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上第二章声现象总结_第1页
8上第二章声现象总结_第2页
8上第二章声现象总结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声现象基础知识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3发生物体的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疑点:1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 产生声音。2 “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不同于“振动停止,发生也消失” < 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但是原来所发出的声音还会存在并继续向 外传播。二:声音的传播重点定义:1声的传播需要介质;介质有:固体,气体,液体;真空不能传声。2声以波的形式传播,这种波叫声波声音的。三:声速和回声重点定义: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1声音在单位时间内传播的距离叫做声速2声速与

2、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在气 体中传播最慢3声速与节制的温度有关。一般在气体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快4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后被反射回来,人们能够与原生区分 开,这样反射回来的声波就是回声。重点:声音在15C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拓展:1分辨原声与回声的条件:回升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Ols以上;声源距离障碍物至 少有 17m远2回声的作用:加强原声;回声定位;回声测距。3 回声测距离:2s=vt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一:怎样听到声音重点定义:在声音传递给大脑的整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人都会失 去听觉。但是如果只是传导障碍,而又能够想办法通过其它

3、途径将震 动传递给听觉神经,人也能够感知声音要点:1人耳的构造: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听小骨)内耳(半规管,前庭,耳蜗)2听到声音的途径:物体振动f介质f鼓膜或头骨f听觉神经f产生 听觉难点:如果传导声音的鼓膜和听小骨发生损伤,就会使听力下降,叫 做 传导性耳聋,但还可以通过其它途径将振动传给听觉神经,人可 以 继续听到声音;如果耳蜗,听觉中枢或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受到损害, 听力会降低,甚至是丧失,叫做神经性耳聋,一般不可治愈。听到声音的条件:听觉系统正常;物体的振动频率达到人耳的听觉范围;声音有 足够的响度;有传播的介质二:骨传导和双耳效应重点定义: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穿到听觉神经

4、,引起听觉。科学 中把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重点:双耳效应产生的条件:对同一个声音,两只耳朵感受到的强度大小不同;对同一个声 音,两只耳朵感受到的时间先后不同;对同一个声音,两只耳朵杆 受到的振动步调也不同第三节:声音的特性一:音调重点定义: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1物体振动的快,发出的音调就高;振动的慢,发出的音调就低2每秒内物体振动的次数一频率来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决定声 音的音调。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3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为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为次声波 二: 响度:声音的强弱(大小);重点定义:2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物体

5、的振幅越大,产 生声 音的响度越大。重点:1响度与声源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与人到声源的 距离有关,距离越大,响度越小。2音调和响度是根本不同的两个特性,毫无关系。三:音色重点定义:1频率的咼低决;E声昔的首调,振幅的大小决泄声昔的响度。2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岀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要点: 音色是指声昔的品质,即昔质。拓展:人的音色会随年龄的增长,以及饮食,健康的因素而变化。锻 炼可以保持优美的音色。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一:噪声的来源 重点定义:1从物理角度来说,噪声是发声体作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 保角度来说,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 们要

6、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2噪声的波形无规律且杂乱。难点:乐音和噪声的根本区别在于:乐音是由发声体规则振动产生 的,波形是规则的;噪声是由发声体不规则振动产生的,波形杂乱无 早。二:噪声的等级的划分重点定义:1分贝(符号是dB )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人的听觉是20HZ20000HZ。OdB:人刚能听到最微弱的声音。3040dB: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 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 超过90dB o三:控制噪声重点定义:控制噪声的三个方面: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的传 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要点:消声(从声源出);吸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隔声(在 人 耳处减弱)第五节:声的利用一:声与信息要点:声音可以传递信息1回声定位2声纳测距,探测鱼群疑点:声的概念比较广,包括超声,次声等;声音则指人而能够 感受 到的声难点:用超声波可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