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学案 总复习 西师版_第1页
五年级下册数学学案 总复习 西师版_第2页
五年级下册数学学案 总复习 西师版_第3页
五年级下册数学学案 总复习 西师版_第4页
五年级下册数学学案 总复习 西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西师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第七单元 总复习(一)复习内容:复习因数与倍数。(教材103页第1、2题,练习二十八第1题)课 型:复习课。复习目标:1归纳整理“倍数和因数”单元内的所有知识,理解并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认知结构。 2经历数学知识的整理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概括、判断等逻辑思维能力。 3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渗透事物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辩证思想。 复习重点:熟记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的概念。复习难点:知道2、5、3倍数的特征,能比较熟练地求出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第一版块 自主复习导学&qu

2、ot;自主整理自主复习“倍数与因数”这一单元内容,完成下列知识网络图。"自主检测13×6=18,(  )和(  )是18的因数;18是(  )的倍数,也是(  )的倍数。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  ),最大因数是(  ),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     )。 2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几?有最大倍数吗?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吗?   3什么叫做质数、合数?  4什么叫做奇数?什么叫做偶数?   

3、52、5、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6举例说明什么是公因数,最大公因数?什么是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第二版块 课堂复习导学"合作交流1分组交流检查自主复习导学情况;2组长收集各组检查情况,记录学生的错误点、困难点;3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收集错误点、困难点,优秀的学生作品,以备展示。"展示点拨1教师组织学生展示,并点拨。2要点提示:(1)因数与倍数的意义及关系。(2)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3)2、3、5倍数的特征。(4)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意义。(5)分解质因数的方法。(6)公因数、公倍数。 引导学生回忆什么是公因数,公倍数。 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

4、法。 "分层训练(一)单元达标 1找一找、填一填,并说一说你的理由。  45 24 25 60 90 38 21  偶数有(                   ),奇数有(            ), 2的倍数有(   

5、;             ), 3的倍数有(                  ) ,5的倍数有(           ), 2和3的公倍数有( &

6、#160;        ),3和5的公倍数有(            ) 2、3和5的公倍数有(              ) 2下面的数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并说一说你是怎样判断的?把合数写成几个质数连乘的形式。  

7、;      22    31    57      65     78     83 3(1)求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6和18    11和13    8和36(2)求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3和7 2和6 4和

8、104填空。(1)136的因数有(                    ),最小的因数是(   ),最大的因数是(    )。 (2)一个数既是48的因数,又是8的倍数,同时还是3的倍数,这个数是(   )或(   )。 (3)在每个方框里填上一个数字,使所组成的数是

9、符合指定的条件的数。 都是3的最大的倍数: 同时含有因数2、3、5的最小的数: (4)在非零自然数1、2、3、4、5中,最小的奇数是(   ),最小的偶数是(    ),最小的质数是(   ),最小的合数是(     ),(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5判断  (1)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10、0;            (   )  (2)两个不同质数的公因数只有1。            (   )  (3)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它的倍数小。       (   )  (

11、4)两个数的乘积一定是它们的公倍数。    (   ) (二)拓展延伸1五年级学生做操,每16人排一行或者20人排一行,都能排成整行。这个年级至少有多少人?   2手机号码破译。我的手机号码:ABCDEFGHIJK。其中A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B是5的最小倍数;C是8的最大因数;E是最小的奇数的3倍;F是最大的一位数;G既是6的倍数,又是6的因数;H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J比最小的质数大4;K是9的因数中的质数。"总结提炼: (1)因数与倍数的意义及关系: (2)找一个数的因数

12、、倍数的方法: (3)2、3、5倍数的特征: (4)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意义: (5)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6)公因数、公倍数: 引导学生回忆什么是公因数,公倍数: 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第七单元 总复习(二)复习内容:教材103、104页第35题,练习二十八第27题。建议第1课时复习分数的意义;第2课时复习分数加减法。课 型:复习课。复习目标:1掌握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能准确地判断真分数与假分数。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会通分,会约分,能较好地进行分数的加减法计算。2学习掌握整理的方法,能用所学的分数知识解决问题。 3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评价与反思自己的学习

13、情况,感受分数的意义和价值,进一步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复习重点:掌握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建立分数相关知识网络体系复习难点:掌握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建立分数相关知识网络体系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第一版块 自主复习导学"自主整理 自主复习“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加减法”完成下列知识网络图。"自主检测1在直线上方的括号里填适当的分数,在直线下方的括号里填适当的小数。说说怎样把分数化成小数。(P103第3题)2计算下面各题,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P103第4题)+ + - 1- -+- 1-+ - +3把下面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P106第3题) 0

14、.51 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P106第2题)5个 是( ) 里面有( ) 5你能从中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解决。(P104第5题)第二版块 课堂复习导学"合作交流1分组交流检查自主复习导学情况;2组长收集各组检查情况,记录学生的错误点、困难点;3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收集错误点、困难点,优秀的学生作品,以备展示。"展示点拨1教师组织学生展示,并点拨。2要点提示:(1)什么是分数、什么是分数单位?(2)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3)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4)什么是约分、通分?如何进行通分约分?(5)举例说明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6)解决关于分数的实际问题?"

15、;分层训练(一)单元达标1填空(1)4个 是( ),16个 是( )。(2)1里面有( ) ,5里面有( )个 。 (3)的分数单位是( ),再加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P106第4题) 25秒=( )分 8时=( )日 6cm=( )dm 25dm2=( )m2 125g=( )kg 800cm3=( )dm3 370mL=( )L 400mL=( )dm3(5)分母是5的真分数有( );分数单位 为的最简真分数有( );分子是8的假分数有( );把5写成分母是8的假分数是( )。 (6)=( )÷8=15÷( )= 2判断

16、。(1)假分数一定比1大。( )(2)1m的和4m的一样长。( )。(3)把5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8份,每份长 米,每份占 。( )(4)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5)最简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没有公因数。( )(6)把单位“1”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1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 ) 3.(1)约分。 (2)通分。 和 和 和 (3)把分数化成小数或整数(除不尽的保留两位小数) (4)把小数化成分数。0.5 0.26 0.85 2.15 3.75 (5)比较每组的大小。 ( ) ;( ) ; 0.75( ) ; ( )0.8。填空。(1)表示9个( &

17、#160;  )加上1个(     ),和是10个(    ),就是(   )。 (2)把、和0.9从小到大排列:(             )。 (3)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    )才能相加。 (4)24分钟 小时    

18、 80克千克 (5)米比( )米短米  比米长米的是(   )。 (6)分数单位是的最简真分数有(      )个,它们的和是(       )。 (7)分母是12的最简真分数有( ),他们的和是( )。(8)一根铁丝长4米,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 )米,每份是( )。(9)里有( )个,再加上( )个是最小的合数。(10)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 ),化成( ),再

19、加减。(11)一批化肥,第一天运走它的,第二天运走它的,还剩这批化肥的( )没有运。5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 8-6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里。(1)分子与分母都是合数的分数,(    )最简分数。 A、一定是      B、不一定是     C、一定不是 (2)一个最简真分数,分子与分母的和是12,这样的分数有(    )个 A、1 &#

20、160;       B、2       C、3(3)从1里面每一次减去 ,减去( )次等于0。 A、6次       B、3次     C、9次 7列式计算。(1)从里面减去和的和,差是多少?(2)与的和加上与的差,和是多少?8问题解决。(1)一块菜地的种黄瓜,其余的种白菜,白菜地占这块地的几分之

21、几?白菜地比黄瓜地多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2)有红黄绿三根丝带,红丝带长m,黄丝带长m,比绿丝带短m,三根丝带共长多少米?(3)有一块布料,做上衣用去米,做裤子用去米,还剩米,这些布料一共用去多少米?(4)某工程队修一条路,第一周修了千米,第二周修了千米,第三周修的比前两周的总和少千米,第三周修了多少?(5)课堂上学生做实验用小时,老师讲解用小时,其余的时间学生独立做作业。已知每堂课是小时,学生做作业用了多少时间?(6)两台拖拉机同时耕一块地,大拖拉机耕了这块地的,小拖拉机耕了这块地的。大拖拉机比小拖拉机多耕这块地的几分之几?还剩这块地的几分之几没有耕?(P1

22、06第7题)(二)拓展延伸1-= -= -= -= -= -= 所以+ +=1-= -= -= -= -= -= 所以1-= "总结提炼(1)什么是分数、什么是分数单位?(2)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3)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4)什么是约分、通分?如何进行通分约分?(5)举例说明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6)解决关于分数的实际问题? 第七单元 总复习(三)复习内容: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材104页第6、7题,练习二十八第8、9题)课 型:复习课。复习目标:1进一步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体(容)积及其计量单位的意义;进一步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能

23、合理、真确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在复习的过程中提高归纳整理能力,感悟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发张空间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在整理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积累空间和图形领域的学习经验;通过合作学习。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复习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梳理知识,沟通长方体、正方体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灵活利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选择恰当的形式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复习难点:灵活利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第一版块 自主复习导学"自主整理 自主复习教材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的知识,完成下列知识网络图。"

24、;自主检测 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 )个面,( )条棱,( )个顶点。 2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 )形,12条棱都( )。 3长方体的表面积=( ),正方体的表面积=( )。4长方体的体积=( )=( );正方体的体积=( )=( )。5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8分米,它的棱长总和是( )分米,表面积是( )平方分米,体积是( )立方分米。6一个长方体,长8厘米,宽6厘米,高2厘米,它的棱长总和是( )分米,表面积是( )平方分米,体积是( )立方分米。7一根铁丝长48厘米,把它折成一个长方体模型,长6厘米,宽4厘米,高( )厘米,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8把30升盐水装入容积是

25、250毫升瓶里,能装( )瓶。97m3=( )dm3=( )cm3 0.045 m3=( )dm3 24000dm3=( ) m3 8800cm3=( ) dm3 1.8 L=( )mL 200mL =( )cm3 1.08m3=( )m3( )dm3 5800mL( )L( )ml10一个火柴盒的体积大约是10( ),一台录音机的体积大约是12( ),一块橡皮泥的体积大约是2( ),一个冰箱的容积大约是20( )。第二版块 课堂复习导学"合作交流1分组交流检查自主复习导学情况;2组长收集各组检查情况,记录学生的错误点、困难点;3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收集错误点、困难点,优秀的学生作

26、品,以备展示。"展示点拨1教师组织学生展示,并点拨。2要点提示:(1)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2)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公式。(3)体积单位的复习。"分层训练(一)单元达标1. 填表。(P107第8题)图形条件表面积体积长方体长2.2cm,宽1.5cm,高4cm长23m,宽8m,高比宽短2m正方体棱长6dm 2做水箱。(教材P104第7题)呈现问题情景:用白铁皮做一个长2m,宽0.8m,高0.5m的无盖长方体水箱。估计在制作过程中要耗损1m2白铁皮,只做这个水箱大约需要多扫白铁皮?这个水箱最多能装多少立方米的水? 3. 求体积(教材P107第9题)呈现问题情境:一根长方体

27、钢材,横截面的面积是1.8dm2,这根钢材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4一个长方体汽油箱从里面量,长50厘米,宽40厘米,高30厘米。 (1)这个油箱最多能装多少升汽油? (2)每加一升汽油可以行使10千米,那么这辆汽车最多可以行使多少千米?5一间房间长7米、宽3.6米,高3米,门窗的面积是9平方米。现在要在这个房间的四壁和顶部粉刷磁粉,如果每平方米要磁粉4千克,那么共需磁粉多少千克?6一个棱长是12厘米的正方体,把它平均分成两个长方体后,每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分别是多少? 7一个正方体方刚的棱长是5分米,把它熔铸成底面边长是2分米的钢条,这更钢条长多少分米?(二)拓展延伸共30个棱长1cm的小正方

28、体,想一想完成下面的问题:(1)怎样才能将它拼成一个最大的正方体?还剩几个小正方体?(2)从角上拿走一个,它的体积和表面是怎样变化的?(3)从棱中央拿走一个,它的体积和表面是怎样变化的?(4)从面中央拿走一个,它的体积和表面是怎样变化的?"总结提炼1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征?2如何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3如何解决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实际问题?第七单元 总复习(四)复习内容:复习方程。(教材104、105页第810题,练习二十八第1015题)课 型:复习课。复习目标:1掌握方程的意义,理解方程与等式的关系,并能准确地判断等式与方程。进一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

29、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2能根据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3意识到检验的重要性,养成自觉检验的好习惯。复习重点:解简易方程和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复习难点:解简易方程和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第一版块 自主复习导学"自主整理自主复习教材方程这一单元的知识,完成下列知识网络图:"自主检测1填空。 (1)一天早晨的温度是a,中午比早晨高7,中午的温度是( )。 (2)小李每分打n个字,小王每分比小李少打4个字。n-4表示( ); 8(n-4)表示( )。(3)如果用a表示三角形的底,用h表示三角形的高,那么三角形的面积s=( )。 (4)如果=+3

30、,那么+3=( ),-3=( )。 2解方程,说一说你是怎样解的,应注意什么?(教材P104第9题) 10+x=25 3x-24=3 5x÷6=156y=8 3x+2x=30 2x-x=4 3国内长途通话费。(教材P105第10题) 下面是小华家某月的话费单:我只知道长途电话每分钟0.8元。本月我们打长途电话的时间是多少? 第二版块 课堂复习导学"合作交流1分组交流检查自主复习导学情况;2组长收集各组检查情况,记录学生的错误点、困难点;3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收集错误点、困难点,优秀的学生作品,以备展示。"展示点拨1教师组织学生展示,并点拨。2要点提示:(1)用字

31、母表示数;(2)等式的意义及性质;(3)方程的意义及解方程;(4)列方程解决问题(重点是复习找等量关系的方法)。"分层训练(一)单元达标 1填空。(教材P107第10题)(1)小芳骑自行车每时骑xkm,小园骑自行车的速度是小芳的1.5倍。1.5x表示( ),2x表示( ),x+1.5x表示( )。(2)红色笔记本每本a元,蓝色笔记本每本比红色笔记本贵3.5元,6(a+3.5)表示( )。2连线。(教材P107第11题)3解方程。(教材P107第12题)4x+17=43 20+6x=35 5x-47=34小红买了3袋奶糖和2袋饼干,一共重2200kg。已知每袋饼干重500g,每袋奶糖重

32、多少克?5在一个长13m,宽8m的长方体鱼池里共有312m3的水。这个鱼池的水有多深? 6.“嫦娥一号”卫星飞行的远月点距月球8600km,比近月点距月球的42倍还多200km。“嫦娥一号”卫星飞行的近月点距月球多少千米?7李师傅买来72米布,正好做20件大人衣服和16件儿童衣服。每件大人衣服用2.4米,每件儿童衣服用布多少米? (二)拓展延伸 客、货两车以每时xkm的速度之和从东西两站同时对开,3时后相遇。相遇后两车各自继续向前行驶,2.5时后客车到达西站,这时货车离东站还有80km。客、货两车每时的速度之和是多少?"总结提炼1用字母可以表示什么?2我们根据什么来解方程?如何解方程

33、?3我们如何找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第七单元 总复习(五)复习内容:统计。(教材105页第11题,练习二十八的16、17题)课 型:复习课。复习目标:1通过对统计知识的整理与复习,加深对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应用的理解,建构一个系统的,全面的统计知识体系。 2以统计图知识为主线,让学生读图、作图、用图,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3在数学活动中培养数学兴趣,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统计观念。复习重点:通过对统计知识的整理与复习,加深对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应用的理解,建构一个系统的,全面的统计知识体系。复习难点:结合实例,绘制折线统计

34、图,能读懂折线统计图所反映的数据信息及其变化趋势,并对图中所反映的现象做出简单的分析、判断与预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第一版块 自主复习导学"自主整理自主复习折线统计图这一单元的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1. 折线统计图有哪些部分组成:标题、( )、( )、单位。2. 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3. 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作用? 4. 如何画折线统计?"自主检测根据下面的数据制作折线统计图。 ××小学在校学生人数统计表××小学在校学生人数统计图(1)画统计图时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怎么画?(2)具体的数据在纵轴上找不到对应点怎么办?(3)如何通过折

35、线统计图看出数量的变化趋势?(4)你能根据这题整理出相关的知识点吗?第二版块 课堂复习导学"合作交流1分组交流检查自主复习导学情况;2组长收集各组检查情况,记录学生的错误点、困难点;3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收集错误点、困难点,优秀的学生作品,以备展示。"展示点拨1教师组织学生展示,并点拨。2要点提示:(1)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2)如何绘制折线统计图?(3)读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方法?"分层训练(一)单元达标1. 看图完成下题。某旅游景点410月份旅游人数统计图(1)( )月的旅游人数最多。(2)( )月的旅游人数最少。(3)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2填空。(1)(

36、)统计图表示数量的多少;( )统计图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2)反映某城市一天气温的变化情况,最好用( )统计图,反映某校六年级各班的人数,最好用( )统计图。3下面是某小学一到六年级喜欢玩电脑游戏的学生人数统计表。根据统计表回绘制线折线统计图。回答下面问题:( )年级喜欢玩电脑游戏的人最多,( )年级喜欢玩电脑游戏的人最少,相差( )人;四年级喜欢玩电脑游戏的学生有( )人。(二)拓展延伸1看图回答问题。(1)你知道哪个城市的降雨量最多吗?(2)两个城市分别在那个月降雨量最多?那个月降雨量最少?(完成方式:鼓励学生看懂统计图,并从中尽可能多地发现信息;学生独立思考,小组间交流;班内展示。

37、)2. 独立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红光小学对20192019年入学的部分学生营养情况进行了评价,情况如下表:你能根据表中数据制成复式折线统计图吗?"总结提炼(1)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2)如何绘制折线统计图?(3)读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方法:运用横向、纵向、综合、对比等不同的观察的方法可以读懂复式折线统计图,并从中获取更多的信息。义务教育五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检测数 学 试 卷(时限:90分钟 总分:100分)题 号一二三四五总分总分人得 分得 分评 卷 人一、认真填空(每空1分,共25分,其中第5题2分)1270 dm2=( ) m2 7 m3 90 dm2=( ) m30.52L=( )

38、 mL 48分=( )时2把9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7份,每份长( )米,每份占绳子长度的。3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单位,再添上( )个这样的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4=9÷( )= = =( )(填小数)5将分数3.28,3.34,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6一个正方体,其中一个面的面积是25cm2,它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7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54平方分米,它的体积是( )。8右图中,ABCD是一个平行四边形。 (1)图中三角形CDE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2)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是( )平方厘米。(3)四边形ABED的面积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是

39、( )平方厘米。9要使式子42÷(x -6)有意义,这里的x不能等于( );要使这个式子的值是6, x的值是( )。10有一长方体的玻璃鱼缸,长是8分米,宽是5分米。放入一块不规则的石头后水深3.7分米,捞出这块石头后,水面下降0.3分米。这块石头的体积是( )。11把棱长6厘米的正方体铁块,熔铸成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高是( )厘米。12一个无盖的正方体盒子的底面积是16 dm2,做成这个盒子要用( )dm2的铁皮;如果用这个盒子装满水,水的体积是( )dm3。得 分评 卷 人二、仔细判断(正确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5分)13所有的分数

40、都比1小。( )144x=3是等式,也是方程。( )15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16长方体的表面中不可能有正方形。( )17的分母中含有质因数3,所以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得 分评 卷 人3、 准确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1分,共5分)18分母是10的所有最简真分数的和是( )A4B20C2D119下列各数中,最接近 的数是( )A BC0.667D20表示12比3个x少8的式子是( )A12-3x8 B3x128 C83x12 D3x1221气象小组要了解一天气温的变化情况,选用( )表示比较合适。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 D统计表

41、22把一根长60厘米的长方体木料平均锯成3段后,表面积增加了60平方厘米,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平方厘米。A3600 B1800C900 D600得 分评 卷 人四、细心计算(共37分)23直接写出得数。(4分) 3 24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12分) + + + - - - + -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2- - -(+ ) - ( -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