应有一定紧力要求。4) 薄壁轴瓦与轴颈的配合间隙及接触状况应由机械加工精度保证,其接触面一般不允许采取人工刮研进行处理计算式: S1b1 - (a1 + a2)/ 2 S2b2 - (a3 + a4)/ 2式中: S1 一端顶间隙,mm ; S2 另一端顶间隙,mm ; b 轴颈上各段铅丝压扁后厚度,mm ; a 轴瓦剖分面上各段铅丝压扁后(或 垫片)的厚度,mm 。第六章第六章 装配操作技术装配操作技术第四节第四节 滚动轴承装配滚动轴承装配1.轴承的清洗与检查1)核对轴承的型号;2)检查轴承的外观;3)检查轴颈椭圆度偏差。4

46、)检查轴承与轴装配过盈量;5检查轴承座镗孔加工偏差;5)检查轴承与轴承座装配配合公差;6)清洗滚动轴承。2.装配要求1)对于剖分式轴承座,剖分面应无间隙。2)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在规定范围内应均匀接触。3)剖分式轴承座轴承镗孔应开邦。4)轴承与轴肩或轴承座档肩应压靠。5)轴承端盖或调整垫圈必须平整,并应均匀紧贴轴承端面(要求留间隙的除外)。6)轴承上标有型号规格的端面朝外。7)选择合适的装配方式。第六章第六章 装配操作技术装配操作技术第四节第四节 滚动轴承装配滚动轴承装配3.装配方法1)压装法 对于过盈量小于H7/K6(或K7/h6)的配合,可采取压装法进行轴承装配。2)温差装配法 采用冷装,最低

47、温度不得低于80 ,操作时注意防止轴承受撞击而破损。 采用油浴或电加热方式,加热温度不得超过 100, 加热时间不得少于15分钟。 3)装配后加油 装配后,应对轴承进行加油。4.轴的窜动间隙调整与检查1)向心轴承,轴的轴向位移以两端端盖来限定时,应留出轴向间隙C,间隙C应根据装配现场工况温度确定。2)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向心推力球轴承、双向推力球轴承、双列和四列圆锥滚子轴承在装配时,均应检查其轴向游隙,并应符合设计或规范规定要求。3)园锥形的向心推力滚子轴承,外圈与内圈之间的间隙在装配后依靠外圈或内圈的轴向移动来控制。4)推力轴承松环内孔比紧环内孔大0.2,装配时应使紧环靠在转动零件的平面上,松

48、环靠在静止零件的平面上。推力轴承的轴向间隙也是靠螺纹来调整的 第六章第六章 装配操作技术装配操作技术第五节第五节 传动皮带、链条传动皮带、链条1.传动皮带装配 调整主动轮、从动轮两轮端面偏移;调整两轴平行度。1)调整两轮端面或两轴平行。2)调整两轮端面或轮宽中央面偏移。3)调整两轮距L,其极限偏差应符合设计规定。4)平皮带安装于皮带轮上时,其接缝方向应按运转方向顺压。5)皮带胶合连接,胶合工艺应根据皮带运行生产工况和皮带材质来确定,其所选用的胶合剂的材质应与皮带材质特性相同。两轮宽中央平面偏移 a两轴平行度夹角图6.5.1-1传动皮带轮找正示意 胶 带 接 缝 方 向革 带 接 缝 方 向皮

49、带 搭 接 接 缝 方 向图6.5.1-2传动皮带接缝方向示意 第六章第六章 装配操作技术装配操作技术第五节第五节 传动皮带、链条传动皮带、链条2.传动链条装配 链条传动装配与三角皮带传动装配类似,调整主动轮、从动轮两轮端面偏移;调整两轴平行度。1)调整两轮端面或两轴平行。2)调整两轮端面偏移。3)调整两轮距L,其极限偏差应符合设计规定。4)调整链条弛垂度f,应符合设计规定。5)安装套筒滚子链的卡簧,其开口应与链条运行方向相反。 套 筒 滚 子 链 条卡 簧 方 向 放 大f卡 簧L套 筒 滚 子 链 条卡 簧 方 向 放 大AA图6.5.2传动链条装配示意 第六章第六章 装配操作技术装配操作

50、技术第六节第六节 齿轮装配齿轮装配1.齿轮装配与检查1) 正确选定装配方法、装配程序,准备装配工具。2) 检查齿轮孔径与轴径的配合情况;3) 检查主动轴与从动轴的距离、平行度和垂直度。4) 在齿轮园周上均匀选择四个相对位置进行齿轮侧间隙和顶间隙测量。5) 齿轮副啮合接触状态检查。6) 齿轮装配,宜从转速最低的一根轴装起,并应完成一对检测一对。7) 装配后应盘车检查,转动应平稳、灵活、无异常声响。CN 1COCNOO1铅 丝COCN 1CN压 铅 后 的 铅 丝图6.6.1-1用压铅检查间隙示意 第六章第六章 装配操作技术装配操作技术第六节第六节 齿轮装配齿轮装配 2.园柱齿轮装配 1)轮壳应与

51、轴肩靠紧,测量径向和端面跳动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 2)齿轮副的中心距及两轴线的不平行度和扭斜度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 3)齿轮传动,齿轮副啮合侧间隙和顶间隙设备技术文件规定。 4)两齿轮啮合接触状态符合规范规定。 3.园锥齿轮装配 1)园锥齿轮副两轮的中心线夹角不得超过规定的偏差,并相交汇于固定点上。 2)机体上齿轮轴孔的中性线应在同一平面内。 3)两齿轮啮合接触斑点应趋于齿侧面的中部并接近齿的小端。第六章第六章 装配操作技术装配操作技术第六节第六节 齿轮装配齿轮装配 4.蜗轮、蜗杆装配 1) 通常应先装配蜗轮。 2) 蜗轮与蜗杆的中心线交角应符合设计或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3) 蜗轮中央面和蜗杆中心线应在一个平面内。 4) 中心距可调整的蜗轮副,中心距的极限偏差应符合规范规定。 5) 传动副的啮合侧间隙,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或的规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