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4 整理与复习_第1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4 整理与复习_第2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4 整理与复习_第3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4 整理与复习_第4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4 整理与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整理与复习u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7页整理与复习,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相关知识的整理与复习。 u 教学提示: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完分数除法这一单元之后安排的,教材通过列表的形式引出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引入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整理与复习。通过本次整理与复习,旨在使学生对倒数、分数除法以及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有一个更加系统的认识,并能运用分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先引导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知识进展回忆,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展,让学生在小组内对所学的分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进展全面的回忆和整理,再通过组与组之间互相交流,使本部分知识系统化。回忆完本单元的知识之后,老师可设计

2、有代表性的综合性的例题,通过例题的讲解,使学生所学知识得以内化,然后再配以适当的练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一步深化,更加结实地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知识。u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掌握倒数的意义、稳固分数除法的有关计算,初步形成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 2.过程与方法:经历知识的条理化和系统化的训练,掌握整理与复习的方法,进步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络,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获得积极的价值体验。u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对有关圆的知识进展系统化的整理。 教学难点: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灵敏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u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

3、课件 学具准备:直尺、练习本等u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谈话:同学们,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的知识我们已经全部学习完了,你还记得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回忆一下本单元学习的知识。板书课题 :分数除法的复习与整理。【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接导入本课复习内容,以提问形式,唤起学生旧知的认识,并提出本节课复习的重点内容。】二探究新知1.知识梳理。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本单元学了哪些知识?提醒学生:可以翻开书看一看,可以和同桌说说 你准备用什么方法对这部分知识进展整理呢?这样把你的想法整理在作业本上,看看哪些同学做得好。学生进展整理。 老师进展巡视,对学生进展指导。发现学生整理的各种情况。按

4、4大板块,倒数的认识,分数除法,问题解决以及探究规律来进展整理。学生整理的形式可以多样。构造式、流程式、树形式、表格式、其他 小组汇报.老师小结:通过同学们的努力,整理得很有条理,能让我们一目了然地看出本单元学了哪些知识,哪些知识很重要。老师整理并板书: 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倒数 倒数的求法。 分数除以整数 整数除以分数分数除法 分数除法 分数除以分数 分数连除与乘除混合运算 问题解决列方程求解 探究规律真分数的排列规律【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展整理,使所学的知识更加条理化,系统化,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为进一步的学习打好坚实的根底。老师收集一些有特点具有代表

5、性的整理单结合搜集的学生作品进展梳理、提升认识在展示交流时,应有意识地选取不同孩子的作业,要有代表性,可以是简单的对知识的罗列,可以是形成性知识的推导,可以是知识之间的网络构造,也可以是对重点知识的重点介绍。展示预习作业不是目的,而应该让孩子在展示中廓清知识的联络和区别,捕捉、领会到整理的方法和策略,更让学生感受、体验到自主整理的快乐和意义。】 2.教学例题 1复习倒数的意义和求法。出示教材第47页第1题。找出以下每个数的倒数。 9 0.5 1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桌互相订正,交流。2复习分数的除法的计算。 老师先请分数除法计算学得比较好的学生在全班介绍这部分知识的要点和要注意的问题。其它学生

6、质疑问难。 老师作小结:通过同学的介绍,我们发现同学们对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掌握得不错。 刚刚我们利用流程图来整理了本单元的知识,你能用表格对分数的除法计算的知识加以详细的整理吗?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整理出分数除法计算的主要内容。 展示交流整理结果。 让学生认真观察后讨论交流。 指名说说各自的看法,以及对不完善之处的修改意见。 总结分数除法计算的主要内容。 然后出示教材第47页第2题。 6 9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集体订正。3复惯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出示教材第47页第3题1小题。 先请学生说说自己搜集到了哪些信息?能提出和解决哪些数学问题?老师可以选择其中一些问题板书出来,请学生共同考

7、虑,提出自己喜欢的解答方法。 例如: 争艳池群有多少个彩池? 浴玉池群有多少个彩池? 黄龙沟一共有多少个彩池? 然后再出示教材第47页3题2,洞庭湖的面积约是2700km2,是青海湖面积的。青海湖的面积约是多少平方千米?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解:设青海湖的面积约是x平方千米。 x=2700 x=3900 让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学生汇报交流后,老师引导总结强化: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要求这个数,用分数的除法或列方程求解。用数量除以对应的分率,就能求出单位“1 出示教材第47页第3题3小题。先让学生说一说是哪一类型的解决问题? 解决这样的问题最关键的是什么?分析找准单位“1 自己已经掌握了什么

8、方法解决这样的问题?可列方程,也可以用算术方法 请学生用自己比较纯熟的方法解决。交流时要讲清自己的解题思路。 【设计意图:通过例题的教学,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从感性认识上升理性认识,同时让学生运用所学分数乘法的有关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相当于对本单元知识的综合运用,进步学生的理论应用才能。】三稳固新知 1.练习十三第3题。 通过此题稳固对除法意义的理解。 2.练习十三第5题。 学生先对照找出两道题之间一样与区别,然后提出自己的分析思路再做。学生可以明确:第1题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解决;第2题和第2题正好相反,根据第2题的数量关系,可以设未知数用方程解答,也可以用除法解答。 解答完之后,

9、老师可以给学生介绍或请有经历的学生介绍什么是裸子植物?以及它存在的意义,提示大家要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的稳固了新知,增强了学生的数学的应用意识,进步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才能。】四达标反响 1.找出下面问题中的单位“1,并写出数量关系。 1乙数是加数的。 2乙数比甲数的少5. 3灰兔的只数比白兔只数的多6只。 2.计算。 1= 5= 21= = 3.五年级同学参加植树活动,共植树400棵,正好是全校植树总数的,全校植树多少棵? 4.1有一块试验田,总面积有16公顷,种植粮食作物的面积占总面积的,种植粮食作物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2一块

10、试验田,种植经济作物的面积是8公顷,占总面积的,这块试验田的总面积有多少公顷? 答案:1. 1甲数 甲数=乙数 2 甲数 甲数5=乙数 3 白兔的只数 白兔只数+6=灰兔的只数。 2. 4 3.400=1000棵 4.116=4公顷 28=20公顷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又一次对所学的知识进展了整理,谁来说说,通过本堂课的梳理,你们又有了那些收获? 学生自由阐述。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对于个别学生还有没弄懂的问题做一个理解,争取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所收获。】六布置作业 1.填空题。 1米的相当于16米的。 2千克比24千克的多5千克。 35吨比 的少3吨。

11、4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米,边长是 米,面积是 平方米。 5 60吨的正好等于 吨的。 2.计算。 3.一批大米,第一天吃了总数的,又相当于第二天吃的。第二天吃了50千克,求这批大米共有多少千克? 4.小兰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正好看了60页。第一天看了多少页? 答案: 1.112 214 3 24 4 5 24 2. 2 3.50=300千克 4.60=72页u 板书设计整理与复习 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倒数 倒数的求法。 分数除以整数 整数除以分数分数除法 分数除法 分数除以分数 分数连除与乘除混合运算 问题解决列方程求解 探究规律真分数的排列规

12、律u 教学反思?分数除法?这一单元内容多而复杂,只用一节课时间进展整理复习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假如只是将每一节的知识重新再现,学得好的学生认为自己都会了不要听,学得不好的学生也没有用心听。该怎样防止枯燥重复,又能表达学生的主体精神呢?数学的复习过程,其实就是学生的认知构造不断重组,并形成良好的认知构造的过程,从而形成一个知识的网络体系。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整理和构建知识网络的才能就显得特别重要。理清知识体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老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帮助、点拨和补充。分数除法和化简比是这部分的重点,我力图通过比照不同的计算,是学生找到它们内在的联络,从而归纳出

13、计算的一般方法。我认为数学教学给学生数学思想和方法,这才是学生一生都受用的。学生经过自己的练习而整理归纳出来的知识,学生理解会更深化,记得特别结实,而且能有效地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学才能复习是对知识的整理、贯穿,练习时不能局限与会找到一个答案就行,要通过练习让学生找到知识间的联络,归纳解题的技巧。这样以后学生在解题时,不是机械性地就题论题,而是要从众多的方法中选择自己最适用的方法,多方面考虑解决问题,从而做到举 一反三、触类旁通。在复习化简比和求比值后,引导学生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从而发现它们是可以互用的,只是最后表现形式不同而已。进步了学生的解题才能。 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可以畅所欲言。复习中我

14、充分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开放思路,充分讨论交流。展示时只要学生有一点进步都加以鼓励,因为每一位学生得到老师的肯定或鼓励都特有成就感,以后做什么练习都会乐此不彼地去完成。学生发言越来越大胆,奇思妙想不断涌现。这一节课我由于设计问题偏多,学生交流时浪费了一定时间,达标测评由于时间不够没做,对学案要进一步的整理,合理安排问题,进一步进步课堂效率。u 教学资料包 数学资源 1.计算。 = = = 1= 5= 21= = = 2.填空。1把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4段,求每段铁丝长多少米? 列式是 ,是求米的 是多少。 2 3吨 千克 25分钟 小时 412米的是 米 ; 的是36。 5在里填上“、“或“

15、。 3 1 6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米,边长是 米,面积是 平方米。 760吨的正好等于 吨的。 8修一条路,每天修全长的, 天可以修完。 3.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所有自然数0除外的倒数都小于1。 2两个分数相除,商一定大于被除数。 315=15。 44分米的和5分米的相等。 5“白粉笔盒数的等于红粉笔的盒数,这里是把红粉笔的盒数看作单位“1。 4.脱式计算。5.五年级同学参加植树活动,共植树400棵,正好是全校植树总数的,全校植树多少棵? 6.有一块试验田,其中粮食作物有4公顷,占总面积的,经济作物占总面积的,经济作物有多少公顷? 答案: 1. 4 2.14 2 3500 49 78 5

16、= 6 724 810 3.1 234 54. 2 5.400=1000棵 6.4=公顷 资料链接裸子植物裸子植物是原始的种子植物,其发生开展历史悠久。最初的裸子植物出如今古生代,在中生代至新生代它们是遍布各大陆的主要植物。现代生存的裸子植物有不少种类出现于第三纪,后又经过冰川时期而保存下来,并繁衍至今的。裸子植物是地球上最早用种子进展有性繁殖的,在此之前出现的藻类和蕨类那么都是以孢子进展有性生殖的。裸子植物的优越性主要表如今用种子繁殖上。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才能开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

17、老师们又为进步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进步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进步学生语文程度的重要前提和根底。裸子植物的孢子体兴隆,占绝对优势。多数种类为常绿乔木,有长枝和短枝之分;维管系统兴隆,网状中柱,无限外韧维管束,有形成层和次生构造。除买麻藤纲植物以外,木质部中只有管胞而无导管和纤维。 韧皮部中有筛胞而无筛管和伴胞。叶针形、条形、披针形、鳞形,极少数呈带状;叶外表有较厚的角质层,气孔呈带状分布。配子体退化,寄生在孢子体上,不能独立生活。成熟的雄配子体花粉粒具有4个细胞,包括1个生殖细胞、1个管细胞和2个退化的原叶细胞。多数种类仍有颈卵器构造,但简化成含1个卵

18、的24个细胞。裸子植物的胚珠和种子裸露。裸子植物的雌、雄性生殖构造大、小孢子叶分别聚生成单性的大、小孢子叶球,同株或异株;大孢子叶平展,腹面着生裸露的倒生胚珠,形成裸露的种子。种子的出现使胚受到保护以及保障供给胚发育和新的孢子体生长初期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使植物度过不利环境和适应新的环境。小孢子叶背部丛生小孢子囊,孢子囊中的小孢子或花粉粒单沟型、有气囊,可发育成雄配子体,产生花粉管,将精子送到卵,摆脱了水对受精作用的限制,更适应陆地生活。少数种类如苏铁属Cycas和银杏Ginkgo biloba,仍有多数鞭毛可游动。由此可以说明,裸子植物是一群介于蕨类植物与被子植物之间的维管植物。花粉成熟后,借风力传播到胚珠的珠孔处,并萌发产生花粉管,花粉管中的生殖细胞分裂成2个精子,其中1个精子与成熟的卵受精,受精卵发育成具有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的胚。原雌配子体的一部分那么发育成胚乳,单层珠被发育成种皮,形成成熟的种子。进化历程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颖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稳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