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_第1页
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_第2页
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_第3页
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_第4页
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一、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的实施背景1、对教育教学的要求 除非在中学毕业时已经具有了较强的阅读、写作、算术和思维技能,否则学生在中学毕业后的环境中是不可能成功的。 现在大量的关注点集中在发展和改进阅读、写作和算术技能方面,却几乎没有关注如何发展和提高思维技能。通常认为,通过让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数学,他们将会发展适当的思维技能。而事实上,没有教师的指导和帮助,许多学生是不能发展这些技能的。 2、如何培养思维技能 教师必须在课堂中善于启发思维和教授思维策略。善于启发思维,即要求教师能够营造一种促进学生学习的课堂氛围: 形成问题,引出疑问,或创设有难度的多种

2、选项,引导学生参与到问题解决中。 对学生的观点做出积极的反应,仔细听取他们的想法,能够阐明和理解学生的思想。当学生探究他们的观点时,你要保持非评判的态度,鼓励实验和有风险的行动。 寻找好的思维策略,并将其使用在教学和与学生、同事的互动中。 3、关注思维的两个主要类别: (1)分析性思维:包含分析、判断、评价、比较、对比和检验等能力 特质 能力 培养建议 关注真理并乐意证实某个人的决定是正确的 见多识广 保持开放的思维 保持对问题的注意力 寻找和提供理由 考虑全局 关注每个人的自尊和价值 避免胁迫和迷惑他人 关心他人的利益 确定而且明确地叙述问题 明确描述判断问题的标准 确定决定性和非决定性的前

3、提 观察相似点和不同点 总结 清楚地提问和回答问题为什么,是什么,如何? 作出推论演绎并评价演绎,归纳并评价归纳 解释结论 作出并评价价值判断 定义术语,评价定义,确定和处理含糊不清的描述 确定假设 经常鼓励学生思考可选方案(假设、结论、观点、计划和解释) 重视使用证据和搜集原因为什么是个重要的问题 强调保持开放思维的重要性 使学生参与提问和讨论运用有争议性的情况来鼓励参与 为学生提供时间去思考 让学生考虑彼此的观点和建议 为评价对问题所持见解提供标准 (2)创造性思维:包含创造、发现、生成、想象和假设等能力。 特质 能力 培养建议 发散性 擅长比喻 喜欢类推 循环并一遍一遍地检验观点 分析性

4、,研究经验来满足他们从中学习的需要 主观性和客观性 追求美观、寻找秩序、加以分类、重新整理观点直到它们达到令满意的美观效果 内在地被激发 能够容易地综合观点 能够展示出独创的想法 不受传统思维的约束 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具有想象力 易于领会多种观点 具有灵活的观点 不轻易做出判断 善于创造发明 思考精细 利用策略鼓励学生对一个问题建立观点或发展多重观点,需要鼓励学生提出多种答案。头脑风暴技术可以帮助学生更流畅。 帮助学生提高修饰观点和增加细节的能力 你无法教授独创性,但是却可以培养学生原来已经具有的思想。因为学生往往没有意识到他们具有的想法,你需要做的是引导学生探究他们已有的想法。 4、合作

5、学习、探究学习与思维技能的关系 合作学习倾向于促进我们的思维,这在概念学习以及问题解决任务中表现得很明显。合作学习提供一种认知和元认知发生的情境。小组成员之间的口头和人际交流、成员间相互冲突的观点以及结论所引起的理性质疑都促进了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合作学习小组所需要的口头解释、阐述所引发的不同思维和灵感会激发成员的创造性,向小组其他成员解释你所知道的东西有助于将你的知识与技能应用于工作与实际生活中。 探究学习使学生更广泛地参与到学习中,允许学生发掘他们的好奇心,发展思维能力。探究作为一个过程已经与思维策略结合在一起了。所有探究形式,其关键特征是学生积极参与,以及用特定的方式来加工信息,从而得出见

6、解和结论的能力。二、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一)合作学习的准备工作 1.合作学习的概念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学习为形式,旨在促进学生合作从而达到最佳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及学习方式)。 2.合作学习的优势 合作学习能提高学习成绩,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加主动,并且不局限于以前的成绩和个人的需求;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强对学习的责任感和协同合作的能力;能改善学生对学习、学校、同伴和自己的看法;能提高发散思维的能力;能为教师提供更多的观察和评价学生学习的机会;使学习变得更加有趣。 3.营造合作氛围 教室的气氛是合作学习成功的关键之一。欲营造一个合作的氛围,并使合作准则真正地实现,可以进行班级共

7、建活动。共建旨在通过努力在全班范围内去营造信任和团结的感觉。可以在教室里布置一些利于推动合作准则的标语,注意他们说话的方式,例如:“聆听别人的发言”,“帮助别人并意味着代替别人去做”等。 “先小组、再老师”,促使学生把同学看做资源,不过分依赖老师。 将教室布置得更适合合作学习。学生们要坐得足够靠近,这样他们才能更方便交换信息和小声地讨论问题。留出老师巡视教室的空间。 4.怎样分组更适宜 首先,我们建议混杂分组。虽然学生更愿意与熟悉的同学一起工作,但有更多的理由支持混杂分组:混杂分组能使纪律变好,因为学生和朋友在一起时更疏于约束自己;能使学生思维的多样性提高;能使学生学会与和他们不同的人,特别是

8、并不想与之合作的人一同工作的技术。 其次,进行混杂分组时要尽可能的多方面考虑,如成绩水平、能力水平、工作态度、性格、社会地位、性别、特殊需求等。 最后,还要考虑小组的规模。我们更倾向于成立4人小组,人数最多不要超过6个。因为一般情况下学生很难应付大于4人的合作组,小组规模越大,某个学生隐藏或被忽略的机会就越大。并且一旦小组人数超过6人,一些学生就要做比他们应分担的更多的工作,反而会缺少与大集体合作的能力,有些学生还会有机会在组内与自己的朋友组成小团体。 5.建立合作学习的相关规则 要让学生知道建立并有效执行相关规则有利于节省时间,可以使学习的效率更高。然后和学生一起制定与合作学习有关的规则,例

9、如发试卷的规则,交试卷的规则,快速出入小组的规则等。建立好规则后要很好的执行它,甚至可以花些时间进行演练,并在它不再有效时及时进行调整。 6.确立合作学习中学生的角色 为了能让每个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而不受到学习成绩、性格等因素的限制,我们建议给每个小组成员确定角色和责任。例如:辅导员(保证小组工作并确保每人知道指令是什么)、 计时员、记录员、报告员、材料管理员、噪音控制员等。当然需要学生扮演什么角色主要取决于合作学习行为和任务要求。另外必要时要给予学生扮演角色的公开支持,例如可以每个学生都在桌子上放一张卡片,一边标明他们的角色,一边标明他们的责任。 7.要花费时间讲授合作技巧 正

10、如科恩(Cohen,1994所说:“认为孩子(或成人)们自然知晓在积极的社团中如何与他人合作是一个巨大的错误。”学会与人合作最重要的是要学会与人合作的技巧。 我们希望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学会以下技巧:道歉、称赞和感谢他人、检查别人是否理解、低声讲话、和解、总结思想、礼貌地提出不同意见、耐心等待、提供建议、适时打断、劝说他人、仔细聆听等。 这些技巧需要我们花费时间去教给学生,因为在讲授合作技巧上花的时间比小组合作不顺畅浪费的时间要少得多。我们用短时间为长期的收益而工作。还要注意的是,在讲授合作技巧的同时,同样可以联系课堂内容,两者可以很容易地结合。 (二)合作学习的方法 多边会议 步骤 第一步:给4

11、人小组组员编1,2,3,4号 第二步:教师给出问题 第三步:小组一起讨论解决方法 第四步:教师叫一个号码,每组中该号码的学生来回答和解释本小组的解决方案。 应用要点 注意在第四步中,学生要解释而不仅仅是给出小组的解决方案。解释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理解了得出答案的原因,学习的效果才达到最好。向他人解释浓缩了一个人的思想,从而使知识实现内化。 思考-组对-共享 步骤 第一步:学生们两人一组。教师问一个问题,然后每名学生单独思考一会。(为了让学生专心思考而不可说话,建议让学生闭上眼睛)。 第二步:每组成员交换意见。 第三步:教师随机提问学生,用两人讨论的结果回答(即教师随机地叫一些学生向全班汇报他们小

12、组的想法)。 应用要点 思考-组对-共享系列方法值得一试的理由是它只用很短的时间就可以完成。 前进的雪球 步骤 第一步:每个学生自己列一个表。 第二步:学生2个人一组,把每人所列的合在一起,重复的保留其一。 第三步:4个学生一起,两对做出联合清单,重复的保留其一,列出一个综合的表。 应用要点 “前进的雪球”让小组清单越列越长,是合作学习中收集信息的一个好办法。 倒退的雪球 步骤 第一步:每个小组成员独立列出想法或信息清单。 第二步:两个人对照各自所列,仅保留相同的或两人认为最好的办法。 第三步:两对学生重复上述过程,一起把所有表中都有的,或最好的内容挑出来列一个表。 应用要点 “倒退的雪球”让

13、小组清单越列越短,是想得到最佳方法的时候使用的一种方法。 轮流写作(同时) 步骤 在“轮流写作”(同时)中,每个学生拿一张纸。 第一步:所有的组员同时写。 第二步:学生们把纸传给他们左边的人,让他们在纸上加上新的东西。这种过程持续到每个组员都在每张纸上写过为止。 第三步:纸传回到初始者手中。 第四步:教师可以随机提问学生,他们和组员们都写了些什么(即 老师随机叫一些学生向班级汇报小组情况)。 应用要点 轮流写作(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完成故事编写,可以合作完成多步的数学问题,也可以在生物课上完成各种生物的生命周期等。 轮流写作(依次) 步骤 在“轮流写作”(依次)中,每个小组只有一张纸,小组成员轮

14、流写,每个人需要写得很短时,此方法比较合适。 第一步:一个学生单独写出一部分。 第二步:下一个添加上自己的部分。 第三步:接下来是第三个组员,直到纸回到每一个学生手里。 第四步:教师叫学生回答案有关小组作品的问题(即老师随机叫一些学生向班级汇报小组情况)。 应用要点 轮流写作(依次)的方法可以利用与(同时)方法相同的例子,但在考虑用什么形式的轮流写作方法时,单个学生需花费的时间是我们必须考虑的。如果每名学生要花4分钟,在依次进行时就有人要等12分钟。用依次形式时,两人小组比四人小组要节省些时间。 轮流写作(依次)有一个变化形式轮流演讲,即每名组员轮流讲话,组员通过听来了解他人的想法。 谈话筹码

15、 步骤 第一步:每个学生准备3个小筹码或小标志。 第二步:每个学生每次发言时,掏出一个筹码,放在小组中或交给扮演银行功能的同学。 第三步:当3个筹码用完时,该学生就不能再发言或进行其他交流活动了,直到所有组员的筹码都用完。 第四步:当所有筹码用完的时候,再从头开始。 第五步:小组讨论互动的情况。是否有人总是先用完自己的筹码?或是有人总是在别人没有筹码时还剩下一个? 谈话筹码的一个变化是,让用完筹码的学生向还有筹码的同学提问以促进他们发言。 应用要点 谈话筹码是一个促进所有小组成员参与的有效方法,但没有计算发言的时间。例如,一名学生发言2分钟,用掉一个筹码;而另一个学生用了三个筹码总共只发言20

16、秒钟。因此,谈话筹码中可以规定每个筹码所代表的发言时间。 三、探究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探究学习的准备工作 1、在教师指导下的探究学习方式 在教师指导下的探究学习方式指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在教师的帮助和支持下,自主建构答案、意义、信息或理解的过程,促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倾听、学会批判、学会反思,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教师指导下的探究应该把重点放在以下四个方面: 通过探究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通过探究获得关于身边世界的理解; 通过探究培养科学思维能力,锻炼问题解决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培养科学精神与态度,初步习得科学方法; 逐步获得对科学探究本身及科学本质的理解。 3、适合探究学

17、习的内容 并不是所有的学科知识都适合探究学习这种方式,那种体现事物名称、概念、事实等方面的陈述性知识就不需要学生花时间去探究,仅靠听讲、阅读等方式就能掌握。探究学习的内容多为程序性知识、个人化的内隐知识,而不是公共的、外显的陈述性知识。就程序性的知识来说,要选那些学科领域中的核心知识,选择那些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价值的知识。内容的难度应适合于学生所处的年龄和能力水平。 (1)小学阶段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主要是以系统的观察、对常见物体的摆弄、测量为基础,对物体及其属性进行检验和定性描述(物体的性质、这些性质随时间的变化、当物质相互作用时所发生的变化),从事分组和分类活

18、动,思考这些物体之间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以及对世界运动的方式进行观察和跟踪记录。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可以设计和完成简单的实验来探究科学问题了。到了四年级,许多学生已经可以接受科学实验的概念了。学生要学会利用简单的设备和工具(如尺子、温度计、钟表、天平、弹簧秤、放大镜等)收集数据,并学会以口头方式、图示方式或书面方式报告和交流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 小学阶段的重点是培养观察能力、描述能力、根据观察结果进行解释说明的能力。应该鼓励年幼的儿童谈论和画出他们的所见、所闻和所想。年龄大的学生应该学会记日志、使用仪器并记录他们的观察结果和测量结果。对于小学生来说,应该强调科学探究的经验和对假设的思考,不要

19、过分强调科学术语的使用、科学结论和信息的记忆。 小学阶段的经历和活动,为中学阶段的科学概念和规律的深入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初中阶段 对初中学生的要求有所提高,学生除了应该学会系统的观察外,还应该能够进行精确测定(定量描述),并会确定和控制变量。学生还应该学会运用计算机查询、检索、收集、存储、组织、总结、显示和解释数据,并在此基础上预测和构建模型,学会通过批判性和逻辑性思维建立证据和解释之间的关系。同时,学生还应该学习把数学知识运用在科学探究的各个方面,并认识到不同性质的问题需要进行不同的科学探究。 (3)高中阶段 对于高中生,则要求他们阐明问题、方法、对照组、变量的选择与控制(如识别

20、不产生影响的变量、影响较小的变量、对结果有负面影响的变量)、实验的误差,要求他们对指导科学探究的概念和理论框架进行思考和说明。高中学生应该具有以下数据分析的能力:确定数据的范围、数据的平均值和众数值、根据数据做图和寻找异常数据。 高中学生的探究活动最终应该构造出一种解释方案或一个模型(模型可以是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或数学模型),还要承认并分析其他解释方案和模型,而且能够通过对证据的权衡和对逻辑的检查,决定哪种解释和模型是最佳的(而不是根据这些解释与自己已有经验的一致性来评价这些解释)。由于高中生了解了更多的科学概念和过程,因此应要求他们的解释更加精致。也就是说,他们的科学解释应该运用丰富的科学基

21、础知识(如科学术语)、逻辑证据,进行更深入的分析,能够更经受得起批评,并且更加清楚地展示逻辑、证据和现有知识之间的关系。 对高中生所提出的解释也要进行以公开讨论方式开展的“同行评议”,讨论应该以科学知识和科学准则为依据,并运用逻辑和调查研究中所获得的数据。 每一处程序性知识均具有两种表现形态,一是表现为“技术的知识”,如操作步骤、技术规程等,这种知识可以被“告知”,可以通过明确表述的程序语言加以外显化;二是表现为“实践的知识”,这种知识是内隐的、个人化的知识,它不能以文字的方式直接由一个人传递给另一个人,它只能通过学习者亲身的参与、行动或实践,才能逐渐被意会到或被体验到。换而言之,“实践的知识

22、”不是被“教”会的,而是在“做”的过程中被“悟”出来的。 (二)关于探究学习的教学设计 1.确定探究学习的着力点 依前面所讲,日常教学中,常见以下几种推动探究活动发展的“着力点”:1、着力于重点之处;2、着力于疑难之思;3、着力于矛盾之点;4.着力于争论之时;5.着力实践之中。 当然,这几个“探究着力点”作为个体出现,并不意味着彼此是孤立的,它们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交叉。但无论是何处,都应当是重点处,“重点”是探究的首先和先决条件,脱离“重点”,无论怎样的疑难、矛盾、争议等都是毫无意义的探究。 既然着力点在“重点”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开学之初做好教学计划的同时,也确定适合探究学习的章节。

23、 2.科学设计探究学习的问题 问题是探究学习的起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所以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 新思想、新方法和新知识的种子。所以探究学习有时也被人们称为“问题导向式”的学习,“问题”被视为探究式学习的核心。 所以,在明确重点章节后,我们要仔细研究教学内容,确定需要探究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这些问题通常体现在学案上,并被称之为“学习任务”。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如何问问题,如何避免学案的习题化。 问题与教学策略 名称 特征 最适合 例子 以事实为基础的问答 教师提问主要是为了引出事实。 教师的反

24、馈是“对”或“错”。 师生之间互动频繁,但对个别问题不追根究底,学生之间的互动很少。 复习刚学的新知识。 测试学生掌握的知识。 教师:“法国大革命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当时的国王和王后是谁?” 以思维为基础的问答 教师提问是为了刺激学生的思维与讨论。 教师评论学生的反应。 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存在大量的互动。 鼓励课堂讨论。 在关键时激发思维。 教师:“法国革命与美国革命有哪些相同点,又有哪些不同点?” 练习:根据材料编写问题,通过小组讨论,拿出小组结论 故事1:迈达斯王和点金术 总结:迈达斯王发现了一个猩猩,把它收养了一星期,然后把它归还给了酒神。酒神答应实现他的一个愿望作为奖励。迈达斯王希望拥有

25、点金术的神奇力量。当他不能吃饭的时候(因为他的食物变成了金子),当他失去他的女儿的时候(他的女儿变成了金色的雕像),他认识到这样做的坏处。他要求取消这种力量。当他回到家的时候,他发现他的女儿已经回复了正常状态。 道理:小心你自己的愿望。 预设结论:由组间合作生成以事实为基础的问题和以思维为基础的问题(包括分析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与实用性思维) 故事2(练习):小狗和倒影 总结:一只小狗有一大块肉。它在水中看到了自己的倒影,认为另外一条狗有一块更大的肉。它想得到那块肉,于是跳进水里,最后却失去了自己口中的肉。 道理:一个人可能会在追逐幻影的过程中失去实质的事物。 3.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 探究情境设

26、置的基本方式: 1.进入生活场景;2.实体演示情境;3.图画再现情境;4.音乐渲染情境;5.表演体会情境;6.语言描述情境教学中的情境设置应该发挥的功能:1.激发兴趣;2.引起冲突;3.引导发现;4.引起思辨;5.运用创新恰当合理的情景设置对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率确实能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日常教学中我们所见情境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情境的预设要充分地考虑学生认知心理和认知实践,对操作材料的选择、操作难度的估计、操作可能产生的多种结果尽可能考虑充分一些,这样做才真正有利于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在课堂教学的四个环节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复习这一环节,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

27、合理的创设情境,引入需要探究的课题。4.预定探究的程序 准备到这里,学生在明确问题后,就应该进行探究活动了。可是,怎样进行探究?活动的程序是怎样的?这需要教师预定出来,在学生活动期间能够给出合理的建议,并进行适度的控制。 问题解决的方法: 1. 理解问题 2. 制定计划 3. 执行计划 4. 展示 5. 反思 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切忌教师乱帮忙!帮早不行学生没有进入深入思考;帮迟了也不行学生可以失去探究的热情;帮多不行剥夺了他们的自主权;帮少也不行会让学生茫然而不知所措。要掌握帮的“火候”,就要随时了解学生活动的情况。从某种角度说,这是探究教学成败的关键! 5.合理应对探究学习中的预设与生成 学

28、生进行活动后,会生成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有价值的,有些是无价值的,有些是需要教师直接告诉答案的,有些是需要学生进一步讨论深化的。如何才能更好的应对探究活动中生成的问题,把握住那些稍纵即逝的教学时机呢? (1如何进行预设与生成 应加强课前“教学设计”,自觉“预设”师生、生生、生本多边对话而出现的“非预计性”知识和智慧的生成。“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关注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决不意味着“预设”已不再重要。恰恰相反,课堂教学生成机制的高效发挥,正有赖于科学预设的充分和周到。这种预设更多地关注课堂上学生的精神生活。 教学对课堂教学的预设不是为了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这种生成更具有方向感,更富

29、有成效性。我们的备课要从着重于教师的“教”走向学生的“学”,更多地为学生的“学”而预设:预设学生会提出什么问题、喜欢什么样的学习方式、生活有怎样的体验、解读会有哪些感悟、探究会有哪些答案、练习会出现什么错误在此基础上教师怎样肯定、鼓励、引导、矫正等。 为生成的预设具有这样的特征:从机械的直线式程序走向灵活的分支式、板块式程序。我们在做教学设计时不能过分俯身谁知目标,应更加注重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教师备课时必须充分考虑会有哪些不确定因素,会出现哪些不同的发展方向,并事先做出相应的教学安排,要求教师形成“弹性化”方案,这种方案,不要过于具体和详细,要给学生留足自主自由思维的空间。同时还要注重教材自

30、身资源的开发,注重该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与配合。 教师要学会倾听。不“了解”的教育是盲目的,也必然是失败的!活动过程中,教师最好以观察者的身份参加,对学生多观察、多提问、多了解,少发号施令。因为不了解就没有指导权利!只有多用眼观察,多用耳倾听,多用心理解,少指手画脚,才能随着活动的延展,不仅能促使活动取得预期的效果,而且还能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得到多方面的启发和锻炼。 教师要做课堂生成信息的“重组者”。教师要在收集处理这些信息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具有连续性的兴奋点和教学步骤。教师应对学生提的看法认真思考,并与备课情况进行比较,如果出现预料之中的情况则按预先设计的对策教学;如果出现预料之外的情况,则要思考是否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如果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那么即使偏离原来的目标,也要跟学生思路走,生成新的问题“生长点”;如果学生提的看法没有价值甚至越轨,且这一问题又不能提高学生的能力,教师就应该主导课堂,引导学生走向有价值的思考。 备课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在预设的同时要对偶发的事件做好充分的准备,或者说要把偶发事件作为预设的一部分,要有应对这些突发事件的办法,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把它转化为有用的、可贵的教学资源。倘若没有认识到这一点,面对“突发事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