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厌氧反应器调试_第1页
IC厌氧反应器调试_第2页
IC厌氧反应器调试_第3页
IC厌氧反应器调试_第4页
IC厌氧反应器调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IC 厌氧反应器调试总结此次调试的污水处理工艺采用厌氧好氧组合方式处理来去除污水中COD 、SS 以及N 、P 等富营养化物质,经过半年的调试运行,工艺已经日趋成熟,出水质量均符合国家排放标准。工艺的稳定运行离不开重要参数的严格控制,下面就IC 厌氧工艺阶段的主要控制参数进行简要分析说明厌氧工艺处理设备主要是IC 厌氧反应器,其主要的控制参数有以下内容:PH 值:反应器进水PH 值要求控制在6.58.0之间,过低或过高的PH 值都会对工艺造成巨大的影响,其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厌氧菌(主要是产甲烷菌)的方面,包括:影响菌体及酶系统的生理功能和活性影响环境的氧化还原电位影响基质的活性。产甲烷菌的这些性

2、质功能遭到破坏后,处理COD 的活性就会大大的降低。温度:反应器进水温度要求控制在35.537.5之间,因为产甲烷菌大多数都属于中温菌,在这个范围内,其处理效率是很高的。温度高于40时,处理效率会急剧下降;最好也不要低于35,温度过低,处理效率也会下降很多。预酸化度:废水进入厌氧反应器之前要保持足够的预酸化度,一般在30%50%之间,最好是在40%左右。预酸化度高的情况下,VFA 高,进水PH 值会降低,为调解PH 值,会增高污水处理的运行费用,同时还会影响污泥的颗粒化。有毒物质:对厌氧颗粒污泥有抑制性作用的有毒物质主要是H2S 和亚硫酸盐。H2S 的允许浓度为小于150/L,否则可能会使大部

3、分产甲烷菌降低50%的活性;亚硫酸盐的允许浓度是小于150ppm ,否则将会导致一半的产甲烷菌失去活性,所以一定要严格控制这两样有毒物质的含量,对其进行定期的检测。容积负荷率:厌氧反应器具有很高的容积负荷率,操作手册上为1624COD /m3/d,而一些学者认为其容积负荷率还可以更高可达3040COD /m3/d,但是这个数值的短期内变化幅度最好不要过大,就是说要让厌氧菌有一定的适应时间,逐步增加或降低负荷。如果条件可以,尽量使其负荷率在一个范围之间,趋于稳定的状态。上升流速:IC 反应器的上升流速一般在410m/h, 当污水的进水COD 值浓度较低时,需要提高流量来增加COD 的负荷率,较高

4、的上升流速会有助于颗粒污泥与有机物之间的传质过程,避免了混合不均匀对设备的影响。污泥菌种的成分:厌氧污泥中具有处理污染物能力的就是细菌等有机物质,菌群的组成及菌种的成分决定了其颗粒强度、产甲烷活性及对污水的适应能力。一般来说,污泥中有机物的成分占70%左右,污泥外部菌种主要为丝菌,污泥内部主要为杆菌、球菌等。除了以上这些因素外,IC 反应器的运行控制条件还有很多,如进水COD 浓度,污泥颗粒化程度等等,工艺正常运行,每个工艺条件都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各个条件之间是环环相扣的的关系,一个参数出了问题,所有的问题就都会显现出来。为了避免问题的出现,就应该及时监测、化验、分析,发现异常现象,立即采取措

5、施进行处理,防止更多问题的出现。 污水经过厌氧反应器处理后,会进入好氧段进行氧化处理。好氧段分为两个部分, 即兼氧池和曝气池,兼氧池作为厌氧段与好氧段过度过成,主要用于处理N 、P 等富营养化物质,根据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去处富营养化物质;曝气池是利用好氧菌去处余下的有机物质,利用氧化作用把有机物转化为自身组成物质和二氧化碳。好氧阶段污泥净化过成一般包括絮凝吸附、生物代谢、泥水分离等几个部分,其主要控制参数有如下几个方面:营养物质污水中各种营养物质的量及比例营养卫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影响好氧阶段的处理效果。主要的营养物质包括:C 、N 、P 、Ca 、H 、Mg 等,次要营养物之包括:Zn 、N

6、a 、Cl 、Cu 等,一般来说,废水中所含有的营养物质均能达到细菌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的要求,满足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溶解氧溶解氧是影响好氧处理运行系统重要的影响因素。溶解氧不足时,氧在水与微生物之间的传递速率会下降,会使好氧微生物活性受到影响,新陈代谢能力减弱,从而使有机物氧化过程不能彻底进行,出水有机物浓度变高,处理效果降低,同时其浓度降低时,厌氧微生物会大量繁殖,好氧微生物受到抑制会大量死亡。浓度过高也不可以,一般来说容易出现污泥膨胀现象。一般来说溶解氧浓度应该不低于2.0。温度温度对好氧阶段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温度的改变,参与净化的生物种属于活性以及生化反应的速率都会随之变化。温度通过两

7、种方式来影响生化反应:一方面是影响酶的反应速率,另一方面是影响基质向细菌的扩散速率。好氧处理中大多数作用菌属于中温菌,而浓度在2035范围内生长良好。在这个范围内,其处理有机物的活性随温度提高而增高,直至温度上升至使其酶的活性消失为止。污泥微生物浓度MLVSS好氧阶段污泥浓度MLSS 设计为5g/L,一般来说MLVSS/ MLSS 值为0.75左右,也就是说微生物浓度MLVSS 应该为3.75g/L左右,污泥中微生物浓度的高低会影响污泥的絮凝性和沉降性。我公司污水站现在的污泥浓度基本在要求之内,但是微生物浓度还有些低,MLVSS/ MLSS 比值在0.5左右,也就是说污泥结构组成不好,所以会经

8、常出现死泥,漂泥等现象。 污泥有机负荷N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污水站一般采用的都是低负荷处理(0.3KgBOD5/KgTSS.d,高负荷处理会增加污水的处理费用,不如厌氧处理经济,效果也不是很好,影响出水水质。由于公司现在还不能进行BOD 分析化验,暂时污泥COD 负荷和容积COD 负荷来监测耗氧阶段的运行。微生物停留时间MCRT微生物停留时间MCRT 即泥龄,为池内的污泥量与每日排放污泥量的比值。微生物的停留时间一般维持在58d为宜,污泥量少,会使负荷变大,进而减少对废水中有机物处理的量,污泥龄过高,污泥老化严重,会影响后续设施的处理难度,使沉淀池的内的沉降困难,出水水质变差。水力负荷水力负

9、荷是一个不易控制的因素,它取决厌氧阶段的来水量,厌氧阶段正常运行时,水力负荷比较高,当厌氧阶段出现问题后,水力负荷又会迅速下降。水力负荷的影响表现在污水在好氧池内的停留时间及二沉池的沉降效果,如何使污水的流量趋于一个稳定值是以后应该考虑的问题。污泥容积指数SVI污泥容积指数是对污泥沉降性能和污泥絮凝性能等指标的评价。作为污泥沉降性能和污泥絮凝性能的硬性评价,其值可以由污泥30分钟沉降比/污泥浓度来计算。其范围一般在50150之间,SVI 小于50,表明污泥活性低,SVI 大于150,表明污泥有可能发生膨胀。厌氧颗粒污泥分为淀粉、淀粉糖、柠檬酸、酒精、造纸等行业高浓度污水处理系统中的高负荷厌氧反

10、应器(EGSB 、IC )生产出的新鲜颗粒污泥。厌氧反应器的容积负荷、上升流速和去除率均分别高于20kgCOD/m3d 、5m/h和 90%。厌氧颗粒污泥体型规则呈球形,VSS/TSS0.7,沉降速度50-150m/h,粒径0.5-2mm ,颗粒度大于90%,最大比产甲烷速率400mlCH4/gVSSd 。作为接种污泥可用于淀粉、淀粉糖、柠檬酸、酒精、啤酒、造纸、蛋白、食品、味精等行业的污水处理系统中高负荷厌氧反应器(IC 、EGSB 、UASB 等)的启动运行。2.4 碱度一般认为,进水水质中碱度通常应在1000mg/L(以CaCO3计)左右,而对于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废水,进水碱度:COD

11、>1:3是必要的。有学者研究表明,在颗粒污泥培养初期,控制出水碱度在1000mg/L(以CaCO3计)以上能成功培养出颗粒污泥。在颗粒污泥成熟后,对进水的碱度要求并不高2.这对降低处理成本具有积极意义。2.5 微量元素及惰性颗粒微量元素对微生物良好的生长也有重要作用。其中Fe ,Co ,Ni ,Zn 等对提高污泥活性,促进颗粒污泥形成是有益的。此外,惰性颗粒作为菌体附着的核,对颗粒化起着积极的作用。另外,有研究表明,投加活性炭可大大缩短污泥颗粒化的时间;在投加活性炭后颗粒污泥的粒径大,并使反应器运行更加稳定3. (考试大环境影响评价师)2.6 SO42-关于SO42-对颗粒污泥的形成目前

12、尚在讨论中。据Sam-Soon 的胞外多聚物假说,局部氢的高分压是诱导微生物产生胞外多聚物从而与细菌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带电基团的静电吸引及物理接触等架桥作用,构成一种包含多种组分的生物絮体,从而形成颗粒污泥的必要条件,而有硫酸盐存在时,由于硫酸盐还原菌对氢的快速利用,使反应器无法建立高的氢分压,从而不利于形成颗粒污泥5.但有些国内外外学者发现处理含高硫酸盐废水时,会有非常薄的丝状体产生,它可作为产甲烷丝菌附着的原始核,从此开始颗粒的形成;硫酸盐还原产生的硫化物与一些金属离子结合形成不溶性颗粒,可能成为颗粒污泥生长的二次核45.2.7 接种污泥及接种量一般来说,对接种污泥无特殊要求,但接种

13、污泥的不同对形成颗粒污泥的快慢有直接影响。因此,保证污泥的沉降性能好、厌氧微生物种类丰富、活性高,对加快颗粒污泥的形成是十分有利的。对接种污泥的量,有学者研究认为,厌氧污泥接种量为11.5kgVSS/m3(按反应区容积计算)左右时,对于迅速培养出厌氧颗粒污泥是合适的8.这与国外学者推荐的浓度范围10-20kgVSS/m3是相吻合的6.2.8 启动方式采用低浓度进水,结合逐步提高水力负荷的启动方式有利于污泥颗粒化。这是因为低浓度进水可以有效避免抑制性生化物质的过度积累,同时较高的水力负荷可加强水力筛分作用7.2.9 水力负荷水力负荷太低,会导致大量分散污泥过度生长,从而影响污泥的沉降性能,甚至会

14、导致污泥膨胀8;但水力负荷过大,会对颗粒污泥造成剪切并会剥落未聚集细胞体的胞外多糖粘滞层而阻碍粘附聚集。因此,在启动初期,应采用较小的水力负荷(0.05-0.1m3/m2 ·h)使絮体污泥能够相互粘结,向集团化生长,有利于形成颗粒污泥的初生体。当出现一定量的污泥后,提高水力负荷至0.25 m3/m2·h以上,可以冲走部分絮体污泥,使密度较大的颗粒污泥沉降到反应器底部,形成颗粒污泥层。为了尽快实现污泥颗粒化,把水力负荷提高到0.6m3/m2·h时,可以冲走大部分的絮体污泥。但是,提高水力负荷不能过快,否则大量絮体污泥的过早淘汰会导致污泥负荷过高,影响反应器的稳定运行

15、。2. 影响因素2.1 基质培养颗粒污泥首先对基质有一定的要求,一般的,在培养颗粒污泥的基质中COD :N :P=110200:5:1. 而有机废液的基质可分为偏碳水化合物类和偏蛋白质类。为了能顺利培养出颗粒污泥,对于偏碳水化合物类的污水需要添加N 和P. 而对于偏蛋白质类的污水需要添加碳源(如葡萄糖等)。有学者研究表明,不添加碳源,颗粒污泥的形成较为困难1.可见,适当比例的碳源对促成颗粒污泥形成是必要的。2.2 温度废水中的厌氧处理主要依靠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来达到处理的目的,不同微生物的生长需要不同的温度范围。温度稍有几度的差别,就可在两类主要种群之间造成不平衡。因此,温度对颗粒污泥的培养很重要。颗粒污泥在低温(1525)、中温(3040)和高温(5060)都有过成功的经验。一般的,高温较中温的培养时间短,但由于高温下NH3与某些化合物混合毒性会增加,因而导致其应用上受一定的限制;中温一般控制在35左右,在其它条件适当的情况下,经13个月可成功的培养出颗粒污泥;低温下培养颗粒污泥的研究较少,但有文献报道在使用颗粒污泥低温驯化后处理底浓度制药废水的实验中,COD 的去处率达90%,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因而低温培养颗粒污泥将是今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