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1年山东省德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试:生物模拟练习(人教版必修一)46一 、选择题提取鼠肝细胞的线粒体为实验材料,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注入丙酮酸时,测得氧的消耗量较大;当注入葡萄糖时,测得氧的消耗量较小,同时注入细胞质基质和葡萄糖时,氧消耗量又较大。下列叙述中与实验结果不符合的是()A有氧呼吸中,线粒体内进行的是第二、三阶段B线粒体内能分解丙酮酸,不能分解葡萄糖C葡萄糖只能在细胞质基质内被分解成丙酮酸D水是在细胞质基质中生成的在一颗倒伏的朽木上,生长着蕨类、苔藓、真菌、蚂蚁等生物,这些生物构成了 (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个体某生物体内能发生如下的反应: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原,
2、则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此生物一定是动物,因为能合成糖原 B淀粉和糖原都属于多糖 C此生物一定是动物,因为能利用葡萄糖 D糖类在生物体内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绿藻被认为是21世纪人类最理想的健康食品,螺旋藻(属蓝藻门,颤藻科)特有的藻蓝蛋白能提高淋巴细胞活性,增强人体免疫力。下列关于绿藻和螺旋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绿藻和螺旋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这与它们含有叶绿体有关B绿藻和螺旋藻合成蛋白质的场所都是核糖体C绿藻有核膜、核仁,而螺旋藻没有D水体富营养化会引起绿藻和螺旋藻大量繁殖下列有关呼吸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蛔虫进行无氧呼吸 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3、C.长跑时,人体产生的CO2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产物 D.发酵和无氧呼吸并不是同一概念奥运会有些项目被称为有氧运动,如马拉松长跑;有些运动被称为无氧运动,如百米赛跑,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A运动前是否需要吸氧B运动过程中是否需要氧气C运动后是否需要吸氧D产生能量的主要方式不同右图所示的细胞可能是() A酵母细胞B原核细胞C动物细胞D植物细胞图中的哪一条曲线能说明红细胞运输葡萄糖的速度与血浆中葡萄糖的浓度之间的关系 (2011年沈阳联考)用下图装置测定种子萌发时进行的呼吸作用类型,同时关闭活塞,在25 下经过20 min再观察红色液滴移动情况,下列对实验结果分析不符合实际的是(注意:细胞呼
4、吸的底物以葡萄糖计算)()A装置l的红色液滴向左移动的体积是呼吸作用消耗O2的体积,装置2的红色液滴向右移动的体积是呼吸作用释放CO2和消耗O2的体积之差B若装置1的红色液滴左移,装置2的红色液滴不移动,则说明萌发的种子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C若装置1红色液滴左移,装置2的红色液滴不移动,则说明萌发的种子只进行有氧呼吸D若装置1红色液滴不移动,装置2的红色液滴右移,则说明萌发的种子只进行无氧呼吸如图中说明了物质和离子通过细胞膜的转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所有图中均有主动运输B.所有图中均有被动运输C.图、和可表示自由扩散D.图中细胞内ADP的含量会增加在一个细胞周期(间、前、中
5、、后、末期)中,下列现象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 ) A.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B.染色体数加倍和染色单体形成 C.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形成 D.着丝点的分裂和细胞质分裂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a摩尔的CO2,人在正常情况下消耗同样量的葡萄糖,可形成CO2()A2a摩尔 B.a摩尔C6a摩尔 D3a摩尔下列是几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结构示意图。有关该组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各细胞中都有两种核酸B具有核膜、核仁的细胞是C所代表的生物一定是异养生物D的摄食行为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已知苯丙氨酸的分子式是C9H11NO2,那么该氨基酸的R基是()AC7H7OBC7H7CC7H7N D
6、C7H5NO癌细胞容易扩散的重要原因是A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 B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C细胞分裂速度快 D癌细胞代谢旺盛二 、填空题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的实验中,教材要求必须将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使用,切勿分别使用,但在实验过程中,实验者设想按照不同的使用顺序先后使用甲液和乙液及混合后使用。实验猜想: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与其甲液、乙液使用顺序及是否混用无关。实验设计:为探究以上猜想,实验按表格思路设计:试管第1次加入物第2次加入物第3次加入物加热颜色变化1号2 mL苹果汁0.5 mL0.05 g/mL的CuSO4溶液0.5 Ml0.1 g/mL的NaOH溶液加热2号2 mL苹果汁AB加
7、热3号2 mL苹果汁C加热请回答下列问题:(1)2、3号试管中应加入的物质是A_,B_,C_。(2)1、2、3号试管的设计主要体现了什么样的实验设计思想?(3)1号与2号试管相比,实验变量为_。(4)理论预测及相关结论:当出现什么样的实验现象时,实验猜想是正确的?当出现什么样的实验现象时,实验猜想是错误的?生物体内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如下:(1)图中X、Y分别代表何种元素? X ,Y 。(2)大分子A、C1、C2的共同代谢产物是 ,A特有的代谢终产物是 。(3)a的分子式可表示为 ;由aA的过程中,有下列数量关系:失去水的分子数= 分子数- 数目。(4)A可分为A1,A5,其原因从a分析是
8、因为: ; ; ;从A分析是因为 。从C1分析是因为 。(5)A1是 ,它的功能特性是具有 ;A2是 ;A3是 ,存在于中 ,含有的特殊元素是 ;A4是 ,存在于中 。(6)与A5有关的C1片段在人体其他部位的体细胞中是否存在?简要说明理由。 。 (7)人体某细胞正发生着C12C1的变化,则该细胞处于 ;C1C2的变化叫 ;与C2相比较,C1的组成成分的特点是 。图示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图,请据图回答。(1)此实验所用的材料具体说它是_细胞。(2)原生质层包括_、_和_。(3)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发生是由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比细胞液的浓度_,原生质层的_性比细胞壁大。答案解析一 、选择题D解析:有氧
9、呼吸的第一步在细胞质基质进行,第二、三步在线粒体中进行,第三步H与氧气结合,才有水的生成,该过程在线粒体中进行。BC解析:绿藻是真核生物,螺旋藻是原核生物;绿藻含有叶绿体,而螺旋藻不含叶绿体。答案: CC解析 各种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其呼吸作用方式也与生存环境产生了适应。蛔虫由于生活在人的消化道内,消化道内缺氧,故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由于无细胞器,也只能进行无氧呼吸;高等动物的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不产生酒精,无CO2生成;无氧呼吸对于微生物习惯上叫发酵,对于动植物就叫无氧呼吸,但在工业发酵中,发酵的概念得到扩充,也可指代有氧发酵。D解析:有氧运动是指运动过程中所需要的能量
10、主要依赖于糖类物质的有氧呼吸,而无氧运动是因为运动时间短,运动过程中所需能量主要来自于糖类物质的无氧呼吸。解析:由图可知,该细胞无成形的细胞核,所以一定是原核细胞;而A、C、D都是真核细胞,具有细胞核。答案:BC解析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血糖浓度越大,运输速度越快,但因膜上运输葡萄糖的载体蛋白数量是有限的,所以当葡萄糖浓度达到一定值时,吸收速率不再改变。解析:装置1小烧杯中有NaOH能吸收CO2,故装置1中不存在CO2,红色液滴向左移动的体积是呼吸作用消耗O2的体积,A正确。萌发的种子若只进行有氧呼吸,装置1的红色液滴会左移;装置2中有氧呼吸吸收的O2与释放
11、的CO2相等,红色液滴不移动,故B错误而C正确。若装置1红色液滴不移动,说明不进行有氧呼吸;装置2的红色液滴右移,说明产生了CO2,CO2是无氧呼吸产生的,D正确。答案:BD解析 图表示自由扩散,图表示借助载体蛋白通过离子通道的扩散,即协助扩散;图表示物质由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应为主动运输。A解析 A项,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发生在间期;B项,染色体数加倍在后期,染色单体形成在间期;C项,细胞板出现在末期,纺锤体形成在前期;D项,着丝点分裂在后期,细胞质分裂在后期开始,末期结束。D解析: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是:C6H12O62C2H5OH(酒精)2CO2能量。即每消耗1摩尔葡萄糖,产生
12、2摩尔二氧化碳。人在正常情况下进行有氧呼吸的反应式为: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即人体内每消耗1摩尔葡萄糖,产生6摩尔二氧化碳。所以消耗同样的葡萄糖,人体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是酵母菌的3倍。C解析:首先要识别图中的生物:为衣藻,为草履虫,为变形虫,为细菌,为蓝藻;其次要知道:衣藻、草履虫、变形虫为单细胞真核生物,具有核膜、核仁;细菌和蓝藻为原核生物。细胞中都含有两种核酸,即DNA和RNA;变形虫伸出伪足和摄食等行为,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有些细菌如硝化细菌,其同化作用的类型是自养型。解析:氨基酸有一个羧基和一个氨基,羧基有两个氧原子,氨基有一个氮原子,因此该氨基
13、酸的R基不含氮原子和氧原子。答案:BA二 、填空题解析:题干中给出的信息是对教材中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使用方法的质疑,首先提出假说,然后用实验去验证假说的正确与否。在实验步骤的设计中,1号试管和2号试管对照,验证斐林试剂中甲液和乙液的使用顺序对实验的影响,3号试管用的是混合后的甲液和乙液,即新的斐林试剂。从1、2、3号试管的设计中可以看出设计思想是对照实验的设计。在最后的实验结果中,若1、2、3三支试管均出现砖红色沉淀现象,说明实验猜想是正确的;若1、2、3三支试管不全出现砖红色沉淀现象,说明实验猜想是错误的。答案:(1)0.5 mL 0.1 g/mL的NaOH溶液0.5 mL 0.05 g/mL的CuSO4溶液0.5 mL 0.1 g/mL的NaOH溶液和0.5 mL 0.05 g/mL的CuSO4溶液的混合液(2)主要体现了对照实验的设计思想。(3)0.5 mL 0.05 g/mL的CuSO4溶液与0.5 mL 0.1 g/mL的NaOH溶液的加入顺序(4)若1、2、3三支试管均出现砖红色沉淀现象,说明实验猜想是正确的。若1、2、3三支试管不全出现砖红色沉淀现象,说明实验猜想是错误的。答案 (1)N N、P (2)CO2和H2O 尿素 (3) 略 氨基酸 肽链(4)种类不同 数量不同 排列顺序不同 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DNA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土地赔偿协议书范文
- 2025一级造价师考试重点:《合同》在发承包阶段的作用与价值
- 二零二五房屋买卖合同中违约金的规定
- 云计算教学大纲
- 货物运输合同责任保险条款二零二五年
- 个人跟个人借款协议书
- 二零二五版股权作质押贷款合同
- 离婚协议书.二零二五年
- 2025年复配色粉项目建议书
- 二零二五版咨询服务合同例文
- 小学语文整本阅读指导课《城南旧事》教学案例
- (机械创新设计论文)
- GB/T 39802-2021城镇供热保温材料技术条件
- GB/T 2792-2014胶粘带剥离强度的试验方法
- GB/T 21566-2008危险品爆炸品摩擦感度试验方法
- GB/T 215-2003煤中各种形态硫的测定方法
- GB/T 17492-2012工业用金属丝编织网技术要求和检验
- GB/T 17207-2012电子设备用固定电容器第18-1部分:空白详细规范表面安装固体(MnO2)电解质铝固定电容器评定水平EZ
- GB/T 16886.7-200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7部分:环氧乙烷灭菌残留量
- 国开电大《人员招聘与培训实务》形考任务4国家开放大学试题答案
- 铁路职工政治理论应知应会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